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度最贵电影唯美的背后:一个流行了两千多年的残酷习俗

[复制链接]

27

主题

34

帖子

1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23:5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白狐子
一、倾国倾城的王后
印度宝莱坞史上最贵的电影《帕德玛瓦蒂王后》,改编于印度16世纪的史诗《帕德玛瓦蒂》。该片讲述了在古印度13世纪,麦华国的王后帕德玛瓦蒂美艳绝伦,德里苏丹国王为了将其占为己有,不惜对麦华国发动战争;最终麦华国国王战死,帕德玛瓦蒂王后在城破之时,率整个城堡的女人集体自焚殉节的悲壮故事。
影片中,帕德玛瓦蒂王后与成百上千的女人从容赴火的情节拍得非常唯美,有观众在感慨之余不禁会问:这么悲壮的故事在印度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但也有人觉得难受:太惨了!难道王后与女人们除了自焚而死,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帕德玛瓦蒂王后》电影图片


首先,影片中美轮美奂的麦华国的王宫城堡是真实存在的,遗址是现印度拉贾斯坦邦乌代布尔市的奇陶加尔古堡;拍得很唯美悲壮的女人集体自焚在历史上也真实发生过,而且比电影惨烈得多:据印度史书记载,奇陶加尔城堡在14至16世纪曾被敌军攻陷过三次,男人们都战死战外;三次城破之前,共计有超过两万名妇女儿童在城中集体自焚殉节。

奇陶加尔城堡遗址


奇陶加尔历史题材绘画,Jauhar意为“集体自焚殉节”


此外,虽然影片中的两位男主角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然而女主角——倾国倾城的帕德玛瓦蒂王后——却是16世纪的一位印度诗人在史诗中虚构的。但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管帕德玛瓦蒂王后是虚构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她最终的命运只有一个,也就是影片最后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国王战死,王后自焚殉夫。

《帕德玛瓦蒂王后》电影海报


为何王后没有选择,必须自焚?这,就要说到一个在印度流行了两千多年的古老习俗——萨蒂(Sati)。
萨蒂,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生主达刹的女儿,也是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毁灭之神湿婆的妻子。她因父亲达刹侮辱了丈夫湿婆,悲愤自焚而死。从此,“萨蒂”成为了“好妻子”“贞节之妇”的代名词,后来演变为印度男人死后火化,其妻子也投身火堆“自焚殉夫”的仪式名称。

“萨蒂自焚”神话题材绘画


印度最早的“萨蒂”史料记载,是公元前6世纪的拉蔚威玛王妃自焚,她为死去的王公丈夫殉葬。后来上流阶层男人去世遗孀自焚殉夫的风气渐盛,并在民间仿效漫延开来,此后整整在印度流传了两千多年,多少印度女人伴着亡夫的遗体,活活葬身于火化堆。尽管古印度教教义宣称,“萨蒂”能令女人的灵魂得以净化,飞升天国,更好地转世,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将透过火化堆上空弥漫的浓烟,一探“萨蒂”这个习俗到底有多残酷!
二、残酷的殉夫习俗
焦特布尔市,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因老城区很多房屋的外墙涂以天蓝色,所以有“蓝色之城”的美称。

焦特布尔市一景,远方为梅兰加尔古堡


然而,与这一片详和天蓝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区北侧山岗上的梅兰加尔古堡,在经过七重门之后,那刻在城墙上的30多只血色手印——那是城堡主人曼·辛格王公的王后与妃子们,在自焚殉夫前留下的。

梅兰加尔城墙上的红手印


1843年,曼·辛格王公去世,火化当天,王后与王妃们身披红色盛装,宛若新嫁娘,最后一次经过梅兰加尔堡的城门。她们在手上涂满红色染料,在第七重门边的墙城印上了自己的手印,这是“萨蒂”仪式的其中一环。然后,这30多名女子,将自己投入到王公的火化堆中,一同为亡夫殉葬。
而在焦特普尔城北部,有一个曼朵尔花园,里面有一座座穹顶纪念堂,其中最高大的一座,是属于阿吉特·辛格王公的。他于1749年去世,他的王后和妃子在此举行了“萨蒂”仪式,共有64名女人在烈火中灰飞烟灭。

曼朵尔花园阿吉特·辛格王公纪念堂


这两个集体殉夫事件均发生在“萨蒂”习俗的巅峰时期。而在1815—1825年间,拉贾斯坦邦有记录的寡妇“萨蒂”事件有6000多起;1815年—1828年间,仅在孟加拉邦,就有8200多名女人自焚殉夫。
如今,梅兰加尔城墙上这30多个血色手印,已是“萨蒂”习俗在印度历史上的一个触目惊心的缩影;曼朵尔花园里那座最高大的穹顶,仿佛是两千多年间无数被活活烧死的印度寡妇的一座看上去很美的纪念堂——无论她们自焚殉夫是自愿还是被迫。
其实,这个残酷习俗也不是没有机会被废止。在16世纪的印度莫卧儿王朝,阿克巴大帝曾经发起风俗改革,他下令允许寡妇再嫁,禁止非自愿性的自焚殉夫。

阿克巴大帝画像


到了18世纪中叶,印度开始进入英国殖民地时期。而英国人对“萨蒂”这个愚昧残忍的习俗难以理解和接受,认为这是明目张胆的“谋杀”,终于在1829年正式下令:禁止“寡妇殉夫”!自此,在印度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萨蒂”习俗,终于被取缔了——起码,在法律层面,被取缔了。
然而,无论是16世纪的阿克巴大帝,还是19世纪英国殖民者,他们都低估了“萨蒂”习俗在印度教徒中的影响,这三百年间“寡妇殉夫”不但没有禁绝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在英国人明令取缔“萨蒂”的14年后,仍然发生上文所说的兰加尔城堡王后与王妃30多人集体自焚殉夫事件。实在看不下去的英国人再度出台了法律,终于遏制了“萨蒂”习俗的继续恶化。
1947年印度独立后,政府与各组织进一步努力,于1955年与1956年相继颁布了《印度教徒婚姻法》,《印度教徒继承法》和《印度教寡妇再嫁法》,旨在保护寡妇权益,让寡妇的生活有所保障,以防她们因为没有活路而选择随亡夫而去。

一名印度寡妇


但是,由于二千多年的宗教影响实在根深蒂固,在印度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萨蒂”事件仍然禁而不绝。1980年8月,拉贾斯坦邦一个村子里,一名16岁的寡妇自焚殉夫,围观者数以万计。1987年9月,拉贾斯坦邦的另一个村子里,一名18岁的寡妇自焚殉夫,围观者数千。2002年,中央邦的一个村子里,一名65岁的寡妇自焚殉夫,在场一千多人围观,并聚众投石阻止警察施救。2006年5月,北方邦拉里·布朱格村的一名35岁的寡妇维德娅瓦蒂·辛格,痛哭告别了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投向了亡夫的火化堆。现场四百多人目睹了这一惨剧——据目击者描述:“一开始她是自己爬上火葬柴堆的,可是接着她明显又想要离开火堆,她想活下来。可当她试图从火堆上跳下来时,她丈夫的三个兄弟却用木棍狠狠地殴打她,又将她赶回了火葬堆。他们对她吼叫:‘你没有丈夫了!你活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最终,绝望无助的维德娅瓦蒂·辛格被大火活活烧死,也更令人看清一个惨无人道的事实——多少寡妇自焚是被迫的,是被各种强制手段推入烈火中的!
两千多年间的无数次“萨蒂”仪式上,那些将要赴火惨死的女子,有的会被使用鸦片或其他麻醉药,以图降低她被烈火烧炙的剧烈疼痛;有的双脚会被绑在柴堆上,以防她试图逃跑;有的虽然没有被麻醉也没有被绑住,但当火焰烧到身上,她承受不了痛苦想要跳下火堆时,参加仪式的人们就会用大竹杠把她紧紧压住,或者用棍棒把她殴打重回到火海里。与此同时,现场鼓乐齐鸣,围观者齐声赞颂,在火中挣扎着的殉夫女子的声声惨叫,就被淹没在鼓乐声和礼赞声中......

“萨蒂”题材绘画


骇人听闻的维德娅瓦蒂·辛格“萨蒂”事件震惊了整个印度!次年,也就是2007年,印度政府再度修正法律,规定:无论殉夫女子是否自愿,均被视为受害者;教唆、强迫、执行、协助、旁观或歌颂“萨蒂”仪式都属违法,最重刑罚——死刑。
三、印度寡妇现状
印度自古极端男尊女卑,女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特别是低种姓女性。她们没有经济来源,只能依靠男人生存。嫁人后无论丈夫多么不堪,作为妻子也不能有丝毫的不满。对于女人来说,丈夫就是神灵般的存在,她们唯有尽心尽力地待奉。而一旦丈夫死去,寡妻就成了“不祥物”,地位更加低下,比最贱的乞丐都不如,男人们对她们避之不及。传统印度教义认为,丈夫死亡是因为妻子的罪孽深重造成的,而寡妇想要得到救赎,只能活活伴随亡夫的遗体的一起被火化,这样既表达了对丈夫的“忠贞”,又消除了自己的“罪孽“,让灵魂得以飞升,来生就可以不再做女人,就能够进入“夫主世界”。而自焚寡妇的家人则以她为家族之荣,村民们则视她为“萨蒂女神”,整条村都因她增光,甚至认为她的牺牲能为当地带来好运。
就这样,余生的绝望,宗教的鼓吹以及亲邻的怂恿,令很多寡妇甘愿走上了自焚殉夫的绝路——哪怕最终她们在火化堆上因骇怕与剧痛而后悔,但她们绝没有逃离的可能。
虽然2007年印度政府严法禁止“萨蒂”之后,“寡妇殉夫”已销声匿迹十多年,但印度寡妇的现状仍然令人心酸——印度寡妇城维伦达文,见证她们凄凉的生活。

维伦达文的寡妇们


据不完全统计,小城维伦达文聚居着两万多名寡妇。她们有的是被婆家赶出来,有的是被儿子赶出来,有的不堪家人虐待而逃出来。她们余生只能穿白色纱丽,不能妆扮,每天只吃一顿,夜晚只能睡在地板上。她们有的靠给寺庙念颂经文赚取微薄的收入以养活自己,有的靠慈善团体和朝圣者的施舍过日子。
她们活得很艰辛,没有尊严,但相对于那些被推上亡夫的火化堆的女人,她们起码还能活着。活着,就总有一丝希望。
四、《帕德玛瓦蒂王后》风波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部电影《帕德玛瓦蒂王后》,由于有谣传说,电影中有王后与敌国国王产生暧昧情愫的剧情,从而引发了激进印度教徒的抗议,认为影片严重侮辱了他们心中圣洁的女神。有暴徒烧砸车辆、店铺与电影院,甚至有人扬言重金求取电影导演及女主角的首级。而更耐人寻味的是,有上千名印度教妇女在游行中声称,如果电影上映,她们将集体自焚抗议。


(示威者)


只因一部未上映的电影,只因一个谣言,这些妇女就可以自轻生命,就可以放言要把自己献祭到火中,这难道是激进印度教徒心中的“自焚”情结?也难怪,由于电影最后王后带领全城妇女自焚的情节拍得过于唯美,印度有团队人士担心,这是在美化“萨蒂”和“集体自焚殉节”,这是一个错误的残酷仪式的宣传。
这担心不无道理。虽然,印度这十几年看上去“萨蒂”事件已经绝迹,但是,如果极端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不改变,如果宗教狂热仍然影响着印度教徒们,那么,那个曾经燃烧了两千多年,夺去无数印度妇女生命的火化堆,就仍然有可能死灰复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19 22:59 , Processed in 0.2452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