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中日两国民间的双边交往过程中,围棋界的交流功不可没。这一点不仅局限在中日专业棋手之间的频繁对抗上,同时,业余棋界和女子棋手之间也架起了互相交流的友谊之桥。
1965年5月,由日本女子职业五段棋手伊藤友惠(《围棋》1965年第7期记载为伊藤纪代五段)带领的业余女子围棋代表团访问中国。伊藤五段曾经参加了1961年日本代表团第二次的访华,面对“南刘北过”等当时一众中国强手,豪取八连胜,在年轻的陈祖德心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耻辱”之殇。
不过棋盘上的对抗还是要以实力说话,四年时间过去了,日本女子棋手已经渐渐淡出中日交流的主力阵容。同时,中国一大批少年女子棋手,在与男子棋手一同训练和对抗中,得到飞速的进步。1962年,第一次全国棋手段位评定中,安徽的魏昕成为中国第一位拥有专业段位资格的女子棋手。这一次的女子围棋间的交流,虽然仅限于业余棋手之间,但是也是对中国女子围棋的真正实力第一次全面的检验。
比赛前两轮在北京举行,第三轮移师上海。日方棋力最高的是平田丽子业余二段,当仁不让的坐在一台,第一场中方也派出最强的魏昕迎战。
中方的阵容包括了当时全国各地小有名气的女子棋手,大多数都已经出现在全国比赛的赛场。安徽的吴传穗、上海的徐人靖,是最早一批出现在1960年的全国棋类比赛表演组的女子棋手。曾经参加了1962年六省市少年儿童赛的,除了上述两位以外,还有安徽魏昕、王玲玲、广东赵翰梅等人,她们这一次也参加了中日交流赛。
在这些少年女子棋手之中,以魏昕和吴传穗为代表,她们参加了1964年的全国棋艺锦标赛,与众多男子棋手同台竞技。
本次交流赛之后,在同年8月于四川成都举行的十单位少年儿童赛上,首次单独设立女子少年组和女子儿童组,其中上海的许宛云、朱耶兰,广东的陈婉瑜、黄妙玲,浙江的余心田,福建的陈秀华等入选本次中日交流赛阵容的棋手,都在那次比赛中取得名次。此时黄妙玲还未满13岁,上海的吴筠贤不到12岁,纪珊珊刚满10岁,在上海棋手的合影照上,大多数都是佩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相比之下,日方棋手都是成名已久的青年或中年妇女,这种年龄悬殊的对抗“奇景”也只能是历史长河中再难一见的珍贵瞬间。
从日本传统棋道训练出来的日本业余女子棋手,虽然也有一定的中盘实力,但是面对与男子棋手一同训练的中国少女们,首次遭遇那种在盘上勇往直前,大刀阔斧的冲击力,一时之间极不适应。第一轮比赛,中方取得12局完胜。第一台魏昕仅用不到百手就确立了胜势,从平田丽子开始,日本棋手兵败如山倒。
第二轮,中方换上王玲玲继续挑战平田,双方转换黑白。序盘不久,王玲玲就取得了主动。不过经验老道的平田,硬是在一个不可能地方寻求突破,在中腹截断一路白子,最后在王玲玲的几次失误中,全歼白棋小队,终于扳回一城。这一轮日方代表团取得3胜1和8负的成绩,避免了再次被中国棋手零封。
第三轮来到上海,在上海女棋手中最强的许宛云、朱耶兰没有上场的情况下,中国队取得8胜4负,一台叶菁中盘战胜平田,也可以说又取得了一场大胜。
这一次交流赛证明,中国女子棋手已经拥有完全压制日本业余女子棋手的实力,也为后来巾帼英雄们继续挑战日本女子职业棋手增强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