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38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城墙的演变:将防御演绎到极致

[复制链接]

2445

主题

2641

帖子

90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2 01:0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门瓮城藏兵洞。作于发现中国(ageeye.cn)

正如罗马帝国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的城墙历史也不是一撮而就的,它经历了五六千年的演变,终于形成了现今的体系。
本文试图从建筑学的角度,利用三维软件建模,全方位展现中国城墙演变史。
一、中国古城墙起源于巫山“大溪文化”之环壕
现代的考古证实,中国城墙起源于距今五六千年的“大溪文化”时期,是由环壕演变而来的防御工程。

“大溪文化”区域

大溪文化因重庆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都较发达。
大多数先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这给了城池发展提供一个必要条件,即大多数人长期稳定定居一处,有必要且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来从事建设。

古代定居示意图

古人一般会选择平原或者低矮的丘岗台地上建城,如图,我们以最典型的平原建城为例,从建筑角度,分析城墙的演变。
在图中,左侧是经过平整的平原,右侧是定居后的格局。在这里,我们把房屋、水井、陶窑和其它生活设施简化,统一用小屋替代,以便更直观了解环壕的格局。

定居点最早的环壕视图

定居以后,为了防御野兽袭击,同时也便于排水,古人在定居点周围一圈挖出环壕,如图,左侧是理想化的环壕。
由于挖沟挖出大量掘土,而这些土又无法轻易运出,于是古人直接就近堆于壕沟内侧。这样既省时省力,又加高加强了壕沟内侧,提高环壕的防御性能。
如图,右侧是壕沟内侧加高的环壕,下图是壕沟剖视图。

古代环壕剖视图

近年来的考古也证实了这个推测,很多遗址壕沟内侧比外侧高一米以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壕越做越大,单纯的挖土、堆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如图,由于是堆土,土坡角度不能太大。即使挖几倍的土方,由于几何关系,内侧高度也不会成比例提高,这时人们开始摸索新的工艺来筑城。
二、北方版筑夯土墙,南方从土坯到砖石抗击火器
在山东章丘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4000年前的版筑墙体。版筑是古代修建土制墙体的常用技术,在两边固定木板,将土倒入填满,用杵捣坚实,成为墙体。
这一发现可见当时的人们就掌握了较为成熟的夯土技术。现在可见到的临洮秦长城和汉以后的许多段长城,就是夯土版筑而成的。

古代版筑示意图

在雨水较少的北方地区,单独的夯土墙可以长期使用,但在南方地区,就需要其它结构了。
孙权在南京建都时,在金陵邑基础上,修筑石头城,借山体为墙,储备战争物资,成为重要的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

东吴石头城、建业城。作于发现中国

而孙吴皇宫所在的建业城,初期仅有竹篱笆,后期夯土筑墙。
另一种用泥土造墙的方法是土坯墙,把粘土和麦糠和成的泥团,放入木模制成土坯砖,晒干后垒墙。它和夯土墙各有优长,但因为土坯墙牢固度普遍不及夯土墙,所以城墙等军事建筑仍然多选择夯土墙。

南宋钓鱼城,位于重庆城北

宋朝以后火器的发展,使得原先的土制城墙变得十分脆弱。为了抵抗火器,砖石城墙成为主流。
其中,在重庆城北,以条石构筑的钓鱼城,抵抗蒙元长达40年,充分说明了城墙在战争中的价值,也为后来的高大的明城墙提供了范本。

明城墙示意图。作于发现中国

明朝建立后,深知城墙价值的朱元璋,派遣诸子和亲信大将,在全国掀起了建城墙运动。
这时的城墙,汲取了长期的战争防御实践,无论从形制还是技巧,都迎来了最成熟辉煌的时期。
三、明朝建中华门瓮城,集古代城墙工艺之大成
为了防御火炮等器械的攻击,大多数明城墙都采用了夯土筑成砖石包砌技术。如下图。

夯土砖石包砌技术所建城墙

下面就以聚宝门(中华门城堡)为例,详细介绍明城墙城门的建筑结构和防御功能。

南京中华门瓮城卫星图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南京已拆除的通济门。
中华门瓮城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为了更好的讲解,在这里,我用三维软件绘制一个1:1的中华门城堡模型。

中华门平面图

首先,我们根据卫星图,绘制中华门城堡平面图。因为这是解析构造,所以我简化了一些细节,仅仅绘制城墙及城外护城河。

墙体与城内视图

虽然缺少一些细节,但已经可以初步看出瓮城的思路。高大城墙唯一一个薄弱点就是城门,而建造瓮城正是为了弥补这个弱点。
相比城外的单调,瓮城的城内可以说是设计精良,结构精密。

瓮城视图

成语瓮中捉鳖,指的就是一旦敌人突入第一道城门,进入瓮城,城内士兵立刻打开千斤闸,将敌人困在瓮城,然后居高临下进行打击。
如下图城堡两侧的斜坡是马道,可以供骑兵快速上城墙,同时也可以方便运输守城物资。

马道视图

中华门城堡两侧共有14个藏兵洞,由于笔者只进过城堡二层藏兵洞看过展览,且现今结构和古代可能也有所区别,故藏兵洞内部细节简化处理,与实际可能有出入(内部可能有连通的空间)。

藏兵洞透视图

城堡背面(对敌方向是正面)有13个藏兵洞,其中一层左右各3个,二层7个。所有藏兵洞总计可以容纳3000名士兵及粮草辎重,是个非常大的军营。

城门透视图

城门靠外一侧是两扇向内开的大门,大门向内5米,悬挂着千斤闸,千斤闸由城墙上绞盘控制,是城门的最后屏障,也是瓮城的杀手锏。
一旦敌人冲入瓮城,千斤闸放下,敌人便无法退回,成为守军的活靶子。三层瓮城最理想的状态是同时活捉三批敌人。
城墙的城头内外侧是有区别的,内侧叫宇墙,高约1-1.2米,光滑,没有附加设施,主要是防止守城士兵失足坠落;外侧叫垛口墙,高约2-2.4米,有射击孔和瞭望洞。

城墙城头视图

图上垛口仅为示意图,实际垛口设计非常讲究,既能观察射击无死角,又能有效保护士兵。根据这些知识,就能立刻分辨城墙的御敌方向,让人惊叹古人的智慧。
城楼上其实原本也有很多建筑,但毁于战火,现仅存墙体部分。故本文就不再细说。

城楼视图

现存中华门实景

随着社会发展,城墙的军事作用已经被先进的军事体系所取代,而城市规划也不仅仅局限在城墙范围。但城墙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悠久历史的沉淀,值得我们去保护和瞻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2-22 21:00 , Processed in 0.3075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