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商业起源较早,尤其自唐宋以降,金斗城和斗梁城里逐渐形成了多处繁华的集市。金斗河、九曲水穿城而过,河畔遍布商户,贸易十分兴旺发达。到了明末清初,合肥已成为安徽著名的商埠,省内外生意人纷纷来此经商贸易。十字街、东门大街的街面上,布店、杂货店、药店、旅馆比比皆是,茶楼酒肆林立。合肥地区的商业活动有着怎样的发展过程?历史上的合肥百姓曾如何采买交易?让我们来还原曾经的合肥商业圈。 四牌楼 航拍四牌楼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合肥人习惯把路边半弧形的建筑叫做牌楼。上世纪 50 年代,在原先的范巷口,即今天的长江中路和徽州大道交口处,先后建起了新华书店、百货大楼、供电大楼、轻工大楼,形成掎角之势。其实,历史上的四牌楼位于今天的长江路与宿州路交口。 老合肥都知道这样一首民谣:" 一人巷难走车轿;二郎庙无人把香烧;三孝口三子尽丧;四牌楼范家修造 ……" 四牌楼那里以前是范氏宗亲积聚的地方,俗称范巷口。范家最著名的是范大房,位于老省文联附近,曾是老合肥民居建筑中为数不多的四合院样式,建于晚清,原是土砖草舍,范氏曾祖辈购建宅基,民国初年由范氏祖辈扩建翻盖,彦、士两辈及部分家字辈三代同堂居住。抗战前夕,范氏家族不断扩大,一度彦、士、家、毓四世同堂。 还有一种传说,当年庐州战乱,有人在此巷口设立粥棚,熬粥救济灾民,被称为 " 饭巷口 "。 根据《合肥县志》记载,合肥老四牌楼位于镇淮楼(今鼓楼十字街)南,明代这里为二层木楼,上奉奎星,但屡遭兵燹,破败不堪。600 多年来,合肥的 " 四牌楼 " 也是饱经风霜、历经沧桑。据传在上个世纪初期,屹立于当时的小东门街与前大街交接处的 " 四牌楼 ",是座砖木结构的三层亭楼,底层各有一门,均可通行马拉车。到了兵荒马乱的 1927 年,这座 1803 年重修的 " 四牌楼 " 毁于一炬。其失火的原因,当时就有 " 范家秉烛夜读蜡油燃火 " 与 " 范家炸油条碰翻油灯 " 二说。 翌年,合肥城中的各界人士纷纷捐款,又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 " 四牌楼 "。当时,为了纪念坚守合肥两月有余、拒直鲁联军十万之敌于城外的马祥斌、王金韬两位阵亡的将军,便将 " 四牌楼 " 挪作他用,改作 " 马王二公祠 "。此次重建的 " 四牌楼 ",是一座亭阁式建筑,其底层的东南西北四通,各有一扇洞开的城门,宽敞高大,可以顺利地通行卡车;二楼是祭祀马、王二将军的专祠,没有他俩的牌位。 据一些年长的合肥老人回忆,抗战初期," 四牌楼 " 的外墙上曾经挂起 " 抗日救国 " 的匾额。可惜在 1938 年 5 月 14 日," 四牌楼 " 突然遭到侵华日军的飞机轰炸,不久又遭遇大火。 东风照相馆 东风照相馆 东风照相馆原先是省委办公厅内部照相场所,1958 年以前只为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服务,不对外开放。1958 年公私合营以后,照相馆才开始向市民开放,后来划归合肥市饮食服务公司。关于东风照相馆名字的由来,就如同样曾被改名为 " 东风公园 " 的逍遥津公园,是来自于毛泽东当年的一句话 " 东风压倒西风 "。 东风照相馆第一次开展彩照业务时,可以用顾客盈门来形容。画工师傅专门准备了几块色彩鲜艳的布景道具,一些时尚的电器,比如摩托车、小轿车等作为背景。尽管当时照一张彩色照片价格不菲,但丝毫阻挡不了人们的热情。 2008 年 3 月 24 日,东风照相馆的产权单位省委行管处、东风照相馆负责人、逍遥津街道长江中路综合改造拆迁办三方举行签字仪式,对其面积进行确认,正式启动拆迁工作。 如今的东风照相馆已经搬迁到老省委的西边,虽然已经进入到了数码时代,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黑白相片情有独钟。这其实是一种挥之不去的 " 黑白情结 "。即便不是拍照发烧友级的普通大众,在拍摄时标新立异地拍一拍黑白照片,也能够获得另一番与众不同的拍照乐趣。 大丰照相馆 安庆路以前叫后大街,是买卖人集中的地方。大丰照相馆就是繁华街市里最早经营摄影行业的店铺,具体位置在宿州路与徽州大道之间,大丰绝对是合肥最早的照相馆之一,至少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就有了,后来盖绿都商城时给拆了。 那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楼下是摄影间,楼上是后期制作的地方,包括暗房、修补照片的工作室。那时,不像之后的数码相机和手机这么普及,家家都可以摄影。每逢喜庆的日子,到大丰照相馆留个影,仍然是合肥人的时尚生活方式之一。 今天大家提到合肥老字号照相馆,都习惯提到东风、黄山以及人民照相馆,其实这几家都是解放以后新开的,当时同属于原合肥市饮食服务公司。上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照相对于合肥市民来说还是令人兴奋的事情,全市大大小小照相馆也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 " 丽芳 "、" 花城 "、" 长淮 " 等许多家。但因为 " 大丰 " 是真正的老字号,摄影技术水平也高,大家还是喜欢到那里去。 以前到 " 大丰 " 照相是要排队的,机关单位照集体照也必须预约。那时的照片要经过摄影、冲洗、显影、定影、上光、修补、剪切等好多道工序,因为来照相的人多,周期往往要一两个月。那时有项服务叫 " 加快 ",一个星期就可以拿到照片,但价钱翻了一倍。有门道的人往往就 " 走后门 ",甚至人托人,尽量争取早日拿到照片。 " 大丰 " 是合肥第一家开展给照片着色业务的照相馆,那时还没有彩色照片,照相师傅就用水彩给照片着色,嘴唇用红色,头发用黑色,着了色的照片在今天看来十分滑稽,但在当时可是一件时髦的事情。 1958 年的时候," 大丰 " 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将营业时间延长,许多市民白天上班,都是晚上去那里照相。好玩的是去那里照相的人服装的变迁,最初是中山装、列宁装,后来是清一色的黄军装,上世纪 80 年代的时候恢复了艺术照,紧接着有了彩照,照片里的色彩明显丰富起来。 工农兵纺织品商店 工农兵纺织品商店 1958 年,工农兵纺织品商店在长江路 209 号成立。由于店面较大、专业经营、地处闹市,在当时的合肥纺织品行业算是拔了头筹。鼎盛时期,店里职工有近百人。那时,工农兵纺织品商店位于四牌楼商业圈,买日用品去百货大楼、买图书去新华书店、买纺织品去工农兵纺织品商店成了当时合肥人的购物时尚。连外地到合肥出差、游玩的人只要逛四牌楼,都会到工农兵纺织品商店看看。柜台上花样翻新的布匹可以说是品种齐全,许多都是省内其他城市买不到的花色品种。党和政府也把许多荣誉给了它们,商店多次获得全国 " 巾帼文明示范岗 "、安徽省 " 购物放心店 " 等光荣称号。 《合肥市志》上有一段文字记录商品短缺时期,合肥市对纺织品实行统购统销:"1958 年,因减收(或免收)布票供应战士棉衣、棉被、蚊帐,而突破了当年的棉布控销指标,导致此后棉布货源紧张 ……"1960 年 8 月,合肥市对纺织品实行凭布票供应,那时,工农兵纺织品商店门口经常有一些人在那里溜达,他们是专门倒买倒卖的布票贩子,当时要是被逮到,那是要以 " 投机倒把 " 罪处理的。 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一种叫 " 的确良 " 的面料开始走俏。按今天的眼光,这种化纤面料其实既 " 不良 ",也 " 不凉 "。但那个年代人们没有见过那么挺括和光滑的布料,再加上颜色的多变,在当时的消费者中引起了轰动。当年工农兵纺织品商店门前,排满了抢购的人。黄大妈回忆起当年终于拥有一件 " 的确良 " 衬衣的时候,感到生活真的变好了,尽管 " 的确良 " 价格不菲,也依然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 工农兵纺织品商店昔日的名气不是一般的大,它不仅在合肥老百姓中口口相传,而且已经写进了文艺作品里。从合肥走出去的知名作家六六的长篇小说《王贵与安娜》里看到如下的描写: " 一次,安娜在工农兵纺织品商店里拿了两块布,冲着自己比来比去,问王贵:‘哪件好看?’ 王贵随口讲‘红的’。 ‘乡下人,就喜欢大红大绿。’安娜嗔怪。 王贵赶紧改口,另一块布也不错。 ‘我讲好你就讲好,人云亦云,一点主见也没有!’安娜又责怪。 ‘那你到底想要哪件?我看哪件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王贵顿时就毛躁了,有点上火。 ‘我哪块都不买,我就是问问你。’说完,安娜无比惆怅地又把布放回去。 王贵彻底头大,原来是选什么都不会满意,那干吗浪费时间?真是生活处处不考验!到处是陷阱,一不留神就掉里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