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0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丰千年,是怎样炼成的?(上)

[复制链接]

1488

主题

1657

帖子

60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24 00:1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源:长丰县数据资源局
不久前的6月1日,长丰县迎来建县68周年。回溯往事——1965年6月1日,根据国务院决定新设的长丰县,业已筹备就绪,县人民委员会即日起正式开始办公,县治设在水家湖(今水湖镇)。这个安徽最年轻的县,历经了数十年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高质量发展,从当初的国家级贫困县,一跃迈入全国百强县的行列。而说起长丰的文明史,绝不仅是这短短的68年,这一切还要从其地貌、水系说起……
——编者按
近日,由安徽广电新中心、置地广场A座、安徽担保大厦三栋高楼组成的合肥“三件套”意外走红网络,吸引市民纷纷前往打卡。说起合肥城市地标,目光投射到老城区,除了上期提到的“鼓楼”外,呼声较高的“四牌楼”当有一席。民间相传:“四牌楼,范家所(修)造”,更是为之增添了几分古韵与神秘。合肥四牌楼究竟为何而建?曾经是什么模样?新四牌楼又是怎样情况?由于无限的未知,我们时常被纷杂信息所误导、困扰。也许需要溯本清源,方可还原历史真相。
——编者按
近日,由安徽广电新中心、置地广场A座、安徽担保大厦三栋高楼组成的合肥“三件套”意外走红网络,吸引市民纷纷前往打卡。说起合肥城市地标,目光投射到老城区,除了上期提到的“鼓楼”外,呼声较高的“四牌楼”当有一席。民间相传:“四牌楼,范家所(修)造”,更是为之增添了几分古韵与神秘。合肥四牌楼究竟为何而建?曾经是什么模样?新四牌楼又是怎样情况?由于无限的未知,我们时常被纷杂信息所误导、困扰。也许需要溯本清源,方可还原历史真相。
——编者按
从楚都畿辅到三州通衢
长丰县境地势为北、东、南三面稍高,西北部较低。北部邻近东西走向的舜耕山脉。中南部有西南至东北走向的江淮分水岭,地势较高,最高处海拔90米。东部有一南高北低的纵向岗垄,最高处海拔80米。西北部瓦埠湖沿岸地势低缓,平均海拔20米左右,最低处湖底高程约为海拔15米。
· 江淮分水岭 ·
▲ 来源:幸福长丰
按组合情况来看,瓦埠湖、高塘湖及其支流沿岸分布着滩地平原,地面低平,起伏较小。往南至沿淮河湖滩地后缘,为淮南阶地平原,地面平岗缓坡,略有起伏。而到了江淮分水岭两侧,地面岗冲交错,起伏较大,即江淮丘陵台地区。另南部有小部分阶地平原。自县城往市区,虽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但地势起伏较为明显。
· 长丰县地形图 ·
▲ 来源:安徽探索频道
江淮分水岭(以下称“分水岭”)亦将县境一分为二。分水岭以南属长江流域的巢湖水系,包括板桥河、四里河、南淝河等。分水岭以北属淮河流域的瓦埠湖、高塘湖、池河3个水系,包括庄墓河、沛河、池河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东淝河支流水量较大外,其余皆源短流急,暴涨暴落,俗称涧沟,而不称河流。
· 庄墓河 ·
▲ 摄影:李霞
长丰县,商代属虎方,西周属淮夷,春秋初期属夷虎。公元前491年(昭王二十五年)夏,楚人发兵既克夷虎,遂为楚国之域。从考古情况来看,境内已发现了刘陈古堆、陈士宝、孤堆湾、陈墩寺、新庄古城、金老堆、大锅盖、紫燕墩、刘湾老包、白燕墩等十余处商周时期古遗址,文化遗存丰富。
· 紫燕墩遗址 ·
▲ 来源:长丰文旅
公元前241年(考烈王二十二年),楚国向东迁都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命名为郢,即寿郢。当时寿春已置县,今长丰大部地区属之,亦是畿辅之地。《绝越书》云:“寿春东凫陵亢者,古诸侯王所葬也。”“离散古堆”楚幽王墓、杨公楚国贵族墓、“武王墩”楚王陵(疑为考烈王墓)等,均位于2004年区划调整前的县域内。今庄墓镇,亦传与庄王墓有关,一说指顷襄王夫人庄姪墓。
· 武王墩遗址 ·
▲ 摄影:张越
楚都寿春,历经了考烈王、幽王、哀王及负刍、昌平君六代近二十年的经营。而早在怀王时期的《鄂君启节(车节)》中便提到,自鄂至郢途经下蔡(今安徽凤台)、居巢(鄛),寿春即位于这条交通路线上。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二十四年),秦将王翦攻入寿春,俘虏楚王负刍。不久,楚国宣告覆灭。
· 鄂君启金节 ·
▲ 来源:安徽博物院
· 楚都寿春 ·
▲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进入秦汉时期,随着合肥、曲阳、成德等县的建立,这片土地相继分属之。前文提到的地貌和水系,从此便开始深刻影响着政区的发展与演变。成德县治,一说即今陶楼镇古城社区“大古城”,按此“成德”当是今长丰境内第一个建制县。“成德为主、三县分领”的格局,一直延续到西晋。
· 大古城遗址 ·
▲ 来源:幸福长丰
而东晋和南北朝“大洗盘”式的政区改革,使得周围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诸如,东晋时,成德、西曲阳相继废县,旧地改属寿阳(即寿春,曾名睢阳)等县,侨置汝阴郡、县于合肥(一说咸和五年置)。太元八年(383)爆发的淝水之战,亦牵涉境内。
· 淝水之战 ·
▲ 来源:《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刘宋侨置慎县(治今肥东县梁园镇,一说系东晋咸和五年置)。梁普通五年(524),宣毅将军裴邃攻克狄城、甓城(今罗塘乡壁城村壁城遗址)等,为当时合肥、寿阳沿边戍守处。不久,定远将军曹世宗打下北魏的曲阳城,遂并入定远县(天监三年置)。此外,又于寿春南部地置有陈留、安丰二郡,等等。
· 壁城遗址 ·
▲ 来源:江淮述林
两百多年间设置的州、郡、县不计其数,但绝大多数具有“侨置现象繁,辖区范围小,存在时间短”的显著特点,且常常处于南北政权的“极限拉扯”,反复无常。南朝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寿州窑创烧,窑址在寿春县东北一带。经过多年发展,寿州窑在唐代达到了顶峰,一跃成为七大瓷窑之一,亦是江淮制瓷中心。
· 唐寿州窑黑釉贴花瓷枕 ·
▲ 来源:《合肥古代文明》
隋唐时期,分属寿州(淮南郡)之寿春、安丰,庐州(庐江郡)之合肥、慎,濠州(钟离郡)之定远,是谓“三州通衢”之要地。隋开皇五年(585),庐、寿二州界立镇置仓,即界楼故城,一名金牛城。
· 寿州 庐州 濠州 ·
▲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唐大中六年(852)是一个神奇的年份——这年诞生了四位开国君主,其中便包括庐州合肥人、吴王杨行密。吴王死后归葬故里,后人为他建立了祀庙,因“俗谓坟为山”,故名吴山庙,以庙兴集,即今吴山镇。
· 吴王坟 ·
▲ 摄影:束文杰
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其交通优势则格外明显。此时的长丰大地上已涌现出一批市镇,如安丰县夏塘镇(今下塘镇)、合寨镇(今杨庙镇豸铺村),寿春县史源镇(今史院乡,曾属长丰县),慎县(绍兴三十二年改名梁县)沛城节镇(今朱巷、杜集一带),等等。其中,史源镇设有酒务(专卖机构),为寿州十六务之一。
· 寿州与庐州 ·
▲ 来源:《(元丰)九域志》
淳熙《新安志》记载了一条道路——从庐州出发,经下塘庙、史源村,行250里抵达寿州。2019年,人们在这条古道上的埠里社区发现了一处宋代家族墓地。墓志显示,墓主出身商贾世家,祖籍寿州安丰县,后迁庐州慎县袁团镇(今肥东县元疃镇),生活在北宋晚期的元丰至政和年间。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精美器物,是当时商业繁荣的重要见证。
· 埠里墓群 ·
▲ 来源:张义中
· 出土瓷器 ·
▲ 来源:张义中
政和六年(1116),寿州升为府,即寿春府。南宋初期,北方的金、伪齐等政权觊觎寿春,多次与宋争夺,刚开始得其半,进而攻伐淮南。建炎三年(1129),宋寿春府寄治安丰县。绍兴十二年(1142),安丰升为军,取代寿春府。此后,又在“府”与“军”的兴废中屡屡纠结。直到乾道三年(1167),最终明确了安丰军的地位,并移治寿春。
· 寿州古城 ·
▲ 摄影:华古老邵
瓦埠湖畔长丰乡
略过“短命”的元代,明初的情况值得说一说。至正二十六年(1366),改安丰路为寿春府,濠州属之。吴元年(1367),濠州升为临濠府,寿春府反降为州,属之。洪武二年(1369),直隶中书省。四年(1371),还属临濠府,后以寿春县省入。洪武中,废安丰、下蔡二县入。至此,包含了旧三县的“大寿州”初步形成。
· 瓦埠湖 ·
▲ 摄影:陈波
另一方面,至正二十四年(1364),改庐州路为府。洪武元年(1368),废梁县入合肥县。同时期的濠州,在升临濠府后,洪武六年(1373)改为中立府,次年改为凤阳府,定远县皆属之。于是,这块土地由旧时的“三州通衢”变为凤庐两府之界,“三(州)县分领”的局面再度出现,而此次主角是寿州,合肥、定远次之。
· 凤阳府与庐州府 ·
▲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合肥县管辖区域,属梁县乡和北乡。其中,梁县乡,又称梁乡,主要包括朱家巷(今朱巷镇)、造甲店(今造甲乡)等;北乡,主要包括吴山庙(今吴山镇)、双墩集(今双墩镇)、岗集(今岗集镇)等。定远县管辖区域,属积善乡。积善乡,又称西南乡,主要包括杜家集(今杜集镇)、左店子(今左店镇)等。
· 梁县乡 ·
▲ 来源:嘉庆《合肥县志》
寿州管辖区域,明代属东乡、沿河乡和蔡城乡。如前文所言,此时的寿州直辖区域(不含蒙城、霍丘二县)面积达到空前规模——“广(东西)160里,袤(南北)230里”。具体到各乡,亦随之大幅延展。
· 寿州图 ·
▲ 来源:嘉靖《寿州志》
诸如东乡,虽位于“州东南”,但其所辖东正阳镇(今正阳关镇)却在州城西南,有史园店、姚杲店、隗家店(均曾属长丰县)。沿河乡,“河”指东肥水(今东淝河),有瓦埠镇、纸张埠。而蔡城乡,因古蔡国而得名,有蔡城塘及北炉桥集、庄家桥集,庄家桥集即今庄墓镇。
· 蔡城塘 ·
▲ 摄影:张越
清雍正二年(1724),霍丘、蒙城分别往属颍州、亳州,寿州遂为散州,不领县。十一年(1733),析北乡并东北乡地置凤台县,与寿州同城而治(同治四年迁治下蔡镇)。经此调整,所辖区划亦做了变动,原五乡改为四乡,共辖36里。其中,东乡各里以“长丰”缀名,即长丰一里至十二里,这便是“长丰”的初登场。
· “东乡自长丰一里至长丰十二里,共十二里” ·
▲ 来源:乾隆《寿州志》
具体来看:东乡包括兴隆集、尹家集、侯家集、黄浒陂、陈阳集、庄木桥(今庄墓镇)、杜师娘冈、涂家拐、车王集、枣林铺、钱家集、杨家庙(今杨庙镇)、下塘集(今下塘镇)、罗家集、高塘集等。东南乡包括合寨铺、陶阳集、宜丰铺、桑科铺等。道光《寿州志》称:桑科铺,“即吴山庙,旧志误分为二”。
· 清代寿州(今长丰县境内)乡里保一览表 ·
▲ 作者:束文杰
道光《志》还显示,瓦埠镇由东南乡划入东乡(长丰七里)。同时,该志正式明确了“长丰乡”的事实,辖12里,为寿州三乡(长丰、裕民、保义)之一。长丰乡,“南北斜长180里,东西广或100里,或50、70里”,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瓦埠湖以东、舜耕山以南、高塘湖以西、分水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今分属长丰县,淮南市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大通区、寿县,滁州市定远县等)。
· 长丰乡 ·
▲ 来源:光绪《寿州志》
当时长丰乡的各市集中,以瓦埠镇为最大,其次是下塘集、庄墓桥,“聚商贾,通舟楫”,亦辖古水利工程“蔡城塘”(今属淮南市大通区),其规模仅次于芍陂(安丰塘)。至于交通,由寿州城出发,两条“铺道”途经长丰乡,通往庐州府合肥县和凤阳府定远县,又设若干个渡口,以联系东肥水(今东淝河及瓦埠湖)、沿河(今庄墓河)、洛河(今沛河、高塘湖及窑河)等天然水路。
· 沛河 ·
▲ 摄影:杨峰
道光四年(1824),士民裴克民等人,以下塘“离州窎(深)远,地势犬牙,奸宄(坏)易匿”,常受匪患侵扰,请求凤阳府清军同知(军佐)驻下塘集,“以资弹压”,安定一方。不久,朝廷降旨改为凤(阳)庐(州)分防同知,并建署衙。此外,下塘集亦驻有中营千总(同治六年改为协防外委),号称文武衙门。
· 下塘镇 ·
▲ 摄影:合拍君
还是四年(1824),士民余陈勋等人,请求寿州同知由城内移驻下塘,同知即知州的副职。七年(1827),“奉部议准行”,于此建州同署,但不知因何突遭搁置。“文武衙门”开创了区域治理体系,随之而来的盐卡、邮局等则进一步丰富了其城镇功能,使下塘集成为继瓦埠镇后,寿州长丰乡又一重要市镇,辐射周边地区。
· 下塘烧饼 ·
▲ 来源:长丰文旅
至于,
长丰近代如何?
长丰何时建县?
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30 20:24 , Processed in 0.2103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