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7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领略蚌埠非遗之美——蚌山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淮河琴书”

[复制链接]

2388

主题

2568

帖子

853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5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01:3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淮河琴书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原称安徽琴书,也有人称之为“洋琴”、淮北琴书等。相传在明未清初,从山东西北部传至鲁西南,江苏苏北一带和安徽凤阳、蚌埠、阜阳及皖北各地,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淮河琴书曾名“唱丝弦的”,1人拉着坠胡或踩着梆演唱(现在还有这种形式),慢慢发展加入了杨琴伴奏,称为唱捶琴、唱杨琴的;解放前,后许多艺人们在各地安下场子演唱一些中长篇书目,也称为唱琴书的。由于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坠胡”,用安徽方言演唱,又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吴舜英到外省演出,在琴书前冠安徽二字,称之为“安徽琴书”。
因其流传发展主要区域在皖北、鲁西南、苏北等淮河流域,2008年12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命名为“淮河琴书”。










淮河琴书,是淮河流域珍贵的民间文化资源,作为一项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品种,其保护、传承和发展对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提倡文艺多样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淮河琴书”的保护单位,蚌山区文化馆在该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进一步加大了对该项目的保护力度,建立了传承基地、创研室、培训室,出资购买了一批琴书教学用琴,演出专业用琴,如扬琴、二胡、坠胡等乐器及演出服装。特别是对淮河琴书的传统曲目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如传统段子:《猪八戒拱地》、《小两口争灯》、《姜子牙卖面》、《双秃闹房》、《太君辞朝》、《宝玉哭灵》、《朱卖臣休妻》等。新创作和改编的有《雷锋送亲人》、《吃面条》、《好人一生平安》、《十八里相送》、《启母望夫》、《都爱这个家》、等四十余篇,蔓子书《张庭秀私访》、《王天保下苏州》、《打蛮船片段》和《罗衫记》。并根据真人真事创作了一批“好人故事”为题材的琴书作品,如《心系乡邻》、《巧遇》、《十九大精神指航向》。其中,作品《巧遇》荣获安徽省第二届“群星奖”,《情系乡邻》参加华东六省一市“南腔北调说唱英雄会”优秀作品展演;《十九大精神指航向》参加了市、区“进农村、进校园”、宣传“十九大”活动近二十余场。
同时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淮河琴书的影响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这一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19 10:50 , Processed in 0.2502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