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市介绍
合肥,安徽省省会,处江淮之间,因东淝河与南淝河交汇于此而得名,并因隋唐明清时为庐州路、郡、府治所在而别称“庐州”。
合肥市域总面积1.14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936.99万人。现辖肥东、肥西、长丰、庐江4县,巢湖市,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拥有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等10个省级开发区。合肥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是合肥都市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城市。当前,合肥正在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努力打造科创名城与大湖名片相得益彰的魅力合肥。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10045.72亿元。
魅力之城 合肥,文化鼎盛。韵味悠长的庐剧、巢湖民歌,是合肥独特的文化符号。周瑜墓、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刘铭传故居等历史景观,串联起城市绵延千年的记忆。今天,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大剧院、中国(合肥)非遗园和安徽省文博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又成为中外客人钟情眷顾所在。
创新之城 创新,是合肥的基因。 近年来,合肥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从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热核聚变、嫦娥钢、量子操作系统、毫米波芯片等,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喷薄而出。合肥创新环境优越,连续三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榜单前10位,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强,已经构建了具有合肥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氛围加速形成。
产业之城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合肥,正以全新的姿态成为全国区域经济版图上的“新坐标”。合肥产业类型齐全,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合肥先后荣膺“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国家现代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等称号。 生态之城 合肥因水而生,因湖而美,环湖枕水,群山相拥,层峦叠翠,是首批3个“国家园林城市”之一,2014年9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正在全力争创国际湿地城市,多次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枢纽之城 合肥地处长三角和长江中游交汇地带,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内河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是重要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开放之城 合肥,正以拥抱世界的胸怀和兼容并蓄的魅力,喜迎八方宾朋。合肥与日本久留米、美国哥伦布、英国德比、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等27个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同216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大陆轮胎、住友化学、法液空、大众等49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合肥投资兴业。合肥,是投资创业福地。先后荣获“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30强”。在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被列为未来十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其中合肥的社会公平竞争力指数在全国城市中排在第一位。
幸福之城 合肥是幸福之城,连续6年入选中国十大幸福城市,2018年上榜“美好生活城市”榜单前三强。2020年推进31项民生工程、20项为民办实事事项,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 城市宜居宜业,群众安居乐业。致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一批百姓家门口的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投入使用。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群众赛事活动规程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将于2021年在陕西省举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体育改革,充分发挥全运会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做出新贡献,经研究决定举办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特制定群众赛事活动规程总则。 一、项目 项目分为比赛类和展演类,其中比赛类15个大项、142个小项,展演类4个大项、43个小项,共19个大项,185个小项。 比赛类大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气排球、毽球、轮滑、龙舟、地掷球、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中国式摔跤。 展演类大项:广场舞、广播体操、健身气功、太极拳。 各项目小项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项目设置》。 二、日期和地点 比赛项目预决赛于2021年4月至9月在陕西及其他省(区、市)举办,展演项目采用线上方式举办,具体要求在各单项规程中明确。 三、参加办法 (一)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行业体协为单位报名。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参加办法在各单项规程中明确。 (二)足球、篮球、气排球、龙舟等集体项目及展演项目,以县、区或县处级以下的街道、乡镇、企事业单位为单位组队参赛。 (三)线下比赛各项目决赛运动队在本项目比赛开始前2天报到,比赛结束后1天离会。各运动员(队)须按各单项竞赛规程的规定交纳伙食费。运动员(队)正式报到至离会期间,组委会统一安排正式在编人员的食宿和必要的市内交通,其它时间发生的上述费用由运动员(队)自理。 参赛办法具体要求在各单项规程中明确。 四、运动员资格与审查 (一)运动员资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经县级以上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 3.运动员须年满25周岁(1996年5月1日前出生)。各项目根据本项目对运动员体能等因素的要求,出于安全考虑设置参赛年龄上限。 4.专业运动员(包括退役运动员,老将组除外)不得参加本人专业项目以及类似项目的比赛,具体要求在各单项规程中明确。 5.运动员代表本人户籍所在地、长期居住地或就职单位(落户、就职1年以上)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长期居住地以本人居住证或社保缴纳记录(满1年)为依据,就职单位以劳动合同、收入及纳税证明、社保证明等为依据,具体要求在各单项规程中明确。 (二)资格审查 1.一名运动员必须以同一身份报名,代表同一组别参赛,禁止跨组别参赛。 2.各单项竞委会将依据有关规定对运动员参赛资格进行审查,通过网络公示接受各参赛单位和社会监督。各参赛单位可利用自查、互查和举报等形式,对运动员参赛资格进行审核与监督。 3.运动员在参赛资格上经查证属实有违反规定的,个人项目取消本人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两人和两人以上项目取消全队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此外,还将根据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和单位进行处罚。 4.运动员(队)被取消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的,已完成的比赛结果不再改变,其被取消的名次依次递补。 五、竞赛办法 (一)体育总局审定并公布各项目竞赛规程。 (二)比赛执行由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或全国单项体育协会审定的竞赛规则。 (三)按照竞赛规程规定的录取标准或录取名额确定参加赛事运动员(队)资格,参赛队伍数量不足录取名额的,按照实际参赛队伍数量录取。 (四)在决赛中,除部分项目按照规则或惯例比赛名次可以并列外,其它项目须排出单项名次,不得并列。 (五)陕西省可有一队(或一名(对)运动员)直接参加决赛。易地举办决赛的项目,承办决赛的省(区、市)可有一队(或一名(对)运动员)直接参加所承办项目的决赛。 (六)为增进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群众体育交流,根据项目情况,安排一定名额由港澳台项目协会组织参赛或运动员代表个人直通决赛,具体要求在各单项规程中明确。 六、奖励 (一)比赛类项目:录取前八名,颁发获奖证书,同时对前三名颁发金、银、铜牌。参赛队数量不足奖励名额的,按照实际参赛队数量奖励。 (二)展演类项目:以“等次”的方式奖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 (三)评选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优秀组织奖,颁发牌匾。 (四)对所有参加决赛的运动员颁发参赛证书。 七、技术官员 (一)各项目的裁判员、技术代表和工作人员由各单项竞委会组织。 (二)各项目技术官员在本项目比赛开始前4天报到,比赛结束后1天离会;因赛前准备工作需要提前报到的人员,须报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 (三)技术官员正式报到至离会期间,组委会将负担其食宿、差旅、市内交通、工作补贴等相关费用。 八、兴奋剂和性别检查 兴奋剂检查和处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性别按照报名提供的证件性别一栏进行检查。 九、疫情防控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坚持“谁主办、谁负责”。根据举办地实际和疫情防控级别及防控工作具体要求,结合项目特点科学研判疫情防控风险,分级精准防控。具体疫情防控方案由单项规程确定。 十、本规程解释权属国家体育总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群众赛事活动赛风赛纪和安全工作的通知 体群字〔2021〕1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行政部门,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关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有关单位: 为严肃赛风赛纪,加强安全防范,确保第十四届运动会(以下简称“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进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举办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是构建“大体育”格局和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安全组织举办好赛事活动对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理解赛风赛纪和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入研究赛事活动安全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坚持底线思维,主动担当作为,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各项筹办工作,确保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顺利、圆满,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将安全工作放在赛事活动组织工作的重要位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将安全防范、疫情防控等与赛风赛纪、反兴奋剂教育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制订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熔断机制”。 二、明确责任分工,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体育总局相关运动项目中心(协会)要切实担负起群众赛事活动的监管责任,全面承担本项目赛风赛纪和安全工作的教育管理、情报信息研判、监督处罚等责任。分管领导和项目主管要下沉到赛区,靠前指挥,严格依法依规依标准做好运动员资格审查、裁判员选派、场地器材查验、申诉仲裁、赛事组织和反兴奋剂等工作,创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要全面梳理各项工作尤其是重要环节、重点队伍、关键场次的风险隐患,防患未然、制订工作预案,增强应对风险、妥善处置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赛事活动承办单位要坚决落实属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制定严格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安全工作预案。全面深入排查治理住宿、饮食、交通、比赛场地、比赛器材、人身安全、舆论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采取巡检、抽检等方式,推进各项措施落实。防疫工作方案和安全工作预案须经承办单位属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和体育总局群体司备案。 各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相关行业体协要全面承担参赛代表团赛风赛纪和安全防疫工作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细化参赛方案和风险防控方案,确保安全参赛。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严肃纪律、严格监督,防止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引导参赛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参赛观、胜负观,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恪守体育精神和道德。 三、加强风险评估,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赛事承办单位属地党委、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抓紧、抓细、抓实,切实做到“五有一网格”(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疫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等措施,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赛事活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风险评估,制定符合实际的赛事防控方案和预案。 各承办单位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和赛事活动实际情况,限定参与人员范围,加强对参赛人员健康状况审查;各比赛场地要认真落实测温验码、通风消毒、佩戴口罩,保障比赛安全有序进行;各参赛代表队要严格按照承办单位属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管理,可本着自愿与应接尽接结合的原则,引导并鼓励参赛人员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同时要加大对参赛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参赛人员的自我防护安全意识。 四、有关要求 (一)贯彻落实《体育总局公安部关于加强体育赛场行为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体规字〔2021〕2号)和《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强赛风赛纪工作的通知》(体办字〔2021〕56号)文件精神。 (二)严格执行《第十四届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赛风赛纪规定》(见附件)。 (三)请体育总局相关运动项目中心(协会)在本项目预、决赛开始前7天,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安全工作预案(包括分管领导、承办单位负责人名单,联系方式),以正式文件形式报体育总局群体司备案,并同时发送电子版。 联系人:王晓阳 电话:010-87182025 附件: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赛风赛纪规定 体育总局办公厅 2021年6月10日
附件: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群众赛事活动赛风赛纪规定 为做好第十四届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赛风赛纪工作,确保运动会公平公正、风清气正、安全平稳,廉洁、高效、有序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一、严禁组织跨省选择派遣运动员。 二、严禁全运会竞技项目专业运动员参加相关项目群众比赛。 三、严禁违反《反兴奋剂条例》、《反兴奋剂管理办法》和《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管制通则》,以任何形式和任何借口使用兴奋剂。 四、严禁组委会、竞委会管理人员、技术官员、工作人员、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等人员以任何形式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相互宴请,大吃大喝,公款旅游等违规违纪行为。 五、严禁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利用社交媒介发泄情绪或误导媒体和公众,不得在赛区或运动员、工作人员驻地摆放或发放非法宣传品。 六、严禁人为操纵比赛,不得暗箱操作,影响比赛公平公正。 七、严禁诱导、组织观众滋事闹事,干扰比赛正常秩序。 八、严禁裁判员徇私舞弊,搞不正之风。 有关单位和代表团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本单位和代表团的各类人员要严肃纪律、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防止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对因监管不力,致使管辖范围内发生严重违纪问题或造成恶劣影响的,体育总局将进行通报批评,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参与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的工作人员和代表团成员发生以上赛风赛纪违规行为,一律先解除全运会任职资格,退回原单位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涉及违反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除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追究责任外,还将依照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另行追究责任。 对违反赛风赛纪的参赛省(区、市)取消或核减其参加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以及全国群众体育先进的参评资格。 对违反本规定的裁判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取消若干场次裁判执裁资格、取消裁判执裁资格一至两年、降低裁判员技术等级资格、撤销裁判员技术等级资格、终身禁止裁判员执裁资格的处罚。 对违反本规定的运动员,视情节轻重,做出取消本届全运会的比赛资格和比赛成绩,禁止参加全国性比赛的处理;集体项目取消运动员所在队伍的比赛成绩。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 反兴奋剂教育参赛资格准入工作的通知 体反兴奋剂字〔2021〕2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行政部门,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关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 为贯彻落实《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强化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意识,坚决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为根本遵循,做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参赛运动员及辅助人员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自觉抵制兴奋剂的意识和能力,保证运动员干干净净参加比赛,反兴奋剂中心决定对参加十四运会的运动员及辅助人员实施反兴奋剂教育参赛资格准入工作(以下简称“准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十四运会准入工作的实施对象为所有参加十四运会(含群众赛事)的全体运动员及辅助人员。 所有准入工作的实施对象必须接受系统的反兴奋剂教育,通过反兴奋剂准入考试,宣誓并签署反兴奋剂承诺书,经参赛单位审批后方能获得十四运会的参赛资格。 二、工作职责 反兴奋剂中心负责制定十四运会准入工作方案;开发反兴奋剂教育准入手册、课件、讲座视频及十四运会线上反兴奋剂教育准入专区(以下简称“准入专区”);指导并跟进各参赛单位准入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汇总准入工作实施情况。 参赛单位负责按照本通知要求组织实施本单位准入工作;进行参赛资格准入审批;配合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三、工作流程 (一)本次准入工作采取线上教育准入和线下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赛单位应成立准入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准入工作的实施。本次准入工作于6月21日正式开始,参赛单位应于该日期之前将准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件1)以传真(加盖印章)和电子邮件方式报送至反兴奋剂中心(传真:010-84370470,邮箱地址:edu@chinada.cn)。 (二)线上教育准入工作流程 线上教育准入工作采取积分制方式进行。运动员及辅助人员须接受多轮常态化的反兴奋剂教育专项培训,通过准入专区进行线上学习和考试,完成宣誓和承诺,累计足够分数后方能获得参赛资格(准入对象如已参加并通过东京奥运会反兴奋剂教育准入考试,则无需进行线上学习和考试,考试成绩以东京奥运会反兴奋剂教育准入考试成绩为准)。准入对象应于8月20日前完成线上教育准入工作,具体工作流程说明如下: 1.用户注册 2.学习 准入对象须进入准入专区进行学习,按要求依次完成规定课程学习。 规定课程包括6门专项课程,包含“兴奋剂检查中运动员的权利与义务”、“行踪信息申报”、“防范误服误用”、“以案为鉴,兴奋剂违规和后果”、“治疗用药豁免”、“反兴奋剂工作六项规定”和10项针对性、提示性课程,包含“零零小课堂系列”、“兴奋剂检查程序”等。 3.考试 准入对象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后,会针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考试,通过课程考试后可获得十四运会参赛资格准入考试积分,准入考试积分满分为100分,达到80分(含)以上为合格。获得准入考试积分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6门专项课程学习(90分) 准入对象完成每门线上专项课程学习后,均须完成考试。每门专项课程考试各设15题(判断题和单选题),每题1分,总分15分。每门专项培训课程设3次考试机会,考试成绩以最高分为最终成绩。 (2)10项针对性、提示性课程学习(10分) 准入对象完成针对性、提示性课程学习后可获得积分,每项积分1分,共10分。 准入专区将设置个人积分进度条,准入对象可对个人积分情况进行实时查看。运动员及辅助人员在完成以上考试内容,同时积分达到80分(含)以上可以生成十四运会参赛资格准入合格证书。 4.承诺 考试通过后,准入对象须进入反兴奋剂承诺页面,在线阅读反兴奋剂承诺书后按照系统提示完成承诺环节。 5.审批 参赛单位对准入对象进行资格准入审批,并填写《反兴奋剂教育参赛资格准入合格人员名单(专业组)》(附件3)和《反兴奋剂教育参赛资格准入合格人员名单(群众组)》(附件4)。 (三)线下反兴奋剂教育活动 线上教育准入工作实施期间,参赛单位可在中国反兴奋剂教育平台资源专区内自行下载手册、课件等资料,充分利用本单位纯洁体育教育讲师,鼓励创新开展集体宣讲、宣誓、拓展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线下反兴奋剂教育活动。 (四)参赛单位应在8月27日前将准入工作总结(含准入合格人员名单),连同准入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图片、视频等相关材料报送反兴奋剂中心。 四、监督检查 为了确保准入工作的有效实施,反兴奋剂中心将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准入工作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形式为准入对象抽查考试和名单核查。 参赛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准入工作的实施,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准入对象“人人过关,无一遗漏”。对未参加准入工作、考试不合格及抽查考试不合格的个人,以及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隐瞒不报的单位将依照总局有关规定进行通报并取消相关人员的参赛资格。 附件: 1.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反兴奋剂教育资格准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反兴奋剂线上教育准入系统操作指南 3.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反兴奋剂教育参赛资格准入合格人员名单(专业组) 4.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反兴奋剂教育参赛资格准入合格人员名单(群众组) 5.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反兴奋剂教育准入手册(可从中国反兴奋剂教育平台下载,自行印刷使用) 注:附件1-附件4详细内容,可登录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官方网站自行下载 反兴奋剂中心 2021年6月9日 (联系人:解犁 联系电话:010-84376806)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 围棋决赛竞赛规程 一、时间、地点 (一)选拔赛:2021年5月1日-7月15日,各省(区、市)、兵团、各行业体协在各自行政区域、系统组织开展“我要上全运”选拔赛,选拔参赛运动员。 (二)决赛:2021年8月进行,日程附后,地点待定。 二、比赛设项 (一)选拔赛:至少设男子个人业余组和女子个人业余组2个小项。其他小项由各省(区、市)、兵团、各行业体协根据需要合理设置。 (二)决赛设10个小项: 1.男子全民团体组 2.女子全民团体组 3.男子个人公开组 4.男子个人业余组 5.女子个人公开组 6.女子个人业余组 7.混合双人公开组 8.混合双人业余组 9.男子个人公安民警组 10.女子个人公安民警组 三、参加办法 (一)选拔赛 1.选拔赛在中国围棋协会、省级体育局的指导下,由省级围棋协会组织,应通过地(市)级、省级逐级选拔,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县(区)级选拔。每个省级行政区域参加选拔赛的总人数应达到300人。 2.选拔赛应冠以“我要上全运”之名。 3.选拔赛组织办法由各单位自行制订。 4.选拔赛可以结合地方常规赛事同步进行。经中国围棋协会授权委托的省级围棋协会同意,可以参照当地标准为成绩优胜者颁发中国围棋协会5段(含)以下段位、级位证书。 5.选拔赛竞赛规程应按照中国围棋协会提供的统一模板制定。选拔赛应于开赛15个工作日之前将比赛相关文件报中国围棋协会审核后方可执行。 6.公安民警组的选拔赛办法由前卫体协负责制订。 (二)决赛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行业体协为单位报名,每单位最多报8名运动员(不含公安民警组)。 2.决赛每单位可报编内领队1人,教练1人。 3.港澳台围棋协会经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同意,可向中国围棋协会申请参加决赛,每个小项限报1队(人)。 4.承办决赛的省(区、市)及本届全运会东道主陕西省可有1队(人)直接进入各小项第二阶段比赛。 5.各小项参赛限制:获得过职业段位的运动员不得参加全民团体和业余组的比赛,具体要求如下: (1)男子全民团体组:每单位限报1队,每队3人,分别由第一台25岁-35岁(1996年4月30日-1986年5月1日出生),第二台35岁-45岁(1986年4月30日-1976年5月1日出生),第三台45岁-60岁(1976年4月30日-1961年5月1日出生)。 (2)女子全民团体组:每单位限报1队,每队2人,分别由第一台25-40岁(1996年4月30日-1981年5月1日出生),第二台40-60岁(1981年4月30日-1961年5月1日出生)。 (3)男子个人公开组:每单位限报1人。 (4)男子个人业余组:每单位限报1人。 (5)女子个人公开组:每单位限报1人。 (6)女子个人业余组:每单位限报1人。 (7)混合双人公开组:每单位限报1对。 (8)混合双人业余组:每单位限报1对。 (9)男子个人公安民警组:另行公布。 (10)女子个人公安民警组:另行公布。 四、运动员资格与审查 (一)运动员资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经县级以上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 3.运动员须年满25周岁(1996年5月1日前出生),不超过60周岁(1961年4月30日后)。 4.在中国围棋协会注册的高水平运动员可代表2021年注册单位参加公开组比赛。 5.未在中国围棋协会注册的运动员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代表本人户籍所在地、长期居住地或就职单位(落户、就职1年以上)参赛,如运动员放弃选择权则户籍优先。长期居住地以本人居住证或社保缴纳记录(满1年)为依据,就职单位以劳动合同、收入及纳税证明、社保证明等为依据。 6.公安民警组运动员资格审核、报名、组织参赛等工作由前卫体协负责。 (二)资格审查 1.围棋竞委会将依据有关规定对运动员参赛资格进行审查,通过网络公示接受各参赛单位和社会监督。各参赛单位可利用自查、互查和举报等形式,对运动员参赛资格进行审核与监督。 2.运动员在参赛资格上经查证属实有违反规定的,个人项目取消本人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两人和两人以上项目取消全队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此外,还将根据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和单位进行处罚。 3.运动员(队)被取消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的,已完成的比赛结果不再改变,其被取消的名次依次递补。 五、比赛办法 (一)采用中国围棋协会审定的最新围棋竞赛规则。 (二)暂定各小项均采用第一阶段积分编排制和第二阶段单败淘汰制的方式进行,比赛轮次根据参赛队(人)数另行公布。各小项用时均为每方30分钟,3次30秒读秒。 (三)各小项比赛细则将在竞赛补充规定中另行公布。 六、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决赛各组取前八名,颁发获奖证书,同时对前三名颁发金、银、铜牌。参赛队数量不足奖励名额的,按照实际参赛队数量奖励。对所有参加决赛的运动员颁发参赛证书。 (二)中国围棋协会根据选拔赛组织情况,评选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比赛围棋项目优秀组织奖,颁发牌匾。 七、报名与报到 (一)参加决赛各单位须在5月31日前第一次报名(报人数),7月20日前第二次报名(报名单),报名方式另行通知。 (二)报名表须加盖省级体育局或行业体协公章。 (三)于比赛开始前2天报到,比赛结束后1天离会。除西部地区外,运动员(队)须交纳一定数额的伙食费。运动员(队)正式报到至离会期间,组委会统一安排正编人员的食宿和必要的市内交通,其它时间发生的上述费用由运动员(队)自理。 八、技术官员 (一)选拔赛裁判员、技术代表和工作人员等技术官员由省级围棋协会选派。 (二)决赛裁判员、技术代表和工作人员由围棋竞委会组织,需在比赛开始前4天报到,比赛结束后1天离会。 (三)技术官员正式报到至离会期间,组委会将负担其食宿、差旅、市内交通、工作补贴等相关费用。 九、兴奋剂和性别检查 兴奋剂检查和处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性别按照报名提供的证件性别一栏进行检查。 十、疫情防控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坚持“谁主办、谁负责”。根据举办地实际和疫情防控级别及防控工作具体要求,结合项目特点科学研判疫情防控风险,分级精准防控。具体疫情防控方案另行公布。 十一、本规程的解释权属中国围棋协会。 联系人:陈凌凯 联系电话:(010)59544778,13671277248 十二、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 围棋决赛参赛事宜补充通知 各参赛单位: 根据体育总局统一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群众比赛围棋项目决赛将于2021年9月20日-2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现将比赛有关事宜补充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 (一)对局时间:2021年9月21日-9月26日 (二)地点:合肥香格里拉大酒店 二、报到与离会 (一)技术官员、工作人员请于9月17日16:00前报到,9月27号12:00前离会。 (二)各参赛队请于9月19日16:00前报到,9月27日12:00前离会。其中只参加第一阶段(男子个人公开组、男子个人业余组、女子个人公开组、女子个人业余组、混合双人业余组、公安民警组)比赛的运动员于9月19日16:00前报到,9月24日12:00前离会;只参加第二阶段(男子全民团体组、女子全民团体组)比赛的运动员于9月22日16:00前报到,9月27日12:00前离会。 (三)因原定在第二阶段进行的混合双人公开组的比赛时间与围甲比赛冲突,请参加该组别比赛的18个参赛单位共36名运动员于9月16日16:00前报到, 9月24日12:00前离会。9月18日-20日提前进行混合双人公开组比赛,期间每个参赛单位可派领队或教练任意1人随队。 (四)技术会议 9月17日和9月20日下午16:00召开领队教练技术会议,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五)报到地点及联系人 报到地点:合肥香格里拉大酒店(合肥市庐阳区濉溪路256号) 联系人:曹 丽,联系电话:18019908632; 酒店总台:0551-65509888。 (六)报到提交材料 1.技术官员、工作人员须提交个人身份证明、“来合肥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赛前14天行程信息健康表及疫情防控承诺书》(附件2)。报到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技术官员不得赴赛区;其它技术官员报到前14天居家健康监测,报到前7天统一由省(区、市)体育局组织技术官员在本省(区、市)进行封闭隔离,并按要求进行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工作。 2.各参赛队须由领队统一提交个人县级以上医务部门身体健康检查证明(赛事举办前2个月内检查结果有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含比赛期间和往返途中)、“来合肥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赛前14天行程信息健康表及疫情防控承诺书》(附件2),并查验健康码为绿码,否则不予参赛。所有适龄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有疫苗接种禁忌症的,由参赛单位开具书面证明后参加全运会。另须准备运动员参赛资格证明(如户口簿、居住证、劳动合同、注册证明、收入证明、纳税证明、社保证明等)备查。 3.赛区核验报到资料后,统一安排所有人员在指定区域接受核酸检测采样,费用由围棋竞委会负担,检测结果呈阴性方可参加比赛(本次核酸检测费用由赛区承担)。未按时报到的人员在核酸检测结果合格前不得进入赛场和参加比赛。 三、食宿安排 (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比赛食宿均由赛区统一安排。所有参赛人员统一入住比赛酒店,并在指定就餐区域用餐。不在指定酒店住宿用餐队伍不得参加比赛。 (二)费用标准 1.住宿费 赛区按照全运会赛事标准为各参赛队正编人员统一安排食宿(标准间)。每队可申请1个单间,单人间每人每天需补差价300元。按防疫要求赛会不安排拼房,若标间产生落单,每人每天需补差价200元。标间数量根据各参赛队人数和性别统一安排。 2.伙食费 各参赛队正编人员每人每天向赛区交纳伙食费100元;西部地区各参赛队正编人员免交伙食费。 3.各参赛队正编人员的住宿费由赛区负担,编外人员赛会不予接待。 4.赛会不接受提前到会和延期离会。 5.用餐有特殊需求的参赛队可在住宿信息表中备注。 (三)费用缴纳 比赛所涉及费用,各参赛队在报到时需一次性交齐。 (四)请各参赛队认真填写住房信息统计表(附件3),于2021年9月14日22:00前报送至赛区。 四、交通安排 (一)各参赛队差旅费自理。 (二)技术官员、工作人员交通往返。 1.技术官员、工作人员高铁票(二等座)自行购买,凭票报销。 2.技术官员、工作人员机票(经济舱)需提供相关信息,赛区进行统一购买。 3.如回程地和出发地不一样须附说明材料。 (三)接送站安排 赛区将在报到和离会日为乘坐高铁、火车抵离合肥南站、合肥站以及乘飞机抵离合肥新桥机场的各参赛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请各参赛队尽量统一抵离合肥),请参赛队于2021年9月14日22:00前报送参赛抵离统计信息表(附件4)。逾期不报视为自行抵达酒店,不予接站。 五、疫情防控要求 赛前在原居住地做好信息检测及相关准备工作,报到时提交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抵达酒店后按照要求进行二次核酸检测。 六、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中国围棋协会 2021年9月13日
附件: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围棋决赛于9月16日-9月27日在庐阳区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和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要求 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要求和属地疫情防控管理原则,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认真细致地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二、组织领导职责 庐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与合肥市组委会联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资格审查组、防控指导组、后勤保障组等,职责分工明确,及时接收、掌握全国的疫情防控最新形势和政策,承担本次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围棋赛事疫情防控的所有工作,督促落实具体事项。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赛前工作 1.摸排参赛人员健康状况 (1)要求各参赛队伍在接到参赛通知后,将参赛人员(含运动员、教练、领队)名单报赛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提交参赛人员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居住城市、体温、症状表现、其它状况说明”四项),同时要求各参赛队伍,在来肥之前下载“皖事通”或支付宝申请“安康码”,按照流程进行实名认证后,如实填写申报信息获取“安康码”,“安康码”为绿色方可参加比赛,其它颜色(黄色、红色)不可参加比赛。所有适龄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有疫苗接种禁忌症的,由三甲医院经医学评估,开具书面证明后参加全运会。 (2)所有来肥人员(含参赛运动员、领队、教练、裁判员、工作人员)须持有抵达肥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否则不予报到。 (3)所有的参赛人员(包含参赛队人员、各类工作人员等)须提供本人近14天行程记录。赛前14天家庭成员(包括共同居住者)或其密切接触的亲朋好友存在以下情况者不得参赛: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者;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境外(包括香港、台湾)旅居史,即回国后仍处在集中隔离或解除隔离后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被判定为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或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尚在随访或医学观察期内。 2.选手报到 (1)参赛人员接站 针对所有外省来肥代表队进行统一接站服务,所有人员核对参赛信息、核酸检测报告之后统一管理,全程佩戴口罩乘坐统一安排好的接待车到达指定报到地点。 (2)资格审查 参赛人员到达指定报到场所之后,在入口处测量体温,体温正常(额温<36.8℃或腋温<37.3℃)方可进行资格复审,需提交抵达肥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赛前14天行程信息健康表及疫情防控承诺书》(详见附件1),并查验“安康码”是否为绿码,资格复审通过后由领队根据酒店要求集中办理入住。入住登记之后再统一进行核酸检测,取样结束后,进入房间封闭,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后方可进入赛区指定区域活动,对通过资格复审的运动员及相关人员,发放运动员参赛证。 (二)酒店防控工作 属地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在比赛酒店设立物资储备区、核酸检测区、健康观察室等区域,一旦出现疫情或疑似疫情病例,及时、妥善处理。各参赛队领队为各自队伍疫情防控责任人。 1.所有参赛人员以相对集中封闭的方式进行管理,尽可能保证同一队伍人员入住同一楼层,只能在赛事所在酒店活动,不得擅自离开酒店。如确有需要,必须由领队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申请,获得批准方可出行。 2.酒店房间保持适度通风,在自然通风的同时,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天气炎热时空调应调节至适应温度,不宜过低(建议不低于26度),若酒店是中央空调,则每天定时定量提供新风,关闭回风,定期对空调滤网进行清洗消毒,酒店公共区域每天按时进行消毒工作。 3.酒店入口处设立体温检测岗,在酒店大堂明显位置摆设免洗洗手液,对所有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非本次参赛人员查验安康码,体温异常者休息5-10分钟进行复测。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登记并转至健康观察室,与相关团队疫情防控责任人联系。 4.所有参赛人员在酒店内公共场所活动,必须佩戴口罩,利用酒店电子屏、展架等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要点。 5.酒店为各参赛队和各类工作人员设立专用就餐区域,比赛期间禁止销售进口冷链食品。 6.酒店内专门设立健康观察室,并配备防护服、N95、75%酒精、护目镜或面罩等专业防护物资,一旦发现可疑病例,第一时间安置在健康观察室,拨打120并及时通报疫情防控负责人,由专车送至就近发热门诊处置。 7.酒店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体温低于36.8度者方可上岗工作。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须全程佩戴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并时刻注意保持个人卫生、个人防护。 (三)比赛场馆防疫工作 1.在赛场指定出入口设立体温检测处,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前测量体温,合格者方能入场。如有体温超过36.8度者,休息片刻后使用水银体温计进行复测,若异常第一时间报告疫情防控负责人,并按照疫情防控部门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2.赛场做好室内通风、消毒工作。比赛前后,赛区竞赛工作人员对棋盘棋子棋钟等竞赛用品等进行消毒,严格做到一用一消。 3.赛场设置健康观察室,并配备专业疫情防控人员,在比赛、训练时发现可疑病例第一时间按照防控要求妥善处置。 4.错时错峰安排进出赛场,避免人员聚集。运动员、嘉宾等区域设置行走线路指示标线标牌。 5.赛事期间,除参赛运动员及工作人员外,比赛场馆实行封闭管理,不允许其他无关人员进入。 四、工作要求 (一)履行主体责任。庐阳区严格落实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有关疫情防控的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二)加强联防联控。庐阳区各区直机关单位、属地街道积极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多层次的防控工作体系,畅通信息渠道,加强工作协同。 (三)科学组织实施。充分考虑赛事项目特点、规模、场地和人群密度等因素,加强各风险环节的综合评估,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同时,加强自查、巡查,动态调整、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竞赛委员会名单
名 誉 主任:林建超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 名誉副主任:常 昊 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 主 任:王 谊 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秦 旭 安徽省体育局副局长 路 军 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 主 任:菅 青 合肥市体育局局长 赵庆一 庐阳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凌凯 中国围棋协会普及推广部负责人 杨 诚 中国围棋协会宣传文化部负责人 张 蔚 中国围棋协会国际交流部负责人 孙占杰 中国前卫体育协会竞赛处调研员 秘 书 长:陆志勇 合肥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沈项林 庐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委 员:叶 畅 中国围棋协会普及推广部项目主管 宋九九 中国围棋协会宣传文化部项目主管 石 峰 合肥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 张 峰 合肥市全民健身中心主任 汪贻政 合肥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三级主任科员 周 宏 合肥市全民健身中心副主任 李红权 公安庐阳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季海礁 区政府办主任 胡晓玲 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杨天寿 区发改委主任 郑家凯 区教体局局长 盛 国 区经信局局长 宋 燕 区文旅局局长 陈 杰 区卫健委主任 孙 强 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刘 斌 区城市管理局局长 张圣勇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张士明 区亳州路街道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陶 亮 交警庐阳大队大队长 胡 奇 庐阳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张 燚 共青团庐阳区委副书记 胡 敏 区教体局党委委员
竞委会办事机构 办公室 主 任:郑家凯(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主任:周继黄、胡 敏 成 员:孙华付、李长保、曹 丽 竞赛处 组 长:陈凌凯(中国围棋协会普及推广部负责人) 副组长:叶 畅、周 宏 成 员:吴永奇、苏景浩 疫情防控及医疗保障处 组 长:陈 杰(区卫健委主任) 副组长:李金梅、张 娜、陈静波 成 员:潘 霆、胡传萍、陈 芳 安全保卫处 组 长:夏佩峰(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副组长:叶 亮、凌德江、陈 政、袁新强 成 员:汤顺俊、吴 俊、王晨鸿、章圣叶、潘 晖、 张 丽、孟凡远 接待及后勤保障处 组 长:胡 敏(区教体局党委委员) 副组长:杨 戎、袁 军、吴永奇 成 员:苏东健、张圣春、董吉强、汪 滔、张 扬 陶海棠、张 轩、魏 国、陆元金、胡立明、王 灿 新闻宣传处 组 长:杨 诚(中国围棋协会宣传文化部负责人) 胡晓玲(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副组长:宋九九、余挺生、陈 鹏、任 琨 成 员:王 凯、魏晓娟 技术官员 仲裁委员: 王汝南(中国围棋协会)、方天丰(中国围棋协会) 杨 一(重 庆)、袁国强(前卫体协)、胡世侠(安 徽) 技术代表: 程裁波(安 徽) 裁 判 长: 王 林(河 北) 副裁判长: 周 钢(内蒙古)、李 霞(辽 宁) 王月裕(山 东)、周德康(浙 江) 裁 判 员: 张红莲(江 苏)、张泽华(四 川)、郭志强(山 西) 于 浩(福 建)、谈 娜(陕 西)、江 舟(重 庆) 张来平(安 徽)、戴望东(安 徽)、刘 向(安 徽) 李 涛(安 徽)、黄继勇(安 徽)、韩蒙蒙(安 徽) 刘文静(安 徽)、易 群(安 徽)、苏明新(安 徽) 季六生(安 徽)、汤传瑞(安 徽)、袁兴林(安 徽) 戴忠健(安 徽)
代表队名单
北京市 领 队:李 根 教 练:谭 瑛 运动员:男子个人公开组:柁嘉熹 男子个人业余组:王鋆儒 女子个人公开组:曹又尹 女子个人业余组:孙 赛 混合双人公开组:曹又尹、陈耀烨 天津市 领 队:傅 强 教 练:陈 瑞 运动员:男子个人公开组:唐韦星 河北省 领 队:胡 明 教 练:赵余宏 运动员:男子个人公开组:杨 一 男子个人业余组:马天放 女子个人公开组:贾罡璐 女子个人业余组:戴一鸣 混合双人公开组:贾罡璐、王 雷 混合双人业余组:王 学、李春芳 山西省 领 队:周 杰 教 练:李 魁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刘智超、康 成、原 卿 女子全民团体组:王 楚、刘娅莉 男子个人公开组:韩 晔 男子个人业余组:康 成 女子个人公开组:李小溪 女子个人业余组:王 楚 混合双人公开组:韩 晔、李小溪 混合双人业余组:刘智超、刘娅莉 内蒙古自治区 领 队:杨 锋 教 练:严启蒙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王 伦、张 建、赵兴明 女子全民团体组:张 晶、钟 梅 男子个人业余组:李伟方 女子个人业余组:张 晶 混合双人业余组:孟江涛、张一先 辽宁省 领 队:杨学军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杜 夏、李嘉男、于 强 女子全民团体组:唐梦遥、赵 君 男子个人公开组:田 周 男子个人业余组:李嘉男 女子个人业余组:唐梦遥 混合双人业余组:杜 夏、赵 君 吉林省 领 队:魏 博 教 练:金红冰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白宝祥、安正国、于东光 男子个人业余组:白宝祥 女子个人业余组:郭圆园 黑龙江省 领 队:刘书红 教 练:鲁 健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赵 鹤、吴 雨、卢 鹏 女子全民团体组:刘 策、周 迅 男子个人公开组:钱留儒 男子个人业余组:赵 鹤 女子个人公开组:孙冠群 女子个人业余组:周 迅 混合双人公开组:孙冠群、朴文垚 混合双人业余组:吴 雨、刘 策 上海市 领 队:单霞丽 教 练:刘世振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唐崇哲、胡煜清、胡子真 女子全民团体组:邓伊伦、胡燕华 男子个人公开组:胡耀宇 男子个人业余组:王 琛 女子个人公开组:芮乃伟 女子个人业余组:胡燕华 混合双人公开组:胡耀宇、芮乃伟 混合双人业余组:胡煜清、邓伊伦 江苏省 领 队:徐 倩 教 练:丁 波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于 天、梁 程、冯云散 女子全民团体组:艾欣楠、金 添 男子个人公开组:芈昱廷 男子个人业余组:于 天 女子个人公开组:王晨星 女子个人业余组:艾欣楠 混合双人公开组:芈昱廷、王晨星 混合双人业余组:梁 程、张琪奕
浙江省 领 队:卢俊和 教 练:蓝 天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曹汝旭、王可扬、周叶蕾 女子全民团体组:郑 璐、朱怡晨 男子个人公开组:连 笑 男子个人业余组:王可扬 女子个人公开组:汪雨博 女子个人业余组:朱怡晨 混合双人公开组:汪雨博、童梦成 混合双人业余组:曹汝旭、郑 璐
安徽省 领 队:肖丽莎 教 练:庞 延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金煜翔、张荣正、沈逢春 女子全民团体组:韩玥莹、潘 斐 男子个人公开组:李东方 男子个人业余组:王仲夏 女子个人业余组:韩玥莹 混合双人业余组:潘 斐、冯 波
福建省 领 队:罗 云 教 练:王 鹭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刘正阳、卢 宁、杨 浩 女子全民团体组:马爱燕、王其红 男子个人公开组:马笑冰 男子个人业余组:卢 宁 女子个人业余组:马爱燕 混合双人业余组:吴天鹤、王其红 江西省 领 队:喻 平(兼) 教 练:喻 平 运动员:男子个人公开组:彭立尧 男子个人业余组:陈俊宇 女子个人公开组:唐 奕 混合双人公开组:彭立尧、唐 奕 山东省 领 队:尹 航 教 练:曹大元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王本东、冯 毅、丁海峰 女子全民团体组:陈卉敏、张建军 男子个人公开组:江维杰 男子个人业余组:王本东 女子个人公开组:王 爽 女子个人业余组:陈卉敏 混合双人公开组:江维杰、王 爽 混合双人业余组:冯 毅、苗小溪 河南省 领 队:程 长 教 练:汪见虹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李天罡、吕睿超、王峥增 女子全民团体组:栾诗雅、刘 霞 男子个人公开组:何 鑫 男子个人业余组:王峥增 女子个人公开组:金 珊 女子个人业余组:刘 霞 混合双人公开组:金 珊、张英挺 混合双人业余组:李天罡、栾诗雅 湖北省 领 队:张翼飞 教 练:阮云生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康达奇、刘 帆、雷志刚 女子全民团体组:张冬云、陈雪辉 男子个人公开组:李 喆 男子个人业余组:康达奇 女子个人公开组:鲁 佳 女子个人业余组:张冬云 混合双人公开组:鲁 佳、钟文靖 混合双人业余组:刘 帆、陈雪辉 湖南省 领 队:洪镜海 教 练:余文宇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丁一舟、潘 勇、刘前斌 男子个人业余组:丁一舟 混合双人业余组:刘前斌、龙 慧 广东省 领 队:陈志刚 教 练:廖桂永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李子祺、蔡 晶、佟 云 女子全民团体组:王 卓、雷秀瑜 女子个人公开组:陈一鸣 女子个人业余组:雷秀瑜 混合双人公开组:戎 毅、蔡碧涵 混合双人业余组:李子祺、王 卓 广西壮族自治区 领 队:林如海 教 练:林如海(兼)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张坤峰、王立国、崔寿福 男子个人业余组:张坤峰 女子个人业余组:黎念念 海南省 领 队:谢秋雄 教 练:夏广龙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王一名、钟德坤、吴 衡 女子全民团体组:贾丽艳、李艳琳 男子个人公开组:付 利 男子个人业余组:王一名 女子个人公开组:马媛媛 女子个人业余组:李艳琳 混合双人公开组:付 利、唐 盈 混合双人业余组:吴 衡、贾丽艳 重庆市 领 队:黄 波 教 练:古 力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张雨涵、彭鸿礼、高 培 男子个人公开组:李轩豪 男子个人业余组:徐陶剑 女子个人业余组:胡盼盼 混合双人业余组:冷雪峰、邱文绮 四川省 领 队:宋雪林 教 练:李 亮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简中凡、李河江、龙 霖 女子全民团体组:杜雪雯、林幽静 男子个人公开组:党毅飞 男子个人业余组:简中凡 女子个人公开组:李 莹 女子个人业余组:杜雪雯 混合双人公开组:党毅飞、李 莹 混合双人业余组:林幽静、张霁阳 贵州省 领 队:冯 丹 教 练:徐劲涛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张泽君、周伟平、李 波 女子全民团体组:陈秋涵、胡 笳 男子个人公开组:兰先达 男子个人业余组:陈秋涵 混合双人业余组:谢云松、袁 靖 云南省 领 队:段 荣 教 练:邱继红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张朱泓杉、陈 剑、杨泉飞 女子全民团体组:刘心婷、王明霞 男子个人公开组:王 垚 男子个人业余组:杨泉飞 女子个人业余组:王明霞 混合双人业余组:张朱泓杉、刘心婷 西藏自治区 领 队:赵 钧 教 练:陈 盈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周竣铂、余 鹏、江 斌 男子个人公开组:陈 浩 男子个人业余组:贾文升 陕西省 领 队:黄燕京 教 练:李云生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李 旭、王一喆、邓少常 男子个人公开组:陶欣然 男子个人业余组:李 旭 女子个人公开组:李 赫 混合双人公开组:李 赫、时 越 混合双人业余组:王一喆、魏思悦 甘肃省 领 队:杨 琪 教 练:蒋立峰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邵连涛、张鹏涛、龙忠民 女子全民团体组:杨小文、张俊英 男子个人业余组:邵连涛 女子个人业余组:高子渊 混合双人公开组:高子渊、张念祺 混合双人业余组:龙忠民、杨小文 青海省 领 队:赵 灵(兼) 教 练:赵 灵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刘海印、孙守慧、李若东 男子个人业余组:李 峰 女子个人业余组:马玉娟 混合双人业余组:金小川、马玉清 宁夏回族自治区 领 队:郭小稳 教 练:毕延青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郭兆涵、张 宇、董习杰 男子个人公开组:郑宇航 男子个人业余组:李子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领 队:卢秋妤 教 练:叶小云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赵天宇、屈 勇、乔丽光 男子个人业余组:田永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领 队:孙自和(兼)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魏玉林、杨宝安、孙自和 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 领 队:熊永钧 教 练:向 雷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沈 通、程 驰、岳敏春 男子个人业余组:任 辰 中国金融体育协会 领 队:闫 琪 教 练:乔 婷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褚吉辰、杨旭将、王煜炜 男子个人业余组:张京军 中国石油体育协会 领 队:张义斌 教 练:李秀峰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吴文达、赵 犇、赵国锋 男子个人业余组:卢 希 女子个人业余组:王厚民 中国煤矿体育协会 领 队:张金常 教 练:王 程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马霄楠、渠向峰、尹建强 女子全民团体组:苏敬清、侯琳红 男子个人公开组:丁 烈 男子个人业余组:尹建强 女子个人公开组:杨 梓 女子个人业余组:苏敬清 混合双人公开组:丁 烈、杨 梓 混合双人业余组:马霄楠、侯琳红 中国石化体育协会 领 队:吴次珍 教 练:周 文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耿 华、陈云华、陈文辉 中国航空体育协会 领 队:刘 波 教 练:廖建兵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马 拓、赵 文、王洪侃 中国民航体育协会 领 队:彭潇然(兼) 教 练:彭潇然 运动员:男子全民团体组:龙 勇、陈智敏、朱尊蔚 混合双人业余组:彭潇然、周子傲 公安民警组参赛队名单 北京前卫体协 领 队:李 爽(兼) 运动员:男子组:李 爽 女子组:肖 元 河北前卫体协 领 队:高 鹏(兼) 运动员:男子组:高 鹏 内蒙古前卫体协 领 队:杨 森 运动员:男子组:张卫东 辽宁前卫体协 领 队:符 瑞 运动员:男子组:主湘利 上海前卫体协 领 队:张佳莹 运动员:男子组:顾 彬 江苏前卫体协 领 队:严夏明 运动员:男子组:季 裕 浙江前卫体协 领 队:朱沈甸(兼) 运动员:男子组:朱沈甸 女子组:胡铭闽 安徽前卫体协 领 队:薛维武 运动员:男子组:刘文艺 福建前卫体协 领 队:石 磊 运动员:男子组:游海青 女子组:黄苾琪 江西前卫体协 领 队:高双章 运动员:男子组:关志坚 山东前卫体协 领 队:张 华 运动员:男子组:魏 鹏 女子组:吕相瑜 湖北前卫体协 领 队:周晓立 运动员:男子组:周 韬 河南前卫体协 领 队:郭宏斌 运动员:男子组:高 峰 女子组:蒋梦瑶 广东前卫体协 领 队:袁景权 运动员:男子组:杨郁杏 女子组:熊颜熠子 广西前卫体协 领 队:赵春咏 运动员:男子组:张永松 重庆前卫体协 领 队:赵红军 运动员:男子组:萧 笛 四川前卫体协 领 队:王学英 运动员:男子组:邱 军 女子组:刘晶晶 陕西前卫体协 领 队:崔 睿 运动员:男子组:徐 波 山西前卫体协 领 队:张文山 运动员:男子组:梁小军 铁路前卫体协 领 队:方小平 运动员:男子组:汤晓东 女子组:杨亚歌
赛场平面图
首善之区 幸福庐阳 庐阳区位于合肥市区中北部,以老城区为核,呈扇形向西北延伸。辖区面积137.6平方公里,辖1乡1镇、9个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常住人口69.2万人。“十三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连跨5个百亿台阶、提前一年跨入千亿城区行列,2020年达1104.2亿元,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首次入选“高质量发展百强区”。
创新引领的科技强区。拥有包括科学岛在内的近20平方公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密集布局了多个大科学装置集群,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2个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在建,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强光磁、雷电防护设施推进前期工作,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研究院之一的能源研究院、安理工高等研究院实质运营,正在加快建设创新策源强劲、成果转化高效、生活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科学新城。
繁荣繁华的三产强区。三产经济占比超八成,素有金融中心、购物天堂美誉。成功创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拥有全省最大金融集聚区,汇聚各类金融机构600多家,银行、保险、证券省级总部占全省近半数,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三成比重。获评中国商业名区,四牌楼大商圈为安徽第一商圈,云集了银泰中心、商之都、百货大楼等商业旗舰,淮河路国家级步行街创建稳步推进,宜家家居、苏宁广场、银泰二期等加快建设。合中欧班列年开行568列,位居长三角第2、全国第6,合肥国际内陆港基地即将开建,中外运供销物流园加快建设。
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区。庐阳区是合肥的起源地、庐州文化的摇篮和全市的文化中心。自秦代合肥置县,庐阳老城区即“古庐州府”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唐贞观年间,大将尉迟敬德受李世民派遣,在教驽台以南高地重筑城池,史称金斗城,为今合肥老城建城之始。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3家、省级3家、市级11家,古刹明教寺、庐州府城隍庙、逍遥津古战场、教弩台旧址、李鸿章故居等古迹众多,三孝口、四牌楼等已成为合肥城市坐标和历史记忆。
宜居宜游的魅力城区。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家,是“亚洲金旅奖•首批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翡翠项链”环城公园环绕拥抱,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等点缀其间,营造了城园交融的仙姿神韵。南淝河穿城蜿蜒而过,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碧波荡漾,三国遗址公园、庐州公园等交相辉映,形成“一河襟两水带多园”独特生态环境。区位优势明显,区内路网完善、交通便捷,高速、高铁环绕,西北毗邻新桥机场,轨道交通2、3号线穿境而过,5号线即将通车,8号线、S1号线加快建设。
惠民和谐的幸福城区。“学在庐阳”成为全市共识,汇聚了合肥六中、四十五中、南门小学等王牌教育资源,现有初中10所、小学27所、幼儿园145所,连续4次获评全省教育强区,致力在全省率先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拥有各类医疗机构285家,其中省市顶尖三级医院7家,每千人床位数18.06张、执业医师8.7名、注册护士数9.86人,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基本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建成阅读空间10处,文旅艺术季、三国围棋赛等活动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