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956|回复: 0

他来自安徽第一家族,生个儿子被数十亿华人敬仰

[复制链接]

2629

主题

3003

帖子

967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77
发表于 2018-11-4 11: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3年的这天,北京的雨,淅沥沥下着。
就如同“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眼泪一般,滚滚落下。
因为工作,父母多年见不到他的面,也不知道他在做何种事情。直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双亲才知道他的工作。
可那时,母亲王淑蠲已经病危,当他急匆匆扑到母亲身边时,母亲已经不能言语。就在邓稼先紧握她的手时,老人停止了呼吸。
本已愧对母亲,可他依旧要愧对父亲。
依旧,是为了祖国国防。
1973年,父亲邓以蛰病危,邓稼先正回北京汇报工作,才能看望老人。
当时邓以蛰癌细胞全身扩散,非常痛苦,但为了不让邓稼先挂念,能专心投入工作,邓以蛰强忍病痛,尽力在儿子面前保持安详欣慰的神态。
他没有埋怨儿子,因为儿子走的这条路,正是他所期望、所欣慰的。
他只是心里有些空落落的,或许,是因为很久没有吃上一口正宗的顶雪贡糕,又或许,是因为许久没听上一出明快抒情的黄梅戏。
倚着床头孤枕,看向窗外明月,他眼前浮现的,是凤凰河的波光粼粼、白麟山的青翠欲滴,口中呢喃的,是怀宁老家的"铁砚山房"。
1973年5月2日,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两弹之父邓稼先,彻底失去了他的父亲。
安徽,彻底失去了一位教育司长,失去了一位优秀且高尚的故乡人。
中国,也彻底失去一位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失去了与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共享"南宗北邓"之美誉的“北邓”。
北京的雨,依旧下着。
安徽的雨,落得似乎更长久一些。




△邓稼先
◁邓以蛰


1
邓氏一门,名人辈出
1892年,邓以蛰出生于怀宁邓家故居铁砚山房。
在这个坐落在宜秀区五横乡白麟畈上的宅子里,已先后走出了诸如四体书法为"清代第一人"的邓石如,毕生极力搜集邓石如遗墨、金石的邓传密,诗文书画皆清回绝俗的邓绳侯等人。
而这座祖居中,还将在32年后,迎来邓石如的六世孙——邓稼先。
书法家、教育家、哲学家、美学家、科学家……
从邓石如,到邓稼先,从嘉庆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八辈人,是什么,致使怀宁邓氏一门数代名人辈出?
或许,我们能从邓以蛰对邓稼先的言传身教中,找到答案。



铁砚山房(邓石如、邓稼先故居)
安徽安庆宜秀区
出生于清朝末年的邓以蛰,与同时代的许多学人一样,从小接受传统教育。
由于家学的熏染,他少年饱读诗文,工山水画。若无意外,他长大后,也应是踩着长辈的脚印,舞文弄墨,研究诗画。
可最大的意外早已发生,那就是他所处的那个动荡不安、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
在他少年时代,就强烈地感受到从大洋彼岸吹来的西风。就像蒋梦麟的“西潮”一书的名字一样,西风浩荡,从中国沿海沿江逆流而上,西学影响深远。
1907年,对邓以蛰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他东渡日本,入弘文学院及早稻田大学攻读。
最重要的是,他在日本结识了他的同乡——陈独秀。
正是从这位同乡的身上,邓以蛰汲取了一种全新思想,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启蒙。
1911年,邓以蛰带着这股新思想,回到家乡,从事文化教育。
同样在1911年,中国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同样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件——辛亥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同时,将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安徽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而邓以蛰,恰恰是在1911年回国,又在1912年,任安徽都督府教育司司长。
与陈独秀关系密切,辛亥革命爆发当年回国,又在结束后出任安徽教育司司长,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微妙的联系?我们不得而知,却又不得不遐想万分。



1934年在北平,右一为邓稼先
1917年,邓以蛰再次出国,这一次,是赴美,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特重学习美学,是我国留学生到欧美系统学习的先行者之一。
1923年,邓以蛰美国归来之后,先后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厦门大学教授。
其中,数在清华大学任教时间最长,1929-1937年,1945-1952年都在清华大学任教,先后达十五年之久,清华的传统注重学术研究,学术气氛很浓,而且学者众多。邓以蛰主要的理论著述,多在清华任教时期完成。
他一面教书,一面积极投入新文艺活动,撰写诗歌、戏剧、美术、音乐等方面的文章,常与鲁迅等诸多朋友在中山公园会面。
与徐志摩、朱光潜、闻一多、张奚若、陶孟和、金岳霖、刘九庵、钱钟书等教授交往也颇多。
每个周六,金岳霖家的“湖南客厅”就成为清华大学教授们的聚集地,他们常常从林徽因家的“太太客厅”刚散开,又到了老金的“星期六碰头会”。
张奚若杨静仁夫妇、陶孟和沈性仁夫妇、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都是成双成对地参加“星期六碰头会”,而邓以蛰是旧式婚姻,习惯独来独往,“原因是他家仍然维持了男女分别活动的原则”。
金岳霖以西餐或湖南菜招待“星期六碰头会”的客人,往往聚餐之后,先讲一会和政治有关的话题,随后就是艺术“频道”。
“火炉一砌,老朋友的画就挂上了”,这里说的画就是邓以蛰带来的。
金岳霖说:“邓先生不只是欣赏美术而已,而且是美术家。他的字写得好,特别是篆体字。 ”
父亲学贯中西,对子女的教育自然也不会差。
邓稼先同姐姐弟弟自小学时,要读世界名著,学习英文、数学,同时还要读读四书五经,如《左传》《论语》《诗经》《尔雅》之类。
按邓以蛰的说法:“不过是让孩子知道一下中国文化里有些什么东西,这是有好处的。”
那时的邓以蛰就住在清华西院宿舍,是杨武之教授的邻居,所以儿童时代,杨振宁就是邓稼先亲密的伙伴,两人常在一起学习,下课一起弹玻璃球、打墙球比赛、爬树,就像一对亲兄弟。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邓以蛰、宗白华二先生各自驰名于北方与南方文坛,故时人有“南宗北邓”之称。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邓、宗二先生相继来到北京大学,与朱光潜先生一同执教,为北大三位著名美学教授。这三位美学宗师,都是安徽人,邓以蛰和宗白华都是安庆人,朱光潜是桐城人。



邓以蛰先生像
2
言传身教,教子爱国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打破了邓以蛰的书斋生活,也打破了邓稼先原本顺遂的求学之路。
邓以蛰是爱国的知识分子,亲身经历了清朝的腐败,军阀混战、列强欺凌瓜分中国的岁月,特别是八年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日寇铁骑蹂躏下,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让他永难忘记。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高校,迁到长沙,组建临时大学。
邓以蛰本想赴长沙,但由于肺病,身体虚弱,没有随校南下。
失去了大学教职,邓以蛰一家靠积蓄过清贫的日子,夫人在自家小院,开辟了一块菜地,自己动手种菜。
邓以蛰原本的一位朋友,在伪政府谋了一个差事,领着伪政府发的薪水。
有一天,这位朋友突然胳膊夹着伪政府的公文包到家里来了。
邓以蛰同这位“朋友”交谈了两三句之后,勃然大怒,严厉质问这位朋友是干什么来的,那人羞愧满面,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应对。
邓以蛰大声呵斥他:“你给我出去! ”
这一声断喝,把正在书房看书的邓稼先兄弟惊呆了。
这一天,是邓稼先兄弟第一次看到一贯温文尔雅的父亲脸色铁青、大发雷霆的模样。
父亲如此作风,给尚且年少的邓稼先兄弟心里播下了一颗名为“爱国”的火热种子。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之后,日军每攻占一个城市,都要强迫市民出来游行,庆祝他们所谓的胜利。
1938年10月,湖北汉口沦陷,日军强迫北平的老百姓、学生上街高举日本国旗庆功游行,大部分人敢怒不敢言,只能乖乖服从。
那天,只有14岁的邓稼先实在无法忍受心中的屈辱,他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撕得粉粹,又扔到地上,狠狠踩了几脚。
邓稼先的老师看到此情此景,担心会给邓稼先招来杀身之祸,急忙找到邓以蛰:此事早晚会被人告发,你还是让孩子尽早离开北平吧!
迫于无奈,邓以蛰让大女儿带着邓稼先南下昆明。那里,有南迁的清华和北大教授,还有众多的老朋友。
临走时,父亲只嘱咐了他一句话:“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学文。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邓以蛰凭自己的经验寄希望于邓稼先,但这句话在邓稼先的脑海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14岁的邓稼先,从离开家的那一刻起,爱国,成了他一生的选择。



前排邓以蛰夫妇。后立者长女邓仲先(中)、次女邓茂先、长子邓稼先
像邓以蛰一样留在北平,度日如年,苦待变局,迎来抗战胜利、山河重光者,还有“新红学”开拓者俞平伯等人。
他们在沦陷下的北平,仍然挺直腰杆做人,可谓知识分子的民族尊严。
邓以蛰在抗战时期,生活一贫如洗,但与贫困生活相对的,是富裕的精神世界。
他非常珍爱先祖邓石如的书画原作,即使全家忍饥挨饿,也舍不得将珍藏的书画卖掉。
可在新中国成立后,邓以蛰将先祖邓石如的书画珍品,全部捐献给国家。
故宫博物院曾举办“邓石如先生诞生220周年纪念展览”,展出邓以蛰捐出的珍品,供人观赏。
有父如此作风,儿子怎会不追随?
邓稼先拿到毕业证书时,恰逢抗日战争胜利。没有一丝犹豫,他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别说那个年代,哪怕是如今社会,能在北京大学教学,也是无数人为之敬仰的存在。
可邓稼先并没有因此而觉得满足,他记得父亲的叮嘱,他要到科学水平更高的美国去,学习更先进的知识,掌握更先进的知识后,报效祖国。
1947年,他考上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1948年秋天,邓稼先从海上起航,向大洋彼岸驶去。
临行前,他的一个好朋友说:中国天快要亮了,请你将来留在祖国!邓稼先听了笑了笑,说了这样一句话: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我学成后一定回来。



邓稼先将天分和勤奋发挥到极致,三年的博士课程,他仅仅用了1年11个月便修完了所有学分。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因为表现极为优异,美国教授推荐邓稼先去英国继续深造,对他未来获得诺贝尔奖都充满信心。
是在优越的国度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还是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过苦日子?或许,邓稼先就从没做过这样的比较。
1950年8月20号,26岁的邓稼先拿到学位证书、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8月29号,他就收拾行李,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与钱学森、赵忠尧等100多名留美学者一起,毅然踏上了回国之路。
这一天,离他拿到博士学位证书,才刚刚过去了九天。只有九天,邓稼先就实现了他两年前离开中国说的诺言:我学成一定回来。
回国后,有人问他带了些什么回国?他说:
除了带几双眼下中国还不生产的尼龙袜子给父亲,就只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中子、质子、裂变、聚变、氘氘、重水等。
当时的中国,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他这一脑子的原子核的知识,对8年后从事研制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的事业,是何等的重要!



赵忠尧、钱学森、邓稼先等百名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在甲板上集体合影
3
父设国徽子造核武,父子皆受“文革”摧残
作为美学家,邓以蛰参与了清华大学艺术研究室的创建,更重要的是,他曾参与新中国国徽的设计。
194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在《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刊登公开征求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谱启事,清华大学师生都纷纷参加国旗和国徽图案的设计。
在初次应征的900余幅国徽图案中,清华营建系教授林徽因与莫宗江合作的国徽图案,因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的特色而得到几位中央领导的赞赏,要求设计者吸取大家的意见,把该图案改进设计成新图案。
林、莫经过约一个月的探索,并请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史教授邓以蛰、工艺美术史教授王逊、雕塑教授高庄及梁思成一同研究讨论,几经改进图案,终于在1949年10月23日完成这幅国徽图案的设计,送全国政协。
以后的时光中,邓以蛰先后发表《关于国画》、《画法与书法的关系》、《(艺术家的难关)的回顾》、《完白山人纪念展览简述》等文章,校订滕固的《唐宋绘画史》,写《校后语》。
1963年8月,邓以蛰发表其人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邓石如书法选集)前言》。
他的学术生涯以邓石如研究而结束,也实现了他发扬光大邓石如艺术的意愿。
此后,年逾古稀的邓以蛰在家养病,可这本该宁静的养病时光,却也遭遇了强大的冲击。
文革,开始了。
一个出生清朝世家,赴日、美留学的老人,在文革中会遭遇怎样的待遇?
不忍诉说,只能用“身心备受摧残”六字形容。
那远在西部大漠,埋头于研制国家核武器的邓稼先,会比他的父亲幸运吗?
并没有。
1971年, 造反派侵袭九院,许多建立过大功的科学家蒙冤被整,邓稼先和于敏、胡思得等人也被集中到青海基地遭受批斗。
有的造反派还在批斗中要求科学家们把核武器研究关键数据"交待"出来,这使身处逆境的邓稼先经受了严重的考验。
可这种数据,多说一句,都很可能会给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于是,所有的科学家咬紧牙关,造反派愿意折腾,那就折腾吧,可要他们吐露重要科研成果?绝无可能!
正在此时,杨振宁自美国经巴黎飞抵上海,首次回大陆探亲访问。
他开列了在北京要见的人名单,第一个人就是邓稼先,周恩来总理批示要邓稼先回京会见,救出了邓稼先,也解救了一批中国宝贵的科学家。
依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邓稼先连夜写信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都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成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
此信派专人乘民航航班送到上海,在1971年8月16日饯行的晚宴上送到杨振宁手中。



邓稼先与杨振宁最后一次合照
1971年,是时隔8年后,邓稼先第一次从西部大漠回到了北京的家。
那天,当邓稼先推开自己家房门站在妻子许鹿希面前时,她不禁大吃一惊,这是两人分别后的第一次重逢。
邓稼先穿着旧灰制服和绿军便鞋,曾经那么英俊高大的丈夫,如今都有了白头发。
这一年,邓稼先年仅47岁。
47岁的邓稼先没有想到,仅仅两年后,尚未到知天命之年的他,就要永别父亲了!
晚辈成就乾坤,父辈瞑目以息。1973年5月2日,大美学家邓以蛰向儿子投去最后一瞥,告别人间。
北京大学众多师生怀着沉痛心情为他举行追悼会,追思他对中国现代美学的贡献。
追悼会后,邓稼先捧着父亲的骨灰,带领家属走向骨灰安放室。
中国现代美学的一颗巨星,坠落了。
邓稼先后来回忆:
“父亲为人正直真诚,谦和朴实,性格温和宁静,专心学问,多年深入书画领域的研究工作,为中国书画理论的建设,贡献了毕生的心血……
父亲一生的志愿就是中华民族的振兴,祖国强盛。他自己长期身患重病,寄希望儿子为国家作贡献……
纵观父亲的一生,是追求真善美的一生。”
金岳霖送别老友,撰写挽联:
露霜葭苍,宛在澄波千顷水;
屋深月满,依稀薜荔百年人。
这副挽联中有水有月,雅致情深,这和邓以蛰的性情非常相似——功名利禄都是过往浮云,而恬淡自适是他的人生哲学。
一代美学大师驾鹤西行,一定不会寂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3-29 22:47 , Processed in 3.3462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