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对庞大苏联的攻势基本上是碾压的。由于错误的判断了战争形势,苏联在战争初期,从战略到战术上,接连发生了许多错误,而且中的一些战役,放到整个人类战争历史上看,都堪称悲剧,其中有三场战争堪称悲剧中的悲剧: 白俄战役,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苏军一触即溃,这场战役举世闻名,德军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占领了白俄首府明斯克。巴甫洛夫大将因为指挥不当,后被处决。此战苏军201个师崩溃,英国估计苏军100万人被俘,德军公布这一数字为160万。
基辅战役,1941年7月7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发动基辅之战,苏军最高统帅部再次错误判断形势,导致基辅65万大军被摧毁。铁木辛哥元帅乘坐飞机逃走,基尔波诺斯上将等苏军高级将领战死。 奥廖尔--布良斯克包围战,基辅战役和莫斯科保卫战之间,德国机械化部队依靠自身优越的机动性,对莫斯科发动总攻,德军将此战命名为“台风”。这场巨大悲剧中的苏军指挥者是科涅夫中将。苏军居然有三个方面军80万人被德军一个集团军群包围,要知道德国的集团军群编制与苏联的方面军是对等的。此战后,德军宣称在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两大包围圈内共俘获苏军67万3千人,这一数字的可信度极高,因为苏联方面统计最后只有9万人退回后方。 此战过后,苏联部署迁都 科涅夫指挥的这场奥廖尔--布良斯克包围战失利,让莫斯科陷入了极大的危险当中,人们似乎已经看不到守卫国家的希望了。 1941年10月15日,苏军最高统帅签署了一个沉痛的文件: - 外国使团迁移到古比雪夫,外长莫洛托夫负责。
- 苏联党政机关也进行转移。
- 苏联国防委员会和总参谋部撤到阿尔扎马斯。
- 必要时,安排特定人物负责将不能摧毁的企业、仓库以及一切电力设施摧毁。
在后来的历史上我们知道,苏联在二战期间并没有迁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除了最高统帅之外,苏联在当时联通军队指挥机构也撤出了莫斯科,实际上已经完成了迁都。 损失重大,科涅夫本该军法处置 这场战争的失败让克林姆林宫第一次切实的感受到了亡国的危机,这比之前巴普洛夫和铁木辛哥的大败更加真实,因为失败就发生在莫斯科门口。此战过后,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称,德军已经能够看到克林姆林宫的屋顶,大炮已经能够轰到莫斯科了。
自从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联最初的口号是“不丢失一寸领土”,所有造成军队惨败的指挥官无一例外的受到了军法处置。而且奥廖尔--布良斯克包围战与之前的战斗是遭到德军闪击不同,此战可以说完全错在科涅夫,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军优势兵力,他居然选择加强进攻而忽视了防御,而且80万人旨在一个周的时间里就被合围的干干净净。 朱可夫出马,救了科涅夫 就在科涅夫即将被送到军事法庭问罪的时候,新任的西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出面说情,他给克林姆林宫打电话称: 采取这种极端手段,无助于挽救局势。我在白俄罗斯军区工作时了解科涅夫,此人聪明能干,是块当方面军司令员的料,希望留下科涅夫给自己当副手。 而此前朱可夫刚刚成功在叶利尼亚突出部战役中击退了德军,并且带领全面弱势的列宁格勒军民完成了守卫工作,声望非常高,已经成为苏联的最后希望,于是苏军高层同意释放了科涅夫。 朱可夫为什么要救科涅夫? 首先是基于战争本身考虑,科涅夫面对的德国军队有100多万人,坦克1700多辆,飞机900多架,火炮1.4万门,技术是德军大半数的力量;苏军虽然有三个方面军,建制却不满,只有80多万人,782辆坦克,545架飞机,劣势明显。德军到达时,科涅夫根本没有胜算,只能冒险进攻求变。 其次就像朱可夫所说,如果轻易的对高级指挥官进行惩罚,那么会导致大家不敢担当重任,也会减少有经验的指挥官,对于战争形势没有益处。 最关键的还在于科涅夫本人的才华,或许他与朱可夫曾经在白俄的合作中积累了身后的友谊,但是朱可夫救他的真正原因还在于他的军事才华。因为苏军从白俄一路退到莫斯科,科涅夫指挥的军队是损失最少,失败也最少的。在苏军溃败的前3个月,一大批指挥官被送到军事法庭,只有科涅夫在不断攀升,甚至被称为“永不后退的将军”。
事实上,朱可夫正救科涅夫可能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几个决定之一。战后,他与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称的苏联陆军的野战三驾马车,晋升元帅,而朱可夫救他的时候他还只是个中将。1943年以后,擅长进攻的科涅夫打出了很多漂亮仗,甚至在擅长防御的朱可夫之上,为苏联赢得二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