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2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人看着就头疼的瓷枕,古人睡觉不硌吗?来了解一下瓷枕的历史

[复制链接]

2515

主题

2698

帖子

899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9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4 01:4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瓷枕主题


枕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没了它你睡觉绝对不踏实。尤其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症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睡眠工具——枕头,那日子就没法过了。睡觉时床可以不要,被子可以不盖,但枕头不能没有。近年来,互联网上还流行起来“枕头大战”,几位美女用柔软、轻柔的枕头相互攻击,这画面不要太美。

枕头大战,如果用瓷枕就不是这么温暖的感觉了


大家在逛博物馆的时候,会发现许多精美的瓷制枕头,这看着就脑瓜疼的瓷枕,古人到底是怎么用的呢?我们今天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这瓷枕的历史与功能。
——瓷枕出现之前枕头的历史
在衣服都没几件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对于睡觉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用石头、草捆或兽皮什么东西把头垫高才去睡觉。在山东大汶口考古中发现很多先民的枕骨都呈扁平状,这很可能就是当时睡枕石头的缘故,这也就是枕头的雏形吧。
根据东汉末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枕,卧所荐者也。从木,冘声”。“荐”指的是草垫子之类的东西,大概就是说上古社会人们都用“草荐”这种东西当枕头。不过,枕头的历史实在是太古老了。人类最早的枕头到底是什么材质什么形态,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石枕


目前所知最早的石枕,是在1957年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墓葬发现一件石枕,这大概是属于新石器时代。不过说到“枕头”这个词可能要归功于曹操了。传说某次曹操行军夜里看书犯困,书童顺手将放兵书的木匣摆在床头,而曹操因为太困就枕着这木匣睡着了,而且睡得特别香。第二天,书童就按照木匣的样子做了一个软的呈给曹操,曹操问这是什么?书童还没想好名字,曹操便将此种物件作名为‘枕头’,随后枕头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

《军师联盟》中的曹操


其实,在中国古代枕头很早就开始分为软、硬两种了。比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枕头就是软枕头,湖北省江陵市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竹木枕就是硬枕头。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木枕成为主流用具。并且这一时期的枕头从出土量和多样性看都不如从前。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黄褐绢地“长寿绣”枕头


——瓷枕的兴衰史
瓷枕绝对是枕头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瓷器文物中的重要门类。不过在瓷枕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大家都还以为这只是一种明(冥)器。因为这“瓷枕”,怎么看怎么觉得脑瓜疼,这也太不符合人体功能学了吧。不过大量的瓷枕留存、出土,又让人怀疑,如果只是明器的话为什么一具尸体要配置几款瓷枕呢?总不会当时的人都喜欢收藏瓷枕吧。
直到1918年,河北巨鹿发生大旱,当地人挖井自救时挖到了宋徽宗大观二年,被黄河决堤埋在地下的巨鹿城。原封不动的保存了千年前北宋时期的生活场景,就在其中一处遗址的火炕上摆放着瓷枕,还有文字“崇年二年新婿”。到此,大家方才意识到,瓷枕是以真正的实用器具在发挥着作用。

张盛墓出土的白陶制杵臼女佣


说到瓷枕的发展历史,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时期:隋唐到唐中期为兴起时期、唐晚期到北宋初年为发展时期、北宋中后期到宋金末期为鼎盛时期、最后是元代之后的衰退期。
目前发掘出来最早的瓷枕应该是在隋代葬于现在河南安阳的张盛墓,张盛死于隋代(594年)安阳,随葬的瓷枕体积特别小,长3.9厘米、宽2.4厘米、高2.3厘米。还处于兴盛期的瓷枕,在隋唐时期出土的数量很少,质地也多为陶胎,纹饰简单多使用青釉或黄釉,体积较小,长度只有10-17厘米左右,可能主要是用于陪葬。

唐·三彩卧狮枕


到了发展期,唐代中后期的经济繁荣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直到北宋初期瓷枕逐渐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用品。这一时期瓷枕的出土数量明显增多,而且性状也有了新花样,比如:束腰型、如意型、元宝型等等。而且体积明显增大,长度达到了12—28厘米之间,制作工艺难度加大。如这座三彩卧狮枕,以兽为座,枕面为圆形,中间下凹,适合使用,而且纹饰使用到了两种。
到了北宋中后期,那就到了瓷枕的鼎盛时期了。这一时期,出土数量非常多,而且还形成了不同烧窑体系,如北方有磁州窑、定窑、登封窑,南方有越窑、景德镇窑等等。其中的形态繁多,工艺和技术就更加成熟了。瓷枕的发展也与宋代商业发达有关,这一时期陶瓷烧制艺术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

国宝级的白瓷孩儿枕


瓷器制造工艺的发达,让瓷枕的样式更加丰富,镂雕技法的应用发展让瓷枕的造型更加生动。就比如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白瓷孩儿枕,这种“孩儿枕”的造型就是当时生活的一种写照,枕头上塑造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这一时期更加注重整体造型,其中有童子型、卧女型、花瓣型、如意型、虎型和建筑型等等。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时期祠镇上的图案、文字不再局限于官府的规定,所以民间就可以自由发挥。所以在北宋文化鼎盛之时,诗文枕头也就大行其道,人们纷纷在瓷枕上面留下诗句,或者民间流传的俗语、曲调等,就像现在的个性签名一样。就比如这个“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到了元代之后,瓷枕就进入到了衰退期。经过南宋末年的战乱,蒙古人统一天下,在元代空前的大一统局面下,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相互影响。瓷枕在造型上,元代瓷枕统一了宋金时期多样化的器型,形成了长方形的固定样式。枕面向外出檐,枕面前倾,尺寸变大,一改宋人小桥流水的婉约风格。元曲杂剧、戏曲故事、诗词曲赋,多被装饰在瓷枕上。风格也更加趋于粗狂,豪迈。

清代黄缎绣百子枕


元以后的瓷枕,出土数量逐渐减少,制作工艺也开始简单化,不过体积却继续加大,也有一些窑口继续生产,开始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多窑口其实逐渐的开始生产用于陪葬使用的“寿枕”,更是从明朝开始,瓷枕基本上就走向衰落了。这是由于明清时期,纺织业逐渐兴起,硬枕逐渐被丝织品、棉织品的软枕所替代。纺织手工业的印染、刺绣、镶嵌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就比如这个“清代黄缎绣百子枕”。
——又冷又硬的瓷枕到底有啥用
说了这么多瓷枕的发展历史,但心中那份困惑依然没有解开。古代人难道都是硬头骨吗,能受得了这又冷又硬的瓷枕。睡觉这么不舒服,到底有什么功能让古人喜欢用瓷枕?
其实瓷枕并没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一些博物馆曾经组织志愿者体验了一把古代瓷枕的睡感,结果志愿者们纷纷表示,瓷枕不但清凉,而且还会保护发型不乱,舒适度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以接受。

《知否》中的瓷枕


中国有句古话,形容枕头的高度“长寿三寸,无忧四寸”,三寸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9厘米左右。而9厘米左右高度下的脊椎,正好呈现出医学证明中最佳的生理弧度。而这些瓷枕不论什么造型,也刚好符合9厘米这一标准。
我们来聊聊古代瓷枕的功能与文化内涵都有哪些,首先是保健、助眠功能。作为睡觉的工具,前面提到了高度的合理性。另外,在我国古代一直有“暖足凉头”保健观念,据说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读细书。”清凉明目、消暑提神的功效可以说表达的非常清晰。根据个人体质与气候选择枕头,阴虚火旺的人或者到了夏天都可以选择瓷枕来消暑清凉。

酱釉黑彩虎形枕


其次,瓷枕也是一种辟邪纳福的工具。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一种对待自然界的崇拜,而老虎更是作为自然界中最威猛的动物之一。这座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酱釉黑彩虎形枕”就是这一典型代表,作为睡觉的工具用来辟邪驱赶噩梦,老虎形象的瓷枕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前面提到的“白瓷孩儿枕”就是求子的祈福瓷枕代表。
再者,瓷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制度,也是孝礼的规定。在《礼记》等古籍中记载,为父母下葬要用土块做枕头,表达对亲人的亲近和哀思。比如,隋朝张盛墓中的小瓷枕显然不是生前正常使用的。一些作为明器的瓷枕还有关于“松柏、仙鹤”等长寿图案。另外,关于新生儿的“老虎枕”,新婚夫妇的“鸳鸯枕”“龙凤枕”等。

《艺伎回忆录》中的剧照


其实,瓷枕也充当着身份地位的象征与装饰品的作用。从已经出土的瓷枕来看,有一些来自官窑的产品是专为贵族、官僚等上层社会人群使用的。除了官窑外,一些高艺术性、高工艺的民间窑口生产的瓷枕,也像是高档货一样受到人们的追捧。甚至,一些做工太过精美的瓷枕可能会成为家中的装饰品。
另外,对于女性来说,硬质的枕头也有保持发型的功能。古代女子头发很长,梳发髻更比现在还要麻烦,所以使用瓷枕可以防止午睡起来重新做头发,也算是偷个懒吧。我们从《艺伎回忆录》剧照中就可以看到。


说了这么多,你也知道了瓷枕并不只是“明器”,是真实的被古人当做日常必需品使用的。并且瓷枕曾经有过这么繁荣的历史,而且它还具有清凉养生、辟邪纳福、保持发型等功能。不过,有些瓷枕也确实被用于陪葬,所以各位收藏家们就不要随便体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17 01:46 , Processed in 3.0867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