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9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封失落的红色家书

[复制链接]

1353

主题

1519

帖子

56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4 09:2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双亲尊鉴:
儿的案子已被高等法院判决了,儿被判为死刑,望双亲听了千万别伤心,千万要看开些。干革命就会有牺牲,望双亲千万千万看得开些……
家是我所恋的,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
虽然在干革命救国的大事业中,我的力量简直够不上沧海一粟,可是集天下之水滴而汇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洋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我亲爱的父亲啊!母亲啊!再看看儿这最后的五分钟吧!……”
亲人们收到家书时,祖晨烈士已牺牲半年了。
安徽早期学生运动领袖之一、著名烈士祖晨,1901年出生于安徽宣城油榨镇。1923年秋,芜湖省立四中毕业后考入厦门大学,1925年秋赴日本长崎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回国,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失利后受组织委派回到家乡,组建了宣城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宣城独立支部,任书记。1928年,到上海参加党的地下理论宣传工作。1931年初,化名李春亭,调山东,先后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青岛市委书记,在白色恐怖异常严重情况下,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开展革命宣传,领导工人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
年少外地读书后,祖晨先后撰写了数十封饱含深情、沉郁悲慨的家书。“双亲说不要问妹妹的事……这种缠足事,简直可以说没有开化野人的风俗,双亲还以此为然,为免太不合时了。”“人民再无反动,恐将命非已有!”“弟弟,我老实对你说罢,现在进学堂读死书都不成功的”“日本最强之点……没有一个小孩子不进学校……亡国大家都有责任”“苟儿沉居膝下,丈夫奚足以鸣志而报社会乎?”“暂时的虚荣,算不了人间的赞礼,尸旁的热泪,方得见英雄的写生。愈难愈要干,所余的,留待后人”“中国如此沦落,男儿有血,岂能任凭时事而不解救?……中国人非天生奴隶,中国定有后望,中国定有晨光”“乱时富贵于我如浮云,狗党谈笑于我无变色!”
……这些家书,有的是与父母商量家事教育弟妹的,有的是告诉家人在外生活学业情况表达志向的,有的是品评时政揭露社会丑恶控诉黑暗的,展示了他作为一名共产主义优秀战士浓浓的家国情怀和追求理想的崇高境界,是研究中共安徽早期历史珍贵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研究价值。
1932年5月底,因身份暴露,组织上将祖晨调离青岛。6月1日,工作交接时,他为了通知其他同志及时转移,被国民党军警特务抓捕。抽皮鞭、上竹扛、站铁笼、坐水牢……国民党危逼利诱不成,便严刑拷打。狱中,在无所不用其极的、非人的折磨面前,祖晨坚贞不屈,始终顽强斗争。“同志们,难友们,这没有什么关系,革命的细胞是新陈代谢的,永远死不完的,好好干下去吧!”1933年8月18日清晨,他和8位革命战友齐唱《国际歌》,大声向狱中难友告别,从容走向济南泺口马道口刑场,牺牲时年仅32岁。
囹圄中,祖晨在“没有通信权,写封信真难上难”的情况下写了这最后的家书。
“千万千万看开些”,信的开头告诉亲人被判死刑的消息,没有哭泣没有哀求,他反复安慰家人,表述了对父母养育之恩不能回馈的愧疚。“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第二段,把他内心一直想讲的,这些年为之奋斗追求内在的、深层的原委告诉了父母,表明了自己人生基本态度。作为儿子,知道人间生活的美好,但社会现实残酷无情。接受了全新的教育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祖晨,认清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苦难中国社会本质,因此,他立志要“扫除妖孽、救国救民”,舍小家顾大家,为了追求人间大爱而不惜牺牲一切。“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洋中,竭我一滴之微力”,第三段,他表示自己力量虽然很小,但“集天下之水滴而汇成大洋”,呼唤民众团结、联合起来,投身“救亡的汪洋”。“再看看儿这最后的五分钟吧!”
最后,祖晨又再次呼唤了父亲母亲,表达对家人无限眷恋的心情。诗一般的语言,海一样的深情,这一篇精彩的革命人生独白十分简短,却蕴涵着深远的思想,代表着一代民族先锋们反抗压迫、救亡图存的心声。观滴水而知沧海,百年前,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志气、骨气、底气一览无遗。读来,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又仿佛看到一个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所畏惧的革命战士冲锋在前,听到“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批中华民族强健基因在呐喊,感触到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巨人,踏碎侵略者和旧势力的蹒跚但坚定有力的脚步。
祖晨1926年摄于日本
水阳江畔的古镇油榨,水陆交通发达,是米油、禽鱼、竹木贩运的码头,在宣城北乡有着重要的位置。皇帝没了,军阀变幻。乡人们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怡然自乐,仍然是恪守祖训,纲常名教依旧。正如祖晨家书所说:“百姓死气沉淀,一字不识,毫无国家观念,以致少数狼心狗肺之武人政客,逢迎当局之士绅,筹谋种种,欺压百姓,而百姓仅有忍受……视钱如天大,视读书为可与不可之事,真无法可治。”早年,凭着吃苦耐劳和灵活经营,祖晨的父亲祖庸之从一个外地逃荒人员逐渐殷实起来,成为一个小康之家,令乡人刮目相看。
儿祖晨勤奋好学,上大学又留学海外,“光宗耀祖”的同时,花费颇多。没有想到,儿子后来又选择了一个“干革命救国的大事业”,屡屡向家里和亲戚朋友催要钱款(早期中共党员干革命自筹活动经费的特点),家人为此“花光了银子”。寒、暑假回家,“满嘴新名词”的儿子帮忙照看家里开的杂货店、砻坊时,竟然多次无偿接济穷人,甚至还烧了自家的田契和别人的借据,让家里举步维艰,乡人对此十分怪异。对于祖晨,“学而优则仕”,极为重视教育的父亲祖庸之心里由最初的骄傲荣光,到对儿子离经叛道行为的十分不解。特别是祖晨与“官府对着干”后,祖庸之又担心、气恼,最后失望、绝望。
收到这封家书正值除夕,家人伤心欲绝传看着,却不慎将信笺丢失了。出于亲情,出于想念,他和家人将已深深镌刻心中的内容记了下来。后来,连同这封家书的信封,和其他数十封家书一起,祖庸之精心地用双层油布包裹着,藏在墙壁夹层内,躲过国民党、日伪特务检查,历经数次劫难保存了下来。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封家书内容的真实性,因为那是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经历,一个革命者生命的呼喊,是一种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脱胎换骨般的全新文化思想表达,是根本没有办法杜撰出来的。
也不知为啥,对于泺口九位烈士遗体下落,我在众多的回忆录和史料记载中追踪了很久很久。有的说暴露许久野狗拖抢后被当地人掩埋了,有的说有的亲属花钱从军警特务手中赎回安葬了,也有的说被扔进黄河随着咆哮的波涛而去了。江水泱泱、云山苍苍;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家书是祖晨托狱中难友带出来的,几经周折寄回了安徽老家。我想,应算是英雄落叶归根、魂归故里了吧……
(作者徐永剑系宣州区委党史地方志室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30 19:22 , Processed in 3.1386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