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楼主: 老八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连载』 《战边关——南疆侦察参谋手记》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7#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23:24 | 只看该作者
06
  当务之急对失踪战士“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更不能再“丢人、丢枪”了,这既是对战友的负责也是战场的基本纪律。最担心的还是被敌人俘去,包括将遗体掳去侮辱拍照做宣传文章等。所有官兵都压力极大!情绪也明显低落下来。尤其是武处长和顾科长承受的压力更大,也都沉默了许多。我作为侦察大队主要参谋,应该主动分担当前危局,每天必去师侦察队驻地和各蹲守点了解观察、以求及时掌握情况,熟悉沿河环境,找回战士遗体。
  在持续不懈的观察搜寻下,终于在元月11日一位战士的遗体有了下落。那是交战后的第七天上午,我同往日一样上山腰阵地时有战士报告:下游约千米我方河滩水面“新出现树桩样的物体”疑似战士遗体?我即与曾庆国参谋带数名战士急忙沿铁路前往査实。到三条半附近隐蔽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见滩涂水面上有一黝黑物体混杂于倒树、残枝与乱石之间。但望远镜中还难辨清是人还是树桩?蹲守战士称该物体昨日天黑前尚不见有,今日清晨观察确认是新增物体,前去査看但这里植物太过密实很难钻过去,又怕误事便先报告了。我当即说你们做得对!若真是烈士遗体,他和大家都会拍手感谢的!几句话提升了众人的情绪。多日来终于见到身旁官兵有了些许笑容,有的人眼里甚至盈满了泪水!这是对战友真挚的怀念与友情期盼!
  必须接近该物体附近,真实辨明是否为烈士遗体!不过河岸灌木、竹林太过茂盛密实,行人很难穿过去。选接近处由几位官兵手持砍刀开道,过半小时,才从密实丛林中砍出约百米、能容人钻过的通道。蹲在陡坡林中观察该物体已经脱离中流水径,半隐半露的羁绊在河滩湾处的树桩残枝间。用望远镜可以分辨出是身着绿军衣的人体,肩上露出的冲锋枪木托在阳光下还熠熠闪光。应该确定就是失踪战士的遗体之一!看来被乱石、树桩拦挡得还比较牢实,只要不发洪水一时半会还冲不走。但遗体经河滩到岸边有10余米,再到我们隐蔽处共约40多米,无便道可以利用,且河岸坡陡达约70度,若我们再要下去河边还需继续向斜坡下砍出10多米的密林通道。也只有利用这条通道了!需要拓宽通路和在斜坡上修出梯坎步道,才方便接运遗体,但须尽量控制声响以免惊动对岸。无论如何须马上策划,今日夜间要将遗体抢运回来,好让烈士入土为安。
  留下蹲守小组继续守候、监视对岸动静。我们沿劈开的丛林通道退出,下坡过铁路进入橡胶林,这里地势平坦还有河岸高地丛林阻挡、敌方观察不到,是夜间集结展开行动的良好位置。我向曾参谋和吴诗华连长明确:由我现地负责指挥,今晚必须将烈士遗体接回来。你们一是指定一名排长带两个小组、每组3人准备夜间下去河滩,负责接运遗体回来岸上。二是用两个班组成火力掩护组,天黑前分别在河岸两翼高地占领有利射击位置,负责对河面与对岸可能出现敌情的火力压制与侧翼警戒。三是以一个班组成接应救护组,在丛林边缘待命接运烈士遗体。四是以有线通讯为主,由你们负责从二中队将电话线连通此地,保障我与大队、支队和边防团的有线联络,我回大队带部电台来备用。五是派人在下午继续开辟、修整能抵达河边的通道,极陡的斜坡要修出梯坎,方便抬运遗体通行。六是准备棺木,入夜后听通知送来此地。同时去人到边防团小南溪烈士陵园联系,准备晚间烈士进入安葬。
  14时后我返回槟榔寨向处长和顾科长等汇报行动方案,得到领导们的同意和支持。随后劝阻各位领导安心在家静候消息,由我全权负责将烈士遗体接回安葬。驾驶员吕香红驾车继续保障我行动,16时我带电台和“有、无线”电话兵回到橡胶林地,准备组织夜间的行动。
  在架线兵构设电话通联时,我再去査看河中烈士遗体状况与通路修整情况。遗体在水中的位置与姿态如旧,看来卡得还较牢实不会被冲走。对岸敌方也未有异常,这让我安心了许多。密林通道拓展也近尾声,斜坡修出的台阶基本能供两人并行,担心惊动对岸、数名战士挥汗如雨但静静地忙碌着。出丛林见有战士正“就近就便”利用砍倒的竹木绑扎着准备晚上抬运遗体用的担架。我鼓励说这很好!关键是要绑扎牢固,不能途中松散了再让遗体滑脱掉下来。一位黝黑壮实的战士立身答道:请杨参谋放心,我们会做到万无一失的,我还留有备用绳索,足够将烈士遗体固定在担架上,保证没有问题。回答给我留下印象,待吴诗华和常安庄来到问及,知道该战士是95团侦察排副班长臧庆德,在当晚的行动中他又走在前头,是他与94团侦察排战士郭军等战友下去河滩,从水中将烈士接运回岸上。多好的战士哟!这让我看到咱们的侦察兵不乏聪明才智与积极主动精神!只要目标明确,任务清楚,他们会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去奋力拼搏的!
  当夜抢运遗体的行动十分顺利。天黑前二中队人员已按分工隐蔽就位。约21时,我经观察见河中与对岸均无异常,便指挥接运组下河开始行动。22时许,遗体顺利打捞上岸并已安放在预先架好的床板上了。太重了!足有150公斤。接运遗体的战士们感慨地说从河水中捞起放上担架就很费力,途中换了好几次人才抬运回来。是呀,在河中泡了整整七个昼夜的人体,一米七几的个头,加上用就近砍下的野生竹木扎成的担架抬运能轻了吗?这得感谢战士们的聪明智慧与劳作,若用“制式担架”抬运遗体那肯定会要塌架的!
  经官兵们辨认,遗体为94团侦察排谢文才同志。烈士身上,除肩挎的64式冲锋枪已在上岸时被取下外“一身戎装”依旧!侦察兵专用匕首仍悬挂在紧扎的腰带上,压满子弹的冲锋枪弹匣与塞满木柄手榴弹的弹袋均还牢牢披挂在身。战斗装具一件没少!见此不由人不为之肃然起敬!军人视武器为第二条生命!是军人就没有轻易抛弃武器的习惯,那怕在生死关头也是如此。谢文才烈士宁可溺水牺牲也没有丢弃武器,令人钦佩!
  64式冲锋枪被广泛使用于侦察作战中
  借助车灯照射,94团配属二中队的骆应红军医在战士的配合下,逐条剪断披挂在烈士身上的所有武装带,卸下弹药装具。当骆医生剪开烈士衣裤掀起之时,异味扑鼻而来,随之揭起遗体身上一层腐肤。当年部队配发的“塑料皮革裤带”已将遗体扎勒成蜂腰状,将其裤腰带剪断后遗体肚子才又慢慢鼓涨起来。经检査全身并无致命创伤,证实确为溺水牺牲。随之叫驾驶员小吕从车上搬来我特意带来的瓶装白酒“习水大曲”(地方慰问品),我与骆医生各执瓶酒为烈士清洗遗体,也驱除腐肤异味。有人戏曰:文才战友,侦察处杨参谋用好酒亲自给你洗身,有点太享受太奢侈了吧!我接话说,这不是奢侈,是为征战归来的烈士洗尘、壮行!让我们的烈士一路走好!
  从边防团领来收殓烈士遗体的整套新被褥,军衣、军帽和鞋袜,还多准备了些白布。但新军装对已过度浸泡膨胀的遗体是穿不上了,只好多用白布缠裹全身。将褥子铺垫在棺椁中,用绿军被包裹好遗体,再将烈士仰面放入棺内。已穿戴不上的军装、军帽在缀好当时现役军人象征的“红领章、红帽徽”后放在遗体身上、头旁,新鞋袜放在足边,一件也没有少地为烈士装殓。一切就绪,官兵们列队面对烈士棺椁,有战友在棺木旁摆放了、下午整修通道时用砍下的竹木与枝条扎成的几个花圈,虽大小不等也无花无色,但为此时的“战地葬礼”情景增加了庄严与肃穆!也更显官兵们哀悼、惜别烈士的深厚情谊!
  我主持吊唁,整体向烈士遗体默哀!三鞠躬!然后告别烈士,盖棺,官兵众手抬送棺椁庄重地安放上卡车,再集体肃立,目送烈士起运离去。没有鞭炮,没有鲜花,只有静静的黑夜、星空和慢慢远去的卡车灯光。
  谢文才烈士,江苏省大丰县人,1978年初入伍,自卫还击作战前,才从南京军区1军1师补入94团侦察排,随部队参加了金平、河口方向的自卫还击作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6#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22:54 | 只看该作者
05
  1980年元月2日,接通知我随武处长到蒙自军分区参加“边境作战与情报工作会议”,4日上午会议结束,午休后我们正在招待所收拾行装准备返回槟榔寨。只见军分区王参谋长急忙奔来通告说:“老武,你们侦察队今天上午在小曹行动失利了,目前还有俩人下落不明!具体情况分区还在继续了解中”。同时转达军区:一定要尽快査明失踪战士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指示。
  消息太突然、也太过意外,我与处长很是震惊!深感问题十分严重!怎么32师侦察科今天就组织行动了?我们出来前元旦那天,包括顾科长在内还都在大队部开会谈工作、一起吃晚饭呢,也没听他讲什么时间行动呀?这个方案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呀?咱们出境设伏难道是遭敌伏击了?越军不应该预先知道我可能行动的时间和地点而“预有伏兵”吧?我前哨阵地的观察哨、火力掩护组、接应组与指挥员等不需用望远镜都能通视对岸的战斗行动,怎么还会出现有战士“失踪”的事呢?估计是交火中出现了伤亡,人或许还滞留在对岸,无论如何不该会被敌人俘去,最有可能是落入河中溺亡了。
  事发太突然,压力陡然而降。容不得多想,急忙赶回槟榔寨见到王政委、郭科长和张锁参谋。其中张锁和31师的蒋家放参谋下午已经去过四条半战地现场,与顾科长见面了解情况得知:
  今日清晨有敌7人从小曹出来巡逻,判断该敌11时后必将返回,便“决定伏击返回之敌”。9时后由二中队11名官兵组成的小分队乘两只橡皮舟顺利渡过南溪河,上到预定设伏地域作好了伏击战斗准备。11:30时左右,敌武装巡逻人员返回即将进入伏击区域时,有战士突然发现后方小曹出口有数名越军端枪正搜索过来,便大喊“后面有敌人”!并跃起几乎与敌同时开火。枪声响起,伏击分队迅速组织反击和向返回之敌开火,我掩护阵地也向对岸伏击区两翼越军猛烈射击,还见有数名敌人被击毙击伤倒地,余敌溃散。两分钟后敌后方炮弹打来落入河中及我掩护阵地,所幸我方官兵均未有伤及。持续枪炮声中伏击分队“按先前协同安排”分组撤离道路下到河边,到齐后分3组泅回我岸,査人才发现有战士“下落不明”,他们分别是95团和96团侦察排的姬传国与谢文才。
  了解大概情况后,我和处长等不及晚饭就又赶去战场现地进一步知道:由各团侦察排择优选出的捕俘组成员多为党员和正副班长,都会游泳和武装泅渡。为何要白天行动?主要因昨日凌晨伏击分队进入位置后敌人没有出来巡逻,今天清早见敌正常出现,还有名中尉军官跟队指挥,则决定伏击返回之敌,设想不仅行动“有的放矢”更有把握,还将可能俘获到敌人军官。便用橡皮舟送伏击组过河,顺利占领伏击区域待机,巡逻之敌也预期返回并即将进入伏击区,但未想到竟有敌人从后边出现,虽然我方阵地上已经观察到小曹出口有几名敌人出来,但“联络不畅”不能及时告知伏击组,又担心如先用火力狙击该敌又怕影响伏击组捕俘,“意外”情况出现才置伏击组两头受敌……
  黄昏看到的战场安静得有些吓人,两岸除我方小高地上留有几处迫击炮弹坑外好像什么事都未发生过。细看对岸,隐约可辨设伏人员进出过的迹象。公路上的高草和灌木基本依旧,眼前深绿色的南溪河静静流淌,下游百米外对岸有片沙石河滩挤向我方,使河道变窄处出现“湍急浅流”。若俩战士溺水、遗体应该还在这水流较为平缓的百米河段之中。但在刚经历过激烈战斗的国界河上,怎么出人出力打捞均绝不可行,此时敌方对岸还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方可能的活动呢!
  回头见有战士正摆弄橡皮舟,问要干什么?答说是准备利用黑夜再过河去査找失踪人员。我说使不得!这是因在白天交火中已经看到有数名敌人被击倒,但并未见有敌前来救治或拖回尸体。若如此,敌方夜间也可能有所行动,弄不好又是一次不期而遇的遭遇战,而我依然背水“无立足之地”会增大麻烦。事已至此再不能盲目行动了!极大的可能就是俩战士已溺于河中,这已经得到设伏组成员们的证实,他们都清楚看到俩失踪战士撤到了河边,再不可能上去公路,也无可能被敌人俘了去。我方阵地上的官兵们也证实,当两端之敌被击倒或击溃之后,再不见有敌冒头暴露,同时划着橡皮舟接运的副班长臧庆德证实:枪炮声中他与战士唐某,从上游隐蔽处去对岸接人时他曾直接跑上公路设伏区搜寻不见有人,下来河边又见橡皮舟也被叫回,他才拾起遗下的救生圈和探雷针游回我岸。
  以上足可判断俩失踪战士是在河中淹亡了,人还在水下,但现在就去刚交战过的国界河组织打捞很可能会增大损失。事已至此,不如静观待变。我建议尽快组织武装人员就地昼夜隐蔽蹲守,坚持连续观察寻找,希望失踪的战士遗体能浮出水面再组织打捞。考虑溺水战士为“武装之身”不易漂浮,但随波逐流向下游冲去的可能性大,要同时派出数个武装小组沿下游河边隐蔽寻找和分段蹲守,特别注意不放过河滩与水中任何卵石、倒树与根桩残枝,遗体很有可能被其羁绊滞留其间。还要争取尽早在敌人之前发现和捞回溺水遗体,否则麻烦也将増大许多。建议得到处长、科长和众人支持,很快予以安排落实。
  回槟榔寨反复思索,设计好的伏击行动怎么会失利呢?问题可能主要出在“临时动议”上。临时改变了由夜间秘密进入伏击地域为白天进入的方案设计,白天行动就极有可能已经被敌人察觉了行踪,战场对岸密林之中难说没有敌人隐藏的观察所、哨,何况两只橡皮舟大白天载人过河又返回,尽管河道低凹也不宽,但两舟来回运行就难免被敌察觉或留下痕迹。再是我方数十名武装人员携枪弹白天进入掩护阵地,再怎么“强调秘密”也难免不发出声响和意外碰、撞、挂到灌木高草并致晃动,其中个别因素出现问题都可能被敌观察到并生出疑问?由此暴露行踪与企图的可能极大。其次临时改动预案必然存在有准备不足、不够充分,特别是对意外突发情况的设想和应对措施难以充分。其中先是联络指挥手段简单,小曹出现情况后不能及时通告伏击组,甚至看到伏击区域已经前后受敌也没有果断火力狙击,若不是有设伏战士先敌发现、处境更将被动。再是接火后组织回撤的设想预案简单,仅考虑到战斗顺利达成“毙多捕少”由橡皮舟接回的方案,而忽略了可能出现意外如何安全撤回的预想方案等等。
  临时改变行动计划,随之可能已经暴露了行踪,敌人有所察觉但还弄不清我方有何具体企图,才又再派人出来搜寻査明情况,置设伏分队于敌人前后夹击之中,使伏击捕俘战斗突然间变成了基本没有预期的“反伏击战斗”。
  综观战斗全程,关键还是方案设想有先天不足,加上组织指挥与协同也存在问题,再因“急功近利”临时改变行动计划导致战斗准备不充分,甚至暴露企图又联络不通畅、行动不协调等,诸多环节都有教训需要认真总结,包括我在参与方案制定中也从战斗顺利方面考虑得多,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与处置措施考虑得不充分也不具体。不过战斗中不乏看到在危难时刻,官兵中具有的英勇创举和难能可贵的积极补救行为应予以肯定。总之,盲目乐观隐藏着重重危机,自以为囊中取物、垂手可得的战果最终功亏一篑,还有战士失踪,教训极为深刻!从中须获得的教训和启迪不少,总结好将极大地有益于我之后的军旅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22:24 | 只看该作者
04
  能捕捉到俘虏是侦察兵的特殊荣誉!我侦察大队在采取各种手段侦察获取敌方情报的同时,都积极为能渗透伏击和袭击捕俘寻找战机。敌老街沿南溪河向上游延伸的十余公里山岳密林之中分布有越军既设阵地,沿河岸还有“4号公路”隐没其间,常见有敌武装人员隐蔽活动。我方河岸沿铁路每隔约两公里又称一条半、二条半、三条半、四条半至上游中坝吉,即是32师侦察二中队的作战任务行动地域。
  12月初,32师侦察支队报告:经他们较长时间在南溪河的山腰至四条半地段对当面敌人情况观察,越方从上游“小曹”4号公路出口至老街区间,近半月以来几乎每天上午都有越军小分队出来巡逻。该敌常以6至10名为伍,清早8时过从小曹路口隐秘出现,继而沿公路向下游搜索、还不断窥视我方境内情况,至两公里外的河湾处才在山涧密林深处隐没,再于11时左右沿路搜索返回。该敌警惕性高,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交替掩护巡逻。但受道路狭窄和茂密植被所限,队形拉不长,单兵之间的距离也不会太大,该地段具有组织“伏击捕俘”的基本条件。
  随武处长会同师顾科长、曾庆国参谋和侦察二中队长吴诗华(94团特务连副连长),政指常安庄(95团特务连政指),副中队长陈其彬(96团特务连副连长)等到实地隐秘勘察。但见敌4号公路从其纵深经小曹出来后便近抵南溪河岸边,再沿河道依山傍水向下延伸两三公里后隐入山涧丛林通往老街。该公路战前为老街通往越南北方纵深的干线公路,原为柏油路面,但因战和年久、失于行车与维护,而热带雨林气候本就适宜树、竹、灌木和杂草等植物生长,柏油路面早已龟裂破败而被高草和灌木覆盖。眼前的公路除有敌巡逻踩出的便道外,基本都掩隐于茂密的植被之中。隔河可以看到,公路虽依山傍水于丛林之中,但上方多紧靠当年修路辟出的悬崖峭壁,下则近临南溪河,路肩距水边有约5到15米不等,为四五十度斜坡,总之环境适宜隐蔽设伏和袭击捕俘。其间虽有南溪河横亘阻隔是道障碍,但河宽约仅二三十米,小分队黑夜借助漂浮物隐秘过河容易到达对岸。目前正值旱季,下雨不多水流不大,很难形成洪水激流,上下近千米河段流水缓慢平稳,水深均约两米左右,两岸偶有荒石沙滩也不影响行动,还可以利以短暂住脚停留。敌岸上虽设有一列桩铁丝网但只断续几段,也较好克服逾越。是否埋有地雷?可以提前秘密探出两条以上通路,待时机成熟后使用。
  再看我方沿岸有数个小高地相连,战前是农场的橡胶林与耕作地。因战争期间,敌对我边民生产生活常有骚扰袭击,我边民不得不撤离边境,致原来的橡胶林与耕地已经茅草丛生、灌木茂盛、尽显山野荒林。当前,是边防部队面向南溪河对岸和对小曹路口预设的前哨阵地。高地上还留有曾经构筑的野战工事、散兵坑和与之相连的数条交通壕等。最有利的是该前哨阵地与对岸小曹公路出口、及向下游延伸的公路,直线距离仅百米左右。这片小高地虽然不显眼,但可是掩护我小分队隐蔽前出和火力支援、策应救护等行动的良好依托。
  有如上所述的地形与战场环境条件,若行动实施和战斗打响,敌方公路上的土坎、茅草和灌木丛,均可为我设伏人员所隐蔽、依托,形成对小曹公路出口及向下游公路方向的狙击之势,待敌进入伏击区“伏击组”便能火力毙敌和跃起捕俘。我方数个山包构成的前哨阵地均可以部署火力支援,冲锋枪都可以控制公路两头可能出现之敌。再同边防团协调、调来一两挺重机枪,就更能于对岸出现之敌造成重大杀伤,完全能有效掩护前出潜伏分队行动。即使出现意外,敌人后方或有炮弹打过来,敌公路上方陡峭的崖壁之下便是极佳的避弹处所,敌方无论什么样的曲射炮弹也应该落不到陡壁之下的公路上来。如此的安全避弹死角无论发生什么意外情况,出境小分队哪怕就地隐蔽坚持至夜间,也能在我方火力监控掩护与策应之下安全撤回境内!即便失手也可保“万无一失”。若是敌人当天不来,小分队潜伏至晚,再伺机取消行动天黑撤回也很安全。
  领导们达成准备实施行动原则后,我同顾科长、吴诗华等又多次在现地观察商讨伏击捕俘可行方案,均认为我设伏人员只要能隐秘过河,几步便可上到公路占据有利位置,利用路间草丛和灌木隐蔽起来,待机伏击清晨从小曹出来巡逻之敌,到时采取“歼多捕少”战法,抓一二名俘虏应该是有把握的。
  随后我同曾参谋拟出行动方案,经武处长和顾科长共同决定:将潜出设伏地域选择在敌小曹公路出口数几十米外,至向下游延伸二百米间的地段之内。由师侦察科负责组织指挥“伏击捕俘行动”,由其二中队组成“前出设伏分队”和火力掩护以及接应、救护等各战术行动单位,大队部负责与边防团接洽,明确协同配合关系。待行动实施时,我侦察队可以指挥山腰边防“既设阵地”上的重机枪和迫击炮,以火力支援我出境伏击捕俘的战斗行动。
  下一步,要在不暴露企图和不惊扰敌方的情况下,增设隐秘观察哨,坚持昼夜连续不断地对敌情、地形、水情等情况的监视观察,务求确实掌握、熟悉敌之行动规律与相关情况。同时组织出击分队和编组行动单位到我方蚂蝗堡上游选择相似河段,设置各种可能情况,反复进行火力掩护、隐蔽占领预设阵地,策应伏击分队前出、隐秘渡河占领伏击地域,形成对敌公路前、后方的警戒等的战前模拟训练,演练战斗各时段的指挥和配合协同,组织参加行动官兵熟悉战场环境与进出路径等,待准备充分和时机成熟后再择日利用凌晨夜暗,实施“出境伏击捕俘”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21:58 | 只看该作者
03
  河口属热带季风雨林温热性气候,年均气温在23度以上,极端高温达39度。全县面积1332平方公里,山区占97.76%,河谷平坝仅2.24%,国境线193公里。县内地势起伏山岳纵横,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向东南倾斜;雨量充沛,植被繁茂,为典型的“热带丛林”地形;常住民以汉、瑞、彝、傣、苗、壮与哈尼族居多。红河与南溪河相汇处是云南省内海拔最低处仅76.4米,紧沿两河交汇处的河口县城海拔100米。
  河口对岸便是越南边境重镇老街,也是其北部地区的重要省会城市。而两条河中间的“径流线”便为中越传统国界线。河口与老街自古以来即为滇、越人民世代交往通商的边境重镇,现因“还击作战”而更闻名于世。战前通过横跨南溪河上的“米轨铁路大桥”使中越两国陆地相连,这条米轨铁路也称“滇越铁路”,由法国殖民者为掠夺我境内矿产资源修建,于1910年通车。我新中国建立后为支援越南谋求独立的抗法战争,以及后来的“援越抗美”战争等数十年间,我国倾其所有的援越物资以及高炮和工程兵部队、“军事顾问”等,相当部分都曾通过这条铁路源源不断地送往越南。
  9月中旬某日能见度极好,我到紧抵河口县城的“四连山”熟悉边境与边防事务,这里驻有边防13团4营部,我侦察大队也临时派驻有对敌监视观察哨。四连山居高临下是处观察敌方情况和熟悉战场环境的极佳之地。
  四连山主峰海拔226米,与依山傍水的河口县城百米海拔相比真高还不足130米。别看四连山“个头矮”其貌不扬,但因有数个山头与主峰相拥,形成连绵起伏达约四五平方公里的山岳丛林面积,且矗立于南溪河与红河交汇处。亳无疑问,四连山是拱卫河口县城与俯视越南老街地区的绝对制高点,也是瞰制南溪河与红河对岸浅近纵深内的重要边关军事要地,战场地位十分重要。数百年来四连山曾饱经战火硝烟洗礼。“中法战争”时期曾是清朝黑旗军的大本营,至今山上战场遗址、遗迹和铁铸火炮仍有存留。在自卫还击作战中,四连山是攻克老街、向敌纵深发展进攻的重要依托,据说越军在老街曾布以重兵防卫并严令死守,任何人不得后退生还!而且暗道、暗堡火力密布,14军部队经反复攻击、搜剿最终全歼守敌。
  在观察所用高倍望远镜观察曾经是越南边境“省会”重镇的老街城,曾经遭受战争猛烈创击的痕迹犹存。满目残垣断壁和茅草、灌木丛生,被摧毁的房屋建筑已无一间完整以及道路几乎都被埋没于杂草及荒林之中。横跨南溪河两岸的铁路大桥、越方一则桥梁已被我作战部队在回撤时炸毁,眼下两段“钢铁梁架”仍斜卧在对岸水边滩地之上。据说战后月余,越方才有少许武装人员隐没于老街废墟之中,并于黑夜悄悄在其桥头处重新挂上象征其国家尊严的国旗。越方境内的红河两岸也尽见荒草山野与稀疏丛林,茫茫视野之中荒无人烟,很难捜寻到时下有人生产和生活的痕迹。极远处的甘塘市曾是越南北方的重要工业城市和金属矿产区,自卫还击战时为越军主力部队“誓死坚守”,仍遭我13军部队强力攻克围歼并致其城市建筑与矿区生产设施等全被摧毁,据说仅缴获的“大型矿山运输车”即超百余辆。时隔大半年后在高倍望远镜里可观察到的甘塘及其敌境内仍是一片荒芜,细心观察对比似乎也难辨别出近期有过人员与车辆、机械活动过的痕迹。
  四连山左侧山下的南溪河当地又称八字河,上游北溪河流经芷村之后,才称为南溪河。河流沿芷村与滇越铁路相依相伴,再蜿蜒曲折流经大南溪、弄保、小南溪、山腰至河口汇入红河。南溪河最后八九公里河段径流中线为中越“国界”。该“界河”受两岸山岳丛林和陡峭崖壁约束,河道弯曲、狭窄而流速湍急;旱季河面均宽不超30米,深约两米。虽受雨、旱季雨量影响水位升降大,但得沿岸繁茂山林之佑河水常绿青幽,在河口与混浊的红河相汇时红、绿河水逐浪翻滚,形成清、浊明显反差,是一独特风景。中越垮境的红河发源于大理巍山县境内,上游称礼社河、元江,流经红河州红土区域使水中混入红土成份致河水呈现红色故称红河。干流全长1280余公里,我方境内达627公里,经瑶山“龙包”至河口的53公里为两国“界河”,再向东南经越南河内分支流入北部湾。
  从山上下来走进战后不久的河口镇,欣慰的是街道建筑完好。要知道这里抵近老街,数百米外便是还击作战时我军重要的突入之处,也是越军坚固设防之要点。河口县城与激烈战场近在咫尺应该有所殃及吧,实则不然,敌仅在我攻克老街前有过炮弹打来,但并未造成大的损毁,经人指点才见有墙壁留下的弹片击痕。县城的街道上与店铺前虽然行人不太多,还远未恢复边境重镇的繁华。但四处五星红旗飘扬,行人和车辆安祥移动,与对岸形成明显对比。不过当前仍处于“战时状态”,在山林中、居民房前屋后和道路旁还随处可见用来防炮藏身的“猫耳洞”和隐蔽所。处于边境线上的我方军民,仍必须提防来自敌方随时可能的炮击与枪弹袭击。
  夜间照明由县城发电站“自我保障”,供电量明显不足也不正常,致本就稀疏昏暗的路灯时灭时亮,夜间街道上还有人活动。夜暗中,我在别人陪同下来到河口火车站了解得知:战后车站大部人员与工作中心都已转移到了蚂蝗堡站,但河口车站一直有人坚守,目前这里虽然不再接受客、货运任务,但每日早晚7时左右还要接、转从蚂蝗堡来往的车头,不仅是要在这里调转车头方向(蚂蝗堡也可转向),而是铁道部的硬性要求,说是象征我方铁路仍在正常营运之中。但因火车在距蚂蝗堡车站之间有七八公里路段沿南溪河岸行驶,越方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曾多次向我行驶的火车头射击,幸未伤及人员但也危险不少。
  离开车站,隐蔽抵近桥头附近察看南溪河与红河对岸动静,茫茫黑夜之中的越南境内不见任何光亮,就连萤火虫也见不了几只。能听见河中沙沙的水流声和看到隐约翻起的点点水浪,除此便寂静无声,与我方虽还不是灯火通明的河口城同样形成鲜明对比。置身此景让人感慨曾经休戚与共、山水相连,曾几何时的“同志加兄弟”如今却已刀兵相向。几度热闹的边疆口岸和商贸码头,现在已经荒废不堪,此乃谁之过也?
  唇齿相依已不在,刀兵相向问欲何?
  隔河尽阅明与暗,战后边关仍荒芜。
  为保持对敌方的军事压力,上级要求各执行侦察作战任务单位要积极寻找战机。只要条件成熟,即可采取各种作战手段,捕、歼敌人与获取情报,锻炼侦察分队。当时对侦察分队在边境的作战行动上级没有过多限制,只要条件成熟和不“失人、丢枪”,侦察大队和侦察支队就可以自行决定行动,无须向任何上级报告审批,侦察处长、科长就是决定战与否的最高指挥员。侦察大队、支队就是行动自主的独立作战单位。试想,当时云南、广西中越边境线上大约有5个军组织的侦察大队活动,各大队含加强配属人员有约千人左右吧,加起来即是支不小的军事力量。而这支特殊的部队虽仍以渗透侦察,武装袭敌,伏击捕俘以及化装边民活动,设立观察所等传统手段侦察作战,但分布面广、线长、点多,有小分队自主出入活动,这对敌方浅近纵深形成的军事压力也不容小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19:17 | 只看该作者
02
  自卫还击作战胜利结束后,我国政府宣布:为保持对越当局的“军事压力”,我方将在广西、云南边疆加强边境防务的同时,仍留置必要的军事力量在边境地区“执行防卫作战任务”。在学校同战友们的通信中已经得知:广州和昆明军区所属野战军的侦察分队,战后又组成“边境武装侦察大队”,在中越边境继续执行“对越侦察作战任务”。我11军所属部队侦察分队组成的“侦察大队”在武思温处长带领下,已经部署在金平县的十里村至河口县的芹菜塘边境,执行着对越侦察作战任务。这消息对我是好事!虽然没参加上自卫反击作战的大战役,但所在部队的侦察分队仍在边境执行作战任务,我毕业回去作为侦察参谋一定能去边境与战友们一起执行作战任务,补上“实战经历课”是没有问题的了。
  怎么回事?战后近两个月竟还收不到妻子的信?忧心忡忡中5月底终于收到信后方知:她在随部队回撤途中所乘卡车出了翻车事故,导致“盆骨骨折”一直在“昆明军区总医院”治疗。怕影响我学习才迟迟不回信,还特别嘱咐我要安心在校学习,一定不要请假去看她!说医院对战场下来的伤病员都特别精心照料。还说我不是医生,来医院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还会成为她的拖累,影响我学习,误了毕业等。我看信惊悚中,也想请几天假回去看她。但看她信中“不让请假”的态度坚决,而我在学校的课程正面临毕业前“综合考评”式的“野外战术演习”课题,也容不得马虎与耽误,就要进入复习和考核阶段了,争取有个好成绩毕业也很重要。如此,尽管心中有多少不安也只好默默承受,所以没声张、也未请假离开学校。
  7月下旬,我获“毕业证”和评得优秀学员。这在当时强调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与看重学历时代,是军队干部晋升不可小视的基本条件。总政还曾专门下达文件明确:类似院校毕业者,均视为“大专学历”。
  “伤筋动骨一百天”!此话一点不假。待我毕业匆匆赶到昆明43医院看到妻子时,她才刚可以搀扶着下地慢慢行走。当然她经受了不少疼痛与折磨,甚至担心留下行走“畸形”后遗症,不过恢复得还比较好。医生讲除可能会影响“正常生育”外基本无碍,真乃大幸也!我得去边境前线参加“侦察作战”,尽快“补上实战经历课”。机不可失!否则迟了,一旦形势变化,不再“对越保持军事压力”或解除“边境侦察作战”任务,我不就再次失去“实战经历”了吗?但当前,必须得等爱妻伤愈出院安顿好之后我方可以出行。这既是做丈夫的责任,也是司令部首长及处长的指示与安排。
  好在战后岳父部队仍滞留云南期间,见女儿已经受伤骨折,考虑出院后需要人照料康复,便与相关单位协调好,待她伤情基本好转便调38师医院工作,以便出院回南充休养时有家人照料。岳父说没有征得女婿同意他就作主调人,等我回南充时再解释。这不需要解释,爱女之心人间常理!相反,对我能尽快投入边境作战还减少了顾盼。在医院陪护中妻知我急于去边境前线,不仅不予为难阻止,还在尚未完全康复时就主动要求出院。为此,医院再三嘱咐她不能做体力活,不能走动多了,出院后也需要再休养一段时间才能康复痊愈等。
  办好妻子出院手续,很快送去四川南充,我再返大理军部复职。1979年9月上旬我独自戎装离开大理,经反复找车、倒车到蒙自,再乘当时仍为边境战争期间、唯一能通往河口蚂蝗堡终点车站的米轨小火车,到了河口县的槟榔寨“军侦察作战大队部”,开始了我急欲弥补的“实战经历”。距河口县城十多公里的槟榔寨,可能因以盛产槟榔而得名。这里地势低凹还较平坦,周围群山环抱、虽然清幽但也湿热,入秋白天的气温都在30度以上。附近有不少橡胶林,是橡胶农场与瑶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聚居区。军边境侦察作战“大队部”驻在靠山边的橡胶农场内,两公里外有边防团2连为邻。
  已在这里执行任务两个多月的军侦察作战大队,由侦察处和31、32师侦察科带该两师侦察连和各步兵团侦察排编成。同时加强配属有工兵、通信、后勤保障等相应的人员和装备,组成由军派出的独立作战单位。侦察处长武思温为大队长,调93团王朝甫副政委任大队政委,两个师侦察科长为副大队长并组成大队临时党委。受军区情报部指导和蒙自军分区的战场管理,由就近的边防13团提供战场生活和必要的协同保障,负责金平至河口边境沿线地区的对越侦察作战任务。自卫还击作战后“云南独立师”编入军序列的第33师驻思茅,其侦察分队将同军直属侦察连、推后半年再来边境轮换执行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入伍年近50的武处长,山西榆次人,任过连长、副营长、团副参谋长,1972年由军教导大队副大队长调任侦察处副处长,反击战前才升任处长。他为人谦和、善良,处事谨慎,近1米8的瘦高个,具有北方汉子的朴实与厚道豁达,受人敬重。此时侦察处包括我在内共有4名参谋,已经在河口的有云南籍的郭家龙和1971年河北入伍的张锁,另有1969年昆明入伍的王文云留守军机关。
  郭参谋1969年“大学生”统征入伍实习半年便任排长,他当兵虽比我晚但年龄确比我长两岁,在自卫还击战中荣立了三等功,还获由22级晋升为21级的“提前晋级”奖励。我到槟榔寨后,处长便安排郭参谋回去腾冲老家休假探亲。
  侦察大队以师为单位编成两个支队,分别由各师侦察连和步兵团侦察排(含工兵、通信兵等配属人员)编成。31师侦察连驻金平边境十里村地区,负责对当面越军的侦察作战;各团侦察排组成的二中队随大队部驻槟榔寨,在河口及红河沿岸活动。32师侦察连在弄保至山腰一线执行任务;团侦察排组成的二中队在山腰至河口的“南溪河”沿岸开展侦察作战。俩位侦察科长均以副大队长和支队长身份率本师侦察支队,在各任务区域执行任务。
  31师侦察科长郭实彬,江西人,也是位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同志。他50开外1米7几的个头,外表略显瘦弱但步履稳健,行事稳重老练深得官兵们信任。在文革中他险些被定为“敌对分子”,粉碎四人帮后才从“赋闲干部中”出任侦察科长。在还击作战前的2月6日,他同尹立明副师长和91团廖锡龙副团长等在金平方向组织侦察兵“班盆河袭击捕俘战斗”,以牺牲1人,歼敌21名,俘敌1名的战绩大振军心!战前《解放军报》曾在头版位置以“我军年轻指挥员照样能指挥打胜仗”为题,以廖锡龙副团长为代表报道了此战,使廖锡龙初显报端的同时也为当时鼓舞参战官兵士气,提振军民敢打必胜信心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所以郭科长在我心目中是位有传奇色彩,又是位受人尊重的人物。
  32师是我的老部队,1969年12月组建时我就在师直属侦察连。目前侦察连的连长刘贤优和指导员左晓映与我都是同连战友,在刚结束不久的还击作战中他俩率领侦察连因不俗战绩荣立了集体三等功。科长顾维忠云南玉溪人,1955年入伍,是我的老领导,我当兵到1971年调侦察处之前他都是侦察科参谋,1973年后任副科长、科长。他思维敏捷、果断,行为干练、执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17:40 | 只看该作者

作者与爱妻宋建新在大理军部院内留影

作者杨子谦,四川省江安县人。1965年入伍。历任支队直属队持务连侦察排战士、班长; 第32 师侦察连排长,作训科参谋;第11军司令部侦察处参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侦察系学员;军侦察处副处长、处长;32 师参谋长,31 师副师长;军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退休。本文又名《战边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20 00:37 , Processed in 0.2444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