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斋,位于太平南路72号,古玩艺术品流通机构。其主要业务为征集经营民间流散文物,收藏珍贵古玩珍宝,并设水印木刻工作室,整理重印古籍、复制创作水印版画等。1962年,江苏省文化厅组建,郭沫若题写“十竹斋”匾额,现隶属于南京市文物公司。 “十竹斋”之名,源于明末清初南京著名画家、印刷家胡正言的斋号。胡正言(1584—1674年),字曰从,号十竹主人。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生于安徽休宁文昌坊,父仰宁公,世代业医。兄弟三人,兄胡正心,字无所;弟胡正行,字子著;胡正言行二,人称次公。少小颖悟,博学能文。及长,随父行医乡里。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举家随父迁皖西六安望江湾,未几,迁居霍山。据清《光绪霍山县志·卷11》载:“国朝胡曰从,徽郡人,始迁六之望江湾,寻迁霍,世以医为业。其学贯穿五经,著有《尚书孝经义》、医书数种、《兰竹谱》二帙。”后赴南京国子监,为上舍生,参与纂辑、校刊官办书籍工作。据《南疆逸史·卷41·胡正言传》载:“为国子监上舍生,南京礼部檄令纂辑《诏制全书》、校刊《钦颁小学》、《表忠记》诸书。以劳咨铨部,当授翰林院职,未赴而京师陷。”自此,遂定居金陵鸡笼山下,开始制笺、印画、刻章、出版图籍,并名所居之屋为“十竹斋”。据李克恭《十竹斋笺谱叙》云:“斋内主人:曰从氏,胡次公也。次公家著清风,门无俗陋;出尘标格,雅与竹宜。尝种翠筠十余竿于楯间,昕夕博古,对此自娱,固以十竹名斋。”其时,胡正言师从南京上元书法家李登,学习篆书和治印。据金鳌《金陵待征录·卷6》载:“曰从,学书于李新野(登),工篆籀,善刻印。”李克恭《十竹斋笺谱·叙》云:“(正言)尝与先祖如真翁商六书之学,摩躏钟鼎石鼓,旁及诸家。于是,篆、隶、真、行,一时独步。”胡正言自己也在《篆书正·跋》中说:“言,衰退失学,志窃考古,少侍如真李先生,获闻籀斯遗义。”李登,明末南京著名书法家,精于六书篆籀。据朱绪曾《金陵诗征·卷23》载:“登,字士龙,一字如真,上元人。嘉靖乙丑拔贡,官新野知县,改崇仁教谕,晚号利仁老生……登三岁孤,书法独步一时,小篆学峄山碑,钟鼎文尤妙。新野解纽归里,修雍睦会,以聚族人,又与姚凤麓起白社、经社、清游社、长干社耆旧四十人。家有‘逸我阁’,处林下三十余年,卒年八十有六。”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胡开始制墨造纸。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作手刻印《十竹斋书画谱》,至天启七年(1627年)方完成《十竹斋书画谱》刻印发行。崇祯三年(1630年),其兄胡正心、其弟胡正行,从霍山县到南京鸡笼山房,与胡正言一起经营十竹斋刻印工作。正心、正行的主要工作是编纂、订正一批验方医书和审校一些时贤经籍。据《订补简易备验方·附旧引》载:“庚午(1630年)夏,(心)与季弟行自霍山之白门,困于公车,藏修鸡鸣山房。”当时,十竹斋刻印的书籍中,多为胡氏三兄弟联名校订。如:郑二阳所著《孙子明解》、《师卦解》的卷端下,刻“海阳胡正心、胡正言、胡正行较”;叶廷秀辑评《诗谭》的卷端下,刻“无所胡正心、曰从胡正言、子著胡正行较订”。可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经明礼部侍郞吕大器推荐,为南明福王朱由崧小朝廷镌刻尚宝诸玺。据《南疆逸史·卷41·胡正言传》载:“南都仓卒立君,时尚宝诸玺悉沦于贼,诏诰待玺以行,署礼部事侍郞吕大器言于朝,曰:‘胡正言,博雅工篆法,可令督治。’立遣使召赴工部,考古式,督工范金为之,首成‘广运之宝’。继乃购大玉,开局雕镂,龙文螭纽,镌‘皇帝之宝’。宝成,正言又撰《大宝箴》一疏,藉宝以献。其略曰:‘祖宗大宝,传历永世。自天启中,宦竖窃弄,宝几堕地。先帝圣明继统,拳拳奉持,十有七年,忧勤不怠。不幸沦丧,光启陛下。易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唯陛下祈天永命,以仁为宝,克赞中兴,执仇雪耻,缵服旧物,则大宝永永,分天无极。诗曰:天难谌斯,命不易哉!守宝之道,在是而已。’疏上,诏授武英殿中书舍人。正言曰:‘我岂以艺博一官哉!’辞不受。”清顺治二年(1645年),《十竹斋笺谱》书成,顺治四年(1647年),《印存》初成发行,顺治六年(1649年),《石谱》刻印成书,入清以后的数十年间,胡正言一直不断地印刷出版各类书籍,直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无疾而终,安静地逝于十竹斋中。 纵观胡正言的一生,工书善画,不仅是治印刻书的高手,还是制墨造纸的专家。据《胡曰从书画谱引》云:“始为墨,继避墨而为印、为绘刻。墨多双脊龙样,印得雪松、子行遗法,笺如云蓝麦光,尽佐伯乌丝栏之妙。”正是因为胡正言具有多方面精妙的艺术造诣,才使《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 《十竹斋书画谱》共含书画谱、墨华谱、果谱、翎毛谱、兰谱、竹谱、梅谱、石谱8类,每类有图40幅,每幅图均配有手书题词和诗作。其图文有的为胡正言自作自书,有的为当时名家高友、吴彬、魏克、文震亨、吴士冠、朱万钟等人的题绘,有的则临摹赵孟頫、唐寅、文征明、陈道复、沈周等元明书画家的作品。共收绘画180幅、书法140件,洋洋洒洒,翠瓣丹袝,花分蕊析。花之情,竹之姿,良禽欲飞,蠕虫若动,奇石烟云,氤氲变幻,真可谓“淡淡浓浓,篇篇神采;疏疏密密,幅幅乱真”。不仅是书画界鉴赏、临摹的资料,更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十竹斋笺谱》共收信笺图集和角花图289幅,分4卷33类,卷1为清供、华石、博古、画诗、奇石、隐逸、写生等7类;卷2为龙种、胜览、人林、无花、凤子、折赠、墨友、雅玩、如兰等9类;卷3为孺慕、棣华、应求、闺则、敏学、极修、尚志、伟度、高标等9类;卷4为建义、寿征、灵瑞、香雪、韵叟、宝素、文佩、杂稿等8类,内容有商鼎周彝、古陶汉玉、山水人物、花卉虫草等,每笺高21cm,宽13.5cm,白口,四周单边。画幅虽小,但是,刻印严谨精致,笔法简洁生动,画面匀称工整,内容美好光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正言把“饾版”彩色套印和“拱花”技术结合起来,运用在《十竹斋笺谱》的印制上,对当时的单版涂色印刷是划时代的革命性突破,300多年来绝无翻版,故原本传世极稀。1934年,鲁迅、郑振铎二人从通县王孝慈处借得原本,委托荣宝斋重摹刻印,方有首个翻刻本问世。 《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问世以来,一直好评如潮,正如郑振铎所云“雅丽工致,旷古无伦,与当时之绘画作风血脉相通。十竹斋所镌《画谱》、《笺谱》尤为集其大成,臻彩色木刻画最精至美之境”。1962年重建的南京十竹斋,开始仿古和创作刻印笺纸,整理重印原刻版“金陵琐志”,并创作现代版画,使古老的十竹斋重焕青春,再次名重海内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