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华 记得我小学六年级写的一篇作文,“巍巍大龙山下,滚滚扬子江畔,有一座古城。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这就是我的家乡——安庆。” 六十年了,还留存在记忆里,挥之不去!为了这份留存的记忆,今年,我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回到了家乡安庆,去漫步寻访古城名人! 一、从秀才起步到党的一把手 今年三月,太阳终于结束了流浪,毫不吝色地把春光洒向大地。3月12日是种植节。春光明媚。清晨,我先去了陈独秀诞生地——安庆北门内“后营”住宅(今海军安庆医院)。走出家门,上拐角头,穿过龙山路,到双井街至十八家(原华东军区陆军医院,也即海军安庆医院前身)。十八家因当时住有十八位海军高干而名。进入两条小巷就到了。安庆城就是这样,素有“九头十三坡,小巷算最多”之称。在安庆生活了六十多年的我,今天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也许时间还早,周边显得很安静。二幢四层楼房,青砖勾缝,年岁已久。墙上留有“保护性建筑”字样的标志。二幢楼之间有一块二十平米的空地,一块白色的大理石,坐东朝西,清晰地刻有红色的字:“陈独秀诞生地遗址”。背景墙上,图文并茂介绍着这位先生。 陈独秀诞生地遗址 陈独秀,谱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1879年10月8日出生于安庆一个世代书香门第。1942年5月27日病逝于四川江津。陈独秀十七岁考中秀才,十八岁第一部著作《扬子江形势论略》问世(时称:皖城名士)。陈独秀在《实庵自传》中写道:我记得家中有一个严厉的祖父,一个能干而慈爱的母亲,一个阿弥陀佛的大哥。 我站在遗址旁,遥想一百多年前倔犟的陈独秀,为了背四书五经,不怕祖父的板子打,却最怕见到母亲的眼泪。先生说过:“母亲的眼泪,是叫我用力读书之强有力的命令。” 一缕阳光从东边照射在白色的大理石上。我站在路沿石上,用手机拍下今天的第一张照片。 下午,我去了“独秀园”。市区有一条专线车直达。满载乘客专线车,沿着集贤北路,一直向北。左拐向西进入仲甫路。前后约三十分钟,就到达“独秀园”风景区。 安庆“独秀园”是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大型公益性旅游景点。核心区占地2.39平方公里。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总体规划为“生态密林区,独秀园区,生态旅游区”。 一进园区,是一座约四米高的青石牌坊。是一家私企捐建的。“独秀园”三字居中。左右两边为陈独秀先生手迹。“民主”“科学”。相隔约十几米,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约十多米的陈独秀全身雕塑铜像。铜像高9米,基座3.5米,是我国美书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张克端先生创作设计的。历时一年半时间,于2007年9月铜像落成。 牌坊 铜像雕塑是“五四”时期的陈独秀,英气勃发。先生神情凝重,眺望远方。一手下垂握书,一手撩起衣摆,支在腰间。头略有倾斜(他的习惯)紧身西服,裤角略微吊起,衣领高耸抵下颌。给人一种简明,俊朗而有点霸气,且具上世纪初文化人的气息。 蓝天为景,白云环绕,葱翠树冠,绿茵葱葱。于是我的手机里又有了第二张和第三张照片。 陈独秀铜塑像 走进一楼纪念馆大厅,我的眼光停留在“安庆出了个陈独秀”红字前言上。“市区西北境内有座独秀山。原来不出名。二十世纪初,因陈独秀而名扬天下。陈独秀一生漂泊在外,用过四十几个笔名,但故土难忘,用得最多的,人们最熟悉的名字还是陈独秀。” 二层灰砖小楼为陈独秀纪念馆。馆内陈列着陈独秀1915年主编的杂志《新青年》《文学革命论》《每周评论》。有以前用过的老家具和老照片。 二楼一张颜色陈旧的黑白照片,让我停住了脚步,陈独秀故居(安庆南水关22号)。三天井四院,五开间六进,宅前宅后均有花园,栅栏围墙,临江黑色的大门。太熟悉了。我的思绪一下子被穿越到五十多年前的记忆。上小学的学校就在南水关附近,我的家也和南水关相交接的任家坡33号,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记得高墙深院的两扇大门紧闭着。好奇,神秘,总让我忍不住一次次紧贴着门缝往里瞅。调皮的小男生总是在放学的路上抓起门上的圆铁环一阵狂敲。惹得周边的老奶奶直喊:“莫敲了,这是安庆大人物陈独秀的老屋哦。”记得当时我们拍着手,跳着脚,边喊着:“安庆有个陈独秀。”走在回家的麻石条小路上。那时我还小,懵懂,还不知道什么是大人物。但心里知道,这位大人物和自己住在一条街上,想想挺开心的。 陈独秀故居(安庆南水关22号) 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和(敬告青年)“民主”“科学”史料陈列在二楼醒目的位置。著名的《湘江评论》评价“陈独秀是中国思想界的明星”。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在陈列着陈独秀史料前,翟秋白笔下是这样写的:“党孕育在五四运动中,以1920年为其开端,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创始人。” 看着眼前陈列的近百年的历史文献,让人想象出陈独秀是怎样一路走来的。 走出纪念馆,我花了十元钱买了一本八开页的陈独秀生平简介。四句话,让人肃然起敬。“一代鸿儒贤哲,甘为人梯不悔。斯人已随黄鹤去,风范永垂在人间。”我坐在路边的石凳上,翻看着陈独秀的生平简介,再一次感受先生终生握笔,始于书终于书,从书中走完了坎坷而伟大的人生之路。正如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在艰难困顿的时期中完成《小学识字教本》的撰著(其自喻:幸有艰难能练骨,依然白发老书生)。 夕阳下,我来到陈独秀墓地。远处大龙山脉若隐若现,近处松柏翠竹,肃穆幽静。我沿着四十八层台阶缓步而上。没有名人撰写的墓志铭,简朴的甬道和围栏,带你走进这位先生的墓地。墓碑不高,约一米五,黑色花岗岩,墓碑上刻写着“陈独秀先生之墓”七个烫金字。白色圆球型花岗岩墓,简朴、庄重、醒目。陈独秀先生的棺木于一九四七年从四川江津运回安庆。几经修茸,二○一三年三月正式落成。安徽省人民政府立碑。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独秀先生一生有三个儿子。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都在二十几岁为国捐躯,名垂青史。小儿子陈松年在家乡安庆一家企业一直从事普通的工作。我见过陈松平老人的履历表。表中填写的父亲陈独秀,大哥陈延年,二哥陈乔年,曾让我的目光久久难以离开。我曾为这位老人远去送行。记得那天各界人士都去了。挤满了送行的大厅。我想,在天国里父子相见,陈独秀先生会感到欣慰!是的,不远处那四面捐款墙上上百个单位,千名个人的捐款,可足以证明故乡人记住了这位从秀才到党的一把手的陈独秀先生! 夕阳的余辉,斜照在白色圆型的墓地,也很耀眼! 陈独秀墓 二、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 3月21日春分,是个薄阴的天气。上午,我去了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的故居——安庆市大龙山镇罗岭。市区交通很方便,乘1路车到大龙山镇,换乘106线专线车,五十分钟直达严凤英故居。 严凤英故居 一眼望去,远处大龙山脉,清晰可见。近处菜子湖畔,鸟语花香。薄阴的天气,让天地间呈现出清凉,肃穆的氛围,铅色的天空,仿佛是七仙女抛出一层薄薄的纱网洒在天地间。近一百多平米的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徽派建筑“严凤英故居”呈现在眼前。故居前是一尊高约四米、黑色底座,白色大理石严凤英(七仙女)雕像。她右手撩袖,飘逸的裙摆,左顾右盼的眼神,把人一下子带到了“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的《天仙配》里。 严凤英成名之前,小名严鸿六,学名严黛峰。1930年4月13日出生在安庆城区,龙门口街下的余家祠堂。五岁随父亲严思明去了桐城罗岭,幼年就学会了山歌民谣,十二岁学唱黄梅戏,十五岁正式搭班登台演出。因在安庆太平寺黄金大舞台以一出《小辞店》唱红。经师兄张云风建议,以剧中人物刘凤英的“凤英”为艺名。开始了她灿烂却短暂的艺术生涯。 故居里的客房、卧室,房门皆是木质结构。雕有兰草、鸟雀的雕刻,窗户古色古香,雕花镂凤,紫红色梳状台和那支起的圆镜,让人看到了从这里走出一位为黄梅戏所生、因黄梅戏而终的黄梅花旦。 严凤英照片 我眼光停留在严凤英一张二十几岁时椭圆型的黑白照片上。记得我上小学前,因家离四牌楼很近,就经常去四牌楼一家画像馆看胡老先生画人物像。在记忆中,我是看着胡老先生完成这幅画像的全过程。早上,先生把那一扇扇写有东、西、南、北、中的门板拿下来,看我站在门口,笑着说:“丫头来了。”“嗯。”我点着头。看着每天先生支起画板,戴上眼镜,撩起袖口,手拿画笔,望着这张照片,在画板上一笔笔画着……我还记得先生完笔时那满意的笑脸。望着二十寸秀美端庄的严凤英黑白生活照,我脱口而出“阿姨真美丽”。胡老先生笑着拍着我的头。 小学三年级,我用“美丽”一词造句:唱黄梅戏的严凤英阿姨真美丽。记得语文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勾。 中午,原路返回。乘8路公交车到菱湖公园内严凤英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公园的正东方,于1986年建造并由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题写。纪念馆左侧是一座高2.3米汉白玉严凤英雕塑,由我国著名雕塑家谢茄声先生所塑。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手迹烫金字“天上人间”刻写在基座正中。1987年3月13日严凤英骨灰从合肥迁至安庆,安置在塑像下的大理石基座中。 黄梅一曲嫣然笑,天上移乘解语梦。 九天珠玉孟怀袖,万里仙音乡佩环。 身边飘来严凤英那“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的黄梅声,亮丽、沙甜,乡音乡韵。让人置于仙境飘渺的意境里,望着栩栩如生的七仙女,仿佛看到了严凤英的艺术人生。 天仙配女主角服装 五十年代初严凤英主演的《打春草》《蓝桥会》《柳树井》就被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因而让乡村小戏在全国闻名。1954年主演的《天仙配》获华东戏曲一等奖,并拍成电影。1957年,获文化部颁发金质奖章。 1958年在北京和合肥曾为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了《天仙配》《打金枝》,得到较高赞誉——“严凤英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自1952年至1966年的14年间,严凤英先后主演,参加了七十多出大小剧目。把黄梅戏从乡间唱到市省,唱到北京。自成一体,奠定了黄梅戏剧种在中华戏曲艺术圣殿的显著地位。 黄梅飘香!严凤英感到欣慰。家乡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1992年10月至今,由国家文化部,中央电视台,安徽省政府共举办了八届中国安徽安庆市黄梅戏艺术节!黄梅戏已走向全国,推向世界。 严凤英生活照 在我心目中,严凤英除了美还是美。 我喜欢艺术家严凤英的美丽。清丽的美,雅秀的美,风韵的美,善良的美。 名园埋风骨,碧草伴芳魂。美丽的生命在三十八岁长眠在终极的梦里。 严凤英墓“天上人间” 薄阴的天气,飘来一阵春雨。我站在“天上人间”汉白玉塑像前,向美丽、圣洁的严凤英先生献上一束鲜花,一份敬意和爱意。并深深鞠上一躬! 三、诗歌人生的海子 3月24日(星期天)。是个阴有小雨的天气。我们夫妇和朋友夫妇开车去了海子故居——安庆怀宁高河镇。 二十公里路程,沿着省道,经过怀宁新县城和高河镇,就到了海子故居——查湾村。 阴沉的天气,薄雾似乎还没有完全散去。查湾村,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着。诗的村庄,母亲的村庄,海子的村庄,在薄雾中显现出一种朦胧的美。 海子的大弟查曙明迎接着我们。他是《海子纪念馆》馆长。他领着我们来到了海子故居。“真巧,今天是海子哥生日。”大弟边走边告诉我们。我很早就知道三月二十六日是海子忌日,却在二十四日海子生日这天来到查湾村,是恰合,是天意? 海子故居 海子八十四的老母亲正在屋前,坐在小木凳上,摘捡着刚从菜地里拔来的大蒜。老人家看我们走过来,连忙站起来,把带有泥土的手在套袖上擦了擦,拉着我的手说:“今天是海儿五十五岁生日,你们都喜欢海儿。”“嗯,喜欢海子的诗。”老母亲听了很开心。 故居海子生前的卧室,几乎全被书柜占满。还有两组书柜被放在门厅间。北大三诗人,海子生前好友西川、骆一禾书写的纪念海子的字匾,挂在故居堂间。 故居里的书柜 你在早上,碰落的第一滴露水,你在暮色中,坐在屋子里,不动。温情的屋子里,遮蔽母亲也遮蔽儿子……眼前,耳边都是海子的诗歌。 天似乎有些明朗。海子大弟领着我们来到了《海子纪念馆》。三层楼的纪念馆,展示着海子那短暂二十五年的人生。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上小学起,成绩优秀,跳级一年。中学期间,多次评为“三好学生”。1979年,15岁的海子以安庆地区文科第一名考取北京大学法律系。 孩子童年照 1982年开始长诗、史诗的创作。第一本诗集,1983年7月《小站》署名海子。1988年创作的《农耕之眼》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海子生前创作的诗歌全集均有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11月,大弟查曙明代表海子家人首次选编《海子诗选》,诗选里有首次公开的海子手迹书信,献给五十岁海子哥。2015年1月第一版,2016年7月第5次印刷。 海子手迹书信 “每年全国各地海子诗歌的读者、游客每天约200多人,三月份更多,都会来到查湾村看看海子的故居,这里已成为一个人文景观窗口。”海子大弟向我们介绍着。 阴沉的天,雨还是稀稀沥沥地下起来了。踩着雨水,海子大弟带着我们来到了不远处海子的墓地。 墓地四周圆弧型的黑色大理石回音壁上,刻写着海子的诗歌。 《给安庆》,“五岁的黎明,五岁的马。你面朝江水坐下。” 《给妈妈》,“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妈妈的屋顶,明天早上霞光万道。我要看到你,妈妈,你面朝谷仓,脚踩黄昏。我知道你日渐衰老。” 1989年3月14日凌晨3点-4点写的最后一首诗。 《春天,十个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你这么长久地沉睡究竟为了什么?” 孤独的海子静卧在诗篇里。 “每年的3月26日,海子的忌日。全国各地许多海子的读者都来到这里。读着海子的诗,陪着海子。还有那些文学青年,陪着海子,直到天明。”海子大弟查曙明对我说着。 海子 雨下了一会,还是停了。太阳钻出了云端。温暖的阳光洒在印有海子脚印的故土上。 在回去的路上,经过海子故居。海子的老母亲和三个弟弟向我们招着手。 “故乡有家,有爱。很温暖!”我在心里对海子说着。我想:“和一切圣洁的人,相聚在天堂的海子会听到的!” 匆匆三月,又留存了一份记忆!让心中多了一些思念。或许是更多的念想吧! 朋友啊,如果去了安徽,一定要去扬子江畔的古城——安庆走走看看。去寻访古城名人:陈独秀,严凤英,还有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作者简介: 周玉华,安徽省安庆市建委,一直从事党务工作至退休,上海老年大学文学社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