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面积约4.31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南部有唯一的陆地邻国德国,东北方向隔着卡特加特海峡与瑞典、挪威相望。丹麦人口约592.8万人(2022年),其中首都哥本哈根人口81.5万。
丹麦欧洲部分的国土一半以上在日德兰半岛,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并不在欧洲大陆上,而孤悬在东部的西兰岛上。 丹麦西兰岛与瑞典之间有座桥,称为厄勒海峡大桥。连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城市马尔默,欧洲E20公路则在桥上经过。
厄勒海峡大桥全长7845米,是欧洲最长的铁路与公路两用桥梁。桥梁宽度23.5米,桥梁中央处,海面与桥面底部之间的净空约57米。 大桥并非完全在海面上,而是通过人工岛后转入4050米长的德罗登隧道。虽然大桥最大有57米的高度,但任何撞击都可能给大桥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大部分船只还是走德罗登隧道上方通过。
哥本哈根这种“反常理”的位置,让人难以理解丹麦人的想法,难道他们不考虑首都的安全,以及地理中心对国家的整体带动作用吗?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哥本哈根确实太过靠近边界,但在历史上这里却是“丹麦北海帝国”的中心。
图-维京人的城镇 丹麦人的祖先称为维京人,也就是维京海盗,巅峰时期这些头戴牛角盔、手持巨斧、划着龙头船的武士,袭击了以日德兰半岛为中心的所有北欧地区。丹麦以北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南的德意志沿岸、西南的法兰西王国、西北的冰岛,西边大不列颠岛,都曾臣服于维京人的武力之下。 航海在维京人生活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哥本哈根简直就是定都的不二之选,而且地理上也位于维京人的中心。
1397年-1523年,由丹麦、瑞典(包括芬兰)、挪威(包括冰岛、法罗群岛、格陵兰、设得兰和奥克尼)为主组成卡尔马联盟,首都就是哥本哈根。
1523年瑞典王国独立后,1524年-1814年的丹麦-挪威联合王国,首都还是哥本哈根。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一马平川的日德兰半岛几乎无险可守,一旦敌人从大陆方向进攻,凭借丹麦那点可怜的陆军根本无法抵挡。
这一点在二战中德国突袭丹麦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德军坦克开进日德兰半岛时,丹麦守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1939年,丹麦与德国签署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1940年4月9日,德军入侵丹麦,四个小时后丹麦宣布投降, 而相对于陆军来说,丹麦有着浓厚的海军传统,这也是其祖上留下的财富。首都在西兰岛上,反而比日德兰半岛安全,最起码敌人很难长驱直入闪击。从丹麦人的视角看,德国的军事威胁可比瑞典大得多。
1814年,根据基尔条约,丹麦把挪威割让给瑞典。1918年,冰岛脱离丹麦独立。不过格陵兰和法罗群岛仍然属于丹麦,都是丹麦的海外自治领地。 这时丹麦在欧洲本土,只剩下日德兰半岛、西兰岛、菲英岛和周边的一些岛屿,哥本哈根还适合充当丹麦的首都吗?
尽管丹麦的辉煌不再,但以海立国的传统却延续了下来,经过千百年的经营,哥本哈根作为一个港口的功能日益完善,这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 哥本哈根紧贴厄勒海峡,而厄勒海峡是沟通波罗的海与北海的唯一海上通道。在1857年之前,丹麦人坐地起价,对所有通过厄勒海峡的外国船只征收过路费。不过这种好日子在1857年结束,以英国为首的列强不愿意缴纳过路费,联合起来通过武力逼迫丹麦取消对厄勒海峡的管制,哥本哈根的一条重要收入来源就此中断。
图-哥本哈根 现在哥本哈根仍然是传统的贸易和船运中心,又是北欧新兴的制造业城市,也是移居城市。哥本哈根千百年来在丹麦人心中奠定的地位,其他地方是无法取代的,而且哥本哈根人口不多,并不拥挤,没有迁都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