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这位11世纪的文化巨人,虽然没在宿州做过官,却与宿州结下了无法割舍的不解之缘。从他29岁第一次来宿州,到59岁被贬南粤时再来,30年间他先后约十次来往滞留于宿州,不仅在宿州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履痕,而且给我们留下丰厚的文化瑰宝。 一 苏轼与宿州结缘的纽带当首推汴河。隋炀帝于公元605年下令开挖通济渠,西起洛阳,东达洪泽。唐宋时期称汴水,成为当时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宿州就是当时舟车交会、帆樯如林、商旅云集的重镇之一。苏轼一生跌宕起伏,行踪遍及大半个中国,多次从汴河往返经宿州,与友人酬唱宴饮,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苏轼笔下第一次提到宿州,是熙宁十年(1077)四月,乘船到徐州赴任,途经宿州,教授刘泾写诗相赠,苏轼次韵答之,诗为《宿州次韵刘泾》:“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其弟苏辙与之同行,也有答诗《次韵宿州教授刘泾见赠》。苏轼后来还邀请刘泾到徐州相聚,并写诗劝勉刘泾“吟诗莫作秋虫声”。 其实,那时改任徐州知州,苏轼心里是十分高兴的,因为这里既距京师近,又离弟弟苏辙近,而且苏辙未来的亲家曹九章正在宿州任知州。所以,在五月下旬,苏轼携同弟弟苏辙先到宿州,受到曹九章的热情接待。在济南知州李常的撮合下,苏辙的三女儿和曹九章的儿子联姻之事议定后,苏辙和哥哥一起在徐州过了中秋节,然后才回南京上任。 二 苏轼任徐州知州时,萧县为徐州所辖。萧县境内有一朱陈村,地处深山之中,民风古朴。苏轼就去该村考察过。当苏轼问及村名的来由,村民向他介绍说,村人的先辈一姓朱,一姓陈,原为儿女亲家,共同在朝为官。东汉末年,为避战祸,双双带领家人隐居山林。因爱这里山幽水静,便定居下来,两姓情同手足,相互约定:男不外娶,女不外嫁,世代联姻。而今几百年过去了,两家依然恪守先祖遗训。由于村民们都是儿女亲家,故而农事互相帮助,家事相互关心,极少口舌之争,绝不伤风败俗。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写过《朱陈村诗》,对其古朴的婚姻习俗给以记述。五代时期的后晋天福年间,名画家赵德元据白居易诗意,画出《朱陈村嫁娶图》。这幅名画为陈季常所藏,苏轼被贬到黄州时,适逢陈季常正住在黄州,他们两个原为好友,在黄州过从甚密。一次,陈季常拿出《朱陈村嫁娶图》请苏轼为之题诗留念,苏轼展玩甚久,感慨万千,遂题诗二首,其二云:“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摧钱夜打门。” 苏轼到徐州上任的当年,适逢洪水泛滥,城中受灾。然而第二年的冬季又大旱,一冬天无雨雪。传说萧县西南五十里有雾猪山,其泉曰雾猪泉,为猪龙所伏,岁旱,祷雨极灵。作为地方官的苏轼于是也到萧县雾猪泉求雨祈雪,并写下了《祈雪祝文》。虽然事属前人科学知识之局限,但勤政爱民的拳拳之心可表天日。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十二月,在萧县白土镇之北发现了石炭(即煤炭),苏轼非常高兴,认为石炭有大用,用来冶铁作兵器,犀利无比,喜作《石炭》一诗,对石炭的作用大加赞扬,体现了他对民生与国防的关注,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诏命苏轼由徐州移任湖州知州,路经宿州,又上岸告别亲友。苏轼泛舟来到灵璧,应灵璧人张硕之请,进了张氏园,游玩了一天,并写下了《张氏园亭记》,抒发人生的感慨,“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此文体现了苏轼心胸豁达、随遇而安的天性。但谁曾想到之后不久,这篇文章却成了政敌弹劾他的口实之一。 淮东提举李宜之看到此文后,认为这段文字义理不顺,既淆乱取士之法,又诱使天下无尊君之义,废为臣之道,“颇涉讥讽,请求根治”,把《张氏园亭记》呈送京城御史台。当时御史台正在整理苏轼诗文中讪谤时政的内容,李宜之正好给他添加了罪证。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四月,苏轼在湖州上任,任职三个月,“乌台诗案”暴发。他们将苏轼诗文断章取义,冠以“讪上惑众”、“伤教乱俗”的罪名,请求对苏轼下狱治罪。 御史台官员原要把苏轼置于死地,赖得宋神宗母亲高太后的庇佑,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苏轼到了黄州,一住就是四年多。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四月,诏命苏轼由黄州移任汝州知州。他与家人乘船沿长江而下,然后转入运河和淮河,于十二月下旬来到泗州。次年正月初十左右,苏轼来到宿州。时值上元节(正月十五),苏轼在亲友的陪伴下再次游览这座运河名城目睹宿州的繁华,东坡居士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南乡子·宿州上元》一词:“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三 今天宿州的古城墙上有“扶疏亭”,亭中现存苏轼“墨竹”石碑一块,画有疏竹二枝,并有题诗、落款和加盖的印章:“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旧和太白句也并为写照。东坡居士”。据志书记载,此墨竹图是东坡守徐时赠与宿州太守,宿守刻诸石,构亭贮之,亭外植绿竹千竿,以益其胜。亭名扶疏,取竹影扶疏之意。经查苏轼诗文,图中题诗乃是苏轼元丰八年(1085)所作《和李太白》中的句子,又因苏轼到黄州之后始称东坡居士,因此,这幅墨竹图应当作于元丰八年之后,而不是东坡守徐的元丰二年。至于所赠何人,尚无从考证。 苏轼还与宿州建城、灵璧建县有过一段渊源。元佑七年(1092)九月,苏轼改任兵部尚书,回京赴任途经宿州。当时宿州知州周秩向朝廷申请修筑宿州外城,需耗资一万九千余贯、动用人力五十七万余工、为时五年之久。苏轼了解到宿州修筑外城,是因为“宿州豪民多有园宅在外”,故“煽摇此说”。为少数豪民而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苏轼认为“有大害而无小利”,乃极力阻止。此时恰逢灵璧由镇建县,费用需摊派到百姓头上,苏轼认为不妥,因此给朝廷上《乞罢宿州修城状》,建议停建宿州外城,从朝廷已经下拨的一万贯建城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灵璧建县,不再向百姓征收钱物。不久这项奏议得到朝廷批准,使宿州百姓免除了一场摊派之苦。 苏轼任兵部尚书不久,又移任定州知州。他在定州任职期间,遭到诬陷。当时宋哲宗年仅18岁,亲政不久,便从奸臣所请,将苏轼贬往英州,这一年是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已59岁。在赴英州途中,他于5月10日前后来到宿州,友人晁说之设酒宴接待他。席间,苏轼老泪纵横,考虑到这次去英州难以再生还,在酒席上高歌《阳关三叠》,长歌当哭。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到宿州。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也许对苏轼而言,宿州只是他一生中惊鸿之一瞥。但就在这只鳞片爪之间,我们已经看到他目极八荒的气度、包纳百川的胸襟、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针砭时弊的勇气。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光芒,历经千年而不衰,可能这就是他不同寻常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