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淮河自安徽境内穿流而过,成为南北分界线的同时,也孕育了星辉灿烂的淮河文化。上世纪初,广袤的淮河平原上诞生了一个全新地方剧种——嗨子戏,因其主调每句开头,多用“嗨”字起腔故而得名。国家级非遗嗨子戏市级传承人、阜南县演艺中心团长刘永亮介绍: 嗨子戏主要流行于阜南、颍上、霍邱以及河南省的淮滨、息县、潢川、固始、商城等地,是在灯班、花挑、早船、红灯等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图源:阜阳旅游 嗨子戏的演唱主要运用淮河流域的方言,起初只演一些小戏,如《点大麦》《打长工》等,后移植一些宫廷袍带戏,如《斩黄袍》《辕门斩子》等,可上演剧目总共有一百多出。随着剧目增多,行当逐渐从三小发展到老生、三支生、冤枉生、正头、婆老旦等。演出时舞台上放置一张桌子、两条凳子。旦脚上穿红色或者红绿色褂子,下系彩色裙子,头扎彩色绣球;生脚戴毡帽或者小生巾,身着褶子;丑角戴针缨子,上穿拉衩衣,下配两个靠腿,与民间生活十分贴近。 嗨子戏的唱腔结构为联曲体,从四句一反复的民歌小调发展成为可唱大本戏的主调唱腔。按传统称谓,唱腔可分为主调、花腔两大类。在演唱方法上以帮腔和真假声结合为主要形式,一般为先由登场演员独唱,唱至某处,不上场的演员和锣鼓手共同帮腔。 图1图源:阜南文化旅游体育局 图2图源:阜阳新闻网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嗨子戏逐渐兴盛,涌现出了一批声名远播的老艺人,如于德法、阎朋、聂和、戴九、袁海坡、张怀仁等。1958年阜南县建立了职业性的嗨子戏剧团,并开始组织新文艺工作者与老艺人合作,从事剧目、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的改革,定腔定谱的同时去掉频繁的锣鼓敲打,改用管弦伴奏,创作了嗨子戏唱腔的前奏、间奏;创造了“压板”“留板”“死板”等新的板式。 2011年嗨子戏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初为持续培养剧种人才,阜南县教育局、民政局等多家单位共同联合成立了阜南县嗨子戏艺术学校,一直延续至今。 图源:阜南文化旅游体育局 听过带劲干脆的嗨子戏,接下来让我们顺着淮河一路向东,到滁州去感受一下那独具“香火”味的洪山戏。洪山戏脱胎于民间香火会,原名香火戏,流行于滁州来安、天长以及南京六合、扬州一带。 图1图源:来安文旅 图2图源:天长市文化艺术中心 香火会是盛行于民间的一种酬神娱人的传统民俗活动,有内坛和外坛之分,内坛名为“洪山”,外坛称为“五岳”。起初内坛与外坛的演唱形式均为手敲锣鼓,口唱七字和十字句曲调。后因内坛演唱逐渐演变为以唱念的形式敷述神仙故事,听者甚众,来安等地的民间艺人索性将这些流传于市的唱本和神话故事改编成提纲唱篇,形成了“青布手巾头上扎,老蓝布褂穿在身,手打朝阳得胜鼓,足跳香山五岳神”的表演形式,并开始吸收民间小调丰富唱腔,逐渐出现了二小戏、三小戏的角色行当。最终由坐唱发展为角色扮演,洪山戏就此出现了剧种的最初形态。洪山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宗菊介绍: 洪山戏的主要曲调共有三十多种,分为三类,有以七字调、十字调为代表的唱腔类,以娘娘调、斗法调、泼水调为代表的祈祷神曲类,和以杨柳青、大补缸、倒贴为代表的民间小调类。 图源:滁州文化旅游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来安地方洪山戏班开始从民间唱本、章回小说以及其他剧种中寻找题材,扩充自身的剧目储备。伴奏乐器也在锣鼓的基础上添加了胡琴。洪山戏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正戏前表演的三出“例戏”。头出不开口,如跳加官,跳财神,跳判官,跳钟馗;二出不动手,演员立台前,手持云帚,口颂歌功颂德之词;三出顺便走,在台上表演《小放牛》等。 抗日战争期间,来安县属于淮南地区津浦路东八县抗日民主根据地,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根据地内建立了洪山实验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保家乡》《送郎参军》《生产互助》等十几出剧目。涌现出以王永泉、缪文渭为代表的一批农民剧作家,洪山戏也成为当地革命活动的唯一一个戏曲剧种。 《保家乡》主要讲述了一位乡村妇女因日寇下乡扫荡,受辱自尽,其丈夫毅然加入民兵队伍参与抗日的故事。这部作品叙事虽然简单,但却是根据地内第一个以戏曲形式反映现实斗争的作品。 来源:来安传媒 1958年,来安县在洪山戏剧队的基础上建立洪山戏剧团,中央宣传部部分领导干部亲自到来安县帮助挖掘剧种遗产,培养青年演员,改革音乐,先后演出了《远征高歌》《万山红遍》等一批现代戏,同时还整理改编了《赶山塞海》《金镯玉环记》等一批传统剧目。虽然洪山戏剧团1965年被撤销,但洪山戏已深深扎根在当地群众之中,仍然在当地一些剧团中保持着活态传承。2006年,洪山戏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图源:阜阳旅游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滔滔的淮河水奔流不息,生活在两岸的人们凭借独特的艺术创造,给后辈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嗨子戏昂扬激亢,洪山戏古朴婉约,相信这些镌刻在血脉里的文化印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一定会更加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