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2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战时期,那些精致而又漂亮的小手枪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152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3 00:4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战时期的手枪,虽然不具备现代化的工艺,也更不具备现代化手枪的模块化能力,不过在那个时代的手枪外形设计,也有着那个时代独特的工艺美学。
那本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在二战时期那些精良而又漂亮的小手枪。
一、绍尔38型
绍尔38由比利时FN在上世纪30年代设计,原本是一种警用手枪,分为7.65毫米和6.35毫米两种型号,虽然它属于一种紧凑型手枪,但绍尔38不仅具备高精度,还有着精美的外形,而且动作可靠,具有很强的人机功效,进入1939年,绍尔38被德军装备充当军用手枪,主要配发给坦克车组、飞行员、空军机组人员以及伞兵指挥官等,另外也有6.35口径的型号作为高级军官的佩枪。
在德军当中的军用版也被称为绍尔38H型,发射7.65×17毫米SR勃朗宁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全枪长度171毫米,空枪重量705克,该枪还具备优良的生产工艺,外表进行了防腐蚀,握把部分采用塑料护片,但进入二战期间,为了提高该枪的产量,开始缩减材料,工艺进一步简化,后期所生产的绍尔38H手枪质量不如从前,但外形依旧是那么精美。
二、毛瑟HSc
毛瑟HSc在上世纪30年代末期问世,最初也是提供给民用和警用领域,进入二战后,由于缺德军缺乏手枪,因此也将原本不是为军队设计的毛瑟HSc手枪归为军用武器,除了有少量配发给军官外,还有的装备了通讯兵、坦克部队等,该枪发射7.65毫米SR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全枪长度165毫米,空枪重量596克。
进入40年代,二战接近尾声,由于资源和材料短缺,后期所生产的毛瑟HSc手枪工艺越来越简化,外部加工也显得粗糙,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它本质上优良可靠的性能,依旧是一支具有高颜值和高性能的手枪。
三、瓦尔特PPK型
瓦尔特PPK是上世纪最精良且又漂亮的紧凑型手枪之一,整个PP系列在20世纪初期问世,其中PPK型在30年代初期问世,为了满足特工人员和高级军官自卫而设计,该型号最大的特点就是尺寸小巧,全枪长度仅150毫米,全枪重量570克,弹药方面采用7.65×17毫米手枪弹,弹匣容量7发,有效射程50米。
在二战期间,有不少的瓦尔特PPK型被德军高级军官选用为佩枪,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可装消音器的版本配发给情报人员、间谍人员以及侦察人员使用,因为PPK手枪有着小巧精美的外形,也被元首用来自卫,二战即将结束,在地堡里正处绝望的元首,就使用了他那支瓦尔特PPK型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今已经有了90多年历史的瓦尔特PPK型手枪,依旧活跃在西方民间和警用领域上。
四、瓦尔特PP型
上PP型,下PPK型
瓦尔特PP型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定型,也作为瓦尔特PPK型的前身,进入30年代,瓦尔特PP型开始大量投产,该枪的生产工艺优良,动作可靠,性能好,当年被德国的警察、军官以及冲锋队装备。
瓦尔特PP型发射7.65×17毫米SR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全枪长度170毫米,空枪重量680克,进入二战期间,瓦尔特PP型以及后期的衍生版本,均被德军装备使用,该枪自身就有着精良的工艺和漂亮的外形,因此一部分改为了工艺品,被德军元帅级别的高级将领用于收藏。
五、柯尔特M1903型
FN的M1903型
柯尔特M1903手枪的创造者同样是约翰·摩西·勃朗宁,但这个型号并不叫做“勃朗宁M1903”,因为美国柯尔特生产的M1903和比利时FN生产的M1903并非是一个型号。
而柯尔特M1903属于FN M1903的前身型号,在1902年问世,因此也有着“勃朗宁No.2”手枪的绰号,该枪的尺寸更小,比FN生产的M1903型短了32毫米,全长205毫米,空枪重量930克,发射9×17毫米勃朗宁手枪短弹,弹匣容量7发,有效射程50米。
该枪从1903年一直生产到1939年,在此期间大约制造了不到6万支,其中多数都活跃在西方警用和民用领域,在美国一直都没有成为制式武器,仅配发给高级军官及将军作为佩枪,不过曾在上世纪10年代到20年代期间,柯尔特M1903型手枪进入了亚洲,凭借该枪精致而又耐看的外形,被当时不少的军阀、统帅和将领选做为佩枪,因为握把护片上通常带有一个马的标志,所以还常常被称为“马牌撸子”,曾在二战期间的亚洲,柯尔特M1903型手枪也受到各路将领的信赖。
六、FN勃朗宁M1910型
鉴于之前的FN M1900和FN M1903这两种手枪在世界上的成功,约翰·摩西·勃朗宁就此机会,在1910年又为FN旗下提供了一款名为M1910的新式手枪图纸,在进入投产后被命名为FN勃朗宁M1910型手枪,也可以简称为勃朗宁M1910手枪,虽然表面上是一款新型手枪,不过本质上的核心还是沿用之前M1903型的设计。
该枪沿用了勃朗宁手枪传统的闭锁和枪机结构,不过外形对比之前的型号显得有所不同,套筒底座前端进行了修改,整体造型变得比较圆润,枪身看起来更舒服,M1910型采用7.65×17毫米勃朗宁手枪弹,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50米,全枪长度152毫米,全枪重量588克。
后来还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款能够发射9×17毫米短弹的型号,M1910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曾活跃在西方民用和警用领域中,在同一时期的亚洲也是最受欢迎的手枪之一,同样,在二战期间M1910手枪的7.65和9毫米版本,均被高级军官选做佩枪,它出色的性能和精致的外形,深受使用者的信赖,还因为枪口周围带有一圈花纹,所以勃朗宁M1910还有着“花口撸子”的绰号。
七、伯莱塔M1934型
伯莱塔M1934型是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装备最多的一种紧凑型手枪,该型号在上世纪30年代期间问世,是在前者M1931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全枪长度150毫米,空枪重量750克,发射9×17毫米勃朗宁手枪短弹,弹匣容量7发,有效射程50米,也保留传统伯莱塔系列手枪的半开放式套筒。
M1934手枪不仅外形小巧精美,性能和可靠性也很强,在二战期间,甚至有德国军人愿意拿自己的瓦尔特P38来换取伯莱塔M1934使用,在二战结束后,伯莱塔M1934手枪依旧没有淘汰,而一直生产到50年代,在此期间大约生产了108万支左右。
八、红宝石-卢比
简称“红宝石”手枪,是由西班牙在上世纪20年代生产的勃朗宁M1903仿制版,该枪的内部构造与勃朗宁系列大体相同,同样发射7.65×17毫米SR勃朗宁手枪弹,但是红宝石-卢比手枪具有9发弹容量,比原型枪多了两发,不过后期生产的型号也改回了7发,该枪套筒后面的防滑纹路也经过了重新设计,改为弧形线条,整体看起来更加协调。
红宝石-卢比虽然是一种山寨手枪,但外形也继承了原型枪的那种工艺美学,曾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进入亚洲,成为警察和军官的佩枪,尤其是二战期间,有更多的红宝石-卢比手枪进入亚洲,但由于生产工艺不够严格,使得弹匣、滑套和套筒底座显得有些脆弱,因此还被俗称为“三块铁”。
九、滨田一式
该枪由日本在1941年生产,其设计参考了勃朗宁M1910型,其中的枪机系统和闭锁结构基本上就是复制而来,只有在外形上进行了独立设计,全枪长度165毫米,重量650克,但大体轮廓和形状,还是有着勃朗宁M1910的影子,不过滨田一式在日制手枪中,外形还算是比较好看的一个型号,比以往的南部系列看着更舒服。
滨田一式有两种型号,可发射7.65×17毫米SR弹药或者8×22毫米南部式手枪弹,弹匣容量9发,有效射程50米,该枪从1941年生产到1944年2月,在此期间大约生产了4500~5000支左右,但在二战期间,滨田一式并没有成为日军的战斗手枪,而是大部分作为将佐级军官的佩枪,因此也有着“滨田一式将佐手枪”的别称。
十、科罗温TK
M1906与科罗温TK
由于科罗温TK型手枪在20年代中期定型,所以也被简称为:“TK26”型手枪,该型号是纳甘M1895之后的第二种手枪,严格来说算是苏联时代的第一种国产手枪,在设计上模仿了勃朗宁M1906袖珍型手枪,其中的枪机构造、工作原理以及零件的大体布局,都与前者M1906型基本相似,不过科罗温TK的外形和人机功效有着自己的特色,枪身长度127毫米,空枪重量423克。
科罗温TK手枪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取代老旧的纳甘M1895型转轮手枪,原计划成为苏军的新一代制式手枪,但由于科罗温TK手枪发射的是6.35×15.5毫米SR弹药,弹匣容量8发,有效射程不足50米,也正是因为该枪的口径小,威力不足的问题,所以未能被苏军全面列装,该枪由图拉兵工厂从1926年只生产到1935年,在此期间大约生产了30~40万支,其中有的作为苏军高级军官和将领的佩枪,进入二战期间,也有一部分科罗温TK型手枪成为苏军飞行员和苏联内务人员的自卫武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5-1-10 13:21 , Processed in 0.2382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