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镇老街座落在安徽省“千年古镇”丹阳镇(马鞍山市博望区)境内。历史上,商贾云集,百货归墟,曾为“当涂八大古镇”之首。据资料显示,区一级在薛镇老街设立的办事处曾有16家。如今,薛镇老街根植于江南民间的老味道,是江南古镇文化的缩影。 拍摄手记: 想把重物带走,可你双手力气不够,又没车辆可借用,怎么办?我在薛镇老街巷子看到一位大爷想了个办法:肩挑扁担,一头挂重物,另一头再挂两块砖头。 这天天气热,我端着照相机转身看到这一幕时毫不犹豫追了过去。老大爷麻利的双腿连走带跑,我背着照相机在后面跟得气喘吁吁,心里不禁佩服他的智慧和体能。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里的小朋友,扁担为何物,也许他们要想一会才知道。暑假里,有多少孩子沉浸在街巷观察、体会过这样的生活场景呢?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曾呼吁,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潜移默化地感受传统,从喜欢、认识再到热爱、升华,让传统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 薛镇老街不大,却给了我太深的思考。 在供销社旧址有间仍在营业的商店,原供销社老员工也就是如今的店主起初不愿让我拍照。我索性放下机器和她聊天。也许被我的问题带入,很快她不再反感照相机,甚至很自然很投入,最后滔滔不绝为我讲供销社往事。她直言,选择租借供销社老房子,不仅仅因为这里有自己的青春,更是为了生活。“里面什么都卖,一应俱全。就是两块钱一把芭蕉扇,现在买的人少。”供销社曾几何时也是人气爆棚,时过境迁,今非昔比。 她隔壁一间很不起眼的小店,传了几代人。小店的老板是个和善的奶奶,打开嘴巴就是笑脸。小店里坐着一群人,时而欢声笑语。老奶奶安详地坐在藤椅上等生意,见我这个陌生人闯入,她突然起身,指着一旁的邻居笑着说:“你拍她吧,从上海下方到我们这的知青,曾经也是大美女。”知青摆了摆手,哈哈大笑:“过去的都过去了。” 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有些过去的就过去了,而有些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珍贵。谢家馄饨就是一个例子。谢家馄饨第四代传人谢立明在店内醒目位置摆放着他爷爷过去走街串巷用过的行囊,并用玻璃把它框起来。这被珍藏的老物件,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精神。谢立明劳作时用勺子装肉,再拿馄饨皮包好,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不到三分钟他就包好了三碗馄饨。他告诉我,一些来薛镇老街的外地人,也许就是为了吃一碗馄饨,来相遇他们童年的味道。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格拉德威尔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对于老手艺,它们融入了几代人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千锤百炼才有今天。当老街里的手艺人慢慢老去,当木匠推刨子的动作不再那么麻利,甚至他佝偻着背,透过厚厚的镜片检查刨子推过的木料面时,那堆满皱纹的眼角凝集着他一生的幸福与荣耀,也刻下无尽的汗水和辛劳。 日本作家盐野米松曾痴迷中国老手艺,他深有感触地说:“我是怀着一颗憧憬和向往的心灵,观望过匠工们做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也是为这些职业不复存在而深感遗憾的人。”愿我们永怀憧憬,在前辈们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家园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徽镜映像工作室记者 陈群) 79岁的孙德贵1957年在镇农具厂工作,带过10个徒弟。晚年闲不住,每天做椅子,每把售价80元 店老板1982到薛津供销社上班,2005年起再租借旧址,每年房租3000元 谢家馄饨第四代传人谢立明在店内摆放着他爷爷过去走街串巷用过的行囊 两堵墙隔着两个世纪。75岁的魏从珍说,她身后是以前地主家的房子 67岁的尹厚财1977年在原薛津镇政府开货车,1999年另谋职业。如今他偶尔到镇政府旧址内看看 绿色薛镇,生机勃勃。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丹阳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