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55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回明清合肥,纵览庐阳八景

[复制链接]

299

主题

383

帖子

15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14:2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束文杰
去年,合肥发起了“新时代合肥十景”的评选活动,不知大家参与了投票没有?说起“合肥十景”,早在1995年,二十五年前,即已通过市民推荐、专家评审而选出当时九十年代的一批“合肥十景”,后被称为“旧十景”。十一年后,2006年,由市民投票,又选出新世纪的一批“合肥十景”,即“新十景”。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合肥市规划局曾公布新版本的“合肥十景”,不过他们当时称仅一家之言、与06版不冲突。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三个版本名单:
1995年合肥十景:逍遥古津、包河秀色、环城翡翠、教弩梵钟、蜀山春晓、五里飞虹、琥珀流光、庐州灯火、花园艺韵、吴王遗踪。

2006年合肥十景:包园清风、三河古镇、李府春秋、翡翠环城、天鹅湖畔、逍遥古津、墨荷琼林、蜀山览胜、科学绿岛、瑶岗风云。

2010年合肥十景:巢湖风光、翡翠项链、四顶朝霞、紫蓬佛地、五湖连珠、蜀山森林、翡翠秋韵、陶冲春色、天鹅湖畔、淝河之源。

2019年 吴王遗踪(摄影 | 束文杰)


当然,各个县区亦在不同时期有相关评选活动,这里不作详谈。还有一个“庐阳八景”,较上述版本更早一些。早到几百年前的大明王朝,熊敬笔下便有了《庐阳八景诗》。庐阳并不是当时正式的行政区划名称,但却作为别名雅号广为流传,当时便出现了《庐阳文献志》、《庐阳志》、《庐阳客记》等一批书籍。不过,除了明清两代文人墨客对于八景的光顾感言,人们似乎再无其他印象,更难谈及今天的情况。我们不妨一一寻找,回首当年庐州的景致。

庐阳八景图(制作 | 束文杰)


蜀山雪霁
“晓起俄惊霁景开,高山头白势崔巍,卷帘为爱琼瑶湿,一片寒光入座来”(熊敬诗)。“蜀山”即今天大蜀山,合肥人又称其为“大头山”。

蜀山雪霁(来源 | 《合肥县志》)


所谓“蜀”的来源,《庐州府志》曾说道:“有蜀僧于此结庐,偶思乡水以锡卓地,泉汩汩而出,尝之有瞿塘峡味,因名为蜀井”。正因为这位僧人偶然命名,这座山与一千多公里外的巴蜀之地联系到一起。旧时又有“大蜀山,小蜀山,二郎神一肩担”民谣,用神话传说解释了蜀山的由来(二郎神自四川搬来),今天大家都知道了,大蜀山实际上是一座死火山。

1959年 航拍蜀山(摄影 | 董青)


据说大蜀山还有一个旧名——“大独山”,因古代方言独、蜀相同,假借得名。独,自然好说,大别山余脉,附近没有绵延。今天,蜀山四季早已收入人们的相机里。关于它的其他故事,恐怕无需我说,大家也听了很多吧。

2020年 蜀山雪霁(摄影 | 磐石)


淮浦春融
“碧波如练草如茵,万古长淮二月春,落尽桃花风力软,海潮先涌化龙鳞”(熊敬诗)。看到“长淮”二字,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了。今天瑶海区有长淮街道、长淮地铁站,不知是否得名于此诗?

淮浦春融(来源 | 《合肥县志》)


“淮浦春融”的位置在今天长淮还要往南一点——木滩街(今凤凰桥路)、坝上街(今滁州路)及买卖街(今长江东路一段)一带。从上图中可见,城门东水关以外有河流、小桥、人家,笔者猜测可能是当年东门外的南淝河、二道河、东门大桥、凤凰桥、木板桥、官渡桥等等。由于水运交通的发达,这里一度繁荣,淝水两岸,杨柳依依。近处商贾云集,码头繁忙;远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呈现在眼前。

1980年代 淮浦亭(来源 | 资料图片)


今天,淮浦春融又被加到了银屏街的介绍之上。据说,银屏街旧名“淮浦巷”,而附近的“淮浦亭”又被李鸿章誉为“庐州第一亭”。不过,笔者未找到更多关于“淮浦巷”的记载,只发现官渡曾名“淮浦渡”,即今长江东路与滁州路交叉口附近。

2019年 凤凰桥路(摄影 | 束文杰)


镇淮角韵
“孤城迢递倚晴空,画角声飘思万重,客馆梦回天未晓,满檐残月落梅风”(熊敬诗)。很多人可能听说过四牌楼、三牌楼或者鼓楼,却对镇淮楼素昧平生。其实,合肥的鼓楼和镇淮楼是同一座建筑,她还有一个身份——唐代合肥城的北门(金斗门),北侧金斗河还有一座同名小桥(鼓楼桥、镇淮桥) 。

镇淮角韵(来源 | 《合肥县志》)


笔者曾花费大量时间搜索合肥镇淮楼(鼓楼)的老照片,很可惜一直寻找无果。偶然机会发现了一张,还被相关书籍、文章刊载,但最终经朋友指点并经多方证实,该照片主角其实是淮安的镇淮楼。

淮安镇淮楼(来源 | 资料图片)


合肥与“淮”是有缘的,江淮地区、江淮官话、淮南郡(国)、淮南道、淮南路、淮南西路(淮西、淮右)、江淮行省……当然,与合肥得名相关的东淝河亦为淮河的支流。今天,与大部分古建筑的命运相同,镇淮楼、镇淮桥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仅保留一条迁名后的短短鼓楼巷(东鼓楼巷,今中菜市路),不过也是面目全非了。

2019年 鼓楼巷(摄影 | 糖豆)


梵刹钟声
“梵王楼阁势凭云,隐隐疏钟远近闻,老尽世人听不了,几回清晓几黄昏”(熊敬诗)。如果有心,你会发现上文中提到的“合肥十景”有一个“教弩梵钟”,很显然指的是古教弩台和明教寺,这也导致了后来人们常常把“梵刹钟声”直接认作是明教寺。那么,真的是如此吗?

梵刹钟声(来源 | 《合肥县志》)


答案是不确定的。有人认为,一个地方拥有两景(还有教弩松荫)不大可能,而且从《合肥县志》的两张绘图来看,明显不是一个地方。《八景说》称“城中……兴国禅院”,除了明教寺,人们还提出了兴国寺说和万寿寺说。前者位于明教寺后,笔者查询很多资料并没有找到相关记录。后者则位于今省妇联机关附近,县志称始于唐代贞观年间,后世多次重修,曾是合肥城内名寺之一(相对比较符合);又有说法则称清末为慈禧太后祝寿所兴建,比八景出现时间较迟一些。还有一个紫蓬山古庙说,直接可以依据绘图和“城中”线索排除。究竟哪种说法正确?还需进一步考证。

1959年 九狮桥街(摄影 | 吴新陆)


不过,无论是城内的万寿寺、兴国寺,还是城外的紫蓬山古庙,悠扬的钟声不再敲响。

2018年 大钟(摄影 | 束文杰)


藏舟草色
“虎头龙争事已休,昔人曾此计藏舟,当时功业无寻处,散作离离草满丘”(熊敬诗)。说到城市文化,人们往往习惯用朝代或者时期来表述,比如十三朝古都、十朝都会等等。合肥虽未成为某个甚至某些大王朝的政治中心,却在一些历史时期内具有重要地位,比如三国。

藏舟草色(来源 | 《合肥县志》)


三国文化对于这座城市的影响可谓非常深远的。据不完全统计,合肥市区与三国相关的地名就有:逍遥津、飞骑桥、教弩台、屋上井、铁栏井、洗马塘、藏舟浦、筝笛浦、撮造山巷、操兵巷、回龙桥、斛兵塘、三国新城、站塘、曹操河、鸡鸣山、将军岭等。

杏花村(来源 | 资料图片)


“藏舟草色”指的是藏舟浦,即今天的市一院到民政厅大院的位置,过去这里是古金斗河的一段河道。相传三国时期,这里还是合肥城东郊(当时的城池在四里河一带),水域宽广,荒草丛生,曹魏将军张辽为了防御东吴军队袭击,将战船和士兵埋伏于此地,虎视东南。据史料记载,当年浦内“有岛屿花竹,颇为佳境”。时过变迁,虽然当年的藏舟浦早已被高楼覆盖,不过向西金斗圩到水西门区域一改旧貌,成就了今天的杏花公园。

2020年 杏花公园(摄影 | 南风)


教弩松荫
“落落松阴扫不开,乱蓬遗棘翳荒台,奸雄已死三分后,教弩何人更此来”(熊敬诗)。明教寺(教弩台)在合肥诸多风景中可谓是鹤立鸡群,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无论是她的悠久历史,还是与其相关的精彩故事,就连上文提到的几处风景都与她产生着大大小小的联系。

教弩松荫(来源 | 《合肥县志》)


从时间来看,教弩台自然是先有的,以台为基,上筑庙宇,因此曾有人将教弩台称为“老城之根”。当年作为城内较高建筑之一,明教寺历经战火洗礼。据说当年日军一面成立“新亚佛教会”分支机构入驻寺内,一面想着背地里挖台探宝,结果忙活了半天,什么都没找到。

1940年代 明教寺(来源 | 资料图片)


今天,明教寺的香火,似乎没有当年那么旺盛了。笔者倒是想起当年“无人把香烧”的二郎庙。千年明教寺,经历了特殊岁月,再大的困难都挺过来了,可千万不能在今天步历史的后尘了。

2019年 明教寺(摄影 | 束文杰)


巢湖夜月
“万籁无声海宇秋,青天漠漠夜悠悠,冰轮飞上琼瑶阙,散作金波水上游”(熊敬诗)。巢湖与合肥,自古以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陷巢州,长庐州”的传说故事,抑或是“先巢后庐”说。

巢湖夜月(来源 | 《合肥县志》)


巢湖部分湖面,一直属于古合肥县的行政区域内。解放以后,合肥市成立,巢湖分划给下辖县以及周围地市。1959年5月至1961年4月,合肥市曾一度设立有巢湖(水上)区。上世纪70年代,随着市辖区面积扩大,巢湖部分湖面又被郊区囊入其内。新世纪以来,滨湖新区开启建设、三分巢湖市,合肥实现从滨湖向环湖的大跨越!

1961年 巢湖(来源 | 资料图片)


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波光粼粼的景致,又有三山——姥山、孤山、鞋山。晴空之上,日月星辰;山水之间,点点船帆,偶有湖鸟掠过,一声鸣叫,响彻云霄。所谓靠水吃水,巢湖的鱼虾螺蟹,给游人和周围民居带来无限的食趣。

巢湖(来源 | 图虫创意)


四顶朝霞
“绝顶云林景最佳,奇峰盘叠绕仙家,芙蓉伏火丹砂老,宝气千年结彩霞”(熊敬诗)。庐阳八景包括了城郊三景,总结起来即“一湖二山”,“湖”自然是上文提到的巢湖,“山”除了闻名遐迩的大蜀山,还有一座四顶山。

四顶朝霞(来源 | 《合肥县志》)


与其他景致相比,四顶山离城最远,距老城有三十多公里。若是除去巢湖不算,四顶山亦是今天四县一市入选庐阳八景的唯一一处。其实四顶山在合肥诸多名山中并不占优势,“庐阳第一名山”紫蓬山、欧阳修曾盛赞的浮槎山、与四顶山相望的白马山等等,古人却选择了四顶山,也许因为她与巢湖相连构成的美好景致,又或者是一种独特的气质。

四顶山旧貌(来源 | 《肥东县志》)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前文的“蜀山雪霁”和“淮浦春融”恰好相对,一冬一春,一西一东,一山一河。再一想,“巢湖夜月”与“四顶朝霞”也是相对的关系,一湖一山,一夜一晨,一静一动。如此,古人景致的选择与命名,十足妙也。

2019年 四顶山(摄影 | 玉笛书剑)


结语
庐阳八景,可以说是合肥十景的前身,或者是其“明清版”。几百年后的今天来看,自然景观风采依旧,人文景观残章断简。幸而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相继增添更多的景致,让这座城市变得色彩斑斓。1992年,合肥入选首批国家园林城市。时隔三十年后,2023年,合肥将承办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让我们共同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6 16:46 , Processed in 0.2079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