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式的说法,中国的书院最早出现在唐代。然而历史的传说,却将书院出现的年代上溯到了西周。这种说法是否确切,至少到如今难以找到确证,然而在宁波地区的历史传说中,确实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书院。戴良维编著的《读着故事游东钱湖》一书中其中一篇的题目为《中国最早的私人书院——隐学书院》,题目代表观点,此文明确地说隐学书院才是中国最早的私人书院。 而最早的公共书院是哪里呢?我未查得相应史料,那就姑且把隐学书院视之为无论公私都是中国最早的书院。 关于这个书院的来由,戴良维在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西周时候,徐国有个国君,人称徐偃王,仁德播于四方,许多诸侯国都来依附他。当时西周的天子是周穆王,担心徐偃王的势力大起来,对他构成威胁,于是产生了疑心,决定要除掉徐偃王。徐偃王不想跟周天子斗,免得天下生灵涂炭,他避走东南蛮荒之地,来到东钱湖边的一座青山下,过起了隐居生活。徐偃王建造了一个书院,作为自己读书的地方,并大力传播中原文化,使得一方蛮民得以开化。后人为纪念这位有德行的先人,把他读书的地方叫做‘隐学书院’,把‘隐学书院’所在的青山叫做‘隐学山’,一条山岭叫做‘隐学岭’,岭背后的村庄叫‘岭后’。徐偃王的子孙,一部分住在隐学寺附近的郭家峙村,一部分住在云龙镇的前徐。‘隐学书院’可谓是中国最早的私人书院,徐偃王也可谓是东钱湖和宁波的文化初祖和第一名人。” 看来,徐偃王乃是中国第一家书院的创办人,徐偃王是何人?他为什么要创办隐学书院?方亮在其所著《笔痕》一书中有《徐诞古墓考——东钱湖旅游开发调查之一》一文,该文中说道:“徐偃王名诞,字子儒。生卒于公元前五世纪末和六世纪中叶,与西周周穆王同代人。是周淮水流域大部落徐国的君王,杰出的政治、军事领袖。徐诞鼎盛的政治、军事活动时期,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初叶。周穆王三十五年伐徐,徐兵败,遂南下至越(今浙江)。子孙为避‘反叛’之难,散居各方。鄞县栖真山,王葬其所,有隐学书院和墓葬遗迹。后人易栖真山为隐学山,以示纪念。” 原来徐偃王名徐诞,他原本是徐国的君王,后来周穆王伐徐,徐国兵败后,徐诞来到了宁波鄞县的栖真山,而后他在这里建了隐学书院,他去世后也葬在了这里。关于徐国的情况,该文中简述道:“徐国始建于商、周,裔孙相继君位,迨徐三十二世周穆王之代,君诞即位。按宗法氏族血统可溯至黄帝,诞为四十二代(一说四十三代)。诞娶姜氏,子宝宗、宝衡、宝明。”
大雄宝殿 如此说来,徐国也是个古老的国家,该国传到徐诞这里已经有了四十多代,而徐国的领土所在,该文中又说道:“徐国疆属为五百里,在今江苏之徐州,安徽之凤阳与泗州。斯时徐国渐趋文明,铜的冶炼工业已发展起来。据《后汉书》记载:‘偃王处潢池,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周穆王之伐徐,盖慑于徐之日益强大及为掠夺人口与资源。徐诞本可凭其政治威望与军事才干,与之一决雌雄,然徐为仁义之师,不忍生灵杀戮,曰:‘君子不处危邦,贤者不顾荣禄,吾去之彭城。’民从之者数万人。《后汉书》记述:‘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至于败。’后世人赞其圣德。” 看来徐国面积不大,其位置在今日江苏徐州以及安徽这一带。该国的经济还比较发达,周穆王渐渐感到了徐国的威胁,于是要将其灭掉。然而,以徐国的国力其实完全可以跟周穆王抗衡,但徐诞很仁义,他认为战争无论胜负都会伤人无数,所以他主动采取了避让的姿态,而结果则是令徐国灭亡了。 以上的说法,《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有记载:“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堰王主之。堰王处潢池东,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后得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堰王仁而无权,不忍千其人,故至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
侧旁正在拓建之中 对于这段记载,孔令远在《徐偃王的传说及相关问题》一文中有如下考证:“这段记载将徐堰王与周穆王、楚文王看作是同一时期的人,而周穆王在位期间是公元前976年~公元前922年,楚文王在位期间是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75年,二者悬殊二百余年,故‘率九夷以伐周’和为楚所败,‘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的两位徐堰王绝非一人。” 孔令远通过时间上的推断,发现周穆王和楚文王二人间差了两百多年,他认为《后汉书》的这段记载出问题的原因,很可能有两个徐偃王。而《韩非子·五蠹》中的所载则称徐偃王处于楚文王时期:“徐堰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堰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但是,《淮南子·人间训》中的所载,又把徐偃王所处的时代与楚庄王相并列:“昔徐堰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堰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如石之投卵,虎之啗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 这两种说法是否能成立呢?孔令远认为都不太可能:“楚庄王在位期间是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与楚文王相差至少有六、七十年。徐堰王似乎不太可能与楚文王、楚庄王是同一时代的人。”
石雕件 为什么徐偃王出现在了不同的时代,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有如下分析:“徐堰王在春秋中叶以后或者已经成了徐国的代表人物。秦、赵与徐同祖,可以知道堰王的名字。但普通人对于时间并没有精确的观念,遂把堰王说成当日徐方的代表人。并且此种传说的形成或者已在战国初期,离堰王时已经遥远,讹误比较容易。”而孔令远的文中又引用了顾颉刚在《徐和淮夷的迁留》一文中的结论:“‘徐堰王’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只是他们国族的一个徽帜。” 对于以上的引用,孔令远持什么态度呢?他在文中给出了这样的推断:“我们认为,徐堰王之所以会成为徐国的代表人物或者说徐国的徽帜、象征,很可能是因为徐堰王并非专指某位具体徐王的名字,而是指以鹅(古名舒雁)为图腾的徐人的王,故称舒雁王,即徐堰王。这个观点有江苏邳州春秋晚期城址鹅鸭城遗址的名称和徐堰王卵生的传说故事为证。” 孔令远的推断也有其历史依据在,他在文中引用了《博物志·异闻》中所引的《徐偃王志》中的所言:“徐君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独孤母有犬名鹄苍,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东归。独孤母以为异,覆暖之,遂孵成儿。生时正堰,故以为名。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仁智,袭君徐国,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堰王又葬之徐界中,今见有狗垄。” 按此传说,徐偃王乃是卵生,这倒跟禽类的大雁生育方式相同。但是对于徐偃王的情况,其他的学者也有别的推论。董楚平所作《绍兴306号墓国属问题研究——兼及浙江徐偃王传说》一文是一份科学考古报告,该文从1981年11月在绍兴地区发现的306号古墓讲起:“这是一座有阶梯墓道且带壁龛的土坑墓,为江浙先秦墓葬所未见。随葬品总计1224件。其中铜器17件、玉器6件、玛瑙饰物102件、水晶珠13粒、各种文具51件、陶器3件等,这是太湖、杭州湾地区当时发现的随葬品最丰富的先秦大型墓葬。”
隔空相连 直到今日,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古墓时,最希望从陪葬物品中找到的是文字,以便以此来确认墓主的身份以及相应的历史记载。往往这些出土文献,能够纠正传世文献记载中的错误。绍兴306号墓出土了如此众多的陪葬品,而其中有三件确实有铭文:“铜器中有3件铸有铭文。这3件有铭文的铜器是鼎、炉、罍。罍的铭文因残损过甚,未能释读。炉的铭文仅约9字,内容简单,只说明这是‘徐王’某人之炉。鼎的铭文44字,说这是‘徐’国某官某人的‘汤鼎’,器主向祖先宣誓,要守祖俗、知恩辱。笔者曾对汤鼎铭文作了释读,提出徐人是涂山氏后裔的新说,此说已被很多论文采纳。” 南方因为气候潮湿,使很多金属器皿锈蚀严重,但这三件青铜器上的铭文还是能够看到“徐王”的字样。但是,徐国距绍兴较远,而葬在此处之人是不是徐国的重要人物呢?显然相应专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而董楚平在文中以“越国尚武,徐国崇文”为主导思想,分析了这些出土文物,他发现:“绍兴306号墓出土物1224件,竟然没有一件兵器,各种文具却有51件,这与徐国的崇文风格正可相视而笑,而与越国的尚武作风格格不人。” 如此说来,按照历史的记载,绍兴306号墓应该不是越国墓,那么如何解释青铜器上的徐王字样呢?这涉及到了徐国和越国的关系问题,董楚平说:“最早提出徐越关系问题的是郭沫若。”而后,他在文中引用了1930年郭沫若所撰写之文,之后又提到郭沫若对该文的修订,经过这番推论,董楚平在文中得出如下结论:“徐人入浙当在公元前512年吴灭徐后,是作为徐国遗民进入浙地,散居各地。浙江从嘉兴到衢州,从舟山到温岭,到处有徐堰王的传说与遗迹。过去最著名的是龙游的徐偃王庙与温岭的徐堰王古城。现在有了绍兴306号墓,则徐人入浙更有了科学考古的根据,其意义非同小可。” 通过以上的分析,董楚平确认绍兴306号墓就是徐国人的墓葬。那么此墓既然出土了这么多的陪葬品,这足以说明所葬之人是徐国的大人物,但他是不是徐偃王呢?董楚平此文写得十分谨严,他只是说:“把上述三件青铜器铭文综合观之,使我们更加相信浙江各地徐偃王传说的史料价值,更加坚实对绍兴306号墓判为徐墓的信心。”
建筑工棚内有狗的狂叫 关于徐偃王,董楚平也认为其并非专指一人而是一个通称:“在正史里徐偃王是西周穆王时人,活动区域在淮河中下游。浙江各地传说的‘徐堰王’,年代迟至战国。一个人的寿命怎么可能这么长?原来‘徐堰王’不是个人专名,而是一个通称。那么‘徐堰王’这个通称是什么意思呢?世人都说徐为嬴姓,偃与嬴古音相通,故称徐偃王。此说有诸多不通之处。” 董楚平是从古音相通的角度来对此作出了推论:“(一)偃嬴古音并不相通。在先秦古音里,嬴在耕部,堰在元部,韵母相距甚远;而且嬴属舌音喻母,偃属喉音影母,声母也相差很远。因此,在古文献里,未见嬴偃通假之例。(二)古人尊祖重姓,国名与祖姓并提,祖姓必置国名之上,如‘娰夏’‘姬周’‘嬴秦’,不会把祖姓置于国名之下。因此,文献上未见‘徐嬴王’之称。”但这番推论如何来解释徐偃王中的“偃”字呢?董楚平的结论是:“徐偃王即徐奄王,奄古在谈部,偃古在元部,主元音相同,古可通转。查现有记载周初东征的金文,其东征对象,除泛称的‘东夷’‘东反夷’‘东或’之外,有具体国名的是奄、薄古、丰伯。奄提到最多,而未见‘徐’。近年出土的临沂汉简《孙殡兵法》说‘商奄反,故周公浅(践)之。’也以奄为代表,而未见徐。” 既然偃与奄相通,所以董楚平认为:“周公东征后,山东的夷人大量南迁,投入徐人怀抱该是意料中事。此后徐奄并称,但只见徐人的气焰,未闻奄人作为。徐可能兼并了南迁的奄人。所谓徐偃王可能就是徐奄王;偃奄古通。曲阜,典籍通常皆称为奄地,《帝王世纪》却说:‘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赐姓曰偃。’把奄地称作偃地,并说皋陶的偃姓也因地名偃而来。偃奄古音相通,此其证也。” 如此说来,徐国的重要人物的确来到了绍兴地区,而绍兴又距宁波很近,那么徐偃王去国之后,隐藏在了这一带也不是没有可能,更何况,当地的历史文献也多有记载。比如《延祐四明志》称:“隐学山在东钱湖,其下有栖真寺、放生池,徐偃王隐学于此。”而《嘉靖宁波府志》亦称:“隐学山,鄞县东南四十五里东钱湖畔,下有放生池,旧名栖真,徐偃王隐学于学。” 这些史料都说明徐偃王曾经隐居在了宁波鄞县的东钱湖畔,而《北宋徐氏谱》所载则提及:“王既葬隐学山,历秦、汉、晋、唐千八百余年,亭台俱废,旧址仅存,唐时裔孙浩官岭南节度使、吏部侍郎来拜王墓,益增前仪,缭以墙垣,列以翁仲及茗木阜树,建四顾庵,立香火院,名曰隐学。事见《明州郡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