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60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国外看了几次病,才发现自己欠中国医生一声谢谢”

[复制链接]

1251

主题

1385

帖子

51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12:4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国外待久了,回国去看老中医,都会觉得对方长得眉清目秀,就像看到天使一样。这种感觉不是短暂的,而是持久和与日俱增的。
这不是胡说,而是笔者在传说中的“国外免费医疗”环境中生活多年后,发自内心的感慨。很多时候,笔者觉得中国的医生真的太不容易了,感觉自己这些年欠中国医生一句“谢谢”。
那么今天,就让刚刚才从“免费医疗”的西方医院里逃出来不久的笔者,带领大家再次领略一下传言中“服务到位不花钱”的西方医疗吧!
1:医疗效率低
最近这几年,笔者常看到美国和英国等地的中国留学生“打飞的”回国治病的新闻了,有很多国内的同胞都对此表示“故事太虚幻,让人难以相信”,但笔者却觉得“非常亲切”,因为笔者也是两度跨过半个地球回国看病的人。而导致我们选择“回国看病”的原因还不只是单纯的贵,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熬不起。
△上图:相关新闻报道截图。
事实上,欧美各国的医疗体系整体上是“一脉相承”的,不管是美国这样没有全民医保的国家,还是宣称“看病不要钱”的欧盟各国,都在医疗效率上血脉相通——效率非常低,低到每年都能“熬死”一些不幸的人。
这样的低效率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从上到下的整体状态:医疗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医疗系统协作效率低,家庭医疗服务效率低。
医疗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低:简单说就是,在同样的条件下,中国医生可以解决50名病患的苦恼,但西方的医生却只能帮助个别的患者。这所导致的,就是在人均医疗资源领跑全球的前提下,还能磨蹭成“资源匮乏状态”。
而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会出现去医院看病“煎熬”的情况,幸运一点的熬上大几个小时,不幸一点的排上几天都可能,此前笔者就因为肚子痛到医院就诊,结果硬生生从早上熬到傍晚,肚子不痛了才见到医生。而像法国、意大利、英国这样典型的低效率国家,还能不定期出现“熬死人”的真实故事。
△上图:此前海外读者的吐槽。
家庭医疗服务效率低:这一点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所谓家庭医疗服务,说白了就是“家庭医生”服务制度,多数西方国家都会为了缓解医院压力和提高服务水准,而安排所谓的“家庭医生”,可这家庭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不说,服务效率还非常低,要想见到自己的家庭医生,有时候要等几天,甚至小半个月,以至于很多人硬生生把病熬好了。
就比如笔者,之前肚子剧痛打个电话给家庭医生,预约得一周多;发烧连烧几天,去医院挂不上急诊,预约家庭医生也预约不上,最后拿被子捂了一天才缓过来。
医疗系统之间的协作效率低:这一点体现的范围很广,为了方便理解,我们直接举例——就比如买药这种事,就比较让人头疼。多数欧美国家为了避免药物被滥用,会直接规定“买药必须有医生证明”,于是乎,要想买到口服的药,就必须找到医生,可不管是家庭医生还是医院的医生,只要不是人“快死了”,想见一面都不容易,所以好事有时候也会变成坏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每一个中国留学生回国的时候,都会千里迢迢从中国采购各种应急药的原因了。
再有,大病的检查和健康体检的程序也非常可怕,拍个CT熬上几个月都是常事,而笔者的同学预约胸部检查,更是直接预约了一年半之后。
△上图:郎言志读者吐槽
有人可能会问:效率这么低,那老外都怎么办?这个答案很简单:熬,至少超过半数的民众没到要命的地步是不会去就医的。而如果实在熬不下去,还有另一种办法:去收费高昂的私立医院,当然前提是阁下付得起动辄几万刀的天价费用。
2:责任意识弱
医疗效率低很可怕,医务人员没有责任感更可怕。大概是受整个西方文化环境缺乏“责任精神”因素的影响,很多西方的医务人员的责任感都比较缺乏,而在“个人主义”的状态下,医疗人员和服务主体之间更像是商业契约关系,缺乏“奉献”和“担当”。
说得简单点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生,只要你不是马上要死了,对你的病痛是不会挂记在心上的,因此他们总是不紧不慢的模样。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据英国《每日邮报》于2018年的报道,一位英国老太在家中摔倒后痛苦不堪,在通知急救车后迟迟不能等到救护车,一直到23小时后的次日,急救人员才终于赶到,后来老太太不幸去世。事后,面对家属的投诉,急救人员给出的理由是:我们判断老太没有生命危险,所以先安排救助其他人了。
而2019年新年初,类似的新闻再次被英国媒体曝光,这次是同样是一位摔倒的老妇人,离家仅10分钟车程的救护车一直没有出现,把老太的儿子急得从伦敦倒地铁和火车,足足奔波近4个小时赶回家,可到家了还是没看见救护车,直到7小时后才终于等来了救护车。救护人员的理由依旧是:老太太又不会死。
△英媒:英国男子跨越半个国家救助母亲,救护车7小时候才到。
而根据英国媒体的调查透露,近年来这样的情况丝毫没有好转,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2018年就有超过2000起关于“救护车一整夜见不到”的投诉,而且理由都出奇的一致。
此外,另一个号称医疗服务全球领先的欧洲国家意大利,也出现了类似的惨案。
最早的时候,有意媒曝出医务人员开着救护车中途去打老虎机,后来就出现了救护人员因为不相信求助者需要救助而让对方死于街头的新闻:2018年,在意大利北部的德雷斯特市,一名酒鬼突然倒地不起,热心市民通知救护人员后,救护人员冷嘲热讽回复“不要为了酒鬼叫我们”,十多分钟后倒地的醉酒者在抽搐中死去,而救助离事发地近三分钟不到的车程。
可能又会有人问了:这些服务人员这么不负责任,出事了不要负责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国家情况可能不一样,但在西方完善的保险体系下,责任这个词显得非常不起眼,对于多数医疗服务人员来讲,这些都是有单位和保险公司负责的,因此只要不是确认你快死了,就很可能把你晾着。
△:图片截取自郎言志读者评论
3:免费是幌子
以前在国内,很多人忽悠我说“国外看病不要钱”,后来才知道“水太深”,像美国这样连医疗保险都没普及的国家我们就不说了,我们直接来看看一直以“免费医疗”文明全球的西欧各国。
虽然说各个国家的情况都有一些差别,但在整个欧盟医疗合作架构下,其整体是类似的,不过是在费用和服务项目上会有一些差异,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免费是幌子。
为什么说免费是幌子呢?其实一些国人听信的“西方看病不要钱”的观点是被刻意曲解的,如果长期住在这些免费医疗的欧美国家,大家便会发现一点:也要买保险,而且保险分等级和服务类型,购买不同类型不同价格的保险,可以获得不同层次的服务。说白了,就和国内的医保以及商业保险是一个意思。
其实,在刚刚走出国门体验西方“免费医疗”的时候,笔者就曾吐槽过“免费医疗也是买保险”的事实,不过后来有不少人表示“一两百刀的医保费用”相对于西方民众的工资来说并不算贵,当时笔者也同意了这样的说法。
不过,在深入了解之后笔者才发现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话从来都不会骗人。后来笔者发现,笔者和身边的留学党之所以医保费用低,是因为学生有政府补贴,就像国内的学生医保一样,而一些在国外工作的人,之所以感觉不到医疗费率高,是因为公司都已经帮忙交了,而如果自己独自创业或者单打独斗的话,大概就会体会到什么叫天价了。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免费医疗的钱,已经通过保险费用、社会高税收缴纳了。除了每年象征性强制征收保险费用外,这些全民免费医疗的发达国家的税还奇高无比,仅月工资扣税额度就高达40%到60%,例如3000欧元的工资,到手可能就只剩1500欧了,在加上日常消费税、城市税、以及部分地区奇葩的“空气税”等等,可以说是赋税非常高。所以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然,我们可以勉强说这是免费医疗。但所谓的“免费”也并不是全都免费,像法国、意大利、德国这些国家,就存在有一些药品、高成本手术项目不在保险报销范围里。
这一点笔者是亲历者,当初年少无知的笔者拿着最高等级的“欧盟医保卡”在意大利晃荡,长出三颗智齿后,笔者拿着医保卡屁颠屁颠去了医院享受“免费医疗”了,结果被告知牙科不在报销范畴,如果要治疗需要自付费用,笔者咨询了一下价格,拔一颗牙动辄四五千,甚至上万人民币的报价把笔者吓出一身冷汗。
后来,笔者又咨询了私人诊所,虽然价格参差不齐,但拔三颗牙齿一两万人民币的预算还是让人望而却步。最终,因为实在熬不下去了,笔者跨过万水千山回国了,加上往返机票总共才花费几千元人民币,而拔三颗智齿的费用也不过是五百多人民币,掐指一算居然还省了不少钱。
△:美国留学生吐槽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和笔者一起躺在牙科病房里的另外两位患者,居然也是特意从国外坐飞机回国拔牙的,当时我们在牙科病房里一见如故,诉说着自己那鲜为人知的痛苦遭遇。
此外,还值得说道的是“非急诊自费制度”,说白了就是医院的免费看病很多时候实质上是为了“快死的急症患者”提供的,普通的、死不了的患者必须长时间等待,如果等不了,假装或者通过其他手段提前获得医疗救助了,就会收到“天价账单”。
△上图:郎言志海外读者评论
这在现实中是什么样的呢?记得大概是2019年1月的寒冬,没啥运动细胞的笔者和朋友一起上阿尔卑斯山滑雪,后来滚成雪球滑溜了几百米倒地不起,脖子、腰部和腿部多处扭伤,见状的雪地警察开着雪地救护车把笔者拉走了。
到了临时救助站之后,救助人员简单包扎之后试图给我叫救护车。当时给笔者吓得呀,直喊“No No No”,因为笔者知道,上医院除了在急诊室外排队煎熬外,还要担心自己是不是达到了“急救的标准”,因为如果被判定为“非紧急情况”,笔者还需要支付高昂的救助费用。
于是,在接受现场的简单治疗后,笔者在朋友的帮助下,一瘸一拐地上了租用的私家车,回家吃了从国内带出来的跌打损伤的药,还贴了外敷膏药,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才缓过来。再有,笔者的同学,此前因为得了肺部疾病,但医疗保险只能报销部分费用,所以他必须支付近万欧元的余款。
有些事情,真的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所以当听说有在美、澳的朋友从救护车上爬下来,甚至连夜坐飞机跑回国内看病的时候,笔者是“掩面苦笑”的。
4:医生很佛系
用时髦的话说,西方医生是相当“佛系”的,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看病的时候磨磨蹭蹭,还体现在“一言不合就度假”和“睁着眼睛说瞎话”。
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叫“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指西方医生,除了大医院的“正规编制”的医生还算靠谱外,普通家庭医生很多都让人大跌眼镜,有时候连医院里的医生都让人觉得“状态不在线”。
举几个例子:
还是前文中提到的腹痛到医院看病的事情,在苦苦煎熬之后,笔者终于在医生快下班的时候见到了医生,可等了一整天后,那医生简单问了我的情况,连基本检查都没做,就来了一句“普通腹泻,回家多喝点水就好了”。然后,就这么结束诊断了。可笔者回家肚子还是痛了好些日子,无奈之下通过互联网远程连线中国医生问诊,这才确定是胃肠炎发作,最后根据国内医生指示吃了从国内空运来的药才好的。
笔者的遭遇还不止这一次,还有一回是手部意外破裂,造成了严重的菌类感染,当时手指轻微流脓溃烂,在苦等一个星期后笔者见到了花高价保险“买来”的家庭医生,医生装模作样研究了笔者手部情况后,让笔者拿着药单到药店拿药,后来大概半个月后,半个手掌都起来水泡,打电话问家庭医生怎么回事,对方说“你这情况要去大医院”。
再后来,实在没办法,笔者又一次漂洋过海回国了,到老家路边的门诊里坐上五分钟,提了点外敷药和内服中药回家,没几天就好了。
不过,笔者这都还算好的了,后来,欧洲媒体曝光了一条这样的新闻:“两名男子就医之后中毒身亡,原因是家庭医生判定他们没事,最终毒性发作挂了”。说真的,看到这消息的时候笔者好庆幸当初选择回国就医。当然,这样的个案并不能作为普遍现象,但也足以说明,这免费医疗的质量,真的有点不如人意了。
△上图:网友“绝望式”评论
不过,比起“佛系”问诊,西方的医疗工作者更牛的是,可以“佛系度假”。在国内的同胞应该都知道,再怎么过节放假的,我们的医疗服务部门都是有人值守的,但在西方,尤其是在西欧国家,每到节假日,尤其是夏季度假旺季,就会出现医院“人去楼空”的现象,严重的时候医院里只剩病人了。
这种情况在法国南部沿海、意大利沿海地区尤为突出,每到休假期当地都会相应减少医疗床位,有的小医院都可能临时关闭,真的是非常任性了。但有什么办法呢,佛系的医务人员会拿“人权”说话,官方也无能为力。
海外华文媒体报道截图:
5:医疗改革难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出现了这么多问题,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改革呢?
这个问题,其实完全可以从西方的社会体制来谈,因为西方国家基本上都是自称民主的“议会制”国家,任何问题都是大家坐到一起谈,然后投个票表决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各自为营,然后互怼互损,这就和美国的全民医疗一样,喊了那么多年,一直还在吵嘴呢;再有,英国脱欧也是那样,脱了好多年,还在摇摆不定。
而在医疗体系问题上,更是如此,因为一旦改革,就会牵动医务人员的利益,还有背后医疗财团和保险公司的利益,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政府改革强制要求节假日医生不得集体休假,这时候医务人员的工会就会站出来作对,还会要求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降低工作压力;而如果要改革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那么私立医院的那一拨人就不会坐以待毙,立刻就起来造反了,甚至造谣抹黑公立医院。
医疗服务不到位,政府想改革又改不了,那民众怎么办呢?答案也非常简单,有钱就去私立医院,没钱就强身健体,所谓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得资本说了算。
△华人媒体援引意大利媒体报道:实行免费医疗的、6000多万人口的意大利,每年超1100万人因为等待放弃治疗。
6:有弊也有利
虽然说西方各国的医疗问题都非常突出,但并不代表“一无是处”,从客观角度说,他们在基于人口密度小的前提下,人均医疗资源还是远高于我们的,而且多数国家在医疗保险的普及和保障方面也比我们完善很多,民众的医疗常识也比较好。
其次,虽然说他们的制度下,看起病来很不方便,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药物控制上,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控制上做得非常好,避免了像中国那样抗生素滥用的情况,而且民众也会比较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也不会像国人那么“娇气”,随便一个感冒发烧都要往医院挤。
△上图:全球国民身体健康指数图,中国排名也挺靠前,但还是不如欧美国家,这从侧面说明了,自觉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过度依赖医疗手段,动不动就吃抗生素、打针。
再者,西方是医疗工作者的待遇也很高,不但工作压力显得比较小,工资还相对比较高,这相比于国内医务人员高强度的工作而言,是值得学习的,至少在未来,应该视情况,在社会可承受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
写在最后:
笔者三度提笔撰稿写“医疗”,是因为近段时间来,笔者又看到了一些关于“医患”问题的新闻,也收到一些医疗工作者无奈的求助,所以在震惊之中,笔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我们不是为了贬低谁,也不是为了抬举谁,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不要再被一些捕风捉影的事迷了双眼,虽然说在医疗工作群体中,存在着那么一些私收回扣、天价勒索,以及假疫苗问题,但请区别看待这样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医疗工作者都是黑心的,大多数医疗工作者还是“医者父母心”,还是救人于危难的“天使”。这么大一个国家,那么大一个群体,存在有害群之马也是正常的,切不可以偏概全,寒了医者心。
在此,希望大家可以和笔者一样,放下曾经的偏见,学会理解,也学会尊重,对那些热心肠的、辛苦付出的中国医疗工作者说一声:谢谢!
作者:刘斯郎,有态度的95后独立撰稿人,立足于为正能量发声的情怀作者。曾创下个人全年全网矩阵阅读3亿次的纪录。代表作品《超级中国》系列文、《真实的中国与世界》系列文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4-20 02:45 , Processed in 0.5690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