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昭和1926
昭和年号取自《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
昭和是日本年号中所用时间最长的一个,一共用了六十四年。但由于年号颁布时的时间是年底,而终结时是年初,所以若严格计算,则为六十二年又两周。
(图一:日本裕仁天皇)
昭和时代,从1926年12月到1989年1月,是一段激情的岁月,也是一段痛苦的岁月。这一时代里面有太多的璀璨明星在大时代的背景中沉浮、挣扎、奋进。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恐怕很少人能说出历史上哪一位日本天皇,但是一定不会不知道裕仁天皇。
历史书看多了就会觉得历史很诡异。作为发动侵华战争的战犯,为其开脱者则说天皇是被那一撮军国主义分子蒙蔽,欺骗和威胁,罪之者则说这是其历史职责,没有他的御批,那帮军国主义者真的能谋杀天皇吗?而日本人民又能怎样呢?跟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不过是不明就里的为专制王朝效忠的炮灰而已。裕仁天皇在登记的时候取名昭和,起意在于和平,而且其“昭和”一词就来自中国的古籍《尚书》。然而,讽刺的是,正是在这段时期,日本迅速的走向了军国主义,其心中的打击目标就是希望“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中国。
(图二:中国古籍《尚书》)
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与此同时,我们的棋手在做什么呢?棋坛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在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中,我们从棋手的角度来截取一些画面,不算追忆,不算怀旧,算是散心。
1901年,昭和天皇裕仁出生。1907年,过惕生出生。同年,被称为“天才”的桥本宇太郎出生。1909年,被称为“怪丸童”的木谷实出生。
(图三:过惕生、桥本宇太郎、木谷实)
在读历史的时候时常会感到历史是如此的博大之外而又如此的细致入微,会有种“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感觉。除了中国的过惕生之外,出生于日本的这两位围棋神童不约而同的都进入了入了同一师门——久保松胜喜代。
久保松胜喜代(1894-1941),日本围棋棋手。1911年时毅然从关西大学退学,投身围棋事业。久保松胜喜代对日本关西地区的围棋事业曾有重大贡献。许多日本棋手如村岛谊纪、桥本宇太郎、木谷实、前田陈尔等人,都是经由他这名副其实的伯乐之手发掘出来的,并推荐保送到日本棋院进一步深造成才。
(图四:久保松胜喜代与弟子合影前排左起第一位是木谷实)
然而,师傅感慨于关西条件之恶劣,深恐误弟子的前程。于是,在师傅的联系和安排下分别将两位爱徒送入东京,桥本拜师于濑越宪作,而木谷则师从于铃木为次郎。
(图五:濑越宪作)
濑越宪作(1888-1972),日本围棋棋手。1908在东京与铃木为次郎三段(当时)弈试验棋六局,获三段。1924年与高部道平、小岸壮二等游说大仓喜七郎筹建日本棋院。濑越棋力高强,是让秀哉头疼的棋手之一。1960年6月,以日本棋界元老濑越宪作名誉九段为团长的日本围棋访华代表团率先叩开了中日两国围棋交流的大门。濑越先生是日本近代屈指可数的围棋大家,这不光因为他棋力高强,更缘于他为中国日本韩国各调教出一位绝世高手,这三位高足就是:“二十世纪的棋圣”吴清源,“不死鸟”桥本宇太郎和“围棋皇帝”曹熏铉。
1914年,农历甲寅年(虎年),民国三年,这一年世界很乱。在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在东方,袁世凯于12月在天坛祭祀,为登基称帝做准备。这两件看起来似乎与棋坛无关的事情,对棋坛还是很有影响的,我们后面慢慢讲。
中国命理中这样描述1914年出生的人,“不服输的性格,人生道路曲折崎岖”。正是在这一年,吴泉出生了,这位叫吴泉的孩子就是后来被誉为昭和棋圣的吴清源。
(图六吴清源题字)
我好奇的查了一下百度,看那一年还有谁出生,百度在条目“1914年”中记载了江青、张震、杨成武的出生,可是没有吴泉。
我很想知道如果是古人为吴先生著书立传,会不会用天地换颜,江河变色来形容吴先生出生所带来的震撼。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一年全球的要人们都很忙,吴先生来到世间的那第一声啼哭无论在有多么的清脆也不会引起某位要人的重视,甚至在今天看来,吴先生的出生与其他人的出生而言都算不得什么大事。
还是在1914年,顾水如先生到北京比试棋艺,击败北京名手汪云峰、伊耀卿等,轰动北京,被誉为“围棋圣手”。段祺瑞大为赏识,收于门下。在此期间,顾先生与日本围棋高手结交。谁能想到此事对刚刚问世的吴泉意味着什么呢?翻回去看历史的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
(图七:顾水如与少年陈祖德)
顾水如(1892~1971年),浙江嘉善枫泾镇人(今属上海金山区)。9岁随父兄学围棋,记忆力惊人。16岁时,乡里已无敌手。1914年,到北京比试棋艺,击败北京名手汪云峰、伊耀卿等,轰动北京,被誉为“围棋圣手”。1917年,应邀东渡日本,为我国赴日学习围棋棋艺第一人。
二十世纪最初的二十年对于棋坛而言是平静的,秀哉名人作为最后的名人依旧君临,不知道木谷为何人,亦不知新布局为何物,除了年号由大正更改为昭和之外,虽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宿敌的阻击骚扰,总体来讲那时的秀哉名人应该是悠闲而幸福的。
本因坊秀哉(1874-1940),二十一世本因坊。名田村保寿,生于东京。八岁能棋,十岁为方圆社塾生,十三岁入段。1891年出外流浪,一无所成。1892年改入秀荣门下,同年升四段。1897年五段,1900年六段,1905年七段。1908年袭本因坊位,升八段。1914年被推举为名人。晚年将本因坊名义转让日本棋院。棋风雄肆奔放,被誉为「不败之名人」
(图八:日本名人秀哉)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本来纷争的日本棋坛突然平静了,因为东京被摧毁了,三大棋社(本因坊、方圆社、裨圣会)全部损失惨重。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往日的恩怨都显得非常渺小,三大棋社最终合并成了一个日本棋院,一个新的体制必将带来一个新的时代。于是,一个新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
(图九:日本关东大地震)
同样是1923年,中国则是另外一番情景。那一年,毛泽东创办了《新时代》,张作霖创立了东北大学,
胡适回国,黎元洪被曹锟赶出了总统府,鲁迅《呐喊》了,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开始联俄联共,蒋介石北上访俄。中国虽然走入了共和,可是老百姓的理解范围应该不会比年号的变更更加清楚,也说不准会更加糊涂。虽然清王朝的买卖关张了很多年,但是未来呢,共和国是什么呢?老百姓应该是不幸福的,因为天下由一个皇帝变成了一群革命党,一群军阀,什么南北和谈,什么革命民主,什么国学大师,老百姓关心的是明天的米饭在哪里,买卖是不是可以继续做到明天。
(图十:鲁迅《呐喊》)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将领冯玉祥接受孙中山的国民革命主张和段祺瑞的游说,于战场上突然倒戈,进而挥师入京,发动政变,推翻并囚禁了总统曹锟,直系战败。冯玉祥将其所部改称为国民军,通电拥戴段祺瑞为国民军大元帅,并电邀段祺瑞、孙中山入京共商国是。11月中旬,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在天津举行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以段祺瑞为临时执政。11月24日,段祺瑞就职典礼在北京铁狮子胡同陆军部旧址执政府办公处举行。
若干年后,吴炎(清源先生长兄)这样回忆那段岁月:“1924年,父亲因患肺病治疗无效,不幸去世了,当时清源弟仅十一岁。父亲丧事办完之后,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今后如何生活。……这时一家生活靠卖旧东西(主要是书籍、字画)来维持。1925年正是段祺瑞执政时期,他喜好围棋。名手顾水如是他门下的清客,常和他一起下棋,拿一份薪水。母亲看到这门径,想从段祺瑞那里得到救济,于是带着清源弟去寻访顾水如,请他把清源引荐给段祺瑞,通过下棋得到段祺瑞的钱补助我们生活。当时清源弟的名声早已传到段祺瑞耳中,段很想见清源。因此,顾水如慨然答应。”
(图十一:段祺瑞)
清源先生在其书《吴清源自传:中的精神》中这样回忆:“父亲是1925年去世的,当时他才33岁。那年我11岁。父亲得的是肺病。虽然在家里调养,但自吐血之后,他很快就去世了。在父亲身体还没有变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过北京的一家名为“海丰轩”的棋社。在家里看见我学围棋进步神速,父亲也许就开始想培养我往那条路上走。我在棋社和当时中国的一流棋手顾水如、汪云峰等下了受五子棋。顾水如老师那时带我去过段祺瑞的府上。段祺瑞是亲日派的军阀政治家,是北京政府的国务总理。段祺瑞十分喜欢下围棋,每周的星期天一大早,棋手们就都会去他家和他一起下棋,之后一起吃早饭,这已经成为了惯例。我也和段祺瑞下了棋。我开始并不知道他的棋力如何,只知道他下棋很快。看我是孩子,他就下无理手想欺负我,最后我抓住了他的破绽,赢了那盘棋。但实际上,他喜欢赢棋。大家都知道他这个脾气,为了讨好他,就都故意让着他,输给他——没想到却让我这样一个毛孩子赢了他。输棋之后,段祺瑞的心情大坏,一个人进屋去了,之后再也没有出来。那天早上的早饭也没有和我们大家一起吃。但因为答应过以学费名目给我钱的,所以第二次见他的时候,我直接对他说:“请给我学费。”这样,我拿到了100块大洋。父亲过世之后,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所以,第二个星期我又去了段祺瑞的府上,但他没有再与我下棋。不过那以后他答应过的学费还是如期如数地给了我。在父亲去世的前三天,他把我们三兄弟叫到病床前。他把练字用的字帖交给了大哥,把小说给了二哥,交给我的是棋子。这也算是父亲给我们的遗嘱吧。之后,大哥做了官,二哥成为了文学家,而我成了一名棋手,完全如父亲生前期待的一样。”
时间在1926年的时候做了一次定格。那一年裕仁天皇登基,取号昭和,希望“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他一定想不到“大东亚共荣”这种协和万邦的方式会给他带来什么,也不会想到远在中国的一个叫蒋介石的搞的所谓的“中山舰时间”意味着什么。我想这一切应该都和11岁的少年吴泉无关,但是那一年我更愿意称之为吴的“元年”。
师从有“南刘北顾”之称的顾水如先生之后,吴泉醉心于围棋并以“神童之名”被段总理喜爱。这一年中,能够对吴清源产生影响的事情应该是名字中有了“号”吧。中国的礼仪是忌讳连名带姓称呼的别人,认为那样与骂人没有两样区别。吴泉虽是小孩,但是由于大帅喜爱的关系,别人也以大人对待他。于是,顾水如的一位朋友便从“泉”字引出“清源”二字作为名号。从此,“吴清源”三字就代替了“吴泉”。
同年,时值日本围棋四大家族的林家掌门的弟弟林熊祥抵京,他知道了吴清源的事情后就安排了一个时间,让吴清源去北京的“日本人俱乐部”一试锋芒。日本方面也有心试试“围棋神童”的本事,于是早早备好了棋具静待吴清源的到来。该局的历史记录如下:
——是局,吴少年执黑先行,对手是职业初段左右的棋力。布局时吴上了对手骗招的当,几乎崩盘,陷入苦战;但中盘后,吴奋力吃掉对方近四十目左右的大棋,最终逆转六目获胜。此一役,经日本商人山崎有民之口传入日本,引起濑越的注意。
清源先生回忆到:“不管怎么说,在当时的中国,光靠围棋是无法生存的。那样的大背景下,我在日本人俱乐部和一位日本初段下了一盘棋。那是1926年,我12岁的时候。那盘棋开局的时候我中了对方的圈套,一直是苦战。但进入中盘后我吃掉了对方一块棋,最后我赢了6目。在观战者中就有山崎有民先生。山崎先生在观看了我的对局之后,给远在日本的大棋士濑越宪作写了封信,告诉他中国有一位天才少年。”
之所以我称1926年为吴的“元年”就是因为从这局棋开始,吴在不经意间开启了他的围棋人生。我不知道,清源先生为什么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特意加上了“不管怎么说,在当时的中国,光靠围棋是无法生存的。那样的大背景下,我在日本人俱乐部和一位日本初段下了一盘棋。”这样一番描述,难道当时的先生就有东渡留学的想法吗?
同年夏天,日本棋手岩本薰六段和小杉丁四段来中国游历,与吴清源对局,“结果与岩本薰六段让三子下了两局全胜,二子一局输二目;与小衫丁四段让二子一局胜”。
1927年,吴清源14岁。日本围棋名手井上孝平五段来北京,试探清源的棋力。在让二子局中,执黑三胜井上孝平;让先局中,一胜一平一打挂。棋谱传回日本,濑越宪作先生开始为吴少年赴日留学之事热心奔走,待到万事俱备之后,濑越先生向吴清源发出了邀请函。
1928年,受濑越宪作派遣,桥本宇太郎四段来到中国安排与吴清源的考试棋与赴日留学事宜。
吴先生在《人生十八局》中回顾的第一盘棋就是师兄桥本奉师傅之命到北京来下的测试棋,吴先生在文中如此写道:“序盘的早期遍开始了激战,……白20以下就仿佛可以听到棋子吱吱咯咯碰撞的声音一样,双方紧贴在一起,短兵相接。”
对于吴先生而言,这不过是两局测试棋,然而对桥本而言却远非如此。桥本以为这种测试棋不用过于上心,只要摸清对方的实力就可以交差了。乃至在以后吴清源独步棋坛的时候,这两局棋成了别人的话题,搞得桥本十分狼狈,使得桥本自责道:“职业棋士不论在哪里、对何人对弈,都应该维护职业棋士尽瘁奕道的尊严,什么当时游得乐不思蜀……都不能成为理由。”
(图十二,桥本宇太郎执白对吴清源的测试棋)
此一局棋士未来师兄对师弟的测试棋,双方下的都非常奔放紧凑。白14的二间跳非常符合桥本的艺术气质,白16以下双方开始了不甘示弱的激战。
同年10月23日,吴清源赴日留学,当时的日本名人秀哉亲自率领众棋士到火车站迎接。没有文字记载秀哉第一次见到吴少年的时候是何种心情,也没有文字记载其门下是怎样的心情。
“当时,尽管家里入不敷出,但母亲也没有回福建老家的意思,因为已经从祖父那里分得过家产了。台湾的亲戚劝我母亲说,如果能去日本应该尽力争取。但是在国内的中国亲戚却对我的东渡扶桑持强烈反对的态度——当时中国和日本的紧张关系由此可见一斑。”清源先生如此回忆,但是其在出发之时是否有曾想过到这个大环境将为其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然而,吴少年就这样来了,挥别故乡,带着乡情,带着师门的重托还有带着大陆亲戚的不解挥别故乡,衣襟之间却不带走一片云彩。
1923年,赵南哲出生,这个时候未来的韩国棋院创始人此时应该还不知围棋为何物。
(图十三:赵南哲)
赵南哲(1923-2006),韩国围棋职业九段,出生于全罗北道。1937年赴日本学习围棋,拜著名棋手木谷实为师。1941年入段。1944年,赵南哲返回祖国并于1946年创办了汉城棋院。朝鲜战争爆发后,汉城棋院也在战火中被毁。1955年,赵说服韩国总统李承晚,组织韩国棋手到台湾进行对抗赛,对抗赛的胜利使得赵和现代围棋声名大噪。赵南哲是当之无愧的韩国现代围棋之父。
1926年,于清源先生在日本俱乐部初出江湖战胜日本初段之时,他的未来的对手们也开始进入江湖。这一年,11岁的高川格拜入光原伊太郎五段门下;1928年入段。这一年,未来日本的第一位九段,当时年仅7岁的藤泽库之助开始启蒙学棋。在他当上日本棋院院生时,藤泽特别被当时的本因坊秀哉名人所看重,并传闻被锁定为将来之后继人。1933,藤泽库之助入段。1928年,8岁的坂田荣男拜入增渊八段门下,1935年入段。
1926年,年轻的裕仁天皇继位,取年号“昭和”,雄心勃勃。同年,南边的蒋介石大权在握,意气风发,剑指北方。世界东方的格局将因此两人而为之转变。
这一年的棋坛,秀哉名人在同雁金准一的对抗中以一局气贯长虹的“杀棋之名局”战而胜之,不败名人的最后辉煌。同年,南刘(刘棣怀)战胜日本六段棋手岩本薰,而北过(过惕生)则随着段祺瑞离开北平南下,开始他在上海、汉口、江西等地以教棋为生的日子。
棋下到黑47的时候,一般以为棋局还比较漫长。
没有人想到秀哉名人后面的招法,也许在此时秀哉名人就已经开始酝酿一场突袭了。
从此局看来,雁金准一先生的计算力和大胜负前的心态的确不如秀哉名人。
从白1开始,秀哉名人开始了其闪电战的奇袭,黑8的致命误算葬送了黑棋。秀哉在这盘棋里面充分展示了他的力量。
雁金准一虽然被本因坊秀荣评价为“能看破千手而无一遗漏”,在这局棋中还是棋差一招。
(图十四/十五:杀棋之名局秀哉执白中盘战胜雁金准一)2006年在看田壮壮导演的《吴清源》的时候,总觉得电影里面缺少了些什么,直到考了张家卫的《一代宗师》才明白,田壮壮仅仅向一代大师致敬,而张家卫致敬的是一个时代。没有那样一个时代,如何能有如此的一代宗师呢。
1926年6月,大正最后的棋士藤泽保(未来的藤泽秀行)迎来他的周岁生日。此时,应该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个刚满周岁的孩子会赢得本应属于吴清源先生的“名人”头衔。
这一年,吴少年初出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