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4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张老照片,记录合肥那段文化往事

[复制链接]

2640

主题

3015

帖子

971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7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7 13:2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50年"虢季子白盘"在合肥市文化馆展出

  在合肥市文化馆前任馆长刘浩的家中珍藏着一张老照片,照片记载了1950年2月,国宝"虢季子白盘"等4件文物在合肥市文化馆展出一个月期间,文化馆工作人员与国宝的合影,拍摄地点就位于今天的宿州路上,这里也曾经是合肥市群众文化最繁荣的地方。

  这张照片记载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合肥的一段文化往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解放之初合肥在倡导新文化方面的诸多创新之举。

  刘铭传后人捐献国宝

  这张照片中的"虢盘"即国家级的稀世珍宝"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堪称西周青铜器的魁首,一向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稀世珍宝系淮军将领刘铭传于1864年无意中获得的。

  "虢季子白盘"是铜锡合金、呈浴盆状的青铜器,其铸制于周宣王12年(公元前816年),系周宣王为表彰虢(国名)季子白征战北方猃狁有功而赏给他的赐物。此盘高40厘米,长130厘米,宽70厘米,内有铭文110字,外有饕餮衔环,云纹斑斓,堪称为稀世珍宝。

  1950年2月,"虢盘"由刘铭传的后人刘肃曾从肥西故居刘老圩的地下掘出,运至合肥,同其他4件珍贵文物一起在合肥市文化馆内公开展出一个月,前来一睹国宝"尊容"的群众络绎不绝,对这一国宝的珍贵价值慨叹不已。而展览背后,刘肃曾无私献宝的故事,也进一步宣传了人民政府对文物的保护政策。

  刘学亚,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第五代玄孙,也是当年献出国宝"虢季子白盘"的刘肃曾的儿子。他向记者讲述了那段捐赠的故事。

  那是在1950年1月19日,"虢季子白盘"和据说是孔明所用的"三国时期青铜战鼓"在合肥西乡(今铭传乡)刘老圩内出土,当年10岁的刘学亚亲眼目睹了出土的全过程。

  刘学亚回忆,那天数以千计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刘老圩,武装人员将庄园严密保护起来,那里曾是刘铭传居住的西式小洋楼后花园,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挖掘出了中国西周时期稀世国宝虢季子白盘。"当时我父亲刘肃曾和母亲李象琇怀着喜悦的心情,庄重地宣称:愿将国宝‘虢季子白盘’和‘三国铜鼓’一并无偿地捐赠给国家。"

  当中央得知刘肃曾夫妇愿无私捐赠国宝的消息后,立即给皖北行署来电:"国宝归国,诚堪庆幸!"并电请刘肃曾亲自护送国宝进京。

  1950年3月3日,文化部文物局在北海团城承光殿为虢盘举办特展,董必武、郭沫若、沈雁冰、马叙伦等领导以及陈叔通、范文澜、唐兰、马衡等专家都前往参观。

  沈雁冰亲自给刘肃曾颁发奖状以示奖励;刘肃曾也分别受到郭沫若、沈雁冰、周扬、丁燮林等领导的接见。他们都对刘氏保护国宝,避免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劫,解放后毅然捐献给国家,公诸世人的精神大为赞赏。

  郭沫若还亲笔题诗一首相赠:"卓卓刘君名,诵传妇孺口;可贺孰逾此,寿君一杯酒。"

  民间艺人走向戏曲舞台

  据悉,"虢季子白盘"当时展出的地点,位于现在的宿州路绿都步行街口南,解放之初,这里叫蔡大园子。

  1949年3月15日,皖北区文化馆在这里成立,1950年更名为合肥市人民文化馆。

  那里,是解放初期合肥文化最繁荣的地方。"刚解放,群众文化非常活跃,展览虢季子白盘的时候真的是人山人海。"刘浩说,除此之外,这里也是合肥市重要的文艺舞台。

  解放初期,合肥的戏曲以京剧、倒七戏(庐剧)、曲艺和新兴的群众话剧为主,那时候虽物质匮乏,但政通人和、百废待兴,新的戏曲作为社会文化需求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宣传群众、鼓舞群众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据刘浩介绍,解放初期,合肥城内有大小戏院(包括固定戏班)4家。合肥市文化馆受命接收和管理民间职业剧团和民间艺人的工作,对全市戏院、民间剧团和艺人进行"改制、改戏、改人"工作。

  在剧目改编工作中,由文化馆戏改干部与艺人成立研究组和编导组,对所有要改编的剧目提出初步意见,先经大家讨论,然后以"跑梁子"的方式进行演出,收集观众反映,边演边改,直到满意为止。

  合肥的戏剧舞台在"戏改"工作的推动下,呈现出繁荣活跃的局面。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各戏院在市文化馆的指导下,上演了《小仓山》、《红娘子》、《木兰从军》、《三世仇》、《皇帝与妓女》、《易水曲》、《将相和》、《洞庭英雄》等40多个新剧目;改编了《打渔杀家》、《四郎探母》、《武松与潘金莲》等30多个剧本。同时,各戏院结合抗美援朝、镇反等运动,发动艺人创作了23个大小剧本和曲艺唱本,为贯彻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工人识字班"发展壮大

  1952年之前,我国的文化馆事业归教育部社会教育司领导,直到1952年之后才划归文化部社文局领导。在此期间,合肥市文化馆除完成识字教育、政治宣传、文化娱乐和普及科学知识等4项任务外,还要负责有线广播、图书、文物、群众体育以及对旧戏院和艺人的管理、旧戏曲的改造、文化市场(包括私塾、星相、书摊)的管理等行政方面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1953年后,市图书馆、市广播电台、市京剧团、庐剧团、曲艺团等相继成立,市文化馆在贯彻文化部(1953年12月18日)"关于整顿和加强文化馆、站工作的指示",明确文化馆的性质、方针、任务和工作范围后,各项工作才开始迈上规范化的轨道。

  合肥工人业余学校开办于1949年5月,是合肥市文化馆建馆初期为配合工人教育与扫盲运动开展的主要工作之一。其最初名为"工人识字班",仅有40人参加学习。几个月后,工人业余学校队伍迅速发展,人员增至200人,到1950年8月已达400人,1953年达到13个班640人,成为合肥市扫盲活动、工人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遍及合肥的黑板报

  在那张"虢季子白盘"在合肥展览的老照片中,左四的工作人员是《合肥晚报》的一位老编辑,名叫白苇,她曾是合肥市文化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因为喜欢写作,那个时候便担任起了编写黑板报的任务。

  原合肥市西市区文化局局长陈频回忆,每天出版一期的黑板报总是能引起很多人围观。"那时候认字的人不多,都是认识字的人去看,然后口口相传,把这些新闻传达给其他人。"

  解放初期,合肥没有地方报纸,办黑板报是党的一项主要的社会宣传方式,也是文化馆向群众开展时政教育的主要工具之一。

  自1949年3月始,每天,合肥市文化馆的干部白苇就会到《皖北日报》时事组抄录新华社电讯稿,用粉笔写到黑板上,内容每天更换,群众称之为"快报"。各基层单位的宣传人员再根据馆办黑板报的内容,转抄到各自单位的黑板上,供群众阅读。

  黑板报刚办时,全市仅有17块(文化馆4块,中小学13块),时隔一年就发展到36块,到1953年全市已有黑板报88块,遍及市内各区街、机关、工厂。

  黑板报内容除地方新闻、国内外重要新闻外,还配合生产自救、治淮、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增产捐献等运动或中心任务进行宣传。

  1950年5月,由市文化馆牵头,成立了"全市黑板报委员会",全市统一发稿。同时,建立了通讯员网,在市内设三个黑板报信箱,便于群众投稿。位于市中心的市文化馆黑板报栏由专人负责,每日出一版,读者以机关干部、学生为主,每天达300余人次。黑板报内容强调地方化、通俗化,在版面上注重艺术化,根据内容配图配诗或插漫画,如重要城市解放的新闻,则配上示意图加以说明。

  自1950年5月始,合肥黑板报还采用八开油印稿,名为《黑板报材料》,分送到全市机关、工厂、街道、学校,供转抄、张贴,并分发基层各读报小组学习。油印稿每星期二、五由市文化馆发稿,星期三、六出版。1956年油印稿改用铅印,每周两期,仍是八开,每期印发2000份。

  1957年4月,《合肥晚报》创办,黑板报并入报社,白苇也受命进入《合肥晚报》工作。

    新闻链接

  1949年1月25日市临时军管会文教组织接管全市中小学;当年2月29日完成对合肥地区的文教接管工作。

  1949年2月5日合肥解放后第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合肥报》创刊。

  1949年4月20日《江淮日报》和《新合肥报》合并,改为《皖北日报》。

  1949年5月1日皖北新华书店总店在古楼街设立的首家图书发售门市部正式对外营业。

  1949年9月9日合肥市公营肥光电影院整修后恢复放映。此为合肥解放初期的唯一一家电影放映单位。

  1949年12月皖北行署建幼儿园一所,为合肥解放后建立的第一所幼儿园。

  1949年3月皖北区合肥文化馆创立。

  1950年4月16日市政府民政科开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办理婚姻登记。

  1950年5月9日合肥市首次举行"红五月"运动会,有350名运动员参加。

  1950年6月13日合肥市人民广播电台建成播音。1951年1月改为皖北人民广播电台。

  1950年合肥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并配备了第一批卫生防疫人员。

  1951年5月5日举行合肥市首届人民运动会,参赛单位有机关、学校、工厂、部队、社会青年等上百个单位30多个代表队,共1000多名运动员。比赛项目有田径、拔河、篮球等。

  1951年8月27日东南医学院由怀远迁至合肥市办学,并于1952年12月3日改名安徽医学院。

  1951年秋班禅及其随行来合肥访问,市文化部门派员迎送,并安排到明教寺进行朝寺拜佛活动。

  1951年10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合肥发行。此后,合肥各机关团体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潮。

  1951年12月1日合肥城乡掀起宣传、贯彻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热潮。当年,市卫生系统全面推广新法接生,同时改造旧产婆。

  1952年6月10日合肥市文艺界进行文艺整风,至7月16日结束。

  1952年10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为合肥市首所综合性医院。

  1952年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思想改造运动。

  1952年市政府首次召开优抚模范评选会议,会期3天。评选出一等模范3人,二等模范11人,三等模范16人,模范集体2个。

  1953年11月合肥剧场建立,为合肥第一个国营剧场。

  1954年安徽农学院由芜湖迁址合肥办学。

  1954年11月21日合肥市成立义务劳动委员会,人民群众开展义务劳动活动,同时确定这一天为全市第一个义务劳动日。

  1954年12月7日市政府召开中医、西医、西药人员座谈会,推行中西医结合医疗。

  1954年12月26日合肥江淮大戏院建成使用。此为合肥解放后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安徽省第一座具民族古典建筑风格的大型剧院,建筑面积3590平方米。

  1955年合肥一中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

  1955年7月1日经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合肥地方戏—— " 小倒戏"被正式定名为庐剧,"小倒戏"剧团改称庐剧团。

  1955年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合肥郊区大蜀山建立烈士陵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5-25 06:17 , Processed in 0.2380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