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闽粤赣边,“老货”横空出世,这一客家老人的普通称谓,因为一位游击司令开始变得大名鼎鼎。传说“老货”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传说“老货”撒豆成兵,神机妙算;传说“老货”来去无踪,弹无虚发……老百姓谈起“老货”故事,眉飞色舞;反动派一听“老货”之名,两腿战战。有人说他是“游击大王”,有人说他是“常胜将军”,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夏伯阳”,甚至有人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但对长期战斗生活在“老货”身边的原闽粤赣边纵队战士们而言,所有对司令员刘永生的称呼中,再没有比“老货”更上口入心的了,平易近人中带着他们对这位长者般的领导的敬爱,“老货”,那是咱们的好司令…… 1904年农历4月,刘永生出生于上杭县稔田乡连四严坑村。为了讨生活,年幼的刘永生先后行过乞,烧过炭,做过长工,当苦脚力,生活之艰辛,让刘永生从小遍尝世间百味,人生冷暖。1927年,刘永生参加闽西农民运动,并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永生先后任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军事部部长兼县赤卫大队大队长,福建军区永定独立团团长,红军独立第八师八团团长。 留守闽粤边的游击司令
随着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因在温坊战斗中大腿受伤留在长汀四都红军医院治疗的刘永生没有随军参加长征。1935年,刘永生受命为永东游击司令部司令员,以素有“闽西的小井冈”之称的永定金丰大山为依托,开展游击战争,拉开了纵横闽粤边的大幕。刘永生领导的游击队,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中闽西地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因他那双大脚板一年到头几乎都穿着草鞋,“草鞋司令”这个雅号也越来越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闽西的红军游击队奉命整编北上抗日,刘永生则根据组织安排,再度留在了闽西。这一留,一直留到了全国解放;这一留,为闽粤赣边武装留下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这一留,为闽粤赣边军民留下一位可亲可敬的“老货”。 红军主力和游击队相继北上后,闽西的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蠢蠢欲动。1941年,闽西敌顽制造闽西事变,杀害了闽西特委书记王涛。1942年,闽西敌顽开始疯狂破坏根据地及生产基地,党组织受到严重威胁。为领导闽西南人民继续坚持斗争,1943年10月,闽粤边委组建闽西南经济工作总队(翌年10月改名王涛支队),武装自卫求生存,任命刘永生为队长。刘永生带着王涛支队转战闽西南,如鱼得水,先后取得小池何家坡、丰稔天后宫、红坊田螺形等战斗的胜利。至抗战胜利,王涛支队从成立时的49人发展到300余人。 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军队进攻的严峻局势下,中共闽粤边临委与闽粤赣中心县委、潮汕特委一道在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指导下,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南方实行分散坚持方针的指示,分别领导王涛支队、梅埔韩纵、潮汕韩纵分散隐蔽,坚持斗争,保存武装和干部,等待时机。1946年冬,中共闽粤边区工委成立,统一了闽西南和梅埔地区党组织和武装的领导。1947年3月,闽粤边区工委经香港分局向中共中央上报“先粤东后闽西南,以粤东为主要出击方向,普遍开展游击战争”的作战方案获得中央批准。5月中旬,根据中共闽粤边工委第二次会议的部署,粤东支队在大埔县坪沙村正式成立,刘永生出任支队长。 由于过去执行的“隐蔽、复员”策略,成立之初的粤东支队仅有29人,但这些人都是原王涛支队和梅埔韩纵的骨干,曾一直在闽粤赣边坚持斗争,既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又有一颗始终向党的红心!兵贵精而不贵多,兵精将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刘永生信心百倍,指战员们对由刘永生这位久经考验的老红军、老游击、老领导来重整旗鼓亦是欢欣鼓舞。同时,由于粤东局面尚未打开,指战员们为了刘永生的安全考虑,纷纷商议着给他“安”上一个代号,以免过早暴露真实身份。可是要叫啥呢?“老刘”?支队里姓刘的有好几人呢,容易混淆;“永生牯”?虽然亲切,可是起不了保密作用……就在众人抓破头皮之际,刘永生爽朗地说到:“同志们,论岁数,全支队数我最大,43岁了,算是老家伙了,你们都是小年轻,就叫我‘老货’好听哩!” 话音刚落,掌声一片,“老货”这个代号通过了。这个客家人对老爷爷的尊称,从这一天起成了这些指战员及后来陆续加入的战士们对刘永生最亲昵的称呼,随着粤东支队的四处出击,“老货”的名头迅速传遍整个闽粤赣地区,苦盼天明的老百姓一听“老货”,如同久旱遇甘霖;敌人一听“老货”,则是战战兢兢。 征战出来的赫赫威名 人的名,树的影。“老货”的赫赫威名可不是文人妙笔生花般激扬文字宣传出来的,更绝非说书讲古者舌灿莲花似地传遍街头巷尾。“老货”能让亲者更亲仇者惧,那是刘永生和粤东支队真刀真枪,大仗小战赢回来的。粤东支队经过成立之初的初步整训后,开始在韩江两岸纵横捭阖。1947年6月10日,支队一举摧毁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家乡所在地大埔县梓良乡的乡公所,没收范汉杰家产及枪支弹药。紧接着,粤东支队接连攻下大埔银滩、丰顺小胜、平远长田、梅县白宫圩等地的乡公所,打击地方反动武装和官僚恶霸的同时,缴获了大批枪支及经费。 10月22日,粤东支队闪击大麻,歼敌近百人,缴获长短枪70多支,子弹4000多发及一批物质;30日,粤东支队梅县三乡再出奇兵毙敌12人,俘敌50多人,缴枪100余支,子弹数千发,同时扩军30余人。大麻、三乡两战两捷,极大地推动了粤东地方武装斗争的开展。各地游击队群雄崛起,四处出击,仅半个月,梅埔丰边纵横100多华里地区的国民党区、乡政权、保甲组织宣告瘫痪瓦解,从而打开了粤东局面。为加快发展游击战争,粤东支队趁敌恐慌之际,分兵三路对敌发动广泛的进攻,齐头并进,捷报频传。1948年初,刘永生和支队领导带领大部分指战员前往丰顺马图集中整训,集中总结支队出击粤东以来的经验教训,提高队伍的军政素质。在开展群众性的练兵运动中,刘永生言传身教,亲自给大家讲授战斗中行动原则和行军、宿营、站岗放哨等科目。 就在粤东支队马图整训的时候,国民党为巩固其在华南特别是广东的统治,新上任不久的广州行辕主任兼广东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宋子文于1948年1月在广州设立闽粤边“剿匪总司令部”,将广东的饶平、大埔、梅县、平远、蕉岭及福建的平和、永定、龙岩、上杭、武平十个县划为“清剿区”,限令“剿总”辖下两省保安团队和广州行辕部队及十个县的自卫队在半年内“剿灭”闽粤边人民游击队武装。为应对敌人进攻,中共粤东地委在马图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认为粤东支队主力必须抢在敌人行动之前迅速挺进到梅蕉杭武边,配合各地党组织开展年关斗争,促进各游击区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从而把斗争范围扩大到全粤东地区,形成以农村包围市镇的局面,以争取主动,同时决定将埔丰、梅埔、梅兴丰华、梅兴平蕉、饶和埔丰、永和埔、梅蕉杭武等七个县的游击队和韩江税收队统一番号系列为粤东支队独立第一至八大队,粤东支队所属各支队和机关分别以“迎”(一中队)、“接”(二中队)、“大”(教导队)、“军”(警卫中队)、“南”(司令部)、“下”(政治部)命名,激励全体指战员以饱满的革命斗志,坚定的信心,迎接全国解放胜利的曙光。 “小搞大胜”迎新春。蕉岭,成了粤东地委马图会议上确定的第一个“大搞”的目标。3月2日凌晨,随着刘永生一声令下,蕉岭战斗正式打响,此战,粤东支队大获全胜,击败和歼灭国民党5个中队,毙伤俘敌80多人,缴获枪支300多支,子弹15000多发及大批军用物资。蕉岭一战极大地震慑了上杭、武平等地的反动势力,有的前来搭线请求“互不侵犯”,有的寻求保护,也有的干脆就宣布起义。这一切让“剿总”总指挥涂思宗坐立不安,遥想自己抗战期间任职汀漳师管区司令时,刘永生和魏金水就常常让自己“难堪”,刘永生指挥的游击队更是自己几次“清剿”均无功而返,还害得自己戴上了“常败将军”的帽子,如今在粤东,又是这个刘永生!难道我涂某人还要重蹈覆辙? 1948年3月8日,以涂思宗为首的“闽粤边剿匪总指挥部”在《中山日报》刊登悬赏布告:擒拿刘永生魏金水两人各赏五亿。是月中旬,涂思宗炮制出“十字扫荡”军事行动方案准备清剿我闽粤游击区。针对该方案,闽粤边工委决定反“围剿”,反“围剿”战争“绝不是防御,而是以进攻粉碎进攻”。这一招,很快就在粉碎敌人的“六路进攻”中收到奇效。 4月13日,刘永生率部在武平岗背水口击溃来犯的敌薛筱青营,毙伤营副以下官兵30余人,击散60多人,同时放回薛营俘虏,这些俘虏兵和溃兵在碰到同时进犯的其他各路敌军时纷纷诉说“岗背共军千余人,满山都是机关枪”,吓得他们纷纷掉头逃窜。敌“六路进攻”宣告瓦解;4月17日,刘永生带兵攻克梅县第二重镇丙村;5月30日,敌少将高参张光前被我军活捉;6月3日,宋子文的嫡系部队,全副美式装备的方景韩营在马头山被粤东支队击败;6月中旬,粤东支队又接连挫败各路敌人对其他根据地的进攻,收复失地……涂思宗“剿匪”屡战屡败,“十字扫荡”宣告破产。然敌人一计未成又生一计,6月下旬又策划了“分区驻剿”的毒计,根据敌变我变的方针,7月,刘永生率部出征,相继给丰顺黄花村民团、国民党第五“清剿”副司令洪之政以迎头痛击……8月,“剿不力”的涂思宗被宋子文革职查办。末了,这位“老货”手下的“常败将军”,终究未能打成翻身仗,还真应了那句话:黄牛拉到北京还是黄牛。 “庆祝你们的伟大胜利” “常败将军”涂思宗走了,军统特务喻英奇走马上任,但敌人的失败仍然不可避免。就在国民党阵前换将的8月,闽粤赣边区党的代表会议在大埔光德乡召开,会议选举成立了新的闽粤赣边区党委,刘永生当选边区党委常委、党委执行委员。会议同时宣布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下辖直属部队和梅州、潮汕、韩江、闽西、闽南5个支队,支队下辖直属团和各县独立团(独立大队),刘永生任司令员。1949年元旦,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正式成立。也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给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答复。 随着战略形势的转变,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对闽粤赣的武装斗争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出“采取‘全面发展,重点巩固’”的方针完成大块根据地的建立,迎接南下大军胜利解放华南。闽粤赣边纵队迅速展开春季攻势,“反动堡垒”湖寮成了边纵春季攻势打响第一炮的战场,在1月10日的这场战斗中,边纵共毙伤俘敌68人,缴获收发报机2部,迫击炮4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5挺,卡宾枪和手提机枪16支,长短枪130多支,子弹2万多发。同时,受此战影响,敌高陂自卫队长李旭腾,重新组建的敌湖寮自卫大队队长刘应机宣布起义;3月11日,刘永生率兵突袭梅县四大工业集镇之一的畲坑,毙伤俘敌60多人,击退数路援敌;15日,刘永生乘胜挥兵打下梅县金盘、扶大、长沙等镇,俘敌56人并争取驻水白的敌自卫中队42人起义……整个春季攻势中,边纵所属各部队四处开花,共作战130余次,歼敌2600多人,缴获迫击炮6门、轻重机枪56挺、其它各式枪支3220多支,解放50多个市镇和54万人口地区。 4月,根据闽粤赣边区党委、粤湘赣边区党委联席会议“将紫金、五华、兴宁、梅县、丰顺、惠阳等11个县打通连片,建设成为解放华南的大块战略基地”的决定,闽粤赣边纵队开始部署经营兴宁、五华、丰顺、梅县边地区,以使潮汕、梅州两地区联成一片,尔后再向西发展。根据边纵党委的指示,刘永生率部南下,发动潮(阳)普(宁)惠(耒)南(山)战役,自18日召开作战军事会议至5月26日丰顺县城解放,潮普惠南战役共计歼敌6个营1400余人,缴获炮2门,轻重机枪23挺、长枪1500余支,解放两英、惠来、丰顺3座县城和鲤湖、流沙等8个重要乡镇,实现了潮汕解放区同梅州、东江解放区连成一片的战略意图,改变了闽粤赣边的敌我形势,大大震惊三省边区的敌人。闽粤赣边纵队以金刚手段摧枯拉朽,闽粤赣边区党委则用菩萨心肠宽大感召,双管齐下,闽粤赣边区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纷纷起义。在广东,在国民党将领吴奇伟领衔下,李洁之、魏汉新、曾天杰、兰举初相继率部起义;在闽西,李汉冲、练惕生、傅柏翠率省保四团及各县县政府、自卫队起义……6月24日,毛泽东在接到华南分局关于五六月边纵的战绩电报后,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亲笔批转全军各野战军首长:“五六两月,粤东、闽西胜利极大,请将华南分局已文(6月12日)电转告所属以励士气。”并亲自复电华南分局:“庆祝你们的伟大胜利。”胜利的背后,有着刘永生鞍前马后立下的赫赫战功。 闽粤赣边的国民党地方势力被消灭瓦解后,闽粤赣边纵队迎来了新的敌人———从中原战场溃逃至此意图撤往台湾的胡琏兵团。自7月下旬起,刘永生麾下的闽粤赣边纵队在粤东、闽西陆续与胡琏兵团展开激战,连战连捷,至10月1日肃清梅县全境之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献上大礼。此时的胡琏兵团已陆续从海上撤退至金门,仅在潮汕一带留有后勤机构等人员及地方武装3000余人。10月5日,边纵司令部召开作战会议,刘永生剑指汕头。10月24日,汕头解放,刘永生骑着白色战马,走在进城的队伍里,欢迎的群众相互传告:“看,他就是‘老货’。”一位从乞儿烧炭客成长为传奇将军的游击司令,将一支29人组成的名不见经传的小部队,带成了2万余纵横闽粤赣的百战雄狮,歼敌3万余人,解放38座城市和广大乡村,“老货”刘永生的英名足以长垂闽粤赣边青史。 因长期在闽粤赣地区坚持游击斗争,他有着“游击大王”“游击司令”的美誉,因百战百胜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战果和一套富有特色的作战经验,他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中国的夏伯阳”。但不论称呼是哪一种,刘永生的本色始终如一。他麾下曾经的战士,如今依然健在的闽粤赣边老同志们,提到“老货”,几乎众口一词地会说他是爱兵如子的好领导,身先士卒的司令员,不计前嫌的革命者,扶危助困的贴心将军。新中国成立后,刘永生历任三野第10兵团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福建省军区司令员、副省长,身处要职的他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本色,穿戴出行简单点他不在意,分配的住所简陋点他不在意,工资被低发了几个月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和他结下生死情谊的老区群众和众多战友。为了多给老区有困难的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接济,他节衣缩食;老战友老部下遇到难处和委屈,他都能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热情地帮助解决;需要为百姓伸张正义时,他就毫不含糊地站出来说话。“老货”这个看不出任何身份地位的称呼是老区群众和战友们最常叫的,这里面透露着一股亲近,“老货”是他们曾经的领导,更是他们永远的亲人。“老货”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