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382|回复: 0

细说凤阳花鼓,凤阳花鼓和花鼓灯是一回事吗?

[复制链接]

60

主题

65

帖子

2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6
发表于 2020-3-25 00: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阳花鼓是淮河花鼓的代表性艺术。在淮河花鼓中,花鼓灯因其瑰丽、欢腾的歌舞被人所知。而凤阳花鼓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凤阳花鼓灯、凤阳花鼓戏)其中之一,因传唱古今的《凤阳歌》而风靡大江南北。但大家常常由于其盛行地域的重合或接近而混淆花鼓灯和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则主要流行于凤阳县以燃灯寺为中心的几个集镇的歌舞艺术。凤阳花鼓以源于当地的民间小调见长,辅以花鼓小锣的民间叙事诗。花鼓灯则流行于以怀远县、蚌埠凤台县、淮南市、颍上县等淮河流域的二十多个县市的歌舞艺术,花鼓灯以舞见长并兼有歌、锡鼓演奏和情节简单的小戏,花鼓灯歌舞较为复杂,其歌舒缓、活拨、嗔而不怒,舞急促且融入杂技、武术成分,技巧性很强。所以凤阳花鼓和花鼓灯在形式上还是区别很明显的。
凤阳花鼓的形式在不断变化,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淡出,仅剩唱曲部分,分为“做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做唱”是在街头、村头、院内坐在长凳子上唱叙事一类的歌曲,多为控诉、诉苦、指陈等方面的悲歌,基本没有舞蹈。
“唱门头”是沿门乞讨击鼓所唱的短歌,多为祝颂他人福禄寿喜之类的奉承语,偶尔杂些简单肢体动作。其演唱曲调较为丰富,所操器乐为小鼓,从外观上看是小扁鼓,后来用双条鼓代替以前的小鼓。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或为夫妻,或为父女,男敲鼓,女打锣;现在多为女性,或母女、或姐妹、或姑嫂、妯娌等以家庭为单位。


在歌唱上,凤阳花鼓著名的《凤阳歌》歌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洪武,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花鼓夫妻没得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从历史记载上看,明清文献所表述的花鼓,尽管因为当时花鼓灯与凤阳花鼓同属临淮或凤阳府,难以辨识所述何者。可关于花鼓灯用来乞讨的论述和艺术自身的特性在旧文献上并没有出现过,但是逃荒卖艺乞讨却是凤阳花鼓的一大特征。


据说凤阳花鼓从伴奏的腰鼓改为小手鼓就是为了外出乞讨方便,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它对表演用具的取舍,所以说,早期的凤阳花鼓其歌“凄婉”。
我们对历史文化景观的追溯可以发现,凤阳花鼓与明清行乞艺术牵扯颇深,是充满历史心酸的地方艺术,具备不同的文化起源。而花鼓灯现在多在庙会、赛会和节庆上表演,凤阳花鼓则更多地是走街串巷以奉承为内容的乞讨表演。


花鼓艺术传播的凤阳、怀远的人民对自然和土地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里既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也是天灾不断、人祸屡发的地区。所以,凤阳花鼓是人民集体记忆的样式,它记录了生活在这里人们的集体情感和人的情怀,而不能说它是基于乞讨的艺术。
蚌埠所在的淮河流域地跨南北,是区域和文化上的分界线和过渡带。它携南北文化因子,呈南北交融态势。蚌埠人还有一种求全责备、事无巨细的文化心态,即使是细枝末节也希望力求完美。“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旧时民谚,也是指淮河地区文化的综合特性而发出的溢美之词。


20世纪50年代初,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建国后,凤阳花鼓进入北京怀仁堂进行演出,演出结束后,国家领导人给予高度的赞扬,周总理亲切的称它为“东方芭蕾”。此后凤阳花鼓更是打遍、红遍大江南北。2006年,凤阳花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阳花鼓是生活在淮河流域的人们自身的精神生活方式,是较为封闭的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审美趣味。凤阳花鼓这样地方特色浓厚,有几分“鄙俗”和“土气”的民间艺术,还希望大家能够接受它,欣赏它,而不要认为凤阳花鼓不是高雅艺术,所以就不愿意去宣传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19 10:32 , Processed in 0.2421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