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楼主: 老八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连载』 《战边关——南疆侦察参谋手记》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25:45 | 只看该作者
10
  我所经历的侦察兵持续征战与外军区1984年开始组织侦察大队到边境的轮战,不是同一概念。我们的持续征战是指我11军所属部队的建制侦察连和步兵团属侦察排,从1979年战后至1985年百万裁军的六年期间,都没有间断地在中越边境执行着侦察作战任务。开始原则上还以军或师组成侦察大队、支队每半年轮换一次。
  但到1981年,明确31和32师将分别担负“拔点作战”任务开始,这两个师的侦察分队就一直在本师“准备拔点作战”的边境区域执行作战任务,33师侦察分队和军侦察连则继续轮战和后来直接参加“两山”作战。有的战士当几年侦察兵,基本都是在边疆的作战环境中度过。
  1980年6月,我军侦察分队迎来第三次轮换,在河口和金平边境执行侦察作战任务的33师侦察分队和军直侦察连撤回归建。同时31、32师又分别组成侦察支队赴马关县桥头的菁口、小坝子、金厂和麻栗坡县的猛雨、茨竹坝等边境地区执行任务。重要是负有侦察掌握战后越军强行占领的“扣林山、老山”和“罗家坪大山”等“国界骑线”据点情况的任务,直接为军区“适当时”组织部队拔除敌据点作侦察情报保障。
  1981年元月,军首长派我同张锁参谋专程去边境看望、慰问两师侦察队,并赠“慰问品”为每人一件棉纱短袖衬衫。这是我“专车边境巡察”的重要机会。要知道那时军队车辆装备少,机关团以下干部出差下部队基本都乘地方客车往返,能专车送我去边疆足见首长们对侦察作战官兵们的重视与关怀。乘“北京吉普”经安宁、插通海再走开远、马关等,首次走这个方向虽多为省干线公路、但路面状况差,坡大、弯急还坑坎不平,一路风尘仆仆到了麻栗坡县猛碉乡的坝子村时早已“灰头土脸”了。
  仍由顾维忠科长率领的32师侦察支队部和侦察连驻在村公所和村小学校内,各团侦察排组成的二中队由曾庆国和95团杨长济参谋带领驻在远离支队部数十公里外的茨竹坝地区。侦察支队当前主要任务是査明扣林山敌占骑线踞点浅近纵深情况,同时掌握当面老山和八里河东山敌人动态。麻栗坡县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接富宁、西邻马关县,南与越南河江省的同文、安明、官坝、渭川、黄树皮等“五县一市”接壤,国境线长227公里。境内地形以中低峡谷为主,属南亚季风气候,喀斯特地形地貌分布广。县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200米以上,最低点为“船头”的南盘江出境处107米。常居住有汉、瑶、壮、苗、彝、傣等民族。
  猛碉乡当面即为扣林山也近邻老山。师侦察连驻在坝子村小学校内,刘贤优连长与左晓映指导员白天同官兵们打起背包让出教室供学生上学,晚上再拼接课桌睡觉而且日日如此。官兵们说比在野外露宿好多了,比还击战时在境外打仗从未进屋睡觉不知好了多少倍!顾科长说咱们的满足感不高,在边境作战能进屋睡觉就挺满足的啦!
  为査明当面敌情,侦察兵们常昼伏夜出活动频繁。侦察连9月组织小分队渗入扣林山侧后潜伏侦察达数昼夜之久,尽可能地熟悉掌握了活动范围内的地理环境和道路地形及敌方设防情况,为拔点作战提供了敌浅近纵深内的基本资料。尔后又在民兵配合下在侧翼袭击敌人目标,诱敌异动。还成功诱俘扣林山越军班长1名,对掌握査证当面越军兵力部署、阵地构成与火力配备等起了重要作用,受到军区表彰。但不久前的10月5日侦察连再次对敌阵地实施抵近侦察时,河南籍班长薛文海不幸触雷重伤,官兵在敌阵地火力威胁下冒雨营救直至深夜,当将薛班长运出险境时已因流血过多而光荣牺牲,时年21岁。参加侦察和营救行动的军医徐宋金痛心地讲道:薛文海入伍就经历了自卫还击作战,每次侦察作战他都走在前面,实战中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班长,是位英勇的侦察兵!
  二中队在茨竹坝方向与边防连为邻,相互合作积极活动情报共享,及时査明掌握了当面之敌的大量情况。还常受支队调遣前往猛雨配合、协同侦察连行动,为査明老山、扣林山之敌情况作出了贡献。某日,边防1175.4高地阵地遭敌夜间袭扰,闻枪声班长臧庆德带6名战士主动请求前往支援,敌被击溃后,他又请示边防营副营长同意他们前出阵地搜索,排除前方遮障等,受到边防官兵称赞!32师侦察队在上述边境及时有效地掌握了当面越军的布防与活动情报,为1981年5月某部收复扣林山的“拔点作战”提供了充分的情报基础!
  31师侦察支队在马关县的桥头、金厂一带边境执行侦察作战任务,郭实彬老科长与侦察连长蒋良清、指导员陈新利带师侦察连驻小菁口。团侦察排编成的二中队由侦察科杨绍先参谋带领,驻在茅坪街。杨绍先是1962年入伍的老参谋,云南江川县人,是之前提及“班盆河袭击捕俘战斗”中出击作战小分队的领头人,是他同侦察连的王忠琴副连长和91团蒋家放参谋等组成师团侦察官兵小分队前出袭敌捕俘,创下“班盆河”的经典战例!
  马关属文山州边疆县。常住民为瑶、壮、苗、彝等少数民族,东与麻栗坡县相连,西南同河口、屏边两县毗邻,南与越南河江省的老街、警门、新马街、黄树皮、孟康等县市接壤,同属亚热带气候。但“喀斯特”山地与多藤蔓植物的地形地貌更为明显,而且坡陡、谷深,高差悬殊大。低坝与河谷炎热,高山温凉,中山与浅丘地带则温暧,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和干、雨季节分明的气候特点。31师侦察队主要负责査明盘踞“罗家坪大山”骑线越军据点驻军及阵地布设情况,为友邻部队不久前的10月顺利收复“罗家坪大山”提供情报保障。
  在茅坪街为了解与感受边民交往和边境情况,我和张锁在杨、蒋参谋与俩位苗族民兵干部陪同下,身着当地服装到国境线上的“草皮街”赶集。这是自卫还击战后以我方为主、已经自发形成双方边民的集市贸易场所,每星期一次在边界线的山坡草地上展开。据说越特工和政府便衣人员也曾混杂于边民中来赶过草皮街,所以这里同时也是双方“情报关系”的联络之地。这当然不奇怪,敌对双方获取情报手段多有雷同,重要的是情报价值。
  清晨,雾蒙蒙中我们来到山坡上的“草皮街”,那天浓雾经久不散,十米外几乎看不清行人。我们到草皮街时人还不多,路边几处宰羊、杀狗准备卖“肉汤锅”的摊贩已经点燃火炉,袅袅炊烟与浓雾混在一起致眼下环境愈显阴冷潮湿。待雾气慢慢散去再看四周环境,右翼西北面坡顶便是传统国界线,沿百米外的缓坡向东南方向延伸约两千米外的山顶,是另一端国界线经由处,草皮街即在其间我方境内不足一平方公里的缓坡山地上。
  阳光下隐于高处观望敌方境内,只见沟壑纵横中云雾飘渺,衬托着“喀斯特”地貌的起伏山峦可谓景象万千,也让人生出如“仙景”般的遐想。然而,类似这样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沟壑丛林中常见悬崖陡壁,洞穴与藤蔓遍布,宜躲能藏最适宜小股武装实施游击和伏击作战。据说自卫战时,广西方向敌利用类似特殊地形施以伏击和游击战,给我征战部队增加了不少麻烦!不过14军在这里的出击部队则利用熟悉当地环境的边民带路,较好地克服了“喀斯特”复杂地形的麻烦,顺利攻克敌孟康、菁门等重镇,打了好仗。足可见作战组织指挥与群众基础的奥妙!
  眼前,越方境内几乎不见人烟、道路与耕作地,可说是满目的安静幽森。寂静的清晨置身在两国尚处“战时状态”的边境线上,才真感觉到身处边关、于敌对环境中的清凉与过分静穆中的不安!
  太阳渐渐升高,迎着逐渐飘散的雾气,赶集人从四面八方涌来草皮街。街上仅有几处竹木材料和塑料布搭建的窝棚与各色遮阳伞,这就是“街天集市”的贸易中心了。赶集的多是本地山民,买卖以当地农副产品、药材和家畜、家禽为主。杨参谋介绍说小五金和小百货摊点最受越方边民光顾,如电池、电筒与生活用塑料制品,以及食用油、盐均多要购买。那天草皮街顶盛时约有六七百人,越南边民以妇女和老人为主,三五人结伴而行,先后前来赶集的有约四五十人。
  雾气散去天也完全放晴,民兵干部在我们视野中已去会越南边民“亲戚”了。我们漫步街上讨价还价,也不能什么都不买,那样也难隐身份,便向越南边民购买了当地边境才特有的“蛤歎”和“铁木菜板”。蛤歎又俗称“哆格”,为壁虎形状的珍稀动物,闻说具有补肾、止咳、润肺、祛风湿等药用功能,还是首次才在这里见识。铁木菜板也是当地一种坚硬的特质木材制成,战后双方仍对立期间同敌方边民直接交易,这也是种不一样的感觉。
  11时许,我们坐在羊肉“汤锅”摊旁,有模有样地买碗肉汤边喝边观望着熙来攘往的街市,等待民兵干部返回会合。蒋参谋讲羊肉、狗肉汤锅可是当地一绝,边疆少数民族街天虽然都有类似的动物肉汤锅,但马关地区的更要美味出名!特别是马关的狗肉更是远近闻名,附近州县虽然也有吃狗肉的习俗,但都没有马关人用各种中药材做出的味道好。经老蒋这一说,来上两碗狗肉冷盘,再喝碗狗肉汤和苗族特色白酒,还真让人啧啧称赞!抬头望去可别小看了草皮街的各类“肉汤锅”,逐渐地几乎所有汤锅旁都坐满了人,妇女老幼、吃肉喝汤者不少,猜拳行令的已有几处,实可谓生意兴隆!
  午后斜阳,集市开始逐渐散去,苗族民兵干部送走亲戚回来喝起酒与肉汤锅,吃得很是有滋有味。也难怪整个草皮街羊肉和狗肉汤锅是唯一的熟、热食,喝上碗滚烫热辣的牛、羊、狗肉汤,既解乏又解渴还解饿,简直就是大众喜爱的畅销食物。难怪一清早最先搭棚生火的就是经营肉汤锅的摊主,妇孺皆宜、老少均可、又利润可佳何乐而不为,临散场时所有汤锅食物已基本售罄。
  归途中民兵干部介绍道:来赶街的越方边民战前基本都住在境外附近的村寨里,多为瑶族和苗族且与我边民大多有亲戚朋友关系,被越南当局驱赶、现都远离了边境居住,要来赶街会亲戚要走很远的路,大半夜就得起身。来往途中还要受其公安关卡的盘査甚至勒索,买回的小百货与日用品在越南都是稀缺货,所以守卡的人简直是见啥要啥,虽然也给点钱,但完全是强迫买卖。走其它小路或便道又埋有地雷不安全,被发现还会以通敌罪抓去坐牢。他们过来除买些日用品外、主要还是会亲戚朋友,也想知道还打不打仗,希望早些恢复和平、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菁口见到郭实彬科长和侦察连蒋良钦连长与陈新利指导员等官兵,他们按军区意图在这带边境地区的侦察作战行动中不仅有效掌握了当面敌情动态,还根据“拔点作战”需要侦察监视当面黄树皮、孟康地区之敌情况,适时有力地组织战斗佯动等,将积极开展渗透侦察活动的影响与紧张压向敌境内,有效牵制与干扰了敌方注意力。
  两个师侦察支队都已经是“反击战”后又第二次来边境执行侦察作战任务了。他们在此次边境侦察作战中,不仅灵活运用武装侦察的传统手段,还注意发现和培养双方边民中的秘密情报人员,扩展用活边疆民族互通互联的习俗关系,甚至与反黎笋集团的“黄文欢秘密组织”建立联系,将搜集情报工作做向了敌方纵深群众,为能及时掌握敌纵深动向情况建立了基本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35:22 | 只看该作者
11
  1981年开春,军区就已经赋予31和32师准备在适当时候分别拔除“者阴山”和“苗皇帝山”越军据点的作战任务。者阴山和苗皇帝山均为麻栗坡县中越边界线上的“骑线”制高点,同罗家坪大山和扣林山一样都是越军战后占据的边界高地,已经形成直接威胁我方边民群众生产生活和渗透刺探我境军政情报,伺机犯我边疆的桥头堡。
  随着任务变换,31、32师侦察分队刚从边境撤回部队驻地不久,便又分别到了麻栗坡县的杨万乡、长田村和董干镇的马林、马崩村等边境地区。在继续“保持对越军事压力”的同时,主要展开了对“者阴山”和“苗皇帝山”之敌的侦察作战活动,直接为本师准备拔点作战提供敌据点及其纵深的情况资料。33师侦察分队和军侦察连则留置金平、江城等边境,继续执行侦察作战任务。
  1982年1月军首长令我去杨万、董干看望侦察队,了解敌据点及当面纵深情况,重要的是为军、师首长们即将前往上述地区“战场勘察”作先期准备。又一次专车边关行走,我带陈才贵参谋1月5日从大理出发。驾驶员为前年在河口时就已熟悉的吕香红,他当时是从31师借调来侦察大队的驾驶员,河南籍,现在他已经调来军部小车排了。而陈参谋曾任军侦察连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和连长,我当副处长后才调他来处里任副营职参谋,因而都十分熟悉。去边疆战场当然都带了随身武器,小车挂上伪装网,车内还焊有固定冲锋枪的枪架和保温壶架等。
  当天准备夜宿南华或楚雄。那个年代在“国道”上行车也还车少人也少,滇缅公路也还多是碎石和石块铺成的“包谷”路面,近年刚开始逐段改造铺筑为柏油路之中。轻车熟路、又相互熟悉地说笑中不觉出下关、过凤仪驶入数公里已成柏油路面的连续弯道。刚飘过小雨,正好将这段柏油路面浇湿,小吕驾吉普车在向左转弯时没有把握好,刹车踩下去车子竟在公路上向前甩出十余米,同时也急速来了个180度的突然转向!我在副驾驶位上尽管双手抓紧车上扶手、蹬直两腿,也被甩向了右车门,头猛烈碰上车篷铁杆两眼仍盯着急速变向的车前方。后排座上亳无准备的陈参谋则被直接抛下座位,头顶也重重撞上了车门!这突如其来的急剧大幅度转向让我们都好一阵没回过神来。
  小车终于停稳公路中央时,本向昆明行驶的车头却又已经朝向了下关。稍倾,同小吕相视无语再问陈参谋伤了没有?得到安全答复都感叹好险哟!小车在公路上急速旋转甩滑后竟未掉下公路,也未碰撞上路边的“行道树”。而这段路边的行道树都是需两人合抱的粗大桉树,要是小车撞上去后果也不堪设想。更幸运的是此时这段道路上竟无车无人!否则祸事也将大唉!如此幸运地“人未掉皮、车未掉漆”,一切安然无恙真乃福大命大了。不过虽只是有惊无险,但出门就不吉利的遭遇给了我们极大警醒。小吕谨慎驾车掉头、继续前行中陈才贵才发现因刚才小车急速旋转和身体失控的碰撞,身上的手枪已冲出枪套、掉落在了车底盘上,可见车内抛起的撞击力还不小呢。
  路上小吕驾车再不敢大意,我们也常小心地提醒着安全。经安宁走玉溪经通海、建水、开远,再走文山、八布等边疆路线行进。8日下午4时我们已行驶在进入杨万的道路上。因都没走过这段弯多、路窄的边疆简易公路,小吕更小心驾车,速度也超不过30码,从图上看估计还有几公里就抵达目的地杨万镇了。但刚经过左侧仅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要左转弯时,一辆手扶拖拉机从左前方隐蔽弯道口突然出现、快速向我们冲来,眼看就要撞车了,小吕忙打方向往右侧路边躲避、进而紧急停车,我在副驾驶位上两手尽力撑拉着扶手,但因车突然制动还是将身体抛离座位向左侧趋压下去。等回过神来感觉更令人可怕:车子停住了,怎么还在晃悠呢?刹那间直觉感到是右前轮悬空了!小吕急呼陈参谋向左紧靠,让重量压向左后轮,我也迅速将上身向左倾压,以图稳住小车别再晃悠。
  稍停,越过车窗看到右前侧的台地判断:悬着的右前轮下即是陡坎估计足有两米高。再看四下无人,手扶拖拉机早也绝尘而去,我们在车上面面相觑更不敢轻易动弹,现在要尽力稳住车子不能晃动,再设法慢慢下车脱离险境。此时我感觉到左脚火辣辣的疼痛,抬起看到整个鞋面和袜子尽湿。再看置放在我和驾驶员之间固定架上的保温水壶在急刹车的瞬间,被我向下趋压的左手臂挤破,中午在路边饭店灌满的一壶开水泼洒出来全浇到我脚上,原来是被开水烫伤了。连忙脱下鞋袜看到脚面已经红中泛白,我虽不大在意但小吕忙说:“副处长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说“谁都没错,刚才没有碰车就万幸了,现在咱们得赶快离开车子,否则车子掉下去,麻烦就大了”。
  为尽快摆脱困境,我和陈参谋尽力向左后方移压以切实稳定车子,再让小吕试探着下车。当他下车看到确实悬空了的右前轮后疾呼千万别动!忙搬来石头顶紧未悬空的轮胎,又急速跑过公路去村边找根两米多长、小碗粗的原木过来顶住右前轴,我和陈参谋逐一下车才看到好悬啊!真是差之亳厘,如刹车慢点车子掉下去直至沟底、是20多米连续不断的斜坡台地,没有一处能稳得住将随坡翻滚着的小车,那样的后果才真不堪设想!叹息之中我们赶快再找来石块塞紧车轮,招呼村子里几位男女群众过来帮忙,大家抬的抬、推的推才使车子脱离险境。
  驶离险地,见路边平坦僻静处我叫停车休息,让小吕将车上破碎的保温壶收拾干净,我检查烫伤的左脚见已经肿起并出现了水泡,陈参谋用“急救包”为我简单包裹,待到杨万后再找医生处理。这又一次惊心动魄的车险,小吕已经再三表示愧意!我说你也别过于自责了,你的反应与处理还是不错的,否则都会是大事故。虽然侥幸但都庆幸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只是希望别再有下次啦!
  黄昏,到杨万31师侦察队医生很快为我的伤脚上了药膏,重新进行了包扎。边疆的夜格外安静,但火辣辣的疼痛让人难以入睡安眠。清早起来脚面又多了些水泡,行动更为不便,只好在杨万多住几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35:47 | 只看该作者
12
  我们抵达部队时,侦察队的人事已经发生了变化。此时郭实彬科长已离休,杨绍先参谋则转业回老家江川县工作。目前侦察队由唐方亮副科长率领,参谋蒋家放与李敬晓随队来了杨万。包括仍由蒋良清连长、陈新利指导员带领的侦察连均住杨万边防检查站。各团侦察排由蒋参谋率队前出,住在近抵者阴山下的长田和江铳村。
  杨万属麻栗坡县东部紧邻边境的行政乡,乡政府杨万镇面向境内依山而居。镇上除常设行政机构外还有公安边防检查站,再就是二三十户居民房屋邻次栉比自然形成的小街。战前杨万街也是中越双方边民“互市”之所,同样因边境自卫战才停止了边境互市,随之公安边防检查站人员也大部撤离,目前仅数人轮换留守。杨万后山大致呈西南向东北走向,海拔1118米与当面直线十余公里距离的“者阴山”遥遥相望,之间地势低洼起伏不大,疏散布落着铳瓜、长田、江铳及扣赖等民居与耕地,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
  晴天在杨万后山观察所,用高倍率望远镜便可观察到者阴山敌军阵地活动着的人员。因而杨万后山位置突出显要,可居高观望、俯视面对国界线方向的广大地域。经后山再向东北方向延伸数公里外为1090高地,之间连绵起伏的山地相接形成自然屏障,拱卫着铳瓜、长田、江铳等境内大面积地势低洼的领土。
  脚伤未愈不方便去数公里外的长田、江铳,每日则分别与唐副科长、蒋连长、陈指导员、杜万森副连长和李敬晓等上杨万后山瞭望者阴山敌阵地情况。约四五平方公里的杨万后山平缓开阔,多为茅草与稀疏灌木丛,有部分荒芜耕地。山上几个小高地间有堑壕与交通壕相连,居高处还筑有可供观察与战斗的钢筋混凝土“碉堡”,现在已经是侦察连的常设观察所。山上碉堡及工事均有交通壕与边防站的“地下永备工事”连接,看来早年这里就形成了像样的野战阵地。不过眼前,因年久失于维护已垮塌严重,还杂草丛生和被灌木遮掩,除混凝土部分外也基本不可利用。
  在观察所“现地对照”:远望当面者阴山中越边境9、10号界碑地区。相连主要高地北陡、南缓,基本由东北向西南走向,起伏横亘如“列阵”般形成屏障。属石灰岩质石笋、溶洞较多的喀斯特地理地貌,植被以灌木和高草为主,山势险峻,路少淘深,地形复杂。其中1052.4高地,1142高地和1250高地为中越“边界骑线”点。各高地比高300至700米,坡度为30至65度。还击战后越军强行占据以上国界线要点,既能瞰制、胁逼我杨万10公里以上广阔地域,又可护卫其后方江利县及以南地区的安全。相反,若我军控制者阴山诸高地,则也将对其江利及纵深形成直接威胁。
  31师侦察队围绕“拔点作战”任务,经数月“战前侦察”目前已掌握:者阴山诸高地越军为安明县独立第3营,以及县队6连和105公安屯踞守,其后还有敌877团5营(欠6连)、特工21营2连等策应。经敌长期经营沿者阴山和柴山堡为核心,已经形成以1052.4高地、1050高地、1142高地、1250高地等为主要支撑点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阵地之间均有交通壕与堑壕和永备工事相连,以及土木结构的地堡和掩蔽部。敌前沿还设有大量各类型的防步兵地雷,铁丝网和陷阱障碍区。1142高地北侧,有条宽2米、深1.8米能通行骡马的交通壕,可供兵力机动通达主峰1250高地。
  综观图上敌情及要点注释,真不简单!仅几个月就基本查明当面之敌的设防和阵地部署情况,为准备拔点作战打下了较好基础。下步是逐一核实所获情况,以求更准确掌握敌情动向。这些成果当然也得益于当地边民群众,官兵们身着当地民族便衣常同边民群众“探亲访友”参与劳作,与边境干部、群众亲如一家。边境民众也视我为边疆安全御敌窜扰的依靠,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用情况。经与官兵们接触,感觉他们又已经融入到边民之中,仅从着装看已同当地群众相差无几,区别在携带有武器装备。我说这倒像当年的“八路军武工队”,而官兵们也自诩是边境侦察作战的武工队而自信。去年11月牛兴国副连长、石卫星班长等在大卡后山伏击战斗中,见敌5名快要进入伏击区域时已有所警觉,他们果断毙敌4名后跃起捕捉余敌,可惜该敌疾速滚于坡下得以逃逸。
  对杨万社会民情也有了解:当地为苗、壮、瑶族居住区,主产水稻、玉米和小麦,但耕作基本“靠天吃饭”。经济收入主要靠农副产品贸易,每逢“街天”四乡八里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手提肩扛各种农副产品云集杨万街子,这要比“草皮街”热闹多了。只是因离边境线有约十公里以上,加之越当局的边境严控政策,越方边民极难入境贸易。有意思的是街天生意红火的同样是羊肉、狗肉“汤锅”,中午时分就陆续有民族群众围座在汤锅摊前推杯换盏猜拳行令,至黄昏赶街人多也散去,但见数名醉汉躺卧街边,据说几乎每街如此。这里少数民族的男人们大都好酒又豪爽,只是他们的女人太好了,街天妇女多身背肩挑农产品大老远赶来交易,男的则“吆五喝六”喝酒交际,待醉得一塌糊涂后他们的女人总会耐心守候在侧,直至将其背、扶回家。可见边疆民族妇女们着实勤劳质朴。
  在杨万停留一星期后待烫伤的脚基本消了炎,但又遇雨雪天气活动不开也去不远,待天气稍有转晴即前往马林32师侦察队。虽仅约80多公里路程但道路湿滑行车条件差,同时因未来拔点作战这一带都将是部队集结与战前训练地区,我便有意熟悉沿途地理环境不急赶路,为下步首长们前来战场勘察作些准备。路上村落稀疏、道路崎岖,“喀斯特”地貌以及几米外竟看不清道路的浓厚雨雾给我印象极深,快中午了太阳才照到地面。首次见到路旁那些一片片人工搭建的大面积“三七棚”感觉神秘壮观,不由得数度驻车造访,问及老百姓才知正是得益于此间地区的独特气候和地理环境,这里才成为著名中药“文山三七”的重要产地。
  村边有老百姓卖鸡蛋,三四分钱就可买一个地道的土鸡蛋(那时饲料养鸡还未普及到边疆地区),感觉不仅便宜、而且深感偏远边境群众能积攒到现金实为不易,即悉数买下近百个鸡蛋,心想也算是对边疆的支持,带去马林还可慰劳我的侦察兵弟兄们。如此走走停停,到下午3点后才到了董干马林村32师侦察队驻地。方知附近的鸡和蛋都很便宜,而且随时都可以买到,主要还是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去市场交易困难,所以农副产品都很便宜。见我拿出鸡蛋、顾科长说你别拿出来了我这里不缺,你回去时还可以给你准备些带走呢!我忙说我的鸡蛋仅是我对你老领导和弟兄们的心意,千万别为难我,更别准备让我带什么走,让我安心地在这里多陪陪你和我侦察连的战友兄弟们,我就很感激了!
  马林村仍属麻栗坡县,是该县东翼董干镇紧靠边境线的小山村,地处山凹底谷也边远闭塞,好在有一简易公路沿山谷与董干相接,否则真是人迹罕至之地。但地理位置重要,是历来当地中越边民交往、互市的主要通道,也是关隘要冲之所和双方控制的边境军事要地,曾有过屯垦戍边的“军垦农场”,现也改制为农场。富宁边防1团一直有个连常年驻守在此,足显边关要地之重要。
  顾科长带支队部及配属人员住马林村公所,侦察连与由各团侦察排组成的二中队分别住在边防检查站、农场仓库和附近村民的房舍里,感觉好像住得分散,但却都在仅两三平方公里的山谷凹地范围之内。感慨的是每次到边境看望巡视各师侦察队在任何边境住地,他们的“内务”都总是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无论他们住在农场、学校,还是住边疆民族群众家中,官兵们简单的被褥多是直接铺在地面“打地铺”睡觉,好一点的是在学校有能拼起来睡觉的课桌,个别的还能睡在木板或楼板上。但无论条件如何官兵们总能在“因地制宜、随遇而安”中尽可能改善环境,创造条件将仅有的简单行装摆放有序,将室内外打理得整洁清爽。热心助民劳作,共同生产、生活更是常态,边疆民众也总是赞赏有加。官兵们常言这既是军队作风的表现,也是对边疆人民的良好影响!
  侦察连原连长刘贤优现任侦察科副营职参谋,指导员左晓映已调师教导队任副教导员,现任连长为潘启德,指导员白万明,副连长陈西友,副政指杨通平。不幸的是去年12月6日,在苗皇帝山左侧“茅山”地域对敌实施抵近侦察中,副连长陈西友和班长胡国云触雷牺牲。一次行动不幸触雷就牺牲了俩名历经还击作战和多次边境侦察作战的优秀官兵,代价的确太大,教训极为深刻!目前官兵们的情绪也还没完全从事件阴影中解脱出来,全队上下难免压力大。陈西友,河南孟津县人,1975年入伍,性格开朗、为人豁达,是我熟悉而又很能干的侦察干部之一,牺牲时年仅27岁。记忆中他参加过我负责的军“侦察兵骨干集训”,后又在河口和劫碉边境执行任务都给我极深印象!更痛心的是他新婚不久的妻子来临沧探亲才几天,就又遇到连队要向马林开进,即被他劝离返乡,谁知这一别却成了终生遗憾!班长胡国云烈士江苏南通人,牺牲时年仅23岁。我来时军首长对此有过“主要还是总结经验教训,更要好好给他们放放包袱”的嘱咐。所以我更多的是同科长和战友们倾心交流,消除顾虑以利再战。
  与官兵的接触与座谈中让人欣慰的是:由于针对者阴山和苗皇帝山守敌的侦察活动将直接影响着本师部队未来拔点作战的成败,容不得一点马虎和懈怠。虽然遇到的困难和艰险不少,但为保卫边疆、为部队拔点作战胜利的责任所在,官兵们仍竭尽可能地熟悉战场环境,毫不懈怠地侦察掌握当面敌情。按顾科长的话说:到了边境前线大家就一个心思,希望获得的情况越多、越明、越准越好,未来部队拔点作战就更有把握,也更能减少流血牺牲。用侦察兵小的代价换取部队拔点作战大的胜利!这就是侦察兵长年累月忠于职守的大局精神。
  走出马林村两千米之外的山丫口,即可远远望见越军占据的边界骑线点“苗皇帝山”。传说明清时期有苗族首领曾雄踞山中自封为帝,此后人们便称之为苗皇帝山。当前,苗皇帝山守敌为越南河宣省同文县军事指挥部所属的第1、2营,纵深部署有877团和炮兵25营,边防公安第1营等兵力。
  雨雪过后转晴天,烫伤的脚已经可以行走,随官兵们到了几处观察点瞭望当面敌情、地形,熟悉环境。苗皇帝山位于中越边境15、16号界碑之间,由明显的15个大小山头组成,面积约9平方公里。均为泥土混石山地,最大的山头约500平米,最小约70平米,顶部多为茅草与稀疏灌木。坡度30-60度,山间合水线处多有小面积灌木林。1921和1930高地为中越传统国界“经行线”,也是苗皇帝山制高点,比高为700米左右。经两高地向1821高地、大弄后山、1546高地、1693高地和向我方境内延伸的1808.4高地、1763高地形成“鸡爪形”的6条山腿。山形整体面向我方突兀陡峭、呈“卧兽”状,向敌方境内纵深则平缓延伸达数公里,可谓“头壮、身粗、纵深远”,经敌长年经营已经形成纵深梯次设防和前后呼应的坚固防御阵地体系。
  经对苗皇帝山敌阵地和周围环境的数日观察熟悉,感觉敌主峰阵地突出、视界和射界良好。其前端和两翼山下数公里范围内地形平坦,左翼地表多崎嶙乱石,右翼与前端多为荒芜耕地、则无多少高深植被可供隐蔽接近。难怪史上苗族“部落皇帝”能成了气候,实为易守难攻之地。
  就在我离开马林不久后的4月15日,32师侦察队传来捷报:侦察连指导员白万明等诱捕到一名越军班长,对査证苗皇帝山军情起了重要作用。能成功诱捕该敌也非一日之功,他们历经数月的艰辛走访、培养与待机,终于掌握越方因物资匮乏过境来寻求购物者中时有越方军、政人员混迹其间。侦察队“秘密摸排、重点蹲守”最终由白万明带数名战士化装边民贸易,将敌诱至苗族民兵家中交易捕获。初审获知该敌正是苗皇帝山守敌1营的班长,顾科长便亲带班长李伟等人直接将俘虏押送军区“俘管所”,经审讯对査证苗皇帝山守敌的阵地构成、兵力部署和主要火力配置以及纵深防御体系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36:21 | 只看该作者
13
  1982年11月间,军区司令部召开“边境侦察作战经验交流会”。虽然是“兵种性质”的座谈会,但军区一位副司令员与军区三大机关均有人一直在会,总参也派有工作组参加,所以规格高、意义也大。
  会议中我发言讲道:集几年边境侦察作战的实践与多次实地考察思考,不仅感同身受侦察兵们卫国戍边经历的艰辛与牺牲奉献精神可敬可赞!同时也对置身于边境受制于环境与语言不通制约的侦察作战予以客观分析,指出进入敌境就会生出“莫名的顾忌”,深感对边境侦察作战不可能同近代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那样要求,在国内作战“人熟、地熟、语言通”基本是进退自如。而在边境对敌侦察作战远离自己的大部队“近乎孤军奋战”,历尽风险甚至牺牲获得的成果未经实战验证,得不到及时的肯定和应有的表彰激励也影响着士气。还有存在不便说明又影响不小的一些政策性困惑如:牺牲烈士抚恤金战士500元、军官800元,官兵们戏谑“牺牲烈士还不如一头牛”。有战友牺牲后,不成文惯例是官兵们还要“自愿捐钱”慰问烈士亲属。记功又受不超过“参战员额百分比”的限制,有时连烈士都记不了功。同时边境侦察作战中的生活保障与经费、物资耗损等由本部队后方管理报销,除能享受“战场伙食标准”外其余基本得不到相应的“战时待遇”;如增发官兵野外易于磨损的鞋袜、衣物,类似侦察队“临时单位”的工作经费和必要的补贴等都“列不上项”。过去“战士提干”是士兵最富期望的“前程”又于战后统由院校输送阻死,难免战士们没有想法。有的当兵几年大多时间在边境作战中度过,对自己部队营区与驻地环境近乎陌生。时处刚改革开放时代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强调精神作用多、相对物质待遇缺失等类似问题,对边境侦察作战官兵们的思想影响不小。
  在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建议后,军区对侦察兵长期不畏艰险、不怕流血牺牲在“对敌施压”中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实事求是地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部份装备、器材得到补充,包括有限额的给予侦察队作战情报经费补助。军区还特别决定:在两年内分两批,从边境侦察作战的侦察兵中选拔出80名优秀士兵,作为“预提干部对象”送昆明陆军学校轮训,一年后返回部队任干部。这一特殊政策,无疑是对执行边境侦察作战任务侦察兵们的格外褒奖。同时也再次明确:中越边境侦察作战是项长期任务,是“对敌保持军事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求11军和14军仍要继续组织侦察分队到指定的边境地区执行侦察作战任务,积极开展对敌渗透和捕捉俘虏等侦察活动,掌握、熟悉当面敌人情况,充分利用边境侦察作战的机会锻炼侦察分队,提高他们的侦察作战能力等。这次会议实际也是对“持续执行中越边境侦察作战任务的再动员”!
  考虑边境侦察作战和保持对敌压力的持久性,此后,经我建议军要求各师侦察队: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对越保持军事压力与边境侦察作战的关系;把握“保障拔点作战”任务的需要与当前侦察行动的关系;强调戒急、戒躁,耐心持久地寻找战机和时机,要在“示之以形、动则敌惊、战有所获”中注意斗争策略,依靠双方边民群众展开活动,减少流血牺牲,最大限度地获取敌方情报。
  总之自卫反击战后至1985年“百万裁军”时的六年多时间内,我11军侦察分队、包括为之加强配属的工兵和通信分队以及政工、机要、医生等,有约“四千多人次”持续在边境侦察作战的战场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有的流血牺牲或伤残终身,为对敌保持军事压力和保障边境拔点作战胜利,“扬我国威、军威”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37:47 | 只看该作者
14
  为应对国际形势和“牵越支柬”斗争的需要,自卫还击战后我11军在“随时准备再战”的同时,防卫任务己涵盖了河口以西及金平、思茅、版纳和滇西的边疆防卫和反击作战任务。1981年初又承担了“准备拔点”的作战任务,“随时准备打仗”不只是口号而是要脚踏实地的行动。部队战备训练任务繁重,防卫作战演习不断,主要军事指挥员赴边境地区战场勘察、战役集训、边疆预设防卫作战方案设定等都在加紧进行中。
  1981年四、五月间,时任军长王争,副军长李金桥,参谋长张秀明,后勤部长董加禄等率司令部和后勤部有关处长到中缅、中老边境地区勘察。经临沧首长们沿边疆公路进入西盟、勐连踏勘、再到勐海33师99团,接触到时任团长的舒玉泰和作训股长赵宗歧。1968年入伍的舒玉泰,在对越还击战时任营长,所属7连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连”称号。时为团侦察参谋的赵宗歧则在自卫反击战前的1月31日,率侦察排在金平“老口岸”伏击战斗中俘敌一名、毙敌两名,缴获冲锋枪3支。实战最能显现军人素质!俩人无论年轻、还是战斗经历都引人关注,战后很快提拔起来并都曾入军校深造。我“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赵宗歧随即也去该校学习,是我同校不同届的校友呢。
  到西双版纳东南端的勐腊县边境勘察,该县东南与老挝接壤,西同缅甸隔江相望,可谓“一县连三国”。磨憨是勐腊尚勇乡南端与老挝接壤的边境村寨,近临国内公路出入老挝的“零公里”处。此时两国均还未设通商口岸,但有边防检查站行使着检查过往边民事务。从磨憨直通老挝首都万象的公路由我国援建。当年我工程机械兵“第5支队”在基本完成“援越抗美”任务后,又挥师过来执行“援老抗美”筑路任务。约在1968年中期就不断有5支队的工程机械和车队陆续开往老挝,他们支队的指挥部及主要基地就曾设在尚勇和苗寨。当时我所在小勐养的部队营区和“兵站”都是援老部队的食宿之地。我还曾去看望过途经兵站的老乡战友呢,对他们能出国去支援世界革命十分眼红!他们见我穿缀红领章、帽徽的现役军装也很眼热!说在5支队当几年兵也穿不上正规军装,只能穿象征“出国部队”的灰色衣服(5支队着装)而向我索要领章帽徽作纪念。可惜我们那时一人也只发一付领章帽徽,没有多余相赠而抱歉。随即我所在部队和高射炮兵第15和65师也陆续开赴援老抗美战场,着黄色老挝人民军服装,为筑路部队担负对地和对空警戒。1969年底32师组建后,从1970至1974年又有边防3团(后为95团)、96团和军所属部队的高炮、高机分队都相继在老挝担负过地空警戒任务,还曾击落、击伤美军机多架。期间,王云瑞副军长曾负责组织并往返至磨憨送迎出国参战部队。军炮兵处丁国才副处长与作训处参谋罗援等组成的“工作组”,还曾随高炮部队赴老挝执行过援老抗美作战任务。
  但由于老挝当时各行政阶层还受“越南顾问”干预,与我接触时只要有越南顾问在场就十分拘谨,反之则友好健谈。联想到当年援老抗美期间无论是我筑路工程部队,还是地、空警戒部队均与越南住老挝顾问有过难缠的交往与纠结。八十年代了依然如故?越南对老挝控制时日之长,干预之深可见一斑!也不难理解越当局欲壑难填的扩张野心,在柬埔寨和东南亚已彰显得淋漓尽致。我加强这个方向的国防建设和防御准备也势在必行!也是此行“边境勘察”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所在。
  从高地下来与界碑留影后,我们去左侧十米外林中看清朝时期的界碑。高出地面不到半米、长满苔藓的条石上刻有“大清国”、“大法国”(老挝时为法国殖民地)汉字楷书。还能见到清朝时期的国界碑让我们惊喜!至少历经百年之久吧,如今仍在边关见证着祖国疆域永固,百姓安宁,心中军人神圣责任之感油然而生!
  勐捧乡三岔河和勐润边境紧邻老挝和缅甸,为“鸡鸣三国”的交界地区。我们沿乡村路来到岔河边境丫口准备上右前方的山丘勘察,远远就听到荆棘丛林中有野鸡鸣叫,我们尽量屏声静气行走也不时惊动野鸡群群飞鸣。待到山上周围野鸡依然啼叫不息注意力均被吸引,我用卵石向有叫声棘丛投去,立即就有野鸡惊飞起来!有人如法投向不同方向石块均有野鸡惊飞。副军长感叹道“这里怎么这么多野鸡?飞起来的都有几十只了”。参谋长说“飞起来的野鸡用竹竿都打得着”。军长也戏谑地说“好热闹哟,我们简直像是到了野鸡养殖场”!首长们这番即兴直白既是对其情其景的感叹,也是对中老祥和边境与生态环境的肯定。
  再往勐腊西北方向的关累,当面是邻国缅甸。虽越南当局对缅甸也有所染指,但与我接壤的缅北地区多为民族武装割据,且与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缅政府历来难以管控往往听之任之。不过毕竟地处三国交界要冲,且关累、岔河及勐棒地势平缓,难以形成防卫屏障,进则可直逼我纵深,如此要地难免不被张牙舞爪企图扩张的野心者利用,需有设防预案以备不测。一路踏勘过来不仅首长们对“一县连三国”战略地位的重视,我等对边境区位与国际环境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
  从勐腊返回途经小勐仑罗梭江,1965年,我们部队从小勐养徒步行军到这里武装泅渡训练,半月之后数千官兵都能“整连建制”泅渡过江。尔后我们侦察排又在无向导、无道路、无主食的“三无”条件下,进入大山丛林无人区“野外生存”训练。前后20多个昼夜是我参军后经历的首次大规模训练,这样的训练明显缩短了官兵“强素质”的过程,让我们这批新兵在短时间内成熟了不少,可惜这已是六十年代大练兵的尾声了。此后因“文革”众所周知的原因,军事训练便淡化了许多。
  这里的华侨农场,是当年安置“越南归来华侨”的场所之一。与劳作的人们交谈得知他们都是反击战前被越当局驱赶回来的华侨。众人讲起被驱赶时越南当局的所作所为仍深恶痛绝,大赞解放军还击战打得好!解气!为他们亲友中因通晓越文越语被征召入伍当翻译,参加还击作战而自豪!当年由军区征用的华侨翻译为“十年自卫还击作战”作出了贡献。包括我侦察处后来属下的技术侦察队也有几位从华侨农场中征集的“越语翻译”,他们经一年工作基本都能转为军队“技术干部”。
  小勐养33师98团驻地是我当兵后的首个营区。十余载后再回故地竟有些兴奋,这里有我士兵到班长的五年经历。自建营房中17岁稚嫩的我,苦于每天起早摸黑要独立完成250块“土基砖”的辛酸,否则我那哈尼族的副班长会指责我为缺少锻炼的“小知识分子”;溪边洗军衣丢了片“红领章”被禁闭一星期,经“队前检讨”后再隆重授予红领章时的尴尬;侦察兵“专用匕首”丢失三昼夜失而复得后被责令深刻检讨的失落;努力“接受改造”当兵三年终于加入“共青团”时的满足;已是班长的我“九大”后“吐故纳新”才由军人大会全票通过推荐入党时的兴奋;拟提排长“被人替代”等等经历记忆犹新!总之这里是我士兵成长的摇篮,其中的坎坷最终让我受益匪浅!
  1981年第一季度,上级限只传达至各师常委的作战会议精神曾明确:“牵越支柬”形势需要军区部队在中越边境地区“有所行动”,而依据越军占据边境骑线点状况开始了“拔点作战”准备。具体行动时间虽未明确,但从现在起就要准备。军要求已经在杨万和马林边境的31、32师侦察队加强对者阴山、苗皇帝山守敌情况的侦察掌握。并部署33师侦察分队以“野外适应训练”的方式赴江城和勐腊的中越、中老边境活动,掌握当面越军以及在老挝的驻军情况,分散敌方注意力。为此,我与本处参谋们也常分别奔波在边境各侦察队作战地区。
  1982年5月,为完善金平、河口边境地区的未来作战方案,同时拟定拔除“者阴山和苗皇帝山”之敌据点的作战预案,王争军长等再次率有关处长先到金平与河口边境勘察,尔后去麻栗坡的杨万和马林战场勘察。
  沿金平十里村、孟拉大桥山口和金水河等边境要塞,走遍了边防连的阵地要点。在金水河某连阵地上观望金水河口,据说自卫还击战后曾有越军副总参谋长乘直升机视察其北方边境,我边防部队还得到上级准备打击接近和飞入我境敌直升机的通报。但某日敌直升机果真降在金水河我方滩地时,数分钟后边防阵地唯一的一挺高射机枪竟然打不出去?我方边民不知情正奔去围观途中,高射机枪终于打响,但仅射出一发子弹便卡了壳!此时,敌人才反应过来,匆忙强行升空离去。送上门来的大功告吹不说,还使分区领导至阵地干部均受到不同处分。
  在阵地上我们抚摸着这挺高射机枪,望着郁郁葱葱的边界山脉,看着仍安静流淌的金水河感觉十分遗憾!阵地现场干部讲:当时原因是武器保养不善,在热带雨林阵地上的武器得天天擦拭,否则雨露、水汽随时会致枪械生锈。这挺高机就是因为当时几天未得保养生了锈,紧急时才拉不开拴,以致强行上膛、发射就卡了壳,教训极为深刻。
  在河口四连山观察所,我介绍方位与当面越方情况后首长们从高倍望远镜里观察越南境内情况。红河与南溪河对岸依然荒芜,只是树更绿,灌木茅草也更茂密,能观察到的道路仍不见有人活动。近前老街还是残墙断壁高草丛生,炸断的两段铁路桥梁依旧斜卧河滩,越方桥头的越南国旗比我河口飘扬的中国国旗仍旧低矮和小了许多。依然不停流淌着的南溪河因进入雨季,江水混浊已泛土黄色,水位明显上涨也直抵两岸丛林边缘,河面宽阔致旱季时的沙滩也不复存在,我刻意寻找姬传国烈士遗体躺卧过的沙滩已被淹没,只能于对岸江弯中判断出沙滩的大概位置。重返曾经的战场环境,怀念在这里牺牲的俩位烈士,再叹南溪河水的无情!我介绍当时打捞烈士遗体情况后军长表扬说你做得好,干得不错。参谋长说看来你还算个基本合格的侦察兵。边防营长介绍说:老街及附近高地有越军和公安武装人员驻守,但白天很难见有人出来活动。
  当晚住小南溪边防团,再次见到崇云祥参谋长时他已任团长了。时隔两年多后的相逢都十分高兴!时间让在边境作战中结成的友谊变得更加真诚直率!再次感谢老崇及边防团对我侦察队的支持!次日路经小南溪烈士陵园时本该去悼念俩位烈士,但后有首长车队不便我过久停留,只好匆匆跑至陵园门前向烈士墓碑鞠躬以示悼念!
  在桥头、金厂、猛硐等处边境都有停留,首长们议论这段“关山重重、峡谷隘口众多,人烟稀少、道路狭窄崎岖,又属喀斯特多石、多硐、多植物地理地貌,有同广西地理环境特点,利于隐藏,易守难攻,进退均须步步为营以防伏兵”。随首长们在边疆关隘和要冲“指点江山”耳闻目睹中,让我因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的影响加深了认识,有了每临生疏环境都要斟酌其对军事行动影响的自觉。
  31师乔明来师长已在杨万等候,首长们经对“者阴山越军据点”及战场环境的勘察,在综合师前期侦察作战所获敌情后王军长明确指示:未来对者阴山拔点作战要以“少用兵、用精兵、打歼灭战”的原则,由31师(欠91团),加强军炮兵团(欠一个营)完成作战任务。要求师尽快上报“者阴山拔点作战方案”,作好组织团、营指挥员(含军炮团)来杨万战场勘察的计划;参战部队要有随时行动的准备,现在就可以展开针对性训练。
  到马林现地勘察后,军长对32师姚永富师长明确了准备“适当时”收复苗皇帝山的作战任务,同时传达“将于者阴山之后实施”的军区意图。指示32师动作可以缓一些,但也不能等,从现在起就要有所考虑和准备,战场勘察回去后可以先向军报告基本方案。
  在杨万和马林,军首长同两师侦察兵们同吃同住,白天早出晚归战场勘察,回住地走访群众和边防连队后还要同侦察兵们座谈。对侦察分队提出需要解决的诸如野战食品、服装不足,以及探亲休假、入学考试等问题都得到一定程度解决。首长们指出自卫反击战后,侦察分队到边境执行侦察作战对敌保持军事压力起了重要作用。下一步两个师还有执行拔除越军骑线据点的作战任务,这不仅是国际斗争的需要,也是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侦察兵要为拔点作战作好战场准备,包括在江城边境的33师侦察分队,都要切实掌握当面敌人的动向情况等。
  为加强对者阴山守敌情况的侦察掌握,31师曾由黄克忠副师长在杨万坐镇指挥,黄副师长接到离休通知时仍要求留在前方,未得获准而悻然离开前线。随拔点作战任务日渐临近,先后又有石伦常、龚崇学副师长和刘东升副参谋长率领侦察分队在杨万为拔点作战作积极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38:15 | 只看该作者
15
  1982年底到次年的第一二季度,昆明军区“推进干部年轻化”的步伐可谓惊人!可以说对全军都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影响,当时印象是“一刀切、步子大,开了全军的先河”。营以上干部凡进上级“班子”将超龄和无高中及以上文凭的,基本都安排离休、退休和转业,谓之“一刀切”。适龄又有高中及以上文凭的通常提拔为军、师、团主官或进入“班子”成员,其中相当部分干部得到越级甚至越两级提拔任用,故为“步子大”。这期间军区突出对年轻干部大面积的任用,在全军范围内绝无仅有,为“开了先河”。
  当年军队将加强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三化建设”目标列为首要任务。时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针对军队干部“青黄不接”的现状,要求大胆任用年轻干部,尽快将年轻有为的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据说小平还曾对时任昆明军区政委的谢振华有过交待,让其大胆提拔和敢于破例任用年轻干部,所以昆明军区当时在全军率先迈出“破格任用”年轻干部的步伐也是情理之中。
  1982年底,军区首先调整师团作战部队领导班子。谢政委亲自带着干部部的人,带上花名册几乎走遍各师、团部队,直接同“有文凭又年轻”的军官们见面谈话,从中选拔甚至就地任免干部。打破了逐级党委议定,再报军区审批任免的惯例。到次年三四月间调整军级单位领导班子时又从刚任职不久的师职干部中产生,所以有的干部在师的职位仅三四个月就又被提升到军的职位。部队中即出现年前才由团长、团政委提拔到正师或副师职岗位,次年初又升任副军职的状况。数月内多人出现“连升三级”而且是军旅人很为重要的“三级跳”,足使区内干部们啧啧称奇!军、师、团类似大面积的干部任免调整,涉及所有干部的进、退、走、留,一时间在干部队伍中引起了轰动效应。因而难免流言较多,甚至有“走和留、上与下,全凭谢政委一句话”的传说。事实也是有相当一批年青干部走向新的重要岗位,同时也有大批“老革命”与超龄干部面临离、退休和转业。特别是老八路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干部,若进不了军师级班子的都将面临离休。由于干部队伍的大变动和进、退、走、留引起的心里落差已显而易见。
  大刀阔斧的干部调整,也的确将军区内的“干部年轻化”推进了一大步。一则当时部队团以上领导层年龄老化严重,文化不高、知识面窄等已成影响部队建设的阻力,确实需要大批俱有时代活力的年轻干部予以替补。再则多年积压下来“干部老龄化”的问题也需要打破条条框框才能推出新人,也才能适应新时期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
  干部人事调整后军区内30岁左右的团级、40上下的师级、50左右的军级干部不在少数,也充实了各级班子年轻化知识化的生动活力。更可喜的是这批新上来的年轻干部基本都经历过自卫反击作战的实战锻炼!这也是昆明军区得天独厚的干部资源优势!其中我们军引人注目的就有何其宗、杨德福、廖锡龙、喻忠桂、蒙进喜和舒玉泰等走上了军和师的领导岗位。由此除军长马秉臣和政委曲明耀为“老八路”外,所属三个师新班子中已不再有建国前的“老革命”了。原各师“老班子”中的六位师长、政委就有两人提升为副军职,三人直接升正军,仅一人离休。军九位老首长中一人平调,四人提升,四人离休。使当时军区范围内几个军级单位几乎都有11军去任主官或副职的领导。相传“11军就是出干部”!为此感叹或与之嘘声不少。
  出干部多,其实是这支部队健康发展的必然。从11军组建伊始,军党委、特别是首任军长董占林就再三强调新部队必须加强团结,克服派性(包括山头)为首要!还亲任队长组织师、团、营、连长们“五长集训”,狠抓战备训练与准备打仗为目标的作风和纪律建设,打好了基础。虽然后来仍受文革不小影响,但粉碎“四人帮”后又在老红军陈家贵军长和老八路张琦政委带领下很快摆脱干扰,再现团结奋发、准备打仗的新气象。特别在自卫还击作战中,11军这支新部队在军区主要方向的侧翼独立作战,仍因战绩显著而士气声威大振。此后接任陈军长的王争军长务实谦和,部队上下更趋团结齐心,终致在这次推进干部年轻化中颇受其益。故我认为“领导班子团结心齐,部队作风好,就出干部,就出战斗力”。
  军机关同时期也经历了干部大调整,部门领导和各处正副处长无一没有变动。司令部当时10个处就有作训处章仕奇、军务处王继铭和直政处方文安,他们三位建国前后参军的老处长直接升任了军区训练部长、军副参谋长和军后勤部政委的正师职。通信处长孙均发任临沧军分区副司令,机要、工兵处长离休。炮兵、防化与管理处长转业。处长缺位的部分由机关产生,多数从部队选调充实。我则因侦察处一直缺处长,便由副升任处长。还因战后增编了驻楚雄军坦克团随之有了装甲兵处,此时军司令部在编达11个处。
  我虽只是提了一职,但自己很满足。毕竟进入正团、比过去历任处长及退下去的老革命们在这级职位时都年轻了许多。同时“以副代正”处长就两年出头,应该知足。还刚新组建了直属营级单位的“技术侦察队”,这个编制对军这级战役集团的侦察情报工作是重要加强!军区在指派技术侦察大队骨干杨根来任队长时、我处参谋张学宁也得以升任教导员。特别是陈才贵和张锁两位副营职参谋,此次都能提两职分别到32师和33师去任侦察科长,作为他们的领导我已经很有成就感了。
  各级领导班子和机关人事调整后部队作战任务没有变,而且日趋紧迫。1983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为掌握边境侦察作战情况和“拔点作战”备战需要,我常在部队和杨万、董干前线奔波,以至同时入伍的老乡战友曾祥富来军政治部任群联处长近半年了,也只见过一面。军机关人们则戏说:侦察处长神出鬼没的时候,就是又要打仗的信号了。
  新任副军长何其宗四川南充人,1960年入伍后在54军130师当过时任师长董占林的警卫员,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当年我调来侦察处时他是作训处参谋,共同在军司令部到1978年我去南京上学,当年10月他即去93团任副团长兼参谋长,反击战后任92团团长,军事学院毕业即任33师参谋长。这次干部调整他先任31师师长,很快又任副军长。还因新任军参谋长钟理明上任即离职去军事学院学习,何则在分管战备训练的同时还主管司令部工作。他对战备训练抓得很紧,自然针对可能的边境战役、战术演习不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成功组织军带各师机关首次尝试“无想定与无原案”的室内战术对抗演习,得到军区肯定后又经总部推广全军,这也成为当年何抓训练的一大亮点。
  11月,军师首长机关“室内战术对抗演习”中,我与31师原参谋长何建国充演“蓝军”,与何副军长为主导的“红军”对抗。我们集对“预设敌”的研究成果,倾其所能地将敌战术思想、作战特点在对抗演习中充分显现,于红军争夺胜利增设了不少难度。以至马秉臣军长多次对我发问:为什么要出这些情况?为什么要这样出情况?根据是什么等等。而我都能比较详细地回答,也使连续三昼夜的对抗演习更加有声有色。演习总结时马军长还专门对“蓝军组”给予了表扬。后来回想这次演习中马军长可能是在有意考察我,不然他怎么会多次到“蓝军工作室”追根溯源地反复提问?并且只对我而不问何参谋长呢,这次演习可能对我不久后的升迁有着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50:49 | 只看该作者
16
  1983年12月,“者阴山拔点作战”进入倒计时。中旬,军刚开完年度战备训练工作会,何副军长就要我带已来作训处工作的杨占祥参谋,先去杨万了解者阴山守敌情况,同时安排军首长下月初到该地勘察事宜。还特别指示让31师侦察队抓紧查明敌近期兵力、火力部署与掌握利于部队接敌的道路情况。要我经富宁熟悉着那个方向的道路返回,并要在途经铁厂、董干时注意道路附近有否利于炮兵部队进出集结地域,以及之间有无小路相通等等。
  三天内我们到达杨万。此时,除师侦察队外还加强有93团机炮分队,统由副师长龚重学和已任侦察科长的蒋家放负责指挥。龚副师长四川内江人,之前是军炮兵团长,他对战场炮兵阵地的配置已经有过实地勘察。当我将副军长意图向俩位传达后很快就获得了所需要的情况,龚副师长还将炮兵预定集结和火炮发射阵地地域、包括需要加修的进出路工程量等都标绘成图,让我带回去汇报。蒋科长则领我到长田、江铳等处熟悉环境与接敌道路,抵近观察者阴山敌情,看望分头执行任务中的侦察兵及加强分队等。因而没费多少时日,我们便完成任务返回军里。
  1984年1月初,军长马秉臣、政委曲明耀、副军长何其宗和后勤副部长陈功生以及31师师长廖锡龙、参谋长黄明先等率军师机关有关人员,在昆明集中后前往杨万确定“者阴山作战方案”。4日,9辆“披伪装网”吉普车队直奔文山250师驻地,军区已通知当晚我们在该师食宿。
  我头车领路,已日近黄昏,车队距文山约20公里时前方有辆覆盖严实的地方东风牌卡车不紧不慢地行驶着,任凭鸣破喇叭就是不让超越前行。而这段路依山傍沟路面狭窄,路肩还密密堆积有养路用的沙土、碎石,根本不能强行超过去,而小车队早也压缩成紧随的跟进距离。此时正值“滇东南”干燥旱季,碎石路面经卡车及车队碾压形成的滚滚沙尘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也十分紧张。机动中,这种地形和情况都是大忌,因为一旦两侧有敌方专业武装埋伏,道路不畅将会导致严重损失。
  时近18时,我多次急不可耐地催促驾驶员抓机会超过去,但均因路面狭窄,卡车不让道而超越不了。好不烦人地跟进数公里,当看清左侧路基无障碍后即令驾驶员强行超越卡车,将小车停于路中,我下车举信号旗指示卡车靠右停下让路,并驾驶员进行严肃责问。此时,廖师长车也从车队最后赶上来查看情况。50岁左右的卡车驾驶员拿出驾驶证吱唔着说他没有听到喇叭声,也没看到后面要超车,说他拉的是“战备物资”是供应部队的白糖和红糖。我严肃批评他说:“你拉战备物资就更应该懂得让部队车队呀。”廖也下车出来,了解情况后要求我们立刻继续赶路。
  小风波之后继续向文山行进,我同车上参谋和驾驶员议论道:廖师长本在车队后尾,怎么就冲到前面来了?如果我们再不超过去他极有可能超过我们而去强超那辆卡车的,那才让我们难堪呢。近而笑曰:这才叫有性格,敢冲敢闯应该是他的个性风格吧。难怪他始于自卫反击战前“班盆河”袭击战斗初露锋芒;终于回撤时又抓住战机围歼“班绕散”守敌,以利落的歼灭战证明其“能打仗”而名扬军内外。
  在杨万,军师指挥员们经实地勘察,再次确定了31师(欠91团)加强军炮团(欠3营)的“者阴山拔点作战方案”。返回昆明,军首长直接向军区作了汇报,军区原则同意作战方案,要求尽快文字上报军区。指示当前形势需要,部队要有“随时听令行动”的作战准备。?
  从昆明回大理途中,马军长安排战场勘察的原班人住入楚雄州宾馆。11日下午在宾馆召开作战会。曲政委主持,军长传达军委和军区意图:当前越、柬、老、缅、泰形势及中苏关系,需要部队准备在3月上旬实施“拔点作战”,目的是“牵越支柬”。方式有二:一是以炮击为主,佯动为次。二是拔点作战为主,佯动为次。两者间又要以“拔点”为主。总的是:以我边境作战行动,增强柬埔寨的“三方团结”,共同抗击越军继续入侵柬埔寨等。进而明确:31师(欠91团)配属军炮兵团(欠3营),从即日起进入临战准备状态。作战指导思想是:以小的代价夺取大的胜利。93团担任主攻任务,92团为助攻。31师要在近期内组织参战部队(含军炮团)营以上(含主攻连)主要军事指挥员去战场勘察。军首长机关将组成不超过20人的“作战指导组”参加31师作战行动。要求从现在起就进入情况,所有参战部队停止休假探亲作好随时开赴战区的准备。同时强调“内紧外松”严守机密,行动主要由参战部队团以上领导掌握,不再扩大宣传教育面。
  31师提出参战部队按编制尚有兵员缺额,特别是通讯报话员、驾驶员、炮手等不足,需要军解决。马军长当即明确普通兵员缺额不大,由本师从没有任务的91团调整补充。专业技术兵缺员师里拿出准确补充数后,从32和33师抽调补充,要求抽调人员必须是能独立操作的老兵,军司令部把关尽快补充到位。此时我们方理解,这样严肃重要的会议为什么要在楚雄宾馆召开?军坦克团营区就在楚雄附近也不去那里开会?这不仅是时间问题,重要的还是严格保密、尽可能不扩大知情面。
  回军里,由军长、政委直接领导,何副军长与后勤部陈副部长具体组织的“军拔点作战指导组”很快组成。成员有:司令部作训处郭伟涛副处长、杨占祥参谋和摄像记者艾宗升,炮兵处参谋邢月阳,工兵处参谋何成龙等同我组成军事组。政治部有宣传处覃显才副处长,保卫处干事唐映东;后勤部有战勤处长吴章华,军械处助理员晋文立等。为行动保密,要求都须带便衣到战区备用。
  军区很快批复军“拔点作战方案”,批准31师组织参战团营指挥员到杨万战场勘察,军首长指定我同杨占祥参谋随行。
  随31师战场勘察人员到前方勘察,经两天行程入住文山军分区招待所,晚上开会由师黄明先参谋长明确战场勘察的组织、日程及注意事项。将师首长机关与军师炮兵团人员为一个组,两个步兵团又各为一组,现地由侦察队带路并担任警戒,勘察中各组再逐日交换地域。为保勘察行动秘密,要求次日起均着便衣行动,同时不得再相互呼唤军队职称。
  廖师长说:从现在起直至拔点作战任务完成期间,对他及团以上领导都不准再称呼军队职务和代号,也别用地方称呼喊“老板”,就叫他“老廖”好了。有人说:直接呼喊师长为老廖、觉着不好开口。他补充说:在家族中他排行第二,那就喊“二哥”吧,岁数也比你们都大,你们喊我二哥也不会吃亏!廖师长话音刚落便引起众人欢笑。当时部下们都说“二哥”或“廖二哥”倒还顺嘴,喊得出口也不忌讳,还自然得多。从此随着者阴山作战时间的持续,特别是胜利收复者阴山之后,部队中称廖为“二哥”和“廖二哥”就更寻常了。以至后来他任军长、军区副司令时“廖二哥”的称谓也随之传去。这在正规部队中这般广泛称呼自己的首长实为罕见!我看应始于此次战场勘察。
  “百万裁军”后,我在31师任副师长时,总部工作组曾问询过我:你们部队为什么会称呼时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的廖锡龙为“廖二哥”呢?我如上所述及我的理解答道:这是因有共同的战斗经历而自然形成,感觉似某种亲近的称呼吧。也可以看成是对廖从“班盆河”到“班绕散”再到“者阴山”等历次作战指挥的认可,也是对自己部队在边境战斗中所获战绩的尊崇,是份信心和自豪感吧!
  在杨万我接触了当时还是92团代理团长的胡志明和93团姚生德团长。胡之前为该团参谋长,1971年唐山入伍,刚从军事学院毕业归来则先代理、两月后任团长。应该说廖对他有更深的了解,也可能有意磨练年轻人、故勘察中廖对胡的态度也更严肃,提问也多些。姚生德1965年入伍的贵州人,几乎是93团土生土长起来的团长。1983年初他任团长后我们才有接触,大概年岁、资历相差不大,我们之间交流也直接得多。
  军虽已经明确两团主、助攻任务,但廖师长在战地勘察时仍对俩位团长讲:我不管军里明确谁主、助攻,我要你们在现地面对敌情态势与战场环境,制定本团战法,讲自己完成主、助攻任务的优劣条件,再确定谁最终担任主攻和助攻。此话一出俩团长就要准备两套方案,而在杨万也就多停留了一些时间。期间廖师长对我说,让俩位团长互换地域与主、助功角色现地勘察,就是要让他们都好好动动脑筋,换位思考战法与相互的配合协同,不仅启发思路还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终达成共识,避免行动起来出现各顾各,各打各的现象。协同配合不好,仗打下来还要扯皮,多花点时间研究研究是值得的。
  廖师长要求各级指挥员在战法讨论中放开思路,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达广集各种意见的效果。同时也不放过疑点,不管你是团长、营长还是机关科长,都可能将被提问、或遭他质询。无论在杨万现地、还是在下关沙盘研究战法,均不乏出现尖锐争论情景。凡他觉察到的问题都要穷究不放,让参与者思维被高度调动起来,稍不留神被问及者往往膛目结舌,直到辨明因由,议定办法措施方算完事。特别对破障开辟通路、打开突破口中的步炮协同等重要环节,更是细之又细。包括何其宗副军长也有此特点,经常会在战法、技术等问题上突然对身边人发问,让人目瞪口呆。
  战场勘察后31师临战训练如火如荼,几乎所有参战步兵连都堆制了作战任务沙盘,官兵们随时可于沙盘前议战法,在相似地形上练战术与协同。此期间,从32、33师和军直属队抽调到31师的百余名驾驶员、报话员等专业技术兵已陆续补充到位。
  加强体能和抗疲劳锻炼也是临战训练的重要内容,除常组织武装越野、夜战技能和营规模的拉动训练外,师还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百场篮球”竞赛活动,40余岁的廖师长也是身体力行,师直、机关球赛场场参加,还走到那个团就将球打到那个团,而且打满全场不让替换,可谓精力充沛。
  1984年元旦刚过,何副军长带我们再次到92团剑川驻地指导临战训练。先前,何已经在附近选择了类似战场地形,派军侦察连及工兵在该地域构筑工事,按敌山地防御作战的战术特点模拟设置阵地,配合步兵营、连实施对抗性实兵实弹训练。特别针对者阴山越军阵地前遍布大量地雷、尖刺、鹿寨、铁丝网等障碍物,研究攻击分队如何在敌前沿开辟冲击通路,怎样运用小而实的战术手段克服敌人障碍等办法。经反复试验和演练,步兵分队在敌前沿开辟通路的主要办法有:
  用尼龙绳连接“三角勾”抛、拉炸药包到雷区,引爆地雷。
  用导爆索炸开通路。由四条导爆索组成,可人力抛掷或直列捆绑于竹杆上送出,再拉火引爆地雷。
  用直列装炸药或直列捆绑手榴弹,制成爆破材料,交替爆破障碍、引爆地雷、开辟通路。
  用爆破筒连接,交替爆破炸开通路。
  用40火箭筒发射集束导爆索炸开通路。尼龙绳留足安全长度(不少于十米)连接集束导爆索,固定于火箭弹弹头上,让发射后的弹头带动尼龙绳、牵引导爆索飞向地雷障碍区,再引爆导爆索炸开通路。每次发射可同时带出两条集束导爆索,每条集束导爆索由两到三根导爆索组成,视情况每条可长达数十米。发射前用尼龙绳系住集束导爆索末端、以能控制导爆索着地爆炸的距离和区域,再将集束导爆索依序盘绕便于顺利拖带到位,尔后引爆炸开通路。此法需费时准备,但定位性好,操作简便也管用。
  用“320爆破法”(六十年代大练兵时广泛推广的爆破办法)开辟通路。但此法费力,每包炸药需5至6公斤,且不太保险,仅由工兵使用。
  这些开辟通路的方法既简单又便于携带和操作,效果良好,官兵也容易接受,很快得到普及。
  剑川之后,我们又到永平93团检查临战准备和训练情况,参加在相似地形上的实兵、实装、实地距离的进攻战斗推演。何副军长集中“指导组”意见,在肯定部队对应急训练抓得紧,不等不靠,训练比较扎实,练为战的目的明确,干战情绪正常,有思想准备后指出问题是:
  连排干部对自己的任务还不太明确,要分别反复组织干部沙盘作业。训练针对性也不够,场地战斗情景设置还不真实,要根据任务定训练内容,再演练时需要加强。还要下大力解决好指挥协同问题。
  强调组织战斗要做到一清,敌情、位置清。二明,任务明。三有,对各种情况怎么打的具体办法要有。
  指出营属炮连和重机枪连,在攻击出发位置时就不能再用马(当时该类型连队仍骡马化装配)前行了,这样弹药就将带得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要考虑出可行办法,保证打起来才能弹药充足。
  战备点验发现“土工作业工具”如小镐、小圆锹等不足。回军后,包括爆破训练器材不足问题司令部很快给予了解决。官兵缺雨衣、水壶、背包带等,后勤已予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51:18 | 只看该作者
17
  1984年元月,越军倚仗苏联支持,在柬埔寨又发起新一轮旱季攻势。越南当局的疯狂扩张加速了我军以“拔点作战”的行动,实现“牵越支柬”的战略目的。同时也是自卫反击战之后对越“保持军事压力”,继续采取有限规模的具体军事行动,展开了代号为“14工程”的炮击作战和代号为“17工程”的边境骑线拔点作战。
  元月22日开始,参加者阴山拔点作战部队奉命开赴战区集结。首先是炮兵先行,军炮兵团与军直属炮兵指挥连开赴临近边境西畴县的阴洞和石碑地区,31师炮兵团直接进至杨万和铁厂集结。我们也因此立即离开93团,返回大理军部组织炮兵部队开进。紧接着31师机关直属队进至西畴县城设立师指挥所,与军区驻磨山“前方指挥所”构成战场直接指挥关系。龚崇学副师长和刘东升、余国安两位副参谋长等率师机关直属队先遣人员,在杨万开设师“前方指挥所”,随之已在杨万的侦察作战及配属分队就地归建。几乎同时,我们“军作战指导组”在曲明耀政委与何其宗副军长率领下到达西畴,住县农业银行公寓内展开工作。之后,60医院由叶浩副院长率领的“战场救护所”也进至西畴金竹冲地域待命。2月11日,军区前方指挥所的黄德懋副司令员曾到杨万视察,要求部队在本月20号后作好拔点作战的行动准备。同时强调待机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但要有“随时开打”的作战准备。以下抄摘几段黄副司令员当日讲话,或可以反应当时我军“拔点作战”的部分战术思想和原则。
  黄副司令讲:拔点作战原则是避开正面,尽量从侧冀攻击,尽量避开敌人布设的地雷障碍区。
  要准备对付几种情况,那里顺利向那里用兵。你们这里条件比较好,经过侦察分队的努力,对者阴山守敌的情况掌握得比较清楚,这是知己知彼打胜仗的基本条件。
  炮兵计划火力,首先要保障能先把几个点打下来。至于敌人的增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特别是敌人在这个方向的炮兵不多,对咱们形不成大的威胁,所以你们重点应该打击敌人主要的驻兵点。
  要保证把敌人踞点打下来,几个小时打下来都行,不要让敌人跑了,尽可能多抓俘虏。把点打下来、消耗少、抓俘虏多、伤亡小,就是打了好仗。
  穿插分队很重要,艰巨而光荣。后面两个连跟进不要脱离太远,可以将距离拉大些以减少伤亡。
  火力区分和协同要进一步研究。炮弹要打敌人、减少误伤,搞好协同要很具体,火炮配置要尽量疏散。打下来后要疏开防御,阵地上不要摆太多的兵力……
  至2月17日,步兵第92、93团分别到达杨万地区的弯刀寨、铁厂和都窀等地集结待命。同时期,备战“老山拔点作战”的14军指挥所率步兵40师及加强配属部队,已陆续在麻栗坡县相关地域集结。至此,由“军区前方指挥所”指挥的老山、者阴山拔点作战行动已完全展开。
  2月18、19日,31师参战部队以团(含加强配属)为单位,分别组织基层指挥员战场勘察。廖锡龙师长强调各团可多批次、多组织些人到实地隐蔽勘察熟悉战场,特别要尽可能安排一梯队展开的班长们去前方勘察。之后,部队进入繁忙的临战训练和备战阶段。
  此间战地情景日渐变化:杨万镇附近已陆续筑就火炮发射阵地只待火炮进入;公路傍、坡坎地边,新挖掘的“猫耳洞”随处可见;面敌方向的暴露道路也悬挂上伪装网遮障,完成了必要的战场伪装;背敌面,因势搭建并经伪装遮掩的野战帐篷和窝棚分布有致,武装官兵工作、栖息其间并已自然融入野战场景和角色之中。2月底,部队已完成战场和战斗准备,可以随时听令行动。但到3月下旬仍未有行动命令,临战部队仍不急不燥抓紧时间,更趋细致地备战与战前训练。
  抓主要攻击任务营、连的反复推演,组织实兵、实弹、实爆演习。为让官兵们明白自己的任务、熟悉协同。在铁厂附近山地选择相似地形,模拟敌阵地预设情况,组织93团主攻营从开辟通路,前沿战斗,打敌火力点,壕内战斗,抗敌反冲击到转入防御等渐次推演,成熟后组织战斗部队营以下指挥员现场观摩。尔后再依次组织各战斗单位结合本级任务,进行相似地形的实兵、实弹、实爆演练,使参战官兵在获得实战体验的同时也增强了敢打必胜的信心,进一步解决了战、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和步兵、炮兵间的协同与配合等问题。当时军区通报,苏联帮助越军训练和装备了部分“武装直升机”,并在柬埔寨战场使用了武装直升机和“化学毒剂”。指出:军区空军随时可以出动武装直升机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同时要求战区部队自身要有抗击敌武装直升机和防化学毒剂袭击的能力与准备。
  军指导组与师要求参战部队以高炮、高机和85炮为主,火箭筒、无后座力炮、重机枪都负有对空任务。同时部队也要利用手中武器训练打敌武装直升机,普遍进行识别敌直升机类型,了解其战斗性能的教学。训练用步兵武器抓时机、近距离、击薄弱处等抗敌武装直升机的技能。熟悉敌化学毒剂与掌握防护措施,配发防毒面具,进行防敌生化毒剂的操作训练。虽然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以来越空军始终未敢参战,但我方对空战的准备是充分的,制空权完全在我军掌控之中。尽管如此也需有备无患,有效的训练使我参战人员抗敌武装直升机和防敌化学毒剂的意识明显增强,战场应对的战、技术能力得以提升。
  抓紧完善战场建设。相应的战场道路如杨万至长田村的乡村公路,虽然早在地方政府建设规划内,年前便已经开工。为加速工期,师工兵营黄贤忠营长带领工程机械分队承担了主要路段修筑,包括由部队自行负责的火炮、坦克隐蔽发射阵地出入道路等,目前已基本完工。
  新型40管“车载火箭炮”和试制81式“火箭扫雷车”近日装备31师,据说40管“自行火箭炮”是为替代牵引式火箭炮而研制的新型火炮,特点是机动快、射速快、火力猛、弹群覆盖面积大。但因刚定型,目前生产量还少,面对苏联强大军事压力的北京、沈阳军区也才各换装一个步兵师炮兵团的火箭炮营。当前有实际作战行动的昆明军区仅配给两门,即31师和40师各装备一门,用于收复者阴山、老山作战行动,可见其金贵。81式“火箭扫雷车”是广州军区近年以“深水炸弹”原理研制改装的产品,车载“多条轨道发射”模式,轨道可装填数枚长1.3米,重75公斤的“火箭扫雷弹”,射程1200至1400米,每枚扫雷弹可引爆地雷障碍范围直径在50米以上,炸声大、震撼力强,目前尚属试用阶段。经组织步兵营以上指挥员在铁厂附近野外观看试射时,觉着不大适用于山岳丛林地进攻战斗,主要是射程短,还受道路限制大,离不开公路或急造军路运行。
  加强侦察情报活动,密切关注、掌握敌方动态。为争取战场主动,可以说调动了所有情报侦察手段,不间断地开展活动。军区甚至将秘密情报关系渗透到敌省军事指挥部,对及时掌握敌人浅近纵深情报起了重要作用。军组建不到一年的技术侦察队,在技术能力严重不足情况下也派出小分队配属者阴山拔点作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51:46 | 只看该作者
18
  调整步兵团开进方式。预案从第一集结地域沿山间小道到第二集结地域路程过远,实地距离达20多公里,大部队夜间徒步开进需用10小时以上。且官兵“人均战斗负重”达到64斤,夜间徒步长途负重行军必然体力消耗巨大。骡马机、炮分队夜间在山地小道行进也困难不少,有些路段骡马通行可能造成武器的摔损,若调整路线用时将更多。确定改为机、炮及重装备器材集中统一用卡车运送至第二集结地域,人员基本轻装行军;对狭窄和危险道路,组织人力迅速修整,方便通行。
  85炮和军加强的3辆坦克,分别靠前配置于主攻方向直接支援步兵攻击作战。因者阴山地形不便坦克伴随步兵冲击,故试验性用少量坦克对敌火力点行直接射击,何副军长亲自带坦克连长在丘陵树林选定坦克隐蔽阵地。这片地域距敌主要阵地直线距离8~10公里,正好置敌阵地目标为最佳射程之内。临战时秘密占领发射阵地,包括抵近疏开配置85炮,充分发挥直瞄火炮准、猛、快的优势,专门打击敌阵地重要火力目标,直接支援步兵冲击。
  巧用精兵弥补战场运力不足,就地用活有限兵力“前运后送”,这应是廖锡龙师长巧妙用兵之处。其间还有这样一段插曲:
  2月底看似开战在即,中午陈功生副部长从磨山后勤指挥部开会后匆匆返回西畴,即刻向曲政委、何副军长回报说:军区后勤指挥部领导担心31师者阴山战场运力不足,认为目前仅有不足百人的民工连,还不知“地方支前办”何时才能将其指派到位。同时收复老山作战的40师则准备有8个军工和民工、民马连负责战场前运后送,相比之下31师战场的前运后送能力明显不足。鉴于预计备战还将有一个星期以上的时间,后勤指挥部建议咱们考虑再申报部分兵力上来解决31师战场运力不足的问题。此事立即引起曲政委与何副军长的重视,即时召集“指导组”商议。首先考虑这是军区前指后勤首长的意图,另则在战场用兵计划中确实只有一个民工连,战场前运后送的能力也的确不足。若商请地方支前办再增派民工运力,恐怕一时难以落实。郭伟涛副处长建议可以考虑调驻大理宾川91团一个步兵营(欠机炮分队)上来担此任务?用自己的部队,调动、使用都方便,汽车运送一星期内即可到位,但须尽快与已去杨万的廖师长商定达成统一意见。因事紧急,曲政委、何副军长、陈副部长率我等几人至杨万已近黄昏。曲政委向廖师长和石、龚副师长等简要讲明情况,要求他们先考虑,晚饭后军师领导再碰头商定。
  晚间,领导们已经聚集在狭窄的会议室内,讨论主题是要不要再调一个营来前运后送的问题。因事关重大,会场气氛一度比较凝重。廖师长提出也要考虑如何贯彻军“少用兵,用精兵、打好仗”的原则,考虑如何就在现有兵力中安排。随后谈了不再调兵,就地组织,采取“接力运送”的办法解决战场前运后送的意见。
  他说:大致可以将拔点战斗分为攻击发起前,战斗进行中和转入防御后三个阶段。攻击发起前的数日内,师会有序将备用弹药、战斗物品隐蔽前运至各“进攻出发”地域。需要解决攻击发起的前夜,将各团加强的弹药从进攻出发地域运送到攻击发起地线的几公里的运力问题。这段时间师机关和直属队中不值班、没有任务的人都可以组织起来,如工兵营机械连、警卫连、防化连等单位,以及高炮营、工兵营和汽车连、司机训练队等所有不再动车的驾驶员,从中抽出三四百人组成几个“运输队”没有问题。
  重点考虑主攻团一梯队营、需要前送的弹药和排雷破障器材量大,靠他们自身携带必然消耗大量体能,对攻击发起不利!他们只带个人战斗装具行进,余下部分由团组织二梯队部分兵力负责前送,必须是二梯队中的建制排,而且要伴随一梯队行进以防错乱,到达攻击地线准确移交后归建。二梯队加强的弹药由师组织的人力运输队送达,尔后就地待命准备后送伤员。
  助功方向92团,同样可以参照“接力运送”的办法解决。师可以加强给予一个一百人的人力运输队,但主要由该团自行保障。战斗进行中师组织的人力运输队以“后送伤员”为主,可以直接往返运送伤员。
  转入防御后前运后送就好组织了,指定预备队或战后部队的建制连队担任前运后送任务都不是问题。就当前情况看只要动员得好,就地组织几百人的运力队伍完全没有问题。关键是接力运送的时间连接、运送路线、送达交接位置等都不能错乱。目前时间还允许,可以组织运力骨干提前到实地熟悉道路、环境,尽可能万无一失。所以可以考虑不再调部队上来,也能解决好战场前运后送的问题。
  听廖师长说毕,曲政委接话说你怎么不早说呢,让我们白费这个心。回头征求副军长、副部长意见说:我看师里这个设想不错,就按他们的意见办吧!然后对廖师长及大家肯定地讲,这是个“就地巧妙用兵”的好办法。就按你们的想法先抓紧把运力队伍组织起来,动员好,将任务具体落实到位。陈副部长明天给军区后勤指挥所报告,就说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不再申请调部队上来。尔后强调:军区前指后勤工作会议是个信号,估计准备的时间不会太长了,我们要作好随时发起攻击作战的准备,一项项地抓紧落实。之后曲政委留下廖师长继续谈话……我们则分散活动,一小时后返回西畴。
  针对夜间运动途中惊起狗叫动静大,极易影响与暴露接敌企图。特别是第二集结地域至攻击发起阵地之间地域为少数民族分散居住区,且有家家户户养狗看家护院和食狗肉的习俗,而且多养数只,夜间若有惊扰,一处狗叫即可引起大范围的狗吠鸡鸣,者阴山守敌必然警觉,于部队接敌十分麻烦。对此协同地方组织给群众做工作打招呼,要求尽可能管好狗,减少狗吠。同时夜间不时出动小分队巡游活动,放鞭炮等下意识惊扰鸡鸣狗叫,使之逐渐麻痹后自然失去警觉,以利我隐蔽行动。
  高度重视临战部队现实状况,适时解决备战待命中的现实思想和急躁情绪。93团2000来名参战人员中参加过自卫还击战的只占15%,其中大部为军官,他们能发挥战斗骨干作用。但去年底刚入伍的新战士达480余名,当兵不足两月即来前线,战、技术能力差、思想波动大是常理之中,甚至个别有不同程度的惧战心理。同时,随着备战时间的不断推延,包括集结地区军民吃水紧张需车辆远程送水;长期拥挤民宅、生活行动不便,早晚温差大易生病等致官兵中的急躁和松懈情绪日渐显现。对此军师领导经常深入调研,适时解决实际问题,做不间断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官兵们的注意力引导到“论战法、练体能、练战技术”上来,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士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20#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17:52:22 | 只看该作者
19
  1984年3月4日黄昏噩耗传来,92团2营副营长唐本新同志不幸触雷牺牲。军师领导与战友们都十分悲痛惋惜,要求速送西畴已选定的“战场牺牲烈士墓地”厚葬。唐本新副营长重庆人,牺牲时29岁。半年前他带本团机炮分队配属侦察作战来到战场,在备战与执行侦察任务中他总是身先士卒、走在前头,深受官兵们尊重。当天为核实敌阵地前沿地雷障碍的性质与位置,他不顾劝阻、喝退众人只身抵近探察时触动地雷不治遇难。是夜,何副军长同师喻忠桂政委带我、郭伟涛和张建军等早早来到城郊陵园附近的木材加工厂内,目睹工人赶制棺木,等候遗体从前方运回。守候着为烈士遗体净身、着装、入棺,副军长同喻政委亲自为烈士盖上党旗,肃穆向遗体告别,盖棺。俩位领导又直接送到墓地为棺木培土下葬。“葬礼”虽然沉痛冷清、但肃穆庄重,规格高!唐副营长是者阴山战前牺牲者,也是“者阴山作战”牺牲烈士中职务最高者。
  二是一名战士被流弹击中身亡。3月中旬,集结于弯刀寨的92团某营通信员,奉命进村给某连送信时遇群众家犬追逐,慌乱中用所佩冲锋枪向狗射击,一个点射倒是将狗吓跑了,但射出的子弹有一发竟穿过民宅竹篱笆墙,刚巧击中室内一名战士,经抢救无效牺牲。
  三是3月下旬,93团一名副班长在野外实弹射击训练后,未及时验枪退弹、关保险,怀抱冲锋枪坐下休息时误触板机击中自己头部而亡。
  以上三起牺牲与亡人事件,后两起完全是不该发生的非战斗减员事故。相反,此期间战区正是多浓雾时节,战场道路多湿滑,驾驶员在车内往往看不清道路,常见副驾驶员手持电筒和明显物体在车前方引导,车辆方能缓缓行驶,但却极少发生车辆事故。也出现过因道路湿滑导致车辆掉沟与碰崖的事,但均未伤到过人。其间,我们随首长、或单独乘吉普车早出晚归奔走于各部队集结地和野战训练场等,常遇大雾遮路、雨夜路滑而历险不少,都还有惊无险而“人不受伤、车不掉漆”。为此我们诙谐地说“走火打得准、车祸不伤人”。曲政委听到也幽默地说“这个说法还比较准确,应该是对目前人、车事故实际情况的总结”。
  随着“拔点作战”各项准备日渐扎实,但预期中的开战命令却一直迟迟未能下达。
  3月20日马秉臣军长来到西畴,官兵们猜测:军长都上来了,看来很快就要开战了。22日,军长同副军长到铁厂31师炮兵团视察时也强调了即将开战的主题。军长讲:炮兵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打得稳一点,打的效果要好点,打一炮要让敌人吓一跳,打一次让敌人吓几年,打出炮兵的威力!进而指示:在步兵占领10号、16号高地后,炮兵“观察所”要到高地上去才能保障纵深打得准,要随着步兵的发展转移炮兵观察所,不一定按照教材和常规办法打,重要的是解决打得准的问题。炮兵打得好的标准,就是炮火准备之后步兵能够很快上得去。考虑冲击、支援和防御三个时机都要打好,还不能伤了自己人。副军长补充说:炮火的打法要考虑打得巧妙一点,要想办法把敌人调出工事来打;10号高地幅员约两公倾,122火炮以上计划炮弹达到1380发;16号高地也计划落弹416发,炮火准备的能量应该不小了,还要做打好破坏射击与炮火延伸的文章。由此可见首长们的指示与讲话均围绕着拔点作战“即将打响”的意图。
  3月30日军区命令:在云南金平至富宁中越边境的边防部队和准备拔点作战的部队,首先对“敌占边境骑线目标”执行代号“14工程”的作战任务。实际是:利用已在边境的各型火炮,赋予不同程度地“炮击所有边境骑线越军踞点”的作战任务。据说广西方向也同时实施了对敌炮击作战。这自然是对敌占边境骑线目标的军事反应,也是我军“牵越支柬”国际斗争战略的重要步骤。无疑这对于在实施拔点作战行动前我炮兵能“打出诸元”,大量摧毁敌据点阵地工事,便于进攻作战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4月1日,廖锡龙师长到军区前指参加作战会议,下午带回军委4月2日开始执行“对敌实施有限规模炮击作战”的命令。军区指示:炮击时间要有持久准备,参与兵力可以多一些;备用炮弹在一个“基数”的基础上可以再申报储备;要增设炮兵预备阵地,完备防范措施。军师首长们结合拔点作战任务,当晚确定了参加首批炮击作战的兵力和打击的目标,明确以榴弹炮和步兵团“曲射炮”为主参加首次炮击,以及各型火炮的具体战法与依次炮击的阵地。马军长强调,在完成好炮击作战任务的同时要为下步进攻拔点作战打出诸元,打出效果。部队连夜行动至天明前各类火炮已占领发射阵地,作好了炮击作战准备。军首长带我们作战指导组“军事成员”连夜赶到杨万前方指挥所,参加对敌炮击作战。
  4月2日,气候晴朗、晨雾早早散去,能见度极为良好,在杨万后山“肉眼”也能将者阴山1250、1142、1052.4等高地敌据点清晰分辨,借助高倍望远镜还可观察到敌方阵地的人员活动。首长们再次检查炮击作战准备后登上后山观察所。10时30分,师炮兵群部分榴弹炮和92、93团参加作战的迫击炮在统一号令下开始炮击,首群炮弹即刻飞向敌方阵地,从望远镜中看到弹着点完全覆盖了计划打击目标,敌军阵地几处棚屋很快升起黑烟,而后燃烧起来。敌在我炮击十多分钟后首次用76.2迫击炮向其前沿前进行零星炮火还击,估计敌还不是针对性还击,而是企图防我步兵对其阵地攻击时的“预案射击”。在我首次持续40分钟的炮击中,敌方共发射出36发炮弹,但弹着点分散,距我步兵团迫击炮阵地都还远着呢,我停敌亦停,判断敌人还没有发现我方火炮发射阵地。
  下午16时,我炮兵再对敌阵地急速射击后接着进行两个小时的持续“检验性”炮击,敌同样以上午方式向其前沿前零星炮击。我全天消耗各类炮弹共467发。
  综合当天前、后方观察情况和有关信息判断:我炮击效果良好,敌阵地部分工事、设施和驻兵房屋被毁。据技术侦听队报告:我首次炮击后敌方通信联络混乱,者阴山守敌电台与其上级“安明县军事指挥部”40多分钟联络不通。其指挥部近一小时后用“明语”才呼唤出者阴山之敌,判敌阵地有线通信可能遭我炮击破坏,出现了电台迟迟联络不上的状况。我炮击数分钟后才见敌表面阵地有人员匆忙奔向阵地掩体和坑道,判敌对我当日白天突然向其大规模炮击没有预判。我炮击后敌向其前沿前零星炮击,包括我迫击炮兵观察到敌阵地有重机枪射击,都应是敌防御作战中为抵抗我进攻接进的基本战术手段,也是探查我有无进攻步兵逼临前沿的基本措施。说明其防御作战方案完备,当时只是反应迟缓甚至有点盲目射击。我炮击中不见敌人有大口径火炮还击,似在注重观察、研判我方炮种及发射阵地?或隐蔽企图不暴露更多炮兵火力等。
  夜间零时和黎明,我炮兵曾两次各30分钟对者阴山之敌行“战术炮击”,敌对其前沿前的反应较为强烈,但仍主要限于上午出现过的火炮与重机枪射击,也有少数轻武器包括60迫的“短停射击”,判敌仍为防我进攻而盲目所为。我炮兵自然对敌出现火力目标给予了及时打击!
  4月3日13时30分,我炮兵再次向敌1142高地行“效率射击”,10分钟后敌仍用迫击炮还击。当敌53号高地76.2迫击炮向我方炮击时,遭我炮火覆盖性压制,此后该处敌人火炮再无反应,判断该敌已经遭我重创。当日我耗各类炮弹314发,且弹着精准、效果很好。敌炮兵除对其前沿前行“探察性”零星炮击外未有过较远距离的反炮击,对我炮击反应不强烈,对我军民基本无威胁。疑敌似不暴露其炮兵目标,或无能力还击?
  4月4日15时,按计划再次对者阴山敌阵地主要目标实施较长时间炮击。马军长、曲政委、何副军长、廖师长在我们军师机关人员陪同下提前来到杨万后山观察炮击效果。由于连续几天见敌人反炮击均不强烈,我们已经丧失了战场必要的安全警惕,上山后都没有进入能抗敌炮击的观察所,也不隐蔽。簇拥着首长们都在观察所右前方数百米外的荆丛和草地之间,面对者阴山或立、或坐说着话。15时我首群炮弹精准命中计划目标,目睹炮弹炸点升起的烟尘纷纷赞赏炮兵打得准、炮击效果好。就在继续炮击10分钟左右,突然感觉空中劲风呼啸,瞬间震耳欲聋的巨爆声连续在附近炸响,随之只见距站立处前端数十米外的坡坎下和右前方200米外的荒芜耕地上同时掀起爆烟尘土,随后一阵雨点般的碎土坷粒沙沙散落在身上和近旁。这突如其来的景况让我们瞬息间惊愕盲然!
  什么情况?炮兵参谋邢月阳急呼“敌人打炮了,赶快隐蔽防炮”!这声大喊立刻将我们唤回现实之中。但眼看站立处无法隐蔽,即与郭伟涛、邢月阳、杨占祥、张建军等分别将首长们迅速疏开。我说此地不可久留,赶快把首长们转移去后方坡坎处,那里有猫耳洞可以防炮,逐相互呼应着匆忙护送首长们前往隐蔽。约300米坑凹不平的山地上荆棘丛生,杂草没膝,邢、杨二位参谋向前踩踏出最短路径,我们推拥着首长们撤离。军长、政委个头高大,又都50开外了,行走缓慢,真担心敌人再次炮击,情急之中简直是连拖带推地送首长们撤离。
  途中军长问道,敌人打来的是什么炮弹?我回望者阴山后回答说:炮弹好像来自1052.4方向?但听空中呼啸声音与看炸点状态,又不像是榴弹炮呀?到底是那种炮弹还辨别不清。疑惑中邢参谋判断说:敌人打来的好像是苏式“冰雹火箭弹”,该型火箭可以发射十余公里,但对远距离目标发射自然散布就会增大。军长说敌人今天打得够准的了,两发都在我们附近不远处爆炸,前面坡下那一发要不是受到坡坎阻挡,炮弹着地爆炸的散布就会伤及我们的人。并说:你们不要管我们啦,去通知龚崇学(龚当日指挥对敌炮击)不要顾虑弹药消耗,对敌人暴露目标给我狠狠地打!我应承着,示意开路的邢参谋先送首长们尽快进入堑壕猫耳洞内,安全隐蔽好是当时之急。
  几分钟急急忙忙的撤离觉着走了不少时间似的,进入堑壕分别将首长们隐蔽于猫耳洞内。这些猫耳洞都是数日前新挖和经扩修过,还洁净干燥,虽只能猫腰藏身躲避小口径炮弹,但觉着已经进入了安全之所,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又同邢、杨参谋就近拉了些干茅草让首长们垫坐洞中,邢参谋才匆匆去山后指挥所传达军长意图。
  独自陪军长在猫耳洞内隐蔽真有些不自然,觉着今天太麻痹、太轻敌、太冒险了。自责作为首长们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处长,怎么没想到这是在边境战区早就已经置身战场!现还“对敌大规模炮击”作战中,怎么可能会不出现危险呢?山上虽设有地面警戒,但对如何防敌反炮击及相关应急措施就根本没有考虑到,意识上的轻敌麻痹才让首长们经受了惊险!面对军长我极不好意思地自责说:今天真太大意啦,让首长们完全暴露在野地里活动,逗留时间长还人多目标大,敌人肯定早已注意到了,如果今天伤了那位首长那后果和影响就太大了。军长笑着说:也好,这个教训是够深刻了!只注意教育部队不要轻敌麻痹,但轮到自己就忘了,这才叫“灯下黑”!是指挥员容易犯的通病。
  在猫耳洞蹲了近20分钟,预期中的炮火还击却迟迟听不到动静。军长再三问怎么回事?怎么这么久了我们的炮还打不出去呢?见我无言以对,军长起身说:这个龚崇学反应也太慢了嘛。走!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随即走出猫耳洞招呼在旁边猫耳洞的政委说:咱们的炮怎么还打不出去呢?蹲在这里也难受,到下面去看看吧。两位首长会同走出堑壕,远远望见何副军长和廖师长同郭伟涛、张建军等分别在两处炸点搜寻着什么?军长说这几个人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还不吸取教训,转头对我说,你叫他们都回来!因在600米以外,我和杨占祥大声呼喊、并挥动双手才招呼联络上,他们应承后各自寻道返回。
  沿下山小道返回指挥所途中,邢参谋迎面返上山来向军长、政委报告说:通讯线路被敌人火箭弹完全炸断了,所以咱们的炮才打不出去。然后讲:刚才敌共向我方发射了四枚“冰雹—Ⅱ型火箭弹”,弹着间距分散近千米、几乎成长方形,好在均未伤及人员。除山上看到的两处炸点外有一枚在杨万镇右后侧600米的沟里爆炸,另一枚则落在检查站的院坝边爆炸,恰好将指挥所通往炮阵地的“集束电缆线”炸断,造成有线指挥完全中断,无线又不能出联,所以无法继续指挥炮击。现电缆正在抢修中,只有等恢复后才能再炮击了。闻言皆称怎么就刚好将“有线通讯”线路炸断了,这也有点太巧了吧。
  说话间回到检查站,见院坝边距隐蔽工事出入口十余米处有约1米左右的爆炸坑,旁边直径约5公分粗的电缆线已被完全炸断,有人正整理连接着。军长、政委蹲下拿起电缆看后说真绝了,怎么刚好落在这里把线路炸断呢?刘东升副参谋长迎上来介绍说:刚才突如其来的爆炸将房屋玻璃窗都震坏了好几扇,墙面还留下不少弹片击痕,好在当时院内无人,否则后果就严重了。之后摊出手上几块弹片说这是刚才捡到的部分弹片,其他人还捡走了些,说是要留下做纪念。进而介绍手中一块20多公分长、像火箭尾翼的弹片说,看这上面还有俄文字母呢,这块才是最好的纪念品。照张像片拿去新闻报道,这就是越军犯我边疆的铁证!一番话让人们都笑了起来。
  随后副军长、廖师长等也捡了些弹片陆续回来。进入室内,刘东升和郭伟涛将捡得和收集到的20多块大小弹片摆了一地,军长说:现在咱们这里才完全可以开个像模像样的“现场会”了。政委说:东升,这些弹片不要弄丢了,就由你收集起来保管好,再让人拍成照片,说不定将来还有用处呢。我说可惜艾宗升今天好像去93团了,不然让他用摄像机摄下来,将来是编辑战场影像的好资料。何副军长说这好办,让郭伟涛尽快安排小艾来把这些资料补录上就行了。邢参谋拿出《外军兵器图册》,我们才从中目睹和了解了苏制“冰雹火箭弹”的尊容及战斗性能。
  约17时,龚副师长过来报告有线通讯已经恢复,请示是否再对敌炮击?军长说:算了吧都总结一下再说。今天教训很深刻了,不仅轻敌麻痹、还有通讯联络太脆弱,在无线保持沉默不能通联时、仅靠一条集束通讯线路指挥打炮看来不行,要多设几条,还要深埋地下。总结、安排好后,夜间的计划照样打,要让敌人掌握不了我们的炮击规律,也要让敌人吃不好、睡不好、昼夜不得安宁。
  5日凌晨模黑出发,随何副军长到马林安排32师侦察队在苗皇帝山方向组织“战术佯动”事宜,协同在马林边境对敌炮击作战的边防团炮兵增强“战术佯动”效果,以迷惑和分散敌人对者阴山以及老山方向的注意力。
  在马林,副军长向当时的侦察队长赵晓才(师作训科副科长)指示道:你们侦察队在炮击作战和者阴山拔点作战期间,要以主动的“佯动作战行为”牵制和迷惑敌方注意力,在安全情况下要加大对敌人的侦察作战活动。现在就要借助边防团炮击作战时机,你们侦察兵的行动可以大点,搞出些“响动”来,要让当面越军感觉到你们在这里具有的现实威胁,积极支援者阴山方向作战。之后,赵晓才和95团侦察参谋王伟平领我们到猴子坡察看越军苗皇帝山阵地,在观察所副军长与我从不同角度询问了炮击作战中敌阵地及纵深的反应情况,赵与王回答后班长杨学德又逐点对敌情作了详细介绍,得到副军长赞赏。赵晓才趁机说杨学德这个彝族兵很有头脑还特别勇敢,很是聪明能干。王参谋也说这样的兵提不了干,太可惜了。我说几次在边境执勤点对杨学德也都是好印象,只是爱莫能助,若有机会送他去陆军学校,毕业出来当个排长,也为部队留下点战斗骨干。副军长接话说:你马上去师里工作,不就有条件推荐用人了吗。这一说,将我任32师参谋长的事最先在“作战指导组”之外公开。再去边防团炮阵地协调侦察队与之组织佯动事宜时,与在那里指挥炮击作战的冯廷国团长见面,副军长也介绍我为32师参谋长。
  接下来数日内,军师领导们或分头到部队集结地检查备战和战前训练情况,或是再临杨万指挥炮兵作战。我则和邢月阳参谋继续留在杨万,参与对者阴山之敌实施的炮击作战。31师炮兵群(含军炮团)与团属炮兵在廖师长、龚副师长指挥下,以不同炮种时长、时短和时急、时缓等战术手段,对敌阵地昼夜施以不定时炮击。敌基本都没有过激烈的反炮击反应,即使还击也未造成对我方的威胁,也再没有打过来类似“冰雹火箭弹”和大口径炮弹。
  后来得知:就在我们离开马林数日之后,赵晓才指挥王伟平参谋率95团侦察排到地蓬地域前出设伏,毙敌特工中尉以下4名,缴获苏制冲锋枪4支,望远镜、指北针等物安全撤回。尔后又按副军长主动实施“佯动”的要求在“17工程”前期,侦察队大胆在马林、马崩、田蓬等地区加强活动,甚至“模拟营、团规模”的战术行动示形予敌,摆开随时就要进攻苗皇帝山的架势,达到了迷惑和分散敌方注意力之效果,得到军指导组通告32师表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2 09:22 , Processed in 0.5812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