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8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桐城派三祖画像的故事

[复制链接]

2515

主题

2698

帖子

899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9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1 00: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起清代的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今日几乎家喻户晓,且他们的经典形象,也因当代人曾为其画像而深入人心。如方苞的面容清瘦,深沉内敛,坚毅决断;如刘大櫆的高大魁梧,美髯飘飘,豪放豁达;如姚鼐的貌清而癯,神采秀越,风仪闲远。

  但你可知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面世、已经流传了近四十年的桐城派三祖经典画像,作者究竟是谁?画像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记得前年在桐城稽古堂微信群里,有学者曾提到方苞画像,老画家盛东桥先生随口答曰:“是我画的。”可惜当时因忙于琐事而未及时关注,东桥先生也并未展开多说。最近,笔者查找桐城文史资料又涉及桐城派三祖画像,不免再次心生“画像作者究竟是谁”的疑惑,于是向盛东桥先生请教。

  东桥先生见我追问往事,十分肯定地说,他就是桐城派三祖画像的作者,并出示了最早刊发三祖画像的《桐城古文学派小史》,以及书中的三祖画像插图。该书1988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著者魏际昌,河北抚宁县人。

  据东桥先生回忆:曾应著名学者魏际昌的邀请,创作桐城派三祖画像,自1984年开始买来三祖书籍,边读、边眉批、边笔记、边构思,历时两年之久,1986年完成创作,得到魏际昌先生充分肯定,认为“不看款即知谁方谁刘谁姚”。

  1988年,魏际昌著作《桐城古文学派小史》正式出版。但不知何故,书中的桐城派三祖画像署名却变成了柳青。该书前言说:“本书荷蒙书法家黄绮教授为之题签,桐城艺术家柳青同志创作桐城派主要作家肖像,胡葭缇先生提供了桐城三祖旧居及墓地的影片,统此致谢。”落款署曰“1986年五一节后于保定古城”。

  东桥先生于1989年元月收到这本新书及魏先生的致歉,对方表示再版时会更正。东桥先生没说什么,只在笔记本上记下一首七绝诗,诙谐的语调中也颇有无奈之感:

  一组阙名三祖像,三年稿费十多元!

  编刊应许忙中误?不信斯文不值钱!

  而此书后来也并无再版消息。今天我们或可从东桥先生的诗,来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历时两年之久的辛苦揣摩、反复构思、不断修改、终于成稿,当时只用十几元就打发了。三祖画像却因此流传至今近四十年,已成经典之作,可错误的署名至今不能得到更正,学界也仍不知三祖画像的真正作者是谁。

  这次见我刨根究底,东桥先生又诙谐地答道:“也要谢他老先生的教鞭,从而促小子我读了一点三祖的文字。当年我都有读书笔记,或眉批,或另录。为构思,甚至多次访问街边看相先生,探究面相与性格特征的相关联系。”可以想象,东桥先生为了创作好三祖画像,不但自己花不菲的钱买来相关书籍深入研读,还付出了巨量的时间精力。

  魏际昌先生的《桐城古文学派小史》,也为我们透露了鲜为人知的信息。这本书其实是他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作,原为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时的毕业论文,导师就是胡适教授。在该书后记中,作者还提到胡适的一段话:“桐城派出在我们安徽,过去叫它‘谬种、妖孽’,是不是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呢?希望能够研究一下。”

  原来,魏际昌先生还是胡适弟子。而胡适早在三十年代就倡导研究桐城派,并提出要有不同于“谬种、妖孽”的看法。可见胡适先生对桐城派的反正也是早有预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桐城派研究渐入佳境,直到1985年在桐城派故乡——安徽桐城召开第一届全国桐城派会议。这次会议,对桐城派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成为桐城派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东桥先生回忆其创作过程中,曾不断接到魏际昌先生的催促。魏先生之所以这般急切,从该书后记中可以看出端倪:“(胡适先生)言犹在耳,算来已经五十多年了。当时确实下了点儿功夫,取得了些成果,也为胡先生所肯定……更主要的,便是纪念我的导师胡适之先生了,中心藏之,曷日忘之!八旬老学者紫铭于保定莲池书院。”

  随着桐城派研究的逐渐兴盛,乃至成为显学,东桥先生的桐城派三祖画像,也已近四十载,至今仍广泛流传应用,堪称中国古代名人画像的经典之作。

  东桥先生的侄子盛英舜先生见我追问,在一旁补充道:“我叔叔的人物画像当时很有名气。魏际昌也是慕名找到他的。”而东桥先生之所以一直保持沉默,是因为在他心中,为桐城派三祖画像并得到流传,这本身就是对文化的贡献;既然魏先生已经向他致歉了,就没必要再斤斤计较。

  东桥先生原名盛平安,1941年生,东桥是他的笔名。其先世明初自广陵迁居桐城县城,英贤辈出,代有隐德。明代吴中才子祝枝山曾为盛健撰铭,称盛氏“世居凤仪坊,以善济世”。故有“桐人以为德”之誉。盛健墓表则为明代名臣李春芳篆额、马一龙书丹,今存桐城博物馆。盛健季子盛德以冠军举于乡,曾读书城北凤山投子寺,绘“凤山八景”。盛德的长兄盛汝谦历官南太仆卿、操江佥都御史、户部右侍郎,曾与邑绅吴一介等筹筑桐城砖石城墙,至今称“盛吴伟业”。盛东桥先生即盛汝谦之后裔,他渊源家学,擅绘工诗,现为安徽省美协会员、安徽省书协会员,其诗书画印堪称安徽艺坛“四妙”。如今年逾八十仍精神矍铄,每日坚持创作、吟咏不已。

  我以为,这不失为一段学界逸事、艺坛风雅,理应记载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30 14:55 , Processed in 0.2146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