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658|回复: 0

忆宿松供销社的红火岁月

[复制链接]

2428

主题

2570

帖子

86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22
发表于 2020-10-17 00: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历过上世纪中期的人,都会记得那时供销社的红火情况。那时候,从日用的肥皂、煤油、香烟、食糖、火柴等消费品,到相对高档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电视机等,吃的、穿的、用的……30年前,在农村,几乎任何商品都要到供销社去买,且样样都是凭票供应,而供销社又是国家这些商品凭票供应的一条主渠道,所以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供销社是无所不有的代名词,不管在哪个乡镇,供销社总是在集镇最繁闹的那条街上。 墙面上你总会看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红漆标语。因此,工作或生活在供销社,都是一种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我记忆中的供销社
由于我父亲是一位供销人,我是在供销社出生和在供销社摇篮里长大的,从小到大耳闻目睹了一些供销社的人和事,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记得我们宿松供销社成立于1950年6月,当时叫“宿松县合作总社”,并且,全县供销社的门店几乎是散落在县城和乡镇最繁华、最热闹喧嚣的街上。那时供销社的房子虽然不能与现在高楼大厦相媲美,都是青砖小瓦简陋的平房,但它在那个年代人们心目中是最好的房子,“奢侈豪华”令人神往和羡慕。当下的年轻人,没有经历那个岁月,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如果跨越时空重新回到那个什么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就连买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受到严格的限量,你能说置身供销社的人不是那个年代最“红的人”吗?
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早上,宿松县程集供销社商店门口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为买块绵绸,全镇人挤破头。大姑娘小媳妇们一边闲聊,一边却准备“打一场大仗”,供销社的人显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父亲一边跟相熟的人点头,一边把朱红色的门板一块块卸下来。 陆续有人趁着门隙钻进去,最终门还没来得及全部打开,人已全部冲进来了,一个劲地往布料柜台前涌。当时绵绸布是稀缺而时尚的,外出穿着滑溜溜的绵绸做的衣服,在身上抖动“跳跃”,俨然对人宣言:“我穿上绵绸,时髦、体面啊!”。一瞬间,昂奋的人群把柜台挤得“节节败退”。柜台上硕大匝待售的绵绸布,这么多人,哪能满足得了,一场争夺战在所难免,不多时,全部售罄。那时,这样的事隔三差五上演,折射出了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商品紧缺的一个缩影。






1981年,我的一位同学从某商校毕业,分配到宿松一个区供销社,当时是最吃香的红人。单身的时候,给他介绍对象的人几乎排成了长龙。还有我一位女同学的父亲也在供销社工作,她穿的碎花的确凉衬衫算是当时最高档最时髦的了。她时不时带些零食到教室里吃,如牛奶糖、脆麻花、蜜饯等之类,这些在当时有钱也买不到的食品对她来说不是很稀罕。那时候,全班同学都觉得她是班上最幸福的人。我乡下的大姨,家离供销社有10多里,她说自己出嫁那年,为做件新衣服,到供销社去了好几趟,都没买到那会儿心仪的布料,最后还是托一个在供销社的亲戚才如愿以偿。
“商品”凭票供应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镇街上最热闹的地方非供销社莫属。由于当时的物资是计划分配、限量供应,供销社成为乡下村民购买日用品的唯一渠道。
“供销社真正好,打油买盐不用跑,鸡蛋能卖掉,火柴能买到。”这是上世纪中期人们对供销社的一种颂称。那时,供销社业务管理主要是编制业务计划,抓物资及商品的分配,协调购销调存等,实行的是“县社—基层中心社—分社—合作商店(代销店)”的层级管理模式。宿松县社在当时的8个大区分别设立了中心社,下面还有分社和合作商店(代销店)。县社直属企业有土产日杂公司、农资公司、棉麻公司,后来还有茶叶公司等,那可都是当时人们心目中富得流油的地方。
“供销社职工都是‘香饽饽’、‘工资三十三,香烟抽牡丹,房子造三间。’”那时宿松坊间对供销社流传着这样的佳话,说的就是当时供销社职工的“优越生活”。
那时,由于整个社会物资匮乏,供应紧张,供销社大大小小的商店,平时前来购物的人总是川流不息,逢年过节店堂里更是人山人海,排成长龙。为此,买东西时“找关系”、“开后门”,也就成了那个年代的一种必然。特别是像品牌香烟、木耳、香菇、红枣、布匹、煤油等之类的紧俏商品,是许多普通人家可望而不可企的。如我们宿松供销社自产的凉亭雪枣、陈汉豆腐、程集豆条、二郎杠子糖等特色食品,是当地人生活中的奢侈品,一般人家就是过年也难得买上几斤。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供销社在农村一直都风风光光,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供销社销售。要是谁家想买件大物品,尽快买到手,供销社职工就跟‘香饽饽’似的。”一位在宿松县供销社工作几十年退休的老人说。






小时候,由于我的父亲在乡下基层供销社工作,因此,去父亲工作的供销社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总觉得那里什么都有,要什么就有什么。因为,那时候买东西大都要凭票,我就也没什么过多的奢求,每次同母亲去,她总叫父亲买几块水果糖给我,放到嘴里会一直甜到心里。我站在柜台外望过去,诱人的罐头、饼干、柿饼… …看一看都感觉解谗,过年我家总要买点,供销社有的食品,母亲总会让父亲想办法满足我和弟妹们,每每给我们一个惊喜。
改革开放后,凭票购物成为过去时。1984年,布票在全国范围内被取消,消息传出后,一些人不信,怕政策有变,对手持的布票“耿耿于怀”,直到政策推行1年多才慢慢释怀。不多时,国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实行购销同价,并随着全国粮食放开,粮票也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后,在我国农村,供销社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悄然淡化。在广袤乡村曾经的代销店、供销社,渐渐被许多小卖部、批发部代替,人们买东西再也不用专门跑到供销社去了。
红火的宿松供销社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社会物资丰富,供销社不再手握“紧俏物资”大权,但供销人不甘落后,紧跟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适应新时代,寻找自己的新定位,不遗余力促进供销事业发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宿松供销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据资料记载,那时,宿松县供销社系统共有企业34家,其中基层供销社10家,干部职工达6000余人,总资产达3.7亿,网点遍布全县9镇13乡,是宿松县的纳税大户。特别是供销社下属棉花加工企业,受国家政策保护,也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职工收入和福利,是当时人们向往的好地方。全县棉麻、供销等大型纺织厂和轧花厂,是宿松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全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靠山与指望。
1995年,宿松县供销社系统商办工业产值突破1.2亿元。那时全县最有名的是复兴轧花厂,不论生产规模、产值、产品质量,还是利税,都位居全县之首,曾获商业部“优质产品轧花厂”和“优质产品奖”等荣誉称号。是年,县供销社上交利税1225.91万元,次年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于全国供销社工业经济效益前100名,同时获得了“工业国家队成员单位”,在全国县级社排名30名。1995年6月和1997年4月,时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马李胜和安徽省委副书记王太华到我社视察。
忆往昔供销社红火岁月,看今朝市场经济百轲争流。供销社为城乡人民生产、生活资料经营,从“一统天下”到市场竞争, 从农资“专营”到“双轨制”的变迁,为服务 “三农”提供了坚实保障。那时,全国的化肥、农药、农膜,由供销社统一经营、销售、供应,到后来全面放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趋势。我们怀恋那段红火的岁月,并非盼望过那样的生活,而是要从中找出供销社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把新时代的供销合作事业做得更大更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3-28 21:52 , Processed in 0.2544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