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内,既有镇馆之宝的青铜器、楚金币等文物,还有对楚都寿春遗址位置的确定起关键性作用的建筑遗存,让人叹为观止。
6月24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该馆讲解员孙晓菲的带领下,来到了馆内的一处展厅,这处展厅专门展示着寿春城遗址遗存出土的筒瓦、板瓦和瓦当等建筑遗存。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跟生活设施相关的圆形、三角形的陶制下水管、出烟管,还看到了跟房屋建筑材料相关的云纹槽砖、板瓦以及雕刻着精美纹路的半圆形、圆形的瓦当,这些物件带着浓墨重彩的历史气息而来,让人不禁为古人的智慧所惊叹。在其中,有一种凤鸟纹瓦当,这种瓦当呈圆形,窄边沿,正中浮雕一展翅欲飞的凤鸟。凤鸟是古人以传说中的凤凰为幻构的神鸟,由自然界中多种动物融合而成的艺术形象,它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这件瓦当上凤鸟纹展翅飞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古代,凤凰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宫廷建筑和贵族住宅的装饰中,尤其是在瓦当、砖雕、石刻等建筑构件上。该瓦当就出自柏家台大型建筑遗址,这个遗址就位于寿春城遗址之中。
在楚文化博物馆内的一面墙上,绘有寿春城遗址遗存发现的分布示意图,讲解员孙晓菲用手指向该图的东北角介绍说,那里就是柏家台大型建筑遗址。1985年4月,在寿蔡公路拓宽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在此发现一处古代建筑遗址,总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因遗址位于柏家台村,故考古人员命名这里为柏家台遗址。遗址外沿与内侧均有一排圆形石柱础,外侧较大、内侧较小,两相对应。向内为间距1.2米左右的两排槽砖,两排槽砖之间为素面矩形铺地的回廊。建筑基址上出土大量筒瓦、板瓦和瓦当,尤其是瓦当纹饰装饰有凤鸟纹、树云纹等繁复丰富的图案,显示出该建筑的高等级规格。经过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的专家现场考察,他们一致认为该遗址是战国时期楚国宫殿建筑遗址,对寿春城遗址位置的确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为什么小小的一块凤鸟纹瓦当就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呢?
瓦当,俗称“瓦头”,是中国古建筑的构件。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体,瓦当则是覆盖于屋顶木结构之上,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起着保护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古代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极富变化,有云头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无一例外这些装饰精美的瓦当都属于古代上层社会的产物。
凤鸟纹饰在楚文化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楚人非常崇尚凤鸟,在现今已发现的众多楚国器物上都出现有形态各异的凤鸟装饰。
关于凤鸟,古书里记载颇多。尤其是上古时期,人们将凤视作为一种瑞鸟。如《说文解字》中记载:“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颧颡鸳思,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朴,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
《诗经·大雅·卷阿》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里的凤凰指的就是一种集美丽、高贵、吉祥于一身的瑞鸟。
《山海经·南次三经》称:“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即言其形象大体像鹤,身披五彩斑斓的羽毛,且羽毛花纹成字,头、翅膀、背、胸、腹的花纹像德、义、礼、仁、信五字。这种鸟能歌善舞,它是吉祥的象征,人类见到它,就会天下安宁。
在《淮南子·览冥训》中也有“凤皇既出,天下咸欢”的记载。《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昆仑之丘。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目前,国内的一些学者大都认为凤凰是古代先民特别是楚人的一种鸟图腾崇拜,而楚国的纹饰、图案也多取材于凤凰,从近年来国内出土的一些楚国器物,如兵器、祭祀礼器、刺绣衣物、乐器上装饰的凤鸟纹就可以看出。因此,凤鸟纹圆瓦当具有非常典型的楚文化特色,对研究楚国文化和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报记者 李严 苏国义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