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80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战中日本陆军的编制(中)——旅团与师团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14:3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抗日战争中,最让人们刻骨铭心的日寇名称,要属“师团”这一级的军事单位,特别是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第六师团、第九师团和第十六师团。
这主要还是因为日本的其他军事单位太多、太细而且来回改变,师团倒是相对稳定,而且往往长期占据某一要地。

甲级战犯中有五人曾任师团长


此外师团长在日本陆军中,还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庭判定了7名位高权重的“甲级战犯”,其中有五人:武藤章、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都曾担任过师团长的职务,而且板垣是直接从第五师团长擢升到陆军大臣的。
可见要想在日本陆军中寻求上升通道,师团长的历练是少不了的。而旅团就显得藉藉无名,最多只是从名称上看出它从属于师团。

日军第16师团攻进南京“中山门”


实际上日军的旅团、师团级编制十分复杂,不仅涉及到兵种的差异、战斗力的区分,还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日军战略。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日军的旅团和师团编制。
旅团和师团的起源

西南战争时的征讨会议,军官们装备的都是法式军装和军刀


上篇中提到,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开始,在法国顾问和步兵操典的帮助下,开始迈向现代化陆军的道路。但当时只注重基层部队的训练,完全没有考虑大兵团的作战和指挥问题。

上篇:

二战中日本陆军的编制(上)——从“小队”到“联队”

而不久后爆发的“西南战争”中(明治十年),日本人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训练方式的弊病。
  • 日军最早的“大兵团”——“圈地自守”的镇台和最早的旅团

镇台与后期的师团军管区一致


日本从明治六年(1874年)开始施行“镇台制”,把全国划分为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和熊本六个镇台。每个镇台又称为军管区,负责各自地域内的军事防御和征兵。镇台下属的部队,按照“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编组。
镇台并无法执行野战任务,只是类似于“军区”的地域划分,重点在于组织区域内的联队进行防守。

西南战争中的萨摩藩领袖——西乡隆盛


所以当旧萨摩藩的武士们发动叛乱、进攻熊本镇台的时候,天皇属下的政府军打的十分吃力。仅凭熊本一个镇台的兵力不足以抵抗叛乱,他们不得不把东京的近卫部队和其他镇台的军队编组为临时的旅团——这也是日军历史上首次出现旅团级编制。
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兵团”根本不能协调作战,人员短缺、步兵和炮兵配合不力,各旅团更是各自为战、毫无章法。最终完全是凭借兵力和火炮的优势,才打赢了西南战争。
从此旧武士阶层的威胁彻底消除,日军也针对西南战争中的问题进行陆军的革新。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奠定了普鲁士军事理论


  • 先学法兰西、后学普鲁士——德国人带来了更先进的军事理念
实际上,自从普法战争之后,各国都开始推崇普鲁士的军事制度。因此在1879年日本和法国军事顾问团终止合约之后,又开始聘用德国顾问。
德国顾问团的团长梅克尔,后来被誉为“近代日本军事教育之父”,给日本带来了完整的普鲁士军事理念和制度。日军也很快开始按照普鲁士山地师为模板,组建了第一批师团。
第一批师团一共有七个,实际上就是把六个镇台变成六个师团,再加上一个保卫天皇的近卫师团。当然,这次改制不单单是名称的变化,同时也彻底重组了内部结构。

日军最早的师团编制


这种师团的基本框架,甚至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前,使用了近40年,只是不断在框架的基础上调整兵力、提升装备。
这个框架又称为“方块师团”,每个师团下属两个步兵旅团、每个旅团再下属两个步兵联队,主力步兵保持4个联队。此外还配属有特殊兵种,包括骑兵大队、炮兵联队、工兵大队和辎重兵大队。

甲午战争


“方块”和“三角”的争论——师团的不同结构
方块师团从1888年开始组建,直到1893年才全部完成,第二年就投入了“甲午战争”的实战中。此后的日俄战争和一战,方块师团都是日军的主要战略单元,在临时组建的“军”级单位下进行战斗。
但是一战后,日本陆军内部开始出现了争议,一些人不再看好“方块师团”,根据西方国家的新潮流,提出了改建“三角师团”的想法。从此“方块”和“三角”的争论,一直持续了近20年时间。

步兵冲锋vs装甲洪流


  • 不同编制的背后,是日本陆军内部的不同军事思想
所谓的三角师团,就是把原先师团中的四个步兵联队缩减为三个,形成互为犄角的三角形。同时,去掉了一个联队,也就没有必要再保留两个旅团单位了,把三个步兵联队归属到一个“步兵团”,再和骑兵联队、炮兵联队、工兵联队、辎重兵联队一起组成师团。
关于这两种师团的争论,表面上只是编制方式的差异,但背后却牵扯到陆军内部战略思想的差异。

“皇道精神”熏陶下疯狂的日本士兵


方块师团所代表的的,是一种“以步兵为尊”的陆军思想,可以称为“传统派”。他们极度鄙视“三角师团”,认为那是“唯武器论”,在片面地夸大武器装备的作用、放大日本的缺点。他们推崇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认为日本应当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精神力量武装自己,通过大量的步兵开展白刃战,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方块师团的正方形结构,可以让一个旅团作为另一个的后备力量。在一个旅团拼尽气势之后,后备旅团以饱满的状态冲上去补刀,这样就可以让日军快速获得开局的决定性优势。传统派认为要扬长避短,日本的资源十分有限,要避免打消耗战,通过有限战争来让敌人屈服。

日军渴望夺取资源来实现持久战


而三角师团所代表的,是革新陆军的思路,可以称为“改革派”。他们虽然同样认识到当下的日本不具备“持久战”能力,但认为不应当回避,而是主动实现“持久战”能力。
他们主张把现有的师团进行改编,减少每个师团的步兵比重,增加更多的骑兵、炮兵甚至装甲部队和航空部队。从现有师团抽出来的步兵联队,可以继续重组成新的“三角师团”。这样就可以让陆军拥有更多具备高技术装备的师团。

日军对“迂回包抄”战术十分沉迷


此外,三角师团相比于方块师团,还有机动力上的优势。方块师团的阵型十分臃肿,四个联队、炮兵和大量的辎重部队混杂成密集的行军队列,不但移动缓慢,还很容易受到炮击和空中打击。而三联队师团可以甩开辎重快速突进,实现日军最喜欢的包抄迂回战术。
所以对于编制的不同选择,完全扩大成为陆军内部的派系斗争,进一步延伸下去就是日本的“南进”和“北上”战略之争。

一战给了日本人很多启示


  • 陆军内部、陆军与海军、军方与政府:交织的矛盾让师团改组困难重重
“方块”和“三角”的大论战始于一战后,当时宇垣一成、田中义一、山梨半造等人意识到战争形态发生了变化,称为改革派。改革派掌握了陆军省,企图利用陆军大臣的权利来实施军备改革。
“传统派”的领袖上原勇作掌控了“参谋本部”,坚决抵制“改革派”的举措。陆军的军政和军令首脑就这么开始掐架,而部队编制、装备采购都是“军政”事务,因此改革派暂时占得上风。山梨半造和宇垣一成两任陆军大臣,都实施了精简人员、提升装备的裁军行动。
但是改革派裁军和改组编制的计划,不止是受到传统派的阻挠。

日本陆军和海军势同水火


  • 改革派想要大大提升军队装备,增加航空兵、装甲兵、机枪、通信等高科技实力,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和军工制造。这样高额的军事费用,显然会遭到内阁的反对。
  • 既然没办法向财政“狮子大开口”,改革派只能自筹经费——通过裁减部队、缩小编制,把节省出的费用拿来增加高科技装备。但是陆军省也不敢裁撤太多部队,因为他们害怕海军方面会“截胡”。一旦陆军先裁撤了大量师团,海军就有可能从次年的军费里截流。
所以改革派起初并未能实现“方块师团”向“三角师团”的转变,只是通过部分裁军来充实军备。

山梨半造和宇垣一成


1922年的山梨裁军,修改了步兵大队的编制。一个步兵大队,由原先的4个中队改为3个中队,裁撤了大约五万九千人和一万匹军马。此外他还裁撤了三分之一的过时炮兵,淘汰了那些日俄战争时期进口的老掉牙火炮。节省出的军费给陆军添置了大量的机关枪、重炮和无线电设备。
1925年的宇垣裁军更加彻底,直接解散了高田、丰桥、冈山和久留米4个师团,以及5所陆军医院、2所陆军幼年学校。宇垣虽然只裁撤了三万四千多士兵,但是涉及到很多军官,算是彻底把陆军给得罪了,一辈子都没当上首相。

日本陆海军的招牌战机


两次裁军都没有改变师团的基本结构,但是也大大加强了日军的装备。特别是在宇垣裁军中,成立了专门的航空兵科,让陆军的航空兵发展跟上了其他大国的节奏。
而宇垣裁军后,直到华北事变前,日本陆军都一直保持着17个常备师团的规模。
  • 《昭和十一年军备充实大纲》——日本陆军确定将所有师团改编为“三角师团”

荒木贞夫vs永田铁山


宇垣裁军只是“方块”vs“三角”的第一回合,传统派依然盘踞在参谋本部,坚持不懈地阻止改革派的各种举措。他们认为“三角师团”是一种“异端”,将会损害日本军人引以为豪的传统和精神。
1931年,传统派“大佬”荒木贞夫就任陆军大臣,直接废除了陆军省“三角师团”的改编计划。他本人极度推崇“皇道精神”,主张“精神致胜”,他的追随者因此也被称为“皇道派”——大多数都是容易煽动的年轻基层军官。
此时,由陆军大学毕业生——永田铁山、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组成的新生代势力,接过宇垣一成的大旗,成为“统制派”。他们通过陆大同学这一群体,不断扩大在陆军省的影响,排挤“皇道派”势力。

“二二六事变”是皇道派和统制派矛盾的最高点


两派再度在师团编制上爆发了争论和冲突,这种冲突在1935-1936年间达到高潮。
1935年8月12日,皇道派军官相泽三郎在陆军省砍死了永田铁山。1936年2月26日,一群“皇道派”军官意图通过武装起义,实现所谓的“昭和维新”。他们冲进东京,杀死了两名内阁大臣和教育总监,史称“二二六事件”。
虽然皇道派的高层并未参与二二六,但是这种恶性兵变让天皇既惊恐又震怒,皇道派从此失势、统制派占据了陆军的主导权。

“华北事变”延缓了日军的师团改建


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三角师团”的改建工作了,陆军省在1936年兴致勃勃地提出了《昭和十一年军备充实大纲》,要求把17个常备师团改为“三角师团”。改编后,抽出的17个多余联队,再重新编组为6个新的“三角师团”。
但是《昭和十一年军备充实大纲》提出的第二年,“华北事变”爆发。日军顾不上师团的改组,大批的常备师团被调到中国战场,还陆续动员组建了新的师团。此后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才彻底把所有师团改建为“三角师团”。

“亮剑”中的日军旅团长


旅团的各种“打开方式”
了解了师团编制的复杂过程,我们再来看看旅团的情况。
普通的步兵旅团非常简单,单纯地编组两个步兵联队,甚至没有额外的炮兵、骑兵和辎重部队。特别是在“三角师团”中,压根取消了旅团这一级编制,三个步兵联队统一编成一个“步兵团”。
那么旅团是不是一个尴尬和鸡肋的存在呢?
答案是否,精打细算地日本人还给旅团找到了各种存在方式。

甲午战争中的大岛混成旅团


  • 混成旅团——临时“瘦身”的师团
所谓混成旅团,就是在步兵旅团的基础上增加特殊兵种。实际上,前文中提到的“西南战争”时期最早建立的旅团,就是“混成旅团”的雏形。
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适当扩大在满洲的兵力,从各常备师团中抽掉旅团。为了加强这些旅团的战斗力,给他们配备了师团所属的一些炮兵和骑兵,因此称为“混成旅团”。、

日本步兵常规编制


这种混成旅团以固定的步兵旅团为核心,番号依旧不变,而且配属的是同一师团的炮兵、骑兵和工兵。比如第10师团所属的第8旅团,在1931年12月加强为”第8混成旅团“,向吉林省进攻。战后他们也不急于撤销编制,因为原本就都属于一个师团。
但是这种混成旅团只是临时编制,和传统的步兵旅团没有太大差别。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代替重量级的师团出战,局部战役不需要师团这样的“大兵团”,混成旅团更加灵活、轻便。

日本报纸中的“一二八事变”


1932年在上海的“一·二八”事变中,日本人派出的第一批陆军就是1.5个师团,即第9师团加上来自第12师团的第24混成旅团。因为日本人当时预估不需要同时投入两个师团,所以就派出了第24混成旅团。
日军最后一支临时编组的“混成旅团”,是1939年参加桂南会战的“近卫混成旅团”。它由近卫师团下属的近卫第一旅团临时扩编而成,在1940年7月回归近卫师团,从此日军再也没有设置临时的“混成旅团”。
  • 独立混成旅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混成旅团”上加上“独立”,就是说这种单位是长期固定的,而不是临时组建、随用随撤。

关东军“独立第1混成旅团”的建立


1934年5月4日,关东军正式发布关于新建“独立第1旅团”的通知。从独立第1旅团的编制中可以看出,这与“混成旅团”有很大差别,它不再是以步兵旅团为主体。这支部队仅有一个步兵联队,也没有骑兵部队,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坦克大队和一个独立野炮大队、独立工兵中队,机动性和火力都很强,显得短小精悍。

独立第1旅团vs独立第11旅团


当然,日本人不可能把全部坦克拿来组建“独立混成旅团”,1935年2月成立的“第11独立旅团”就寒酸很多。第11独立旅团基本可以看做是微缩版的“师团”,把所有下属单位全部降低了一级。
第1、11独立混成旅团还只是初步尝试,1938年2月成立的第2-5独立混成旅团,才是固定了结构和人数的标准配置。

第2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被八路军击毙


当时日军先后夺取了徐州和武汉,大量主力从华北南下。为了更好地维护后方治安,日军又新组建了4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配属在“华北方面军”。这些标准的“独立混成旅团”不再下属联队,而是直接编制了4-6个步兵大队,再加上炮兵队、通讯队、骑兵队、工兵队和辎重队,人数在5000左右。
直到二战结束前,日本一共组建了124个独立混成旅团,其中有37个在中国关内作战。独立混成旅团小巧灵活,战斗力又远比那些警备师团和伪军强,因此成为四处打击抗日地方武装的机动兵力。

山下奉文曾任“中国驻屯混成旅团”旅团长


  • 特殊的“混成旅团”——以地域来命名
除了临时组建的“混成旅团”和独立混成旅团外,日军还有第三种特殊的“混成旅团”,即固定了编制却未冠名“独立”。它们全部通过地域来命名,主要有、桦太混成旅团、仰光混成旅团和台湾混成旅团。
中国驻屯混成旅团堪称“侵华日军”的鼻祖,自从八国联军打进大沽口,逼迫清廷签订《辛丑条约》后,它就常驻在京津冀地区。起初称为“清国驻屯军”,1912年改称“中国驻屯军”,实际上长期只有一个步兵旅团的兵力。
1936年4月17日,广田内阁决定把中国驻屯军扩大三倍,将1700人的“中国驻屯步兵旅团”升级为5700人的“中国驻屯混成旅团”。只是这支旅团只存在了2年时间,1938年就升级为27师团。

仰光与桦太


桦太是日本人对南库页岛的称呼,桦太混成旅团长期驻守在南库页岛。1945年,桦太混成旅团升级成第88师团,归属第5方面军,最后在8月22日向苏军投降。仰光混成旅团是缅甸作战时组建的,后来改建为独立混成105旅团。
而台湾混成旅团一开始只是分散驻守在台湾各地的“台湾守备队”,淞沪会战时临时抽掉了5个大队和1个山炮中队,组成所谓的“重藤支队”,这才正式改建为“混成旅团”级别的部队。直到1940年11月,台湾混成旅团升级为48师团。
  • 支队——以指挥官命名的任性编制

淞沪会战后,日军有多个“支队”向南京进攻


日军的支队真的十分任性,部队最多可以超过一个旅团、最少的只有一个大队,指挥官从少佐到中将不等。最神奇的是支队的归属和建制问题,它既可以是临时组建、战后撤销,也可以是长期存在。
比如前文提到的台湾混成旅团,它和重藤支队、波田支队、饭田支队实际上都是一回事。只不过驻屯在台湾时就叫台湾混成旅团,在大陆战场就变身成以指挥官命名的“支队”,直到“究极进化”成为48师团。
  • 骑兵旅团和炮兵旅团——“好钢用在刀刃上”

骑兵的马步枪和骑兵装甲车


骑兵和炮兵,在西南战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骑兵的机动性强,有助于日军实现迂回、包抄的战略效果;炮兵则杀伤力大,可以为步兵提供掩护,并帮助他们攻克坚固的防御工事。
因此,日军不仅在为每个师团配备了骑兵联队和炮兵联队,还专门组建了骑兵旅团和炮兵旅团。
骑兵旅团比较少,而且在规模上远小于其他各种旅团。骑兵旅团由2个骑兵联队和1个骑炮兵联队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辎重兵、卫生队、通信队、骑兵装甲车等,总人数才1700人。

日军的骑炮兵联队


日军在二战期间总共建立了4个骑兵旅团,起初日军只是用来加强个别师团。
  • 第1骑兵旅团→近卫师团(东京)
  • 第2骑兵旅团→第1师团(国府台)
  • 第3骑兵旅团→第8师团(弘前)
  • 第4骑兵旅团→第3师团(名古屋)

苏联在远东同样部署了骑兵部队


“九一八”之后,第3师团、第8师团先后到关东军中轮值,近卫师团下属的第1骑兵旅团也调配给关东军直属。第1师团虽然也调到黑龙江一带,但是第2骑兵旅团却单独留在日本本土。
后来日军为了加强关东军的机动兵力,又对骑兵旅团做了一番调整。1933年7月,关东军把第1、4骑兵旅团集中编制成一个“骑兵集团”,第3骑兵旅团也从第8师团独立出来,作为防备外蒙和苏联的机动兵力。
1938年7月,日军为了配合武汉战事,把骑兵集团调到“华北方面军”,向河南、安徽一线推进。10月11日,骑兵集团中的第4骑兵旅团临时划归第3师团,从合肥赶赴罗山,直接进攻武汉。

日军大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


从此之后,骑兵集团虽然名义上拥有1、4两个骑兵旅团,但是第4旅团长期驻扎在河南商丘,实际上归华北方面军管辖。直到1942年底,骑兵集团和第1骑兵旅团进行了彻底的机械化改装,成为第3坦克师团,而第4骑兵旅团也正式划归“华北方面军”的“第12军”。
第2、3骑兵旅团,后来也陆续在本土和关东军进行机械化改装,只有第4骑兵旅团一直保留到二战结束,还曾参加豫湘桂战役。
可见日本的骑兵旅团非常少,但也往往起到救急的作用,而且大多数都走上了机械化的结局。相比较骑兵,炮兵旅团的出镜率高一些,基本每次大战都会帮帮场子。

日军装备的部分重炮


华北事变之前,日军常设了4个野战重炮旅团,同样是分配在4个师团中。
  • 第1野战重炮旅团→第3师团,驻扎在三岛,下属3个炮兵联队
  • 第2野战重炮旅团→第12师团,驻扎在小仓,下属4个炮兵联队
  • 第3野战炮兵旅团→第1师团,驻扎在国府台,下属3个炮兵联队
  • 第4野战炮兵旅团→近卫师团,驻扎在东京,下属3个炮兵联队

诺门罕战役中的日本重炮部队


淞沪会战时,为了加强上海日军的火力支援,又新组建了第5、6野战炮兵旅团投入上海战场。截止1937年年底,日军的6个炮兵旅团,有5个派驻到了中国。其中1、2、5、6野战重炮旅团,先后参与了日军攻击南京、徐州和武汉的行动。而第3野战重炮旅团一直驻扎在关外,在1939年诺门罕战役中与苏军进行了大规模炮战,惨败收场。
恰恰是诺门罕战役,让日军看到了炮兵旅团编制太大、不利于灵活机动。再加上日本即将发动太平洋战争,炮兵旅团非常不利于岛屿作战。于是从1940年开始陆续撤销炮兵旅团,到1941年7月全部炮兵旅团都解散了。
此后日军的所有炮兵最高只到联队级别,遇到大战役需要集中炮兵时,只组建临时性的“炮兵群”。

太平洋战争的概要过程


  • 独立步兵旅团、独立战车旅团——“倒驴不倒架”的挣扎
独立步兵旅团和独立战车旅团,都是在1944年才开始出现的新编制。当时日本人已经是穷途末路,兵力严重不足,但是他们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1944年2月-5月期间,他们在在中国关内组建了14个独立步兵旅团。这些旅团仅有4个步兵大队,称作“旅团”真的是太寒酸了。
不过日军只是希望用它们来承担守备任务,把师团级单位全部从守备状态变成机动兵力。不久之后,日军就用调整后的师团,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

粉碎日本关东军的“八月风暴”行动


独立战车旅团总共建立了9个,是为了用来抵御苏联对满洲的进攻和美国对日本本土的进攻。
原来关东军下属的第2战车师团被调到了菲律宾,留守人员就组建了第1独立战车旅团。第9独立战车旅团在1945年7月才成立,人员装备还不齐全就仓皇应战苏联红军,很快就在“八月风暴”中被消灭了。

日军为本土决战准备了大量坦克


剩下的2-8独立战车旅团,都是1945年6月之后,根据“本土决战计划”新建的。
独立步兵旅团和独立战车旅团,都是极度缩水的编制,征集的大多数老弱病残,装备更是残缺不全。它们只存在不到一年,就全部无条件投降。
除了以上这些旅团之外,日军还有独立警备队、海上机动旅团、国境守备队、关东军直辖机动第1旅团等等奇奇怪怪的旅团级编制,让人眼花缭乱。

行进中的甲种师团——第五师团


甲、乙、丙、丁——师团的三六九等
看过了方块师团和三角师团的纷争,可能很多朋友以为日军的所谓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就是如此区分的。这还是太小看日军折腾人的本事了,甲乙丙丁的分类,仅仅是在某一时期内根据师团实力划分的,并不是只有甲乙丙丁四种不变的师团。
从华北事变到二战结束,日军的师团编制历经了多次变化,也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甲种师团”、“乙种师团”,以及后来的“丙种、丁种师团”,而且不同地域作战的师团也有很大差别。

备受嘲笑的“大阪第四师团”,也是老牌的常设师团


  • 华北事变前——常设师团的时代
在华北事变之前,日军师团并没有所谓的“甲乙丙丁”的分级,他们只有17个常设师团——也就是在和平时期长期存在,不断轮换兵员、保持战斗力。
而这17个常设师团,是宇垣裁军后的幸存者,宇垣一成牺牲了另外四个师团,给他们进行了现代化武装。它们的番号分别是近卫和1-12、14、16、19、20,这也是二战中日本陆军的精英。


常设师团就是传统的“方块师团”,包括步兵2个旅团共4个联队,再加上骑兵联队、炮兵联队、工兵联队和辎重兵联队。此外还配置了联络各级部队的通信队,修理枪支的兵器勤务队,战场急救的卫生队,4所救治伤员的野战医院。
根据装备火炮的不同,这17个师团又被分为“野炮师团”和“山炮师团”。野炮师团中其实同时装备了野战炮、山炮和榴弹炮,需要更强大的“挽马”来运输,所以它又称“常设挽马师团”。山炮师团只装备简单易拆卸的山炮,只需要“驮马”,所以又称为“常设驮马师团”。

野炮vs山炮


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野炮师团中还有战斗力的差别。前文在旅团部分提到,近卫师团、第1师团、第3师团同时把骑兵联队和炮兵联队升级到了旅团级。第8师团的骑兵升级为骑兵旅团、第12师团的炮兵升级为炮兵旅团。
当然这些强化版的常设师团在华北事变后统一编成常规的编制,多出来的骑兵旅团和炮兵旅团,都单独分配到了中国战场上。

平型关大捷让日本人第一次感受到后方的威胁


  • 战争扩大化——新增师团后的分级
华北事变爆发后,日军新组建了一批师团,从此师团开始区分甲、乙两个种类。
这批新组建的师团有10个,番号为13、18、101、104、106、108、109、110、114、116。这就是最早的“乙种师团”,又称“特设师团”,相比于“甲种师团”削减了不少兵力和装备。

日本的国防方针中时刻保持有“后备师团”


日本在和平时期除了保持常设师团之外,还保留一定的“后备师团”。这些师团就是预备役,空有编制和番号,并不承担日常军事任务,第一批乙种师团中番号100之后的就来自于预备役。而13、18师团是1925年宇垣裁军时期撤掉的常备师团,此时重新恢复。
所以第一批乙种师团仍然是传统的“方块师团”,同样按火炮分为“挽马野炮”和“驮马山炮”两种。兵力结构也和两种甲种师团相同,只是下属各级单位进行了调整。
1、步兵联队:“甲种挽马师团”的步兵联队中,配备了1个速射炮中队,“乙种挽马师团”则改为“步兵炮中队”;“甲种驮马师团”的步兵联队中,只配备了1个步兵炮中队,“乙种驮马师团”则增加了1个联队炮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
2、骑兵联队:乙种师团的骑兵统一改为“骑兵大队”,只是在人数和装备上与骑兵联队没有太大差别。

东北挽马


3、炮兵联队:甲种挽马师团的炮兵联队,3个野炮大队和1个榴弹炮大队组成,乙种挽马师团只有3个野炮大队;甲种驮马师团和乙种驮马师团的炮兵联队基本一致,只是在人员和马匹数量上有些差异。
4、辎重兵联队:由于甲种挽马师团多出来一个榴弹炮大队,炮弹数量大大增加,甲种挽马师团的辎重兵联队有6个中队,而乙种挽马师团只有4个;甲种驮马师团和乙种驮马师团的辎重兵联队也是基本一致,人员和马匹数量略有差异。

甲乙四种师团的装备数量差异


此外同为山炮,甲种师团配备的是“四一式”山炮,乙种师团则只有老式的“三一式”山炮。可见早期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的差别,主要还是体现在炮兵力量上。

诺门罕战役让日军见识了真正的现代战争


  • 姗姗来迟的“三角师团”
华北事变之后,日军在中国战场越陷越深。为了修整在中国战场受损严重的常设师团,也为将来对苏、对美的世界战争做准备,日军终于开始实施《昭和十一年军备纲要》中的“三角师团”计划。
为了区别于常设师团和特设师团,第一批诞生的“三角师团”称为“临时师团”,有15、17、21、22、23、26、27师团一共6个。其中23师团派去了关东军,其他全部进入关内。

三角师团的基本结构


首批三角师团主要是把2个步兵旅团替换为1个三联队的步兵团,同时把骑兵联队换成了一个机械化的“搜索联队”。原本师团配置的骑兵联队都不到500人,主要作用也就是侦查和搜索,新的搜索联队由1个乘车中队、1个骑兵中队和1个装甲车队组成,机动力和战斗力大大加强。其他方面,首批“三角师团”都和常设师团完全一致。

32师团的编制


1939年2月、6月,日军又组建了第二批“三角师团”,一共10个,番号是32-41。这批师团的最大特点,是取消了步兵联队中的炮兵中队。三联队步兵团纯粹由步兵组成,只不过师团直属炮兵联队的火力很强,可以比得上常设师团。
另一个特点就是第二批三角师团的机动力严重不足,不仅把搜索联队换成了传统的骑兵联队,各单位中的马匹数量也大大减少。因此这种师团只适合在固定地点进行屯守,不适合远距离进攻,又被称作“警备师团”。

1939年的日军深陷华中战场


  • 1939-1943年的漫长改制——把“方块”剪成“三角”
在组建了前两批“三角师团”的同时,日军从1939年开始改编17个常设师团,要求全部变成“三角师团”。由于不断有师团需要派驻到战场作战,只能轮换回本土进行改编,这项工程一直持续到1943年3月。
这样就把17个常设师团的68个步兵联队,缩减成51个,多出来的17个步兵联队又重新组建了6个新“三角师团”——第24、25、28、29、30、31师团。

日本全力经营满洲


其中第24、25、28、29,和第1、8、9、10、11、12、14、23师团,从1940年7月开始,一起被定为“满洲永久驻扎师团”。满洲永久驻扎师团,再加上其他战场的“常设师团”,统一划分为“甲种师团”。
于此同时,以第8、9、10、11、12、14、16师团的本土留守部队,新建了第51-57七个师团,称为“第二常设师团”。第二常设师团再加上其他战场的特设师团、临时师团、警备师团,就是新的“乙种师团”。
这种新的甲乙师团划分,从1939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

百团大战让日军后方不得安稳


  • 捉襟见肘的关内后方战场——“八大队”师团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从关内调走了大量的甲、乙师团,为了稳固华北、华东等后方战场,日军先后组建了20个由独立混成旅团扩建成的“治安师团”。
这些治安师团是一种“小方块”结构,再次恢复了两个步兵旅团的结构。但是步兵旅团以下不再设步兵联队,而是改成4个独立步兵大队,因此又称为“八大队师团”。

九二式步兵炮是华北日军最多的火炮,很多也被八路军缴获


虽然是以独立混成旅团扩建而成,但是它的战斗力却远不如独立混成旅团。因为这种师团把原先配属给步兵联队和师团直属的炮兵联队全部裁掉,只有大队以下的九二式步兵炮、掷弹筒等简单火炮,只能在后方执行扫荡和防守任务。

美国海军陆战队


  • 照猫画虎——效仿美国海军陆战师的海洋师团
1942年2月1日,美国组建了海军陆战队第1陆战步兵师,开始在岛屿战中使用“师级”的两栖作战兵力。日本人在头疼美军新兵种的同时,也感受到甲、乙师团在岛屿战中的弊病。
虽然都已经改成了“三角师团”,但是人数依然在2万左右。整个师团驻守一个岛屿既拥挤又浪费,“三角师团”又不方便拆解,日本人只好仿照美军的海军陆战师建立了“海洋师团”。

日军海洋师团


“海洋师团”一共有6个,都是由现有的甲、乙师团改编而成,包括第14、29、36、43、46、52师团。
改编的办法是每个步兵大队减少一个步兵中队,并且把步兵中队的人数尽量减少,整个师团控制在13000人左右。同时把炮兵联队、骑兵联队和工兵联队撤销,给2个步兵联队加强了炮兵大队,1个步兵联队加强了战车中队和机关炮中队。

日军海上运输队的发动艇


最关键的是配备了1个师团直属的“海上输送队”,装备有10艘特大发动艇、150艘大发动艇,以及数十门火炮。一支海上输送队一次性可以投送2250名士兵或160辆八九式中型坦克,足够支持师团在小范围内进行海上机动。
这样在塞班岛、关岛这样的大岛屿,日军可以整个师团派驻,提供强大的炮火支援、滩涂反击和防空火力。对于较小的岛屿群,可以把步兵联队分散到各个小岛上。
  • 拆了东墙补西墙——1943年对关内师团的调整

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连连失利


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连连失利,关内的陆军和装备被不断调走。不仅调走了很多整建制的师团,还从其他留守部队里抽走了大量炮兵部队。
1943年5月,根据《昭和十八年军令陆甲第三十六号》,关内日军进行了新一轮的编制调整,要求在1943年年底前腾出一些师团支援太平洋战场。

1943年新标准师团的武器配备


调整后,中国关内的师团重新定义了甲乙丙三类师团:
  • 甲种师团:装备比较完整,直属3个步兵联队(不再专设步兵团),1个骑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1个辎重兵联队、1个炮兵联队。甲种师团中大部分需要脱离战斗任务,准备调遣到太平洋战场。
  • 乙种师团:减少了大量炮兵,炮兵联队中只有野炮、不再有榴弹炮。由于部分师团直接把炮兵取消,只下属3个步兵联队,因此又称为乙种二类师团,保留炮兵的就称为乙种一类师团。
  • 丙种师团:完全没有炮兵,就是之前的“八大队师团”,1个师团→2个步兵旅团→8个步兵大队。

日军用于警戒、侦查的装甲车


这次调整之后,关内的日军师团已经大大缩水。甲种师团配属的不是机动力、战斗力更强的搜索联队,而是骑兵部队。而且不同甲种师团的骑兵部队还有多有少,比如第3师团的是骑兵联队,第116师团就只有骑兵大队。
  • 最后的疯狂——1945年的编制大调整
1945年,日寇的最终审判就在眼前,他们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疯狂。

日本企图组织全民皆兵的“本土大决战”


为了“本土大决战”,日军在本土新建了40个师团,中国战场上一些老牌师团也被调回。同时中国关内也在调整所有师团的编制,也新设了大量师团。此时,日军在不同战场的师团,已经没办法用统一的标准来划分“甲乙丙丁”,我们来看看关内的情况。
  • 甲种师团:标准已经大大降低,只要有炮兵联队就是甲种师团。
  • 乙种师团:没有炮兵联队,也没有步兵旅团,由师团直属3个步兵联队。
  • 丙种师团:对一些“八大队师团”进行了炮兵加强,增强了迫击炮力量。
  • 丁种师团:没有得到任何加强的“八大队师团”。

日本投降仪式


综上所述,日军的师团分类简直就是一团乱麻,不断地有新编制的师团产生,旧师团也因战斗任务不断发生调整。所以仅仅用“甲、乙、丙、丁”根本无法简单地给日军的师团进行分类,必须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下一一细分。
特殊的师团
如此多的不同师团,都还是以步兵为主体的,炮兵、骑兵、装甲兵都只是加强机动力、火力等各种属性的配角。
日军还专门建立了三种特别属性的师团,坦克师团、高射炮师团和飞行师团。

当今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战车师团”


  • 战车师团——日本陆军的“金疙瘩”
从宇垣裁军开始,日本就在逐步发展自己的装甲力量。但是日本军方一直认为,装甲兵的前景并不明朗。虽然一战后期装甲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堑壕战格局,但是战后的发展还有很多争议。
日本一直没有出现“古德里安”、“曼施泰因”、“戴高乐”那样,意识到装甲兵巨大潜能的人物。所以日本人一开始就在装甲部队上远远落后,目光短浅、精打细算的日本人不想在前途未卜的装甲兵上投入太大资源。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日本人的选择也是符合实际的。

日本早期的薄皮小坦克


  • 日本是一个岛国,地域狭窄且崎岖,本土缺少纵深来施展装甲大兵团。
  • 日军前期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东北亚,那些地方的交通条件很差。至于未来的中国战场,更是地形复杂、河流众多,选择轻型坦克可以发挥更实际的效果。
  • 最主要的问题是日本人的燃油、金属等工业资源严重短缺,无法同时加大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投资。而航空兵对日本这样的海洋国家是至关重要的,海军方面也绝对不允许陆军把造飞机和军舰的钢材挪去造坦克。

日本坦克vs德国坦克


所以日本人的很多坦克都是薄皮个头小的袖珍货,直到诺门罕战役被苏军狠狠地教育了一番,才开始痛下决心发展装甲部队。而且德国人在“巴巴罗萨”中的装甲兵大秀,也让日本人眼馋。
1942年6月,日军决定组建机甲军,同时新建下属的3个战车师团、1个战车教导旅团。直到1944年7月6日,又建立了第4战车师团,形成“四大金刚”的阵容。

日军的自行火炮


四大金刚造价高昂,配备了大量坦克、火炮、装甲车和高射炮,二战后期还加入了新研制的自行火炮。每个师团有13820人、坦克大约300辆,编制有2个战车旅团(4个战车联队)、1个机械化步兵联队、1个搜索联队、1个速射炮队、1个机械化炮兵联队、1个防空联队,还有工兵联队、辎重联队、整备队辅助作战。
第1、2战车师团原本就在关东军组建,一直常驻满洲,后来分别调到本土和菲律宾。而前文骑兵旅团部分提到,第3战车师团是由华北方面军的“第1骑兵旅团”改建,因此一直在关内作战。第4战车师团是在本土组建,也一直留在本土直到投降。

富士山下的日军高炮


  • 高射炮师团——天皇也罩不住日本的领空
高射炮师团是日军无奈的选择,完全是为了加强本土的防空力量。
二战后期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一退再退,海军的航空兵和水面防空已经损失殆尽,只能指望陆地上的高射炮。截止1944年底,本土已经集结了30多个高射炮联队,为了更好地指挥,日军开始建立高射炮师团。

夜晚防空探照灯是不可缺少的


这种编制并没有什么困难,高射炮都是在预设阵地守株待兔,不需要什么机动和协调,所以很快就在东京建立了第1高射炮师团。它统属了8个高射炮联队和10个独立高射炮大队,还有一些探照灯和气球部队,主要是为了保护皇宫的天皇和东京的高官们。
直到二战结束,日本人一共组建了4个高射炮师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日本陆军航空兵的飞行编队


  • 飞行师团——战场急先锋
日本的空军被陆军和海军一分为二,两套航空兵不仅装备的飞机不同,编制上也有巨大差异。
1942年4月,陆军航空兵把原先的“飞行集团”改名为“飞行师团”,完整的编制为“飞行中队→飞行战队→飞行团→飞行师团→航空军”。
飞行师团中有一支比较臭名昭著的——第3飞行师团,它曾在1940年8月轰炸重庆,造成了“八一九惨案”。只不过3年后,中国空军抓住了机会,击毙了第3飞行师团的师团长中元盛孝,为重庆同胞们出了一口恶气。

日军投降的新闻


尾声——千奇百怪为哪般
一番盘算,日军的旅团和师团竟然多达数十种,而且千奇百怪。为什么日本人这么不嫌麻烦,在战争中创造这么多不同的编制呢?
我想对于日军来说,这也是出于无奈。
1、日本的战略飘忽不定,陆军内部、陆海军之间、军队和内阁间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日军在假想敌、战略方向和军队发展上无法达成一致,朝令夕改,早早定下的编制改革计划却不能执行。
2、战略的不确定和“下克上”的传统,让日军高层往往控制不了战场的走势。因此日军往往需要临时增派部队救场,还要组建警备部队来稳定后方,因此就脑洞大开、因地制宜,多出千奇百怪的各种编制。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巨大的作战空间


3、日本是岛国,作战区域更是覆盖了中国大陆、中南半岛、太平洋岛屿,不同地域的作战环境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让日本人不得不因地制宜,建立不同的编制。
这种复杂和凌乱的局面,也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冒险、投机和患得患失的矛盾心理,明明没有把握打赢任何一场持久战,却不断地走向战争泥潭的深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3 18:06 , Processed in 0.2361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