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5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0岁以上的老文艺男,不妨看看这10本书籍和10部电影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302

帖子

121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16:0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蓝色的大门

一、前言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或者年龄去计算的,而是需要用深度去衡量的,所以30岁这个数字,也仅仅代表的是时间的含义,而个人深度和涵养,在这个数字上是无法看到和体现的,所以30岁既是一个开始的年龄,也是一个沉淀的年纪。那么30岁上下的我们,该领悟些什么内容呢,或者说该需要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呢,
也许以下的十本书籍和十部电影能给你一些启发和新的发现:
谢谢!


二、十本书籍介绍

①《乡土中国》“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深入社会的思路,一窥中国基层社会的生存状态,超越时空。”
作者: 费孝通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3-9
页数: 120
定价: 24.00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版中学图书馆文库
ISBN: 9787108045263


介绍:本书是作者对有关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的成果,由14篇论文构成。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观察,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点。书中不作空泛说教和简单类比,一切以时空条件为转移,从结构、道德、法律、家庭、权力等方面来看中西文化差异。

我觉得还是可以先介绍下这本书的作者费孝通: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这本书存在的时间也许有些久远了,但是真相和道理是愈久弥新的,特别是中国的乡土社会里一些基本问题,是一些根基性的问题,而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也是常常我们自己挂在嘴边的疑问,似乎被费孝通老先生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了,被他讲了很通透了,语言的精炼和强大,在这一刻显得尤为明显和突出,那些在你30左右曾经思考过的问题,特别是关于中国社会现状相关问题,费教授在这里都会给你讲述清楚,如果你有耐心阅读的话。

②《慢煮生活》“让你的心灵慢下来,感受到生活那些细碎的温暖。”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7-8-1
页数: 256
定价: 49.8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9407252


怀念汪曾祺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文字。
本书为汪曾祺逝世20周年精装纪念散文集。
完整收录《五味》《昆明的雨》《人间草木》《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等经典名篇。
同时新增《猫》《一技》《名优逸事》《和尚》《一辈古人》等罕见篇目。
从花鸟虫鱼、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旅途见闻等多主题出发。
详尽展现了一代“生活家”汪曾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志趣。
这本书真真应了罗丹那句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汪老的这些散文,改变了我对散文的看法,不再是那种高远不可攀的文章,喜欢汪老这种接地气的,像是在身边的故事,也喜欢文章里散发出的生活态度,越来越感受到,懂生活情趣的人,魅力无限大,就像那幅干净且富有江南水乡味道的封面,很雅致很江南,配着一个文艺素雅的花瓶,一个长满嫩芽充满希望的小花盆,上面还栖息着一只进入梦乡的小燕子,如此的简单,又如此的安逸,也非常的贴切书名《慢煮生活》,我想这也是我们所向往的一种生活吧!希望30岁的我们,能在平凡的日子里过得有滋有味,眼睛里闪着星星,心里装着大海。

③《李鸿章传》“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作者: 梁启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2-7
页数: 126
定价: 1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跟大师学国学
ISBN: 9787101086614


《李鸿章传》是梁启超先生所撰人物传记中最著名的一种。梁先生没有采取中国传统传记“类皆记事,不下论赞”的写作模式,而是“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全书在叙述李鸿章生平事功的同时,对于李鸿章之才识、功过、地位等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这部书让人耳目一新,开一代传记写作之新风,成为人物传记的典范之作。

“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的大势,不知政治的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所以此书,乃是一个英雄眼中的另一个英雄的形象,可用梁启超这三句来总结 :“吾敬李鸿章之才 ,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先生的文史功夫自不提说,可谓大大家,单凭其与李鸿章的政治背景、且与中国当时变革的国情息息相关情况,就已经非常具有说服力了,这么一位历史巨匠,来写李鸿章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其中奥秘都在书里了。英雄相惜,粱启超于次年李鸿章去世后二月写成,知李鸿章,必读梁启超《李鸿章传》。人生的阅历和经验都在书里了,虽然是文言文,但是细心阅读,都可以读懂的。

④《君主论》“从古至今,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一切政权,不是共和国就是君主国。”
作者: 马基雅维里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译者: 李蒙
出版年: 2006-3
页数: 138
定价: 1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2622471


介绍:君主国是什么?它有什么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它为什么会丧失?……《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和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君主论》是一本毁誉参半、不可不读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和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自1532年开始印行,迄今470多年,从西方到东方,本书在政界、宗教界、学术等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被西方评论界列为和《圣经》、《资本论》等相提并论的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西方乃至世界上的一部奇书,其奇就奇在他敢于在天主教居主导的世界中摒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追求,公开地向君主提出使用权谋、为了权力不择手段这些背离公众价值的的思想。其实单单就这一点思想,就让我想起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商鞅等人主张的思想,用权谋进行统治,似乎有异工同曲之妙。马基雅维利也是世界上较早把权力作为政治的核心进行研究的思想家,总有那么些天才的思维就是如此的前卫和富有深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这本书里的内容,放在当今世界依旧适用,所以他讲的君主论,其实是基于人性的,而那些国家大事,其实也在说人与人之间的事,而这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那么很多问题顿时就领悟了,30岁的你,能读懂这本书的话,受益无穷了!

⑤《社会性动物》“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
作者: [美] 埃利奥特·阿伦森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邢占军
出版年: 2007-12
页数: 379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
ISBN: 9787561756638


介绍:《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Revue des Questions Scientifiques的评价),“仍然是最好的……是一部杰作”(Contemporary Psychology的评价)。本书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的著作。

兼具专业性、可读性和科普性的一本社会心理读物,简单的案例,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解释,无论是谁,都能从中受益,多读点这种关于社会心理方面的书籍,可以让自己的知识构建更加完整和稳固,比如人类很会自我欺骗和辩护,为了显得理性完美,经常做出不理性不完美的行为,对于这样的论点,本书还有很多,同时会有很多的例子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通俗易懂,让你读懂自己更读懂社会。

⑥《目送》
“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作者: 龙应台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9-10
页数: 281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龙应台作品精选
ISBN: 9787108032911


介绍: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节选)
看到《目送》这本书封面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那种浓浓的亲情在封面就已经开始弥漫和渲染了。《目送》是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散文集。20多岁的我们,刚入社会,雄心勃勃,一心想往外飞。忙着工作,忙着恋爱,似乎总有忙不完的“大事”,似乎忙完那些事情,才有空闲与家人团聚,似乎只有赚够了钱,才有机会孝敬父母,总觉得父母都会在家里等你,殊不知,人生充满太多不确定和不安全,也许在你准备回去的时候,亲人早已离你而去,这个时候后悔已晚,也让人惋惜和痛苦,人生有快乐,当然也充满各种猝不及防的痛苦,也注定了很多路,只能一个人走下去。30岁的我们,应该要明白这些道理了,这样你才能飞的更远。

⑦《1984》“世间最可怕的事是什么,就是人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Nineteen Eighty-Four
译者: 刘绍铭
出版年: 2010-4-1
页数: 304
定价: 2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经典文库·桂冠文丛
ISBN: 9787530210291


介绍: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动物农场》、《1984》等。1903年出生于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遍从事文学创作,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参加左翼组织,因重伤返回英国,但最终树立社会主义信念。1939年,二战爆发,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由于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1945年,著名的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农场》出版。1949年,《1984》问世,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作品入选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2种文字,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

《1984》的作者是乔治·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于1903年出生在英属印度,1950年因为肺病逝世,天妒英才,一生短暂,令世人惋惜,但其留下的经典作品却深深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在《1984》里,奥威尔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泯灭亲情、爱情、人性的恐怖世界,超深远的理念,让这本书一直经久不衰,被奉为经典!书中刻画的人类生存状态,仿佛一个永不退色的警世标签,似乎提醒着人类,防范着这个世界!这个年纪去读这本书,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自由、人性等价值的认识会更加的不一样。

⑧《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一部哲思中的公路片。”
作者: [美] 罗伯特·M·波西格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同人
原作名: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译者: 张国辰
出版年: 2011-9
页数: 377
定价: 3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重现经典(精装)
ISBN: 9787229040369


介绍: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穿插。一路上父亲以一场哲学肖陶扩的形式,将见到的自然景色,野外露营的经历,夜晚旅店的谈话,机车修护技术等等日常生活与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哲学的深入浅出的阐述与评论相结合,进行了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主客体二元论的反思,以及对科学与艺术,知识与价值,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与物质,机械论与神秘主义,西方与东方等西方二分法划分下的事物间的关系的思考。并潜入自己的过去,探寻在现代文明下自己精神的分裂的起源,完成了一次自我心灵与人类文明的探索。

我想大多数人会去看这本书的原因就是这个奇特的书名《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就会非常之好奇,而且本书的评价又很高,所以口碑和好奇心双重之下,就去翻看这本书籍了。其实这本书还有另一个翻译版本叫做《万里任禅游》,好像这个名字与本书更加贴合。
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脚下飞驰而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它结结实实地躺在那儿,虽然因为速快而显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随时停车,及时感受到它的存在,让那份踏实感深沉印在你的脑海中。
上面的书摘读下来,感觉就像是多年的摩托车维修师傅突然有一天顿悟开来,然后开始了苦修参禅问道,真的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其实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那个修佛的屈峰师傅的那一段话:
但是每个人对佛的理解还都不一样。
这也跟人的性情有关。
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么奸笑,要么淫笑。
还有刻的愁眉苦脸的,很难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个味道很难把握。
怎么能刻出那种神秘的,纯净的微笑,那是最难的。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
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
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
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
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
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
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
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
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他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
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
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已经把自己也融到里头。
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
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要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我感觉以上的这段与本书想要表达的内容是相通的,好像是在那些关乎技艺方面的工作,背后都有一个“道”或类似于“禅”的东西,非常玄乎和精妙,一通百通,有时候,深刻点思考的话,会发现其实产品才是那些理念和思维的表现形式,是次要的。结一下来说,这是一本关于摩托车修理艺术、禅、宗教、自然科学、教育、哲学、科技、个人修行等的自传体小说,值得好好品读。

⑨《身份的焦虑》“与其期待别人的肯定,不如明晰自己内心世界的笃定。”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Status Anxiety
译者: 陈广兴 / 南治国
出版年: 2007-3
页数: 291
定价: 2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阿兰·德波顿文集(平装版)
ISBN: 9787532741663


介绍: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潜藏着对自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的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睿智的德波顿做到了,他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绪”。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地剖析身份 焦点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
《身份的焦虑》这个书名非常具有社会心理学的色彩,一看就是类似社会心理学的书籍,也是这个原因吸引我去看这本书籍,当然还没有全部看完,现在看书真的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特别是阅读纸质书籍,越来越奢侈了。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用简单的语言来进行解释和说明。本书也对我们为什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和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等等问题,非常现实而又有意义,30岁的你,遇见这本书应该是一件好事,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值得去体会。

⑩《围城》“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作者: 钱锺书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6
页数: 377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20127894


介绍:《围城》是钱钟书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小说塑造了抗战开初一类知识分子的群像,生动反映了在国家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行为操守、以及困惑。从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氛围。虽然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的只是人群的弱点,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第1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钱钟书构建了《围城》这么一则故事,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每个人都能在这部小说里找到自己,自己就在小说里面,充满幽默而又简洁的语言,让人体会到了大师的厉害之处,看完围城,似乎自己的人生也走了一圈,看尽了人生,似乎回到了原点,会很有多思考,对于30岁这个年纪来说,这部小说又是一春,令人向往和幻想。


三、十部电影介绍

①《当幸福来敲门》“当你最认为困难的时候,其实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时候。”

这么有诗意的名字,但是剧情带来的却是大量让人窒息的困难与不安,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令人唏嘘,不过电影最后还算是比较圆满,才看到了风雨背后见阳光的明媚感。这部电影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成熟男人的责任和勇气,在男主的世界里,生活的负能量打击连二连三而来,最倒霉的事情和各种烂事情都遇上了,可男主总是艰难活过来,就像一个永远打不死的小强,也许生活就是如此吧。责任二字,在这个男人身上就是有一种非凡的力量,在克里斯身上我也看到了,虽然妻子不堪重负离开,但在他力争抚养的前提下,却坚持把儿子留在身边,这种责任感是源自对家庭对孩子的保护欲,让他们能安有所居,心有所爱,勇于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堪,所有的这些都是30岁男人应该拥有的优秀品质,值得学习!

②《肖申克的救赎》“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让你自由。”

9.7分,快接近满分了,无比经典的一部电影,让人无比震撼。过多的赞誉对这部电影来说,都显得那么稀松平常了。从男人优秀品质这个角度来看待这部作品的话,我们感受到的是电影里从头到脚一直都在灌输的“希望”二字, 当我们无奈地遇到了如同肖申克一般囚禁了心灵自由的那种困境之时,我们是否可以像他一样冷静面对这个不公和绝望呢,更何况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在男主的绝境面前就显得很弱了,如何勇敢的面对恐惧,打败恐惧,运用智慧和希望,让人生与众不同,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的。

③《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部电影是1994年的作品,那年,李安刚好40岁。《饮食男女》上来一段蒸蒸煮煮的中国大菜就把人给镇住了。什么梅菜扣肉、客家小炒、酱爆海螺、清炒螺片、双椒爆炒鱿鱼头、黄焖鸡翅、肉骨茶、香酥叉烧酱排骨、茭白木耳炒肉片、咖喱小龙虾、西洋参炖乌骨,都一道一道地给端上了台面,看得人眼花缭乱,一开始还以为是一部关于美食的电影,其实不然,这些美食,这些家宴其实故事发展的连接点或者说是背景和铺垫,李安更加关注的是人性、情欲、亲情和爱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部只有中年人才能拍出来,也只有中年人才能品出个中滋味的电影。除了以上这些,我还深刻体会到,当我们成家立业了,自己的孩子也慢慢长大了,父母也日渐老去,老人的生活也在渐渐的变小变小,渐渐地只剩下了家,30岁的我们,更应该去关心和关爱父母,不要等到“有钱了、有空了”,就趁现在。

④《阿甘正传》“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你吃到哪一块。”

一生都在奔跑的阿甘,虽然傻傻的,但是他确实剧中最成功的人,拥有百万身价,最后却成为了园丁,而她也收获了他的爱情,以及拥有了自己的儿子。看似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是这一切的背后,阿甘付出的艰辛和勇敢,我们也许已经无法看到了,如今那么浮躁的社会,正是需要回归这种平淡,平淡的努力,日积月累,获得成就和幸福,这就是阿甘的人生哲学,也是他一生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理由,这一切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⑤《飞跃疯人院》“去他妈的,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

也是一部描写人性深刻的经典电影,每次看到“飞跃疯人院”这个名字的时候,内心总是在想,到底是要飞跃哪些东西,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对这部电影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要飞跃的就是不合理的不人道的不自由的体制,而电影里出现的“疯人院”不仅仅是那种真实的疯人院,那个时代的疯人院其实就是身边,在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之中,如何去撕破,你是否是那个真正的勇士呢?

⑥《美丽人生》“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丽的。”

作为一个丈夫,他给了自己的妻子快乐。作为一个父亲,带给儿子的是一个善意美丽的谎言。一名年轻乐观的犹太父亲基度,为了保护儿子乔舒亚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他撒谎说是在做各种游戏,最后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但是父亲却惨死。这部影片除了控诉德国纳粹的罪行,表达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以及人在面对困境时的积极和乐观。在任何环境下,始终对生活保持乐观积极,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在战争的背景之下,但是男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这样的精神,真是让人感觉到万分感动。我们也一样,才30岁而已,应该对事物保持原有的热情和动力,有了这样的精神,一切困难能够被征服,如同重生一般。

⑦《海上钢琴师》“每个人都要走一条自己坚定了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

《海上钢琴师》也是一部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电影,但是当年它诞生的时候,确实也没得过任何奖项的,但是这个一点都不影响他的伟大。这部片子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于人生价值、世界的看待、理解和解读。其实看了这部电影,你就会有体会,其实这艘船就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人生,里面承载了自己的价值和理想,而大陆那边的花花世界是另外一个世界,可能会与自己坚守的理想不一致,你可要下去看看,玩玩,可以被一些无穷的欲望所沉迷,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在合适的时候,回归自己的心灵,回到那艘属于自己的船上。30岁左右的男人,各方面都在起来的时候,在这个充满物欲的世界里,千不能被物欲所迷失,甚至是被牵着鼻子走,适时要回到自己的理想之船上去。

⑧《摔跤吧!爸爸》“我出生在这样的国家是我的无奈,如果我的子孙后代出生后我们的国家还是这个样子,就是我们的无能了。”

影片中的故事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讲述的就是曾经的一个摔跤冠军,想要培养自己的女儿拿到世界的摔跤冠军。这件事情在当时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打破了印度原来固有的模式,多少印度女孩因此而彻底改变了人生,也进一步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制度改革,非常励志和感人!两个女儿都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而努力,成功根本不是容易的,它是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因为在印度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是非常的根深蒂固和习以为常的。因此父亲的这一举动的确是下了很大很大的决心,令人尊敬。30岁的我们,大多数都已经有孩子了,作为父亲,如何学会与孩子的交流,这部电影也许能给你一些答案,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为人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是解决两代人代沟的办法,尤其是父亲的陪伴,可以令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归属感。

⑨《本杰明·巴顿奇事》“你永远不知道生活中会遇到什么。‘’

返老还童是很多人的梦想,能够不再担忧衰老,一直年轻、更年轻。如果我们倒转着度过这一生,将是怎样的情形呢?这样是否就是美好的人生呢?《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部电影也许会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其实人生是否美好,生命是否精彩,真的不在于年龄的长短,在于我们是否珍惜当下,是否珍惜爱你的人,是否珍惜时间,是否珍惜美食和家人......我们该怎样度过这一生,需要用这一生去研究,我们都在这个过程中长大、老去,经历痛苦挣扎,感受爱和温暖,抒写着属于自己的一段故事。30岁的你,刚刚开始的人生,加油吧!

⑩《遗愿清单》“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们不能总是想着等到我以后有了钱,有了时间,或者什么其它的条件成熟了以后,再去做一些我们早就想做的事情,因为那件事情并不是在等你去完成,那件事情会发生变化,直到你什么都准备好的时候,那件事就消失了,你想去完成都不可能了。人生需要知己,可以一起疯,可以一起享受,可以一起实现理想,甚至可以一起面对痛苦甚至死亡。人生更加需要亲情,在外面疯累了,会有那么个温馨港湾值得你去依靠,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30多岁的你,可以谋划这些了,不然为时已晚了。


四、总 结



内心强大的人才能看到阳光,不管多少阻力也不能改变努力的步伐,不能阻止自己变优秀。责任、担当、勇气等等,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30岁的你,需要学习和成长的还有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5 18:56 , Processed in 0.221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