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4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平方公里五万人”的合肥是啥样的——档案揭秘解放前的合肥

[复制链接]

2443

主题

2585

帖子

86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3 00: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世纪20年代的合肥发电厂
1958年的合肥鸟瞰图
合肥基督医院(今安徽省立医院前身)
手绘水彩画南熏门

  体现三国历史的古教弩台

  众所周知,合肥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但在历史的长河中,特别是在刚解放时,合肥还是一座仅有“五平方公里、五万人、五条马路”的小县城。那么,当时的合肥是啥模样?经济发展如何?老百姓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档案见证合肥“成长”

  从环城到环湖,从“141”城市组团,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从解放前“方圆五公里,人口五万人”的江淮小邑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自解放以来,合肥“成长”的脚步从未停歇。尤其是近些年来,合肥不仅“长大”了,而且“长高”了,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频频“亮相”世界舞台。

  而档案,则是这一巨大变化的真实记录者。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这座城市的“成长”历程及其所取得的喜人成绩,合肥市档案馆与合肥晚报联合推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档案见证合肥“成长”。

  新闻记录当下,档案保存过往。我们将翻开尘封的档案,回望合肥这座城市70年来的沧桑巨变,为您讲述合肥“成长”背后的故事。

       

   “合肥”之名由来

  “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这句最早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话,被认为是当下“合肥”这一名字最早的史料记录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合肥作为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运的节点,是南北皮革、鲍鱼、木材的转运站。据档案记载,在当时大运河未开通,邗沟经常淤塞的情况下,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运输节点的合肥,便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

  那么“合肥”这一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按现在大部分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就不得不说到淝水。淝水源出自城西南七十华里的紫蓬山一带,出山后分二支,一支东下经城南绕到东关,称为南淝河;一支向北,与鸡鸣山龙井的水汇合后,又分二支:一支折向东流,穿城而过,称为金斗河,另一支向北经寿县,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即发生在此。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

  也有学者指出,早在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就有“合肥”这一名称了。当时汉武帝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辖合肥等县;而到了东汉光武元年(公元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时废合肥侯国,恢复合肥县。

  到了三国时期,合肥成为战略要塞。吴王孙权曾多次想夺取合肥但未成功,却为合肥留下了不少历史故事和遗迹,如张辽威震逍遥津,曹操练兵的教弩台,数兵的斛兵塘,孙权逃跑时跃马飞过的飞骑桥等等。

  在这之后,随着朝代更替,合肥之名经过了汝阴县、合州等变化。据档案记载,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属庐州,为州治之地。从此,“合肥”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解放合肥,部队进城后成立合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年2月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办公,下辖3个区1个直属镇。

     贰

   合肥的护城河和古城墙

  合肥自古水多,开放的水系孕育了一代代的合肥人,合肥名称由来及历史文化都与水息息相关。因此,要说“五平方公里五万人”的合肥到底啥样子,绕城而过的护城河和沿河而筑的古城墙,是最有代表性的。

  古战争史上有这样一句话,“天生重庆,铁打庐州。”庐州指的当然就是合肥了。意思是说重庆和合肥在战略上都是易守难攻的城市。而合肥“难攻”就是因为其宽阔的护城河和高大的城墙。

  据档案记载,古合肥的护城河就是由包河、银河、楼河、琥珀潭、黑池坝以及南淝河组成的,并且交汇融合。而这些护城河,早在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就慢慢形成了。当时淮西帅郭振屯驻合肥,为防御金兵侵袭合肥,筑斗梁城,利用城外的几条自然河流作为护城河,贯通后恰巧绕城一周。

  在这些河流中,包河最为大家熟知,因北宋清官包公及其后裔居住之地而得名。相传,当年宋仁宗要将庐州城赐给包拯,包拯坚辞不受,最终在皇帝的坚持之下,包拯接受了一段护城河,留给子孙。除此之外,围绕包河还有很多关于包公的故事,而其根源正是来自于合肥人民对这位清官的由衷崇敬。古代的包河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绝佳。这一点从明朝人王槩写的“水木明瑟,凫鱼上下,颇极林野之盛也”及清代《江南通志》记载包河的风光“蒲苇数里,鱼凫上下。长桥径度,竹树阴翳”等文字中就可以看出。

  除包河外,南淝河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这条发源于江淮分水岭、最终流入巢湖的合肥人民的“母亲河”,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成就了这座具有两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城。古往今来,南淝河使合肥尽得舟楫之利,多少货物贸易源于斯,当年许多合肥的游子都是沿着这条河,走向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再远涉重洋,奔赴巴黎、纽约、伦敦留学。例如,上世纪之初,张家四姐妹就是经过城里的金斗河码头,乘船从南淝河进入巢湖、长江,然后沿江而下到上海,之后定居苏州,迁居北京。

  而合肥的古城墙,历史也很悠久。据史料记载,合肥最早的城墙历史可以上溯到东汉初年,合肥侯鉴镡在今天的合肥西北面建起了一座古城墙,史称“汉城”,后衰败成为空城。东汉末年,扬州刺史刘馥在合肥侯国的古城原址上重建了一座新汉城……几经兴替,至宋时合肥基本奠定了以现在的环城公园为范围的老城区,而合肥老城墙经过不断修葺,城楼屡有加高,橹垛多次加固,但基本格局一直维持到解放初期。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解放前的合肥“方圆五公里”的面积就是指以环城公园为范围的老城区。

  据史料记载,合肥的城墙周长约17华里,位置大致和今环城路的走向相当,共有“威武门”、“时雍门”、“南熏门”、“德胜门”、“西平门”、“水西门”、“拱辰门”等七座城门。1949年解放时,合肥的城墙基本完好,平均高度约8米,内外墙砖石结构,底座厚约1.3米,中间填土垫高,便于瞭望和战守。

  

  解放前的合肥经济

  合肥之名是在司马迁《史记》中以“都会”首次登场。这也就说明,古时的合肥不仅水运发达,经济发展也很繁荣。

  据档案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合肥的制陶业水平就相当发达了,前些年合肥三国遗址出土的陶火锅和陶澄制器就是很好的证明。到了隋唐时期,庐州利用野茧织丝,《新唐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到了唐中期,则出现“万商俱来”的盛况。在南宋时期,驻扎在合肥的宋军还开展军屯,在巢湖北岸实施大面积的围湖造田,发展经济。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水陆交通,合肥的商业经济一直很发达,尤其是清后期,新式邮政、轮渡水运、有线电报、新闻报刊等在合肥都已出现。城内的东门大街、后大街、北门大街等聚集杂货铺、鞋帽行、茶叶行缝衣铺、糕点坊、绸庄等众多的商家,城外的坝上街粮油市场、木滩街竹木市场也是人声鼎沸。

  在工业经济方面,到了明清时期,合肥纺织、冶炼、结网等手工业较发达,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较早的地区之一。1920年初,合肥兴建第一家仁华机织袜厂,有手摇织袜机数十台,职工百余人;1923年,合肥人叶斗南领首开办民营“合肥耀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入股的有李企颜(李鸿章侄孙)、方秉仪等15人,该公司于1926年建成开机供电。

  特别是在旧时合肥的东南乡一带,农民以一耕二织的机户就有几千户之多。机户如此之多,产品也多,于是,应时而生的织布行业开始出现在市场,并开始资本化。这样就出现了洪明远、洪明炯等一批工业代表。1903年,肥东人洪明炯采用木织机试织成功360条毛巾,其后,在合肥先后开办有“洪远记毛巾厂”、“华阳毛巾布厂”、“洪远记染坊”等,这是合肥诞生的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企业。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解放前,由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合肥的经济发展一度萧条,特别是工业经济。据档案记载,解放前合肥只有20多家小加工厂和手工作坊,机械设备仅有一台四尺车床,年工业产值才80多万元。有人曾这样描写1949年1月解放军进城时的情形:“入夜时分,依稀听见南淝河边铁匠铺里锤子的叮当声。”而直到1952年成为省会时,合肥工业企业也仅有36户。

  

  解放前的合肥生活

  在社会生活方面,合肥曾为楚越属地,受楚越文化影响,合肥人的文化活动一直丰富多彩。据考古发掘证明,合肥地区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古乐和随乐而舞的表演活动。到了三国时期,歌舞表演活动又有一定发展。有史料记载,曹操为庆祝胜利,令数名艺伎在筝笛浦舟上载歌载舞,由于舟不胜载,导致数位艺伎殁于水中。

  到了元明时期,合肥已渐发展成带有文化特色的城市。这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合肥城里出现了不少依靠“杂百戏”谋生的艺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作为合肥地方戏的“倒七戏”(又名“小刀戏”)已渐形成独立的戏种。这期间,民间对戏种已有了“大戏”和“小戏”之分,所谓大戏,即京剧,小戏则指的是“倒七戏”。民国时期,合肥民间已发展有数家专业戏剧班社,其中以费家班创建最早,人数最多,行当最全。

  而伴随着演艺等文化活动的繁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合肥城内,除建有专业演出场所,还同时发展了形式众多的文化社区,如文昌宫、南园等;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等也相继出现。这些都说明,合肥历史文化尽管有兴有衰,有起有落,但总体上是不断发展的,并在江淮之间,始终居于中心地位。

  文化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兴盛。据档案记载,清末民初,合肥城内大多数街巷均设有私塾,约百余处。这其中最著名的有马通伯、张子开以及“南国九老”等人开设的私塾。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合肥绅士金绍良创办私立育材小学堂,这是合肥第一所小学堂。之后,官立城东两等小学堂、城西两等小学堂、模范两等小学堂、公立通正两等小学堂、启明初等小学堂,私立三育女子小学堂、周氏初等小学堂等相继创办。这些新式学堂的创立,不仅给解放前的合肥人带来了外面“精彩的世界”,而且把田径、游泳、普通体操和球类项目逐步传入合肥。到了20世纪30年代,球类活动又由学校扩展到机关、工厂。只不过当时合肥的竞赛活动很少。

  这一时期,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也有了不小的发展。档案记载,19世纪30年代以前,合肥无公办医疗卫生机构。明末清初,合肥始有固定的国药商号,经营草药和丸、散、膏、丹及饮片等成药。另有中医医生在国药店坐堂行医,郎中走街串巷给人治病。

  庐州城第一家西医医院创办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德国人戴尔第在德胜门天主教堂设立“圣心诊所”,1898年,中华基督总会(南京)派美籍传教士徐鸿藻、柏贯之到合肥传教施医,开办了柏贯之眼科医院。1902年改称合肥基督医院。这所医院即为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前身。1927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合肥人刘梦九创立合肥民生医院,成为合肥城里第一所中国人自己开办的西医院。档案记载,解放前夕,合肥有县医院1所,床位12张,房屋13间,工作人员12名,其中医生2名。另有23家私人诊所。

  虽然解放前合肥还是一座仅有“五平方公里、五万人、五条马路”的小县城,但梳理合肥的城市发展史,不难看出合肥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

  档案是历史的记载,档案是城市的记忆,档案是社会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做好档案工作,就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

  2019年2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市档案馆单独设置。市档案馆将依据新的职能,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履职尽责,聚焦主业,立足档案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充分发挥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站位新时代,谋划新思路,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作出新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19 17:52 , Processed in 0.2304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