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爆发的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重创英军第29旅,除了歼灭该旅的“格洛斯特营”外,还沉重打击了该旅的坦克部队。 这场战斗发生了一次奇异事件,志愿军一位无名战士射出的一发子弹,竟打瘫了一辆英军最新型的“百夫长”MK3重型坦克。这是怎么回事呢? “百夫长”的第一战:对象竟是志愿军俘虏的“克伦威尔” “百夫长”(逊邱伦)坦克问世于二战后期,是二战英国坦克技术的“集大成者”,火力和防护性能都达到了二战巅峰水准。战后,“百夫长”坦克继续发展改进型号,逐步演变为第一代主战坦克。在中东战争期间,“百夫长”坦克甚至多次击败T-55和T-62,被誉为西方最强的第一代主战坦克。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百夫长”坦克第一次参战和第一次被击毁,都是在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中发生的。英军当时在朝鲜战场配备这款坦克的部队,主要是配属英军第29旅的第8国王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8th King's Royal Irish Hussars),该团下辖三个装备“百夫长”MK3的坦克中队(每个中队19辆“百夫长”MK3),以及一个装备“克伦威尔”坦克的侦察分队。 “百夫长”坦克第一次参战,发生于1951年2月的第四次战役期间。“百夫长”坦克发射的第一炮,目标竟然是一辆“克伦威尔”坦克!这辆坦克可能由朝鲜人民军驾驶,由于性能差异,最终被“百夫长”击毁。最重要的是,这辆“克伦威尔”实际原来是第8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侦察分队的坦克。 早在一个月前的第三次战役期间,志愿军第50军打出了一个“全歼英军皇家重型坦克营”的胜仗,击毁英军29辆坦克和装甲车,缴获4辆坦克。事实上,这个“皇家重型坦克营”的说法有误,被歼灭的是第8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侦察分队主力。 这支英军部队的指挥官是唐纳德·阿斯特利·库珀上尉,因此被称为“库珀特遣队”。爱尔兰轻骑兵团的10辆“克伦威尔”全军覆灭,另外加上配属的第45皇家炮兵团6辆“克伦威尔”炮兵观测坦克,因此英军损失了至少16辆坦克以及大批装甲车和卡车,库珀上尉以下约200人战死或被俘。“百夫长”第一战击毁的“克伦威尔”,就是来自于这场战斗的缴获。 惨烈的稻田伏击战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志愿军右翼第63军迂回包抄英军第29旅(辖三个英国营、一个比利时营、一个坦克中队等部),第560团在雪马里战斗中全歼该旅的“格洛斯特”团第一营(“格洛斯特营”)。 战役爆发时,第8国王皇家爱尔兰轻骑兵团的两个中队在日本休整,只留下了该团C中队(约19辆“百夫长”坦克)。这些“百夫长”坦克参加了解救“格洛斯特营”的战斗,但遭到失败。 战斗持续到4月25日,英军第29旅也面临被围,被迫以C中队的坦克掩护该旅其余部队突围,除了坦克外,车队还包括了大批布伦机枪车、半履带车、吉普车和卡车。然而,英军车队沿着11号公路向南前进时,在一片山谷间的稻田遭到志愿军大约一个营的伏击。 这场伏击战十分惨烈,在三个小时的激战中,英军最先进的“百夫长”坦克一下损失了七辆(也有说五辆),都丢弃在稻田之间。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志愿军战士,使用燃烧瓶、反坦克手雷和爆破筒勇猛攻击,不顾敌方猛烈的火力,一度将英军坦克逼入绝境。 然而,这些英军坦克几乎都爬满了志愿军战士时,丧心病狂的英军坦克手用同步机枪“互相射击”,导致许多志愿军战士当场牺牲。以至于突围后的坦克,全都沾满了血肉。其实战死的不仅是志愿军,坦克搭载的一些英军步兵也当场丧生。 C中队的突围过程可谓是十分狼狈。然而,这场血战也让英军诞生了好几个“战场英雄”,发出去了不少勋章。 一发子弹打瘫了“百夫长”坦克? 然而,其中一位英军“战场英雄”的事迹却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一次“神迹”!这位中尉坦克车长名叫泰德·保罗,事后被吹捧为“没有骏马的骠骑兵”。 当时,泰德·保罗指挥一辆“百夫长”沿着公路南撤,坦克炮塔朝向后方,用20磅坦克炮(口径84毫米)不断射击。就在此时,英国资料的说法是“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一发“中国士兵的步枪子弹”命中了坦克炮塔上的烟雾弹发射器,引燃了白磷烟雾弹。 按照我们的习惯思路,区区一发子弹不可能打坏50吨重的“百夫长”。要知道,“百夫长”的炮塔前装甲厚152毫米,车体前装甲厚76毫米,而且有较大倾角。另外,“百夫长”还安装了一个新型设备——炮塔两侧各一套六联装的电击发烟雾弹发射器。但是“百夫长”坦克有一个缺点,即没有三防装置! 由于缺乏密闭性,白磷烟雾弹燃烧发出的有毒气体直接渗入了炮塔内部。泰德·保罗的4人车组,不得不逃出坦克,将几乎完好的“百夫长”丢弃,拿起卡宾枪进行徒步战斗。 战斗结束后,英军损失的七辆坦克,都是这样丢弃在稻田里。客观来看,志愿军仅靠手雷、燃烧瓶等武器不可能完全摧毁“百夫长”坦克,多数坦克可能只是伤及履带或发动机,可以重新修理。 可惜的是,志愿军控制战场后没能回收这些丢弃的“百夫长”坦克,可能由于坦克太重无法拖带,同时也没有修理员和驾驶员能够让坦克重新发动。大概一个月后,这几辆“百夫长”坦克就被英军用“丘吉尔”坦克抢救车拖走,在后方修好后重新使用。 笔者也十分惋惜,如果志愿军当时能拥有修理和驾驶坦克的人才(而不仅是交给朝方驾驶员),那么我们的军事博物馆里就能出现“克伦威尔”和“百夫长”坦克这样的稀罕收藏品了。(作者:陶慕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