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新中国历史上,解放军海军曾经发生过4起重大事件,造成很大人员伤亡和影响。今天要说到的,就是第一起事件:418号潜艇失事事件。它导致38名海军官兵牺牲,潜艇全毁。听萨沙说一说吧。
新中国建立以后,立即开始海军的建设工作。1954年6月中国从苏联手中接收了2艘M级小型潜艇。M级潜艇是二战期间苏联使用的一种老潜艇,排水量只有200多吨。它属于近岸潜艇,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只能容纳40人。苏联在二战中使用这种潜艇防御沿海,仅仅在黑海地区就部署了50多艘。M级潜艇相当落后,黑海舰队到1943年就损失了30艘,一部分是被德军击沉,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的故障。今天的主角,就是这种M级潜艇,编号为418号。潜艇部队组建以后,官兵都在旅顺接受苏联军官的训练。到1959年大体完成训练,开始和潜艇的磨合期。当时中国潜艇部队根本没什么经验,全国一共也只有8艘潜艇。 1959年12月1日,418号潜艇奉命参加舟山海域反潜演习,充当敌方潜艇对抗我军护卫舰。此次演习的部队为东海舰队护卫舰6支队18大队“昆明”、“成都”、“衡阳”3舰,与潜艇22支队416艇、418艇,口号是解放台湾。到了中午,演习接近尾声,但成绩很不理想。M级潜艇过于老旧,加上技术不过硬,所有鱼雷攻击演练全部失败,没有一发击中目标。418艇正副舰长对此都感到很自责,勉励官兵下面要好好训练。418舰长名叫张明龙,副舰长叫做王明新,都是海军的优秀军官。王明新还是苏联列宁格勒海军学院的毕业生!
下午1点40分,演习结束。根据事前约定,418艇配合训练的“衡阳”号护卫舰按计划到预定海区发布信号,让418艇上浮。 正常来说,衡阳号护卫舰不能关闭发动机,而应该保持低速行驶状态。为什么这样?是因为潜艇比较落后,潜艇只能通过水下监听声音,确定上浮是否安全。 1959年是大跃进期间,政治运动很多。护卫舰6支队18大队大队长与政委,“成都”、“衡阳”舰舰长和政委,418艇政委均在岸上参加批判“彭、黄”(彭德怀、黄克诚)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未参与演习。衡阳号军舰只能由实习舰长负责指挥。这个舰长缺乏经验,竟然命令停船下锚,然后再发信号。 这样一来,418艇就无法听到声音,认为护卫舰已经不在附近,上浮是安全的。 衡阳号向水下投射了三枚陆军用的手榴弹,潜艇声纳兵听到三声爆炸后,报告艇长可以上浮。在当年M级潜艇很落后,只能采用这种方法联络。艇长和全体水兵都听到了手榴弹的三声爆响,艇长张明龙下达了“准备上浮”的口令。全体艇员就位,通过监听判断护卫舰已经驶离,随后从30多米深度开始上浮。 中国潜艇部队刚刚组建不就,各方面管理都不严格。根据条例,上浮时本应该关闭所有的水密舱,但418艇却没这么做。 轮机长王发全是个老兵,接受过苏联专家长达5年的严格训练。接到命令后,他下令启动排水系统,15个大气压的高压气迅速注入水柜,海水在强大的高压气下被挤出水柜,艇体开始迅速上浮。 长时间在水下训练,目前418艇内空气混浊,官兵们都高兴的希望回到水面,呼吸新鲜的空气。谁知道,就在潜艇就要浮出海面之时,突然王发全他们听到一声巨响,然后是剧烈的晃动。所有人都跌倒在地上,一些水兵还被撞得头破血流。 原来,此时衡阳号护卫舰正好就在418艇的正上方。护卫舰的舰首将418艇的舰桥一下子切开!后来打捞潜艇发现,潜艇被撕开一个长1.6米的大口子。
几乎一瞬间,汹涌的海水涌入潜艇。不到一分钟,第二舱就被海水淹没。如果其余水密舱关闭的话,418艇还可以浮在水上。但除了第五舱以外,其余水密舱门都是打开的,短短3分钟内,二三四共3个舱全部被海水淹没,艇长张明龙等7名军官和17名士兵当场遇难,潜艇也缓缓沉到40米深的海底。需要说明的是,艇长张明龙在牺牲之前,仍然尽全力抢救潜艇。418艇第一时间释放了呼救浮标钢缆,这个钢缆不但可以确定失事潜艇位置,还有一条有线电话可以同海面联系。 另外还有第一舱的5名官兵因水密门关闭,侥幸没有被淹死,也被困。 正在五舱的轮机长王发全经验丰富,听到巨响后他就知道出事了。他一边指挥官兵打开排水阀,一边用力敲打傍边第四舱的水密门。但第五舱很快被海水淹没膝盖,而傍边一度高声求救的第四舱也安静下来。 王发全判断第四舱官兵已经全部牺牲,第五舱也不能留了,必须立即撤退到第六舱。 于是,王发全带着仅存的4个战士转移到第六舱,这里有6名战士。 此时全舰仅剩下着10人,其余官兵都已经牺牲,另有5名官兵被困在第一舱,不知道死活。在第六舱内,王发全就成为军衔最高的军官。当时海军惯例是:没有指挥员命令,不准逃生,但要尽量自救。 王发全利用氧气瓶和从苏联进口的昂贵氧气再生板,苦苦坚持,等待救援。此时潜艇内电力早已中断,官兵们在黑暗中互相鼓励。 在418艇沉没时,海军已经开始了全力的救援。但当时中国海军非常落后,根本没有潜艇救援的器材和任何经验。当天出现8级大风,将418艇释放的呼救浮标钢缆吹断了,由此水面救援舰队压根就不知道418艇在哪里。高达59艘的救援舰队在失事海域急的乱转,始终找不到418艇的位置,救援也就无从谈起了。
潜艇内的官兵支持了整整15个小时!此时第6舱的氧气几乎消耗光了,再生板也用光,如果不考虑逃生恐怕一个也活不了。王发全想起电力中断前,他曾经看过潜艇的深度表,显示水深为8米。一般来说,只要超过10米,潜艇逃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深水的水压太大,随意上浮会导致严重的减压病,导致内脏器官严重受损而送命。8米并不算深,上浮只需要2到3秒,完全可以靠自行上浮获救。王发全认为现在只有逃生这一个办法了,必须试一试。因船舱进水和扭曲,深度表已经被破坏,实际上他们在海下深达40多米的海底。 王发全是老兵,他一再叮嘱战友上浮时候不能太快,尽量找一些重物抓着,一点点上浮。但此时舱内氧气几乎耗尽,官兵呼吸艰难,人人都比较惊恐,已经顾不上考虑这些。在王发全的命令下,其余9名战友在黑暗的舱内胡乱寻找重物。结果有的人摸到一把比较重的扳手,有的人只摸到一个轻飘飘的水杯,甚至还有刚上艇的新兵急着出去,干脆空着两只手。 离艇之前,10名战友互相握手鼓励,说大家一定要活下去。王发全还告诫大家,出去之后,先抓住艇边,停一会儿再上浮,防止减压病。 于是,其余9名官兵陆续进入鱼雷发射管,一个个的爬了出去。王发全是最后一个! 作为军官,王发全考虑比较周全。他当时想,如果大家浮出海面以后没有遇到救援船只,就要在海上漂浮等待获救,必须带一些吃的和用的东西。王发全从舱内找了些饼干和罐头抱在手里,并带上了钳子、扳手和防鲨刀之类的一堆工具,这样他的负重就比其他战友大的多了。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些罐头饼干救了他的命。 王发全多年后回忆:我一出水就感到了可怕,艇外海水漆黑一团,我抱着那包饼干,深吸一口气便钻出舱口,一出舱,立即感到身体像被一只大手攥着一样,耳膜生疼,这哪止8米啊? 明知犯了巨大错误,已经无法回去,王发全只能硬着头皮上浮。 王发全又回忆:还是那包饼干和罐头帮了大忙,它有一定的重量,所以上浮的速度慢,不像他们那么快。我浮一段,就扔一点东西,但那包饼干没舍得扔。越往上压力就越弱,我不断呼出肺里的膨胀空气,以免肺部被气压伤,但也不敢呼出得太快,因为快了,空气不够用,人会憋死。快接近海面时,已经是身不由己了。海浪把我推来推去。当时已经精疲力竭。海面黑糊糊一片,不见一个人,风呜呜地刮,浪头一个接一个打过来,12月份的海水冷得够劲儿,这时也觉不出来了,只是拼命地喊。不远处的舰上有灯光,我就朝那边游过去。昆明舰发现了我,放下舢板来救我,但风太大,6只桨划断了4只。没法子,他们就朝我扔救生圈,可惜一个也没套住。最后舰上朝我抛过来一根缆绳,我死死抓住绳子不撒手。虽然离船很近,我自己已无力爬上去,手也被勒得快露出骨头,钻心地痛,没办法只好用牙咬住绳子。甲板上的人连拉带拽总算把我拉了上去。上去以后一低头,吐出两颗门牙来。 王发全刚刚被救上船,就因为严重的减压病昏死过去,脸色苍白,生命垂危。负重最大的他尚且如此,其余战友自然凶多吉少。 王发全回忆:就这样,我得救了,那9人全部牺牲。这次逃出的10人中,除了我,只捞出4具尸体,其余人失踪。 除了王权发以外,第一舱被困的5名官兵也在氧气耗尽之前留下遗书,自行上浮逃生,但也无一生还。
王发全被救以后,陷入濒临死亡状态,昏迷不醒,只剩一口气。在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亲自命令下,各单位尽全力抢救王发全。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亲自打电话指示:“组织力量抢救,谁也不能让他死,谁给弄死了谁负责。”最终,王发全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又活了40多年最后善终。 418艇重大事故中,全舰39人除王发全以外,其余38人全部牺牲。这38人多是年轻人,年纪最大的舰长张明龙的妻子几个月后就要生产,孩子从没见过父亲。 418潜艇海难后,中国海军未处分临时指挥编队的“昆明”舰舰长和“衡阳”舰实习舰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