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9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罗斯为何难以征服?这场近代战役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复制链接]

879

主题

1183

帖子

39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00:1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它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东西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南北宽为4000公里,跨越4个气候带。


它广袤无垠的领土,纵横流淌的大江大河,令人生畏的冻土冰原,几个世纪以来都是欧陆征服者们的噩梦与坟墓。时间、空间、寒冷、饥饿以及战斗民族不屈的精神是对抗入侵者的不二法宝。
不世出的青年才俊
瑞典的查理十二世,不到十六岁就继承王位的年轻人,是十七、八世纪称雄欧陆的瑞典瓦萨王朝的第十位君主。在西方军事史上,他是一位个性特殊,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将。他是一个为战斗而生的人,对于战争的困难和冒险具有特殊癖好,他对自己拥有着惊人的自信,没有目标是他不能实现的。


查理十二
始于十七初的瑞典军事改革,也为查理十二的东征西讨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古斯塔夫二世的创新性军事革命,征兵制替代了佣兵制,军队的编制变得小型化,后勤制度第一次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炮兵第一次成为独立兵种,并与步兵、骑兵和后勤兵密切配合共同作战。
1700年11月,查理乘着雪夜率领8000瑞军奇袭被近四万俄军围困的纳尔瓦要塞,大败俄军,一战成名。之后他又在波兰、萨克森多次击败数量处于绝对优势的敌军。查理在欧陆刮起了一阵黄色旋风,所到之处无不臣服于他。1707年9月,在经过两年的周密准备之后,查理十二开启了他长达三年之久的俄罗斯远征。


古斯塔夫二世
彼得的野望
查理的敌人,就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大帝。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一世是俄罗斯精神的象征,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无论好与坏,会如此集中这样一个君王身上,他的血与肉,他的脾气和天才,他的美德和罪恶,都注定他会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
彼得大帝在精神方面是一个强弱互见的混合体,他冲动、粗鲁、野蛮、缺乏自制力;他易怒多变,有时勇敢、有时怯懦;他信心坚定,不畏惧险阻,完全凭着意志力和残忍的雷霆手腕,迫使他的臣民勉强接受他的改革。 在当政的数十年里,他一直在拓展俄罗斯的疆土和巩固他的独裁统治。
十八世纪初,彼得在稳定了和土耳其的关系之后,开始了他的欧陆攻略之旅。他首先拥立萨克斯选侯奥古斯特为波兰国王,并借机攫取了大片领土。随后又借瑞典国王新丧,联合丹麦、萨克森等强国一起共谋瓜分瑞典帝国。在他眼里,新即位的查理十二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而已。不过很快,查理十二就用大炮和刺刀让彼得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彼得大帝
短短数年,俄罗斯在欧洲的苦心孤诣的成果便付诸东流,彼得和他的俄军也染上查理恐惧症,在英明神武的瑞典国王面前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进军乌克兰
1707年秋,查理率领5万人的部队,其中步兵2万、骑兵2.4万,炮兵及辅助人员7000余人,自西里西亚出发,向辽阔广袤的俄罗斯进军。这是查理一生中所统领的兵力最强大、装备最精良、后勤补给最充足的部队。 此时查理的威望已经达到了最高峰,除了极个别有战略智慧的明眼人,全欧洲都预测他可以击败沙皇,并在克里姆林宫接受彼得的投降。
由于前期昏招频出,彼得此时已经变得孤立无援。他曾经提出与查理媾和,并主动给查理去信表降,但是被查理果断拒绝了。彼得遂只好使用整个俄罗斯来对抗强大的瑞典人。他一面派出骑兵部队逐次袭扰查理的后方交通线,一面实施坚壁清野策略,将西里西亚至莫斯科道路上的许多村镇均付诸一炬,同时还着手加强莫斯科的防御以及克里姆林宫的要塞工事。
查理本人也做好了长久作战的准备,他深知俄罗斯广袤无垠的土地会对他本就不多的军力造成不可避免的消磨。他进入俄罗斯不久,就停止了前进,并在明斯克以北的拉多斯科维奇度过了整个冬天。随后他制定了两条战略,一是经明斯克北上收复波罗的海的失地,并攻占圣彼得堡;二是南下乌克兰,并以其为稳固战略后方,寻机攻击莫斯科。
最终,乌克兰丰富物产以及当地土著首领的友善态度起了决定作用,查理选择了后者。1708年夏,查理率军经鲍利索夫强渡别列津纳河向乌克兰进军,一路上与俄军发生了多次遭遇战, 战斗虽均以俄军的惨败告终,但俄军从初期的一触即溃,慢慢逐渐变得坚强 起来,有些战斗打的相当精彩。
查理的致命抉择
1708年6月,查理越过了第聂伯河,并于夏末秋初与彼得的主力进行了一次重要的会战。会战依然是瑞典军大获全胜,但此次会战让查理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即迅速进军乌克兰并攻打莫斯科,就可以结束战争。


第聂伯河

在此观念的引导下,查理改变了既定的稳扎稳打战略,他分兵三路,一路主力由他亲自率领即刻深入乌克兰腹地,继续寻找彼得迫使其接受决定性的会战,击败之并继而攻占莫斯科,一路偏师以基辅、斯摩棱斯克为目标向东北方向进攻,再以留在波兰的预备部队为基干组成一路偏师,进攻圣彼得堡,攻占沙皇的新首都。
这一战略看似多路出击,多点开花,实则违背所有战争原则, 查理原本不多的兵力更加分散了,原本的增援力量也被透支了。 查理对自己过分自信,而对彼得过分轻视了。分兵之后不久,查理就遭到第一个打击,原本归顺他的乌克兰当地土著遭遇了彼得的突袭,大量为查理准备补给物资落入俄军之手,在乌克兰建立补给基地的计划也落空了。紧接着他的补给支队,也遭遇了俄军的袭击,部队和物资均折损大半。
更可怕的是,俄罗斯特有的“冬”将军如期而至。1710年的冬天,欧洲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寒潮(历史惊人的重复),这一年波罗的海冻结了,法国的塞纳河结了冰,甚至连威尼斯的运河也塞满了冰块。 由于轻敌,查理的两个重要过冬基地罗姆内和加迪亚兹还遭受了俄军骑兵的突袭,大量房屋和过冬物资被烧毁,瑞军衣食两缺,冻死冻伤者达5000人之多。


冒着风雪进攻的瑞典士兵

波尔塔瓦的围攻
1709年2月,在历经了一个可怕冬天的折磨之后,查理终于等来了春暖花开。严寒和俄军的袭扰,使他损失惨重,补给也快全部消耗完了。查理的首相皮普尔伯爵在写给自己妻子的信中写道:“军队所处的情况糟糕透顶,可怜程度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但这些在查理看来,根本不值一提,他决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底。
1709年初夏,查理拒绝了麾下将领退回波兰的劝阻,他决定先发制人,进攻波尔塔瓦。这是一个横亘在查理进军道路上的设防要塞。彼得此时也一反常态,他很快将主力集中在波尔塔瓦周边,准备与查理算总账。
1709年6月17日,会战打响。双方兵力对比是1.25万对4.5万,俄军数量优势明显,但瑞典军早已习惯了以少打多,战役胜负难料。 查理一如既往仍是瑞典军的取胜之匙,作为一名突击将军,他在战场上独具慧眼,总能很快找到敌人战线或阵地上的弱点,并立即以雷霆之力打击上去。 正是由于总能在会战开始就做出决定性的攻击,查理总是无往不胜。但在波尔塔瓦,查理失算了。


波尔塔瓦会战

失算的原因也十分简单,会战还未开始,查理腿部就在一次战前侦查中受了重伤,无法像往常一样骑马指挥作战,在担架上的他“慧眼”不再。缺少了查理的临场指挥,瑞典军失败的命运就注定了,战役进程也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 瑞典军先胜后败,左右两翼的骑兵突击均大获成功,彼得几乎要逃离战场了,但是瑞典中路的步兵突击毫无章法,彻底失败了。
历时五个小时的战斗,双方主将均身先士卒,甘冒矢石,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彼得三次为枪弹擦身而过,查理在担架上坚持指挥,他的24名随从和担架兵,死伤了21个,他自己乘坐的担架也被炮弹击碎。 经此一役,瑞典侵俄主力几乎全军覆灭,查理对俄罗斯的远征遂成南柯一梦。


波尔塔瓦战役中俄军的反击

波尔塔瓦之后,瑞典和俄罗斯的战争又持续了十余年。到了1721年8月,两国终于签订了《尼斯塔德合约》,结束了第二次大北方战争,《尼斯塔德合约 》使瑞典丧失了它欧陆霸主的地位,甚至连北欧的统一权都失去了。彼得的帝国版图从波罗的海延展到了太平洋西北海岸的鄂霍次克海,从北极圈扩展到了里海上的阿斯塔巴德。 欧洲面临着一个来自东方的巨大威胁。
最后提一下查理的结局,在波尔塔瓦之后他依然辗转各地展示着他的战斗才华。1713年他在土耳其指挥一个不到40人的队伍向1.2万敌军挑战,居然坚持了八小时之久;1715年他在德意志指挥了著名的施特拉尔松德防御战,抵抗俄、丹、普等多国联军的围攻整整一年。


查理十二之死

1716年他回到瑞典,又重整旗鼓组织一支军队,几乎重新夺回整个斯堪的纳维亚。直到1718年12月12日,他的戎马生涯才在挪威的腓特烈斯塔要塞画上句号,一颗致命的枪弹命中了他的头部。这就是西方战史上最为奇怪的青年才俊最后的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5-1-10 22:08 , Processed in 0.2359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