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涂脂抹粉的“胭脂”,最初原来是个地名!

[复制链接]

938

主题

988

帖子

332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28 00:2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胭脂井、胭脂巷、胭脂湖......


“胭脂”是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化妆品。不为人知的是,中国人使用了两千多年的“胭脂”,不仅是个“舶来品”,而且它的名字最初还“胭脂”属于音译词,但却表意准确,形象地表现了这种化妆品的颜色和质地,大概是汉语中翻译得最好的词之一。它一度被写为“燕脂”、“燕支”,其实它最早的写法是“焉支”。


“焉支”与霍去病
“焉支”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中的“过焉支山千余里”一语,为霍去病出击匈奴时所过之山的名称。焉支山位于今天甘肃省永昌县、山丹县之间。元狩二年(前121年),十九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匈奴。霍去病孤军深入,越居延,过小月氏,直攻祁连山。俘虏匈奴多个贵族,歼灭了不少匈奴骑兵,迫使匈奴浑邪王率领数万人归降。此役使得长期困扰汉朝的匈奴实力大伤,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
从此以后,失去河西地区的匈奴人悲伤地唱起了那首著名的《匈奴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匈奴失去了祁连山一带水草丰美的牧场,让牛羊难以像以前一样繁衍是可以理解的,但失去了焉支山,怎么就会让他们的妇女“无颜色”呢?
原来焉支山一带盛产一种叫做“红蓝花”的植物,当地人在红蓝花开之时将花朵摘下,放进石钵中反复杵槌成汁。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草木》对此有这样的记载:“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
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和黄两种色素,黄色素溶于水和酸,而红色素溶于碱,当地人用草木灰过滤后的碱性水取红色素,再用酸性的石榴水把黄色素去掉,最后得到红色色素,然后和以牛羊油脂,形成方便携带的脂状物。另据记载,焉支山女自制神皂,用后肤若凝脂,嫩白如霜,故匈奴诸藩王之妻妾多从此出。藩王的妻妾在匈奴语中叫“阏氏”,“焉支”是其汉译的谐音,“焉支山”因此而得名。
后来物以山名,人们就将这种女性化妆品称作“焉支”,其后又逐渐演变成“燕支”、“胭脂”。
因此,失去焉支山一带对于匈奴来说不仅失去了一大片水草丰美的土地,同时还失去了重要的妇女化妆品生产基地。




“胭脂”来前都用啥
“胭脂”是汉代从匈奴传入内地的,那么汉代以前的女性都用啥化妆品呢?
先秦时期女性是以白为美的审美风尚。女子的妆饰风俗,从先秦典籍的片言只语中看出些许端倪。《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宋玉在他的《登徒子好色赋》中这样描绘东邻女子: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以说,“粉白黛黑”是先秦女子较普遍的化妆风气。
当然,并不是说当时的女子就不爱红妆,或者不用红妆。但那时女子化妆奁盒中的红色物体不是胭脂,而是矿物颜料——朱砂。
朱砂又称丹砂、辰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先秦时期的人们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与牛脂,青油等一起熬制,做成朱砂膏,供女子化红妆使用。然而朱砂毕竟是矿物,一来颗粒较粗,二来含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胭脂引入之后,朱砂很快就退出了女子的化妆盒。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代表大汉帝国出使西域。这次出使,张骞和他的使团把汉帝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原物产,传到西域,西域的名马、银器、以及毛织品等当地特产,也源源不断传到中原,西域各国遣使来汉,开始经济方面的交流,我们今天熟知的葡萄、胡萝卜、石榴等瓜果蔬菜,以及骆驼、狮子、鸵鸟等物种也陆续沿着这条走廊传入内地。
胭脂也是那时被引进来的。此后,随着红蓝花不断被内地引种,妇女涂胭脂的习惯也在内地流行起来,从此经久不衰。

江苏含“胭脂”的地名
南京市玄武湖南侧、鸡鸣寺内,有处广为人知的景点脂胭井。


鸡鸣寺的古胭脂井。王亚楠 摄
据南京地名协会专家王聿诚介绍,南朝末年,陈朝后主陈叔宝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宠爱妃子张丽华和孔贵妃。公元589年,杨坚统一北方后,发兵伐陈。陈叔宝自恃长江天堑可守,依然沉湎酒色,犹奏乐府吴声《玉树后庭花》《临春曲》。隋军攻进台城的时候,陈后主手拉二妃,仓皇跑到景阳井,三人一起躲到这枯井之中。隋军搜遍了皇宫,也没有找到,最终从枯井中把三人吊了上来。陈后主成了俘虏,陈朝灭亡。因为石井栏上沾满了胭脂痕,所以名为胭脂井。隋文帝杨坚下诏,将建康城邑宫室一并平荡耕垦,台城遭到破坏,景阳殿也毁了,景阳井也随之湮没。后人为了记取陈后主亡国的教训,遂在鸡笼山的鸡鸣寺立井,立碑题名为“古胭脂井”,又称辱井。《南京地名大全》在“胭脂井”的条目后也注明,“据有关专家考证,景阳殿应不在此处”。
江苏沭阳也有口胭脂井。“霸王别姬”的故事为很多人所熟悉,但是在正史中对于虞姬的记录却很少。不仅她的真名没有记载,连她的生卒年月,何时开始跟随项羽等信息都没有记载。只在《史记》中有一句“有美人名虞”,关于她的出生地,民间有多种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为现在的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在颜集镇上,流传着许多有关虞姬的故事和典故。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袁枚曾任沭阳知县,离任43年后重游沭阳时,特地再到颜集乡凭吊虞姬,作有《过虞沟游虞姬庙》诗,并自注“相传,虞故沭人也”。沭阳有一条以她名字命名的虞姬沟,沟旁有胭脂井。


内秦淮边的胭脂巷。杨民仆 摄

南京市秦淮区有一条胭脂巷,东接船板巷,西接仙鹤街,紧贴着内秦淮河。王聿诚告诉记者,根据《南京地名大全》,这个巷子的得名有两个传说。一是传古代此巷住户大都做胭脂花粉生意,其中一王姓女子用此巷19号的井水制作胭脂,颜色鲜艳,客商争购,十分出名,因此得名。还有一说19号古井称“胭脂井”,当年“秦淮八艳”常来这里,用井水梳妆打扮,留下的水,飘溢着胭脂的香味,胭脂巷就此叫开了。过去河两岸全是大户人家临水而居的“河房河厅”,环境典雅清幽。直到今天,这里仍旧是繁华闹市中的幽静所在,巷内树木参天,地面洁净清爽。
镇江也有一条胭脂巷,位于镇江大西路东端,长百余米。据《丹徒县志摭余》记载,这里曾经是军寨,发生过肉搏血战,妇女英勇参战以壮其军。为了纪念,所以称此巷为胭脂巷。不过据清《丹徒县志》记载,这里原来称作胭脂岭,形成巷道后,被人们俗称胭脂巷。古时这里以胭脂花粉为市,因而得名。
不过在民间传说中,此巷得名与三国时期的大乔、小乔相关。两人随夫君视察军队来到这里,梳妆时没有镜子,只得借用此处水井为镜。上妆时不小心把胭脂弄到井栏上了,百姓就称此井为胭脂井,巷也就成了胭脂巷。


胭脂湖传说与赵匡胤有关。朱爱民提供
在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有一方湖水被称为胭脂湖。据淮阴区党史办、区志办原主任,淮阴区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兼社科联主席朱爱民介绍,传说赵匡胤未发迹前在太原遇见一落难女子赵京娘,赵匡胤不远千里地送她回家。路过今淮阴马头镇时,正值春花烂漫,京娘在水边梳洗,谁知刹那间,胭脂荡满全湖,香气扑鼻。京娘也面若桃花,如仙子出水。自此,那片湖水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美景,后人把湖面命名为胭脂湖。


素有小三峡谷之称的胭脂河。朱红生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也有含胭脂的地名与美女没有关系的,比如南京溧水的胭脂河。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使苏南、浙北的粮草避开长江风险安全运到南京,决定开凿一条连通秦淮河与石臼湖的运河。工程需要在一条长约5公里、高25米~30米的胭脂岗上开凿,在爆破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工程的难度可想而知。据《溧水县志》记载,开山时先用铁钎在岩石上凿缝,将麻嵌入石缝中,浇上桐油,点火焚烧,等到岩石烧红,泼上冷水,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其开裂,然后将石块撬开,搬运出去。
王聿诚表示,胭脂岗因岩石多呈赤色,犹如妇女用的胭脂而得名。凿岗而成的运河故称胭脂河。两岸岩色映入河面,仿佛凝脂沉霞,美不胜收。胭脂河遂以“凝脂沉霞”景名名列金陵新四十景。
在胭脂河上,有一巨石凌空而架,横跨两岸峭壁上,这是当年开掘时留下的“天生桥”,是溧水境内的一大奇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5-1-10 05:15 , Processed in 0.2448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