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隶属于安徽黄山市,古徽州六县之一,总人口约为9万人。在地理位置上,黟县地处安徽省南端,位于东经117°38′30″至118°6′,北纬29°47′至30°11′30″之间。东与黄山区、休宁县为邻,南与休宁县、祁门县相接,西与祁门县毗邻,北自与石台县、黄山区相依。就黟县这一地名,难写又难认,尤其是非常容易被读错。按照介绍,“黟”这个字的正确读音为(yī)。对此,你读对了吗? 一 首先,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黟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建制于公元前221年。黟山是中国古代对黄山的别称,“黟山改黄山”之说出自《黄山图经》,《新安志》及后来的志书大多沿用此说。 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在郡县制下,秦始皇正式在该地区设立黟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黟县属荆国,后改属吴国、江都国、广陵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设立丹阳郡,隶属扬州,黝县属丹阳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将原歙县划分为歙、休阳、新定、黎阳四县,加上黟县、始新共六县从丹阳郡分出,设立新都郡,黟县属之。司马炎建立西晋后,黟县属新安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黟县并入海宁,属婺州。 三 公元591年,隋朝再次设立黟县,属宣州。一年,隋朝设立歙州,州治设在黟县,领黟、歙、海宁三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黟县属歙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黟仍属歙州。公元1121年,宋朝朝廷将歙州改为徽州,黟县属徽州。自此之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黟县长期隶属于徽州这一建制。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州为路,黟县属徽州路。元朝时期,黟县依然隶属于徽州路。 四 最后,明清这一历史阶段,黟县隶属于徽州府。对于徽州府来说,范围相当于现在的黄山市及其周边地区。1914年6月,黟县划归安徽省芜湖道。1928年8月,黟县直属于安徽省。1971年3月29日,黟县属安徽省徽州地区。现在,黟县隶属于安徽省地级黄山市。如今,黟县下辖4个镇和4个乡,总面积达85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9万人。在安徽省的各个县中,黟县的人口是最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