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2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丁浩专访|黑白世界里的彩色少年

[复制链接]

2461

主题

2644

帖子

88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00:09: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丁浩,2000年6月13日生,山西大同人,中国围棋运动员。丁浩于6岁开始学棋,13岁成功定段。2021年10月,丁浩升为九段。2023年2月,丁浩在第27届LG杯三番棋决赛中击败杨鼎新,以2-0的比分夺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同年11月28日,丁浩获得2023三星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冠军。截至2024年5月31日,丁浩在中国职业棋手等级分排名中位列第三。丁浩于2021年9月进入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就读,目前为经济新闻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


参加完经管机缓考,丁浩赶来接受我们的访谈。他穿着米白色毛衣,戴着眼镜,抛开“世界冠军”这个光环,看上去像一个沉稳温和的大学生。在校园中短暂停留后,他还要赶回杭州继续进行训练。

我是预言家

和其他孩子小时候学习音乐、跳舞一样,丁浩从小就喜欢上了围棋,在复杂的对抗中感受到乐趣。但当时,他没有想到以后会走上职业围棋的路。由于在兴趣班里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老师建议他离开家乡山西大同,前往省会继续学习。随着围棋天赋的进一步展现,丁浩一家做出了一个“像赌博一样”的决定——前往北京深造。

“学围棋的成本挺高的,我记得那个时候北京专业的围棋机构一个月学费一千二,再加上房租之类的,当时对我们家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丁浩的父母非常支持他,“父母一是觉得我有潜力,二是比较尊重我的喜好,当时真的喜欢围棋。”

在练习围棋的同时,他也没有落下学业,一直是班里优秀的学生。从11岁开始,丁浩下决心走职业棋手的道路。

13岁时的定段赛让他印象深刻。作为“围棋高考”的定段赛,是无数围棋高手职业生涯的起点,但也以较低的通过率将更多的棋童拒之门外。当年定段赛的最后一轮,对丁浩而言是一盘生死战,“赢了之后就是职业棋手,输了的话就是前功尽弃”。重压之下,丁浩前期发挥较为失常,“最后我以最小的差距获胜了,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挺巧的,很幸运。没有这盘棋的胜利的话就没有今天了。”

定段后的丁浩信心十足,他告诉我们,那时他便觉得自己一定能拿到冠军,这个预测最终在6年后实现。2019年,丁浩拿到了第一个全国冠军,“预言终于实现的时候就觉得‘哇,我是预言家!’,当时那个感受到现在还能记得。”

在丁浩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预言”时刻还有很多。习惯在微博记录生活的他,2020年写下“什么时候进次八强”的“心灵拷问”,2021年联赛收官后又许下“该拿世界冠军了吧”的愿望。在2021年末连续拿下3个国内大赛冠军后,他的感想则是“世界冠军真的很难很难,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也许会有惊喜”。

写下愿望后,惊喜终于如期而至。在状态不佳的2022年年末,丁浩在LG杯四强战中战胜姜东润,首次进入世界大赛决赛。在国内比赛尚未完全恢复的客观环境下,面对决赛前漫长的空白期,他依靠着与AI对弈保持着实力。

2023年初的LG杯决赛,丁浩面对杨鼎新第一局完胜,第二局面对复杂局势依然稳健,最终又以半目取胜,取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头衔。年末的三星杯,丁浩带病上场,在半决赛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坚韧逆转朴廷桓,在决赛中2:1战胜谢尔豪,捧得第二座世界冠军奖杯。



丁浩获得LG杯冠军

一年双冠的辉煌战绩,“预言成真”的激动人心,一切都像一场彩色的梦。在这些光环背后,丁浩正在走着怎样的一条路?


一切都很平常

和大学生们有时间清晰的课程表不同,围棋棋手的训练日程显得更为宽松。除开小部分赛事前的统一集训外,大部分棋手的训练都由自己安排。“教练平时会给我们制定一些训练计划,比如说排一个训练表让我们自己下棋,但是整体管理还是比较松弛一些。”

与校园环境相似,丁浩的身边也有着一些“卷王”,他们会疯狂地“卷”训练。“我自己觉得该练习的时候就会去训练,但我肯定没有他们用功。”

当谈起最近两三年的取得的成绩与突破时,丁浩的回答让人有些意外。他表示对自己并不满意,“不是说成绩不满意,而是自己的状态、训练的热情可以更好。有时候可能我会比任何人都用功,但就是不太坚持。”

谈起状态的波动和成绩较差的比赛,丁浩也并不避讳。在亚运选拔赛中取得1胜8负无缘杭州亚运会的他,面对失利的解决方法是“暂时放下”。“当时我觉得其实不应该去想围棋了,应该干一些与围棋完全无关的事情。”在这之后他的成绩慢慢得到了恢复,丁浩认为原因可能是“压力得到了缓解”。

“可能我的病因就在于压力太大了,”他回忆道,“如果一直在输棋的状态走不出来,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地内耗下去,反而会影响后面的比赛。”

在棋迷看来棋手的成绩起伏很重要,但在职业赛场经历很多之后,这已经变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实每个行业都是这样,你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就会觉得一切都很平常。”


我的变化和围棋的变化有关

与之前相比,近期的丁浩在逆势中翻盘的能力提升了很多,扭转不利局面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丁浩认为这和自己心态的提升密不可分,拿了冠军之后自己下棋的压力不会那么大,“以前太想赢,现在会更享受下棋本身的乐趣”。

但同时他也坦言,逆势翻盘“其实不算一件好事,而是比较被动的事情”。他更希望自己通过前半盘的运营去获得优势,而不是“被迫”开发出新的技能,在后半盘和对手拼官子。

当聊起AI对围棋行业的影响时,丁浩则直言“现在AI与围棋选手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可言了”。“从我自己来说,AI是一个很重要的辅助训练的工具。它打开了围棋技术的边界,对围棋技术的提升是特别巨大的。”

相较于竞技体育,丁浩心中的围棋更像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没有确定答案,但是AI给了围棋一个具体答案,让它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竞技体育,因为它有迹可循。”对于这种冲击,他坦然道,“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那就接受吧”。

“感觉自己好像忽然换了一种项目,之前下的是围棋,现在下的是AI,所以这种体验还挺特别的。其实我的很多变化也跟围棋上的变化有关系,可能人的成长都是靠意外的。”


申真谞是“努力的天才”

谈到对AI的应用,申真谞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位来自韩国的“00后”棋手是当下的世界第一人,依靠勤奋的AI训练得到了极大的实力提升。在采访中,丁浩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申真谞的欣赏,并称他是一位“努力的天才”。

“他的综合能力超越了之前的任何一位棋手,我觉得他是AI时代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顶点,暂时代表着人类所能达到的上限,他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他会给我一种压迫感” 丁浩讲述了在与申真谞对弈时的感受,“但这种压迫感其实跟他本人没什么关系,而是他实力的一种映射。”丁浩也坦言他对自己的影响,“偶尔在输给他之后,自己还会产生他这么强,我是不是给自己放个假算了之类的想法”。

但冷静下来之后,丁浩还是会继续研究打败他的方法。“我肯定还是有一颗好胜心,的确会受到很大压力,但我肯定不会真的放弃”。在下棋的时候,丁浩也会积极调整自己,不会太多地去考虑周围的情况,否则比赛状态“肯定会受影响”。


摆烂

伴随着网络流量的加持,围棋项目在近几年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大众视野。作为名列前茅的中国棋手,丁浩也受到了更多外界关注。由于性格比较“拧”,丁浩承认自己“总是会关注一下外界的反馈”,但他对自己的影响力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因为围棋圈本来就很小,我自己的圈子也很小,可能因为我比较闭塞,所以对这个方面的认知不是很清楚。”当丁浩收到广告合作的邀请,或者在比赛后收到棋迷的礼物时,他都会觉得惊讶。

“其实我们棋手关注网上的讨论也只是看个热闹,看完就过去了,不会对自己的心态有什么实际的影响。”丁浩表示,外界的关注并不会给他带来很大影响。面对网络上某些不友好的言论,他认为攻击棋手的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和自己施加的压力相比,丁浩认为来自外部的压力“微不足道”。“从小原生家庭对我的要求比较高,脱离家庭之后,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

除开用个人兴趣爱好发泄压力,丁浩也提到了自己缓解压力的另一种方法——“摆烂”,他的经验是“暂时换一条路、换一个状态,比停滞不前更好”。“有时候干点别的,反而能突然悟到一些东西,成绩也能恢复。有句话叫‘功夫在棋外’,其实说的就是这个。”





不想做只会干一件事的人

对现在的丁浩而言,围棋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深深影响了他的职业发展、他的日常生活、他的社会关系,“围棋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很少去刻意思考下棋对我的意义。”

但在和其他领域优秀的人打交道时,他偶尔也会怀疑自己:“我除了下围棋还会干什么?”

实际上,在棋手这个身份之外,丁浩也有自己多彩的生活。丁浩喜欢看电影,也喜欢看书。受到一些文学作品的影响,他比较“丧”,“大概十六七岁吧,那段时间坚持看了比较多的书,对我的整个想法都有比较大的冲击。”

同时,丁浩还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他喜欢听各个乐队的歌,在B站看喜欢的演唱会视频,也会在输棋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去KTV唱歌,与喜欢的音乐“独处”。

空闲时间,他也没有停止思考。“我经常会胡思乱想,想各种特别抽象的哲学问题。突然有一天,我觉得自己想明白了,就会很开心。其实我未必真的想明白了,就是喜欢当时一瞬间那种‘明白了’的感觉。这是我的性格,总是想要找一个答案。”

他对未来也有着独特的设想,比起按部就班成为一名围棋教练,他更想在淡出一线后“做一些没尝试过的事情,例如写小说”。

当聊起憧憬成为职业棋手的学棋后辈,丁浩建议“不要轻易尝试走职业棋手这条路”。“因为我觉得它真的会让人损失掉很多东西,比如说对世界的理解。”相较于只会干一件事,丁浩说,他希望自己“能有更多选择”。


迷茫的人生比较有意思

“大一时我是真的想学点东西,刚来学校的时候虽然有一些跟不上,但我也很认真地在学。”但后来由于比赛越来越多,丁浩逐渐难以兼顾学业,“如果大一的时候完全把围棋放掉,可能我现在就是一个正常的大学生。但现在自己和校园生活脱节太严重了。”

“我很羡慕大学生”,在丁浩看来,大学生处在人生重要节点的迷茫反而“是好事”。“我的人生很确定,10年后可能还是现在这样,很没意思,迷茫的话,人生也会比较有意思。”

在丁浩看来,同学们的未来都拥有无限可能。“比如说我现在走到了500分,大家现在是100分,那将来有可能是1000分。”

对于职业发展,他坦言身处另一赛道的自己很难给出具体建议,但他希望“在生活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自己喜欢的事”,鼓励大家“勇于探索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干的事,人生还是需要一些冲动才能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8 05:10 , Processed in 0.2604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