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2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围棋棋手之二 戴善全

[复制链接]

2545

主题

58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8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12 12:18: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活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围棋棋手之二
杭州高手戴善全
薛志春 文

戴善全即戴文龙,戴善全是正式用名,少有人提及,时人多称其为戴文龙,或为“小戴”。其祖籍杭州,久居上海。性格直率、狂傲。与棋手董文渊关系甚好。

据朱伟先生《上海滩棋人棋事》记载,戴文龙1962年时年过四旬,推测其大致生于1922年左右。经常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身材消瘦,脸上皱纹较多,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见老。在当时上海业余棋界属一流水平。他的名声比马洪九、孙步田、殷鑫培等好手要高一些,但赵之华、之云兄弟认为小戴的棋不行,认为其胆子太小,

1957年时,戴文龙代表杭州参加了当年的全国棋类锦标赛预赛。戴文龙参加的就是四个预赛区中实力最强的上海赛区。上海赛区人才济济,既有刘棣怀这样的高手,还有实力渐渐成熟的黄永吉、陈嘉谋等人。比赛刚刚开始,戴文龙就遇到了刘棣怀。尽管在关键时刻,戴文龙长考了半个小时,下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最后还是以17子之差败北。后来黄永吉,刘棣怀,陈嘉谋排名前三联手出现到决赛阶段中,戴文龙一度排在了4、5名左右,最后成绩不详。

1959年10月上海秋季运动会围棋赛开始。预赛阶段戴文龙和陈祖德同在第四组。第一轮两人就狭路相逢,时年15岁的陈祖德一路领先,不过,一时大意,惜败于戴文龙,这段在《超越自我》中有详细记载。后来戴文龙获得小组第一,陈祖德小组第二两人携手出现。

决赛阶段在当年的10月17日开始,戴文龙开始负赵之云,在第四轮负于陈祖德,没有获得前三名。从而也失去了后面参加秋季运动会表演赛的资格。



1960 年戴文龙参加了的上海市围棋比赛。参赛的选手有赵之华、赵之云、陈祖德、吴淞笙、章照原、马洪九、李道传、刘棣怀、王幼宸、魏海鸿共11人。众人的合影刊登在当年的《围棋》 月刊上。因为高手云集,戴文龙的成绩也不甚理想,没有进入前六。

据说,以后戴文龙一直未参加比赛,直到1964年上海市第四届市运会围棋赛。当时由于刘棣怀等老一代棋手相继淡出一线 ,陈祖德和吴淞笙很少参加上海市比赛。上海棋手中以赵之华、赵之云两兄弟名气最大,接下来就数戴先生和朱福源先生。

经过预赛后,戴文龙与朱福源、邱鑫、陈华钦、宋连富、华以刚、胡文元、王成是、潘秋荣、赵之华、谢裕国一同进入决赛。据说上海棋社当时不希望戴文龙夺冠,特意派出赵之华出战

决赛阶段第一轮就是戴文龙和朱福源的对局。当时朱福源先生已经获得三段称号,而戴文龙仍执黑以四子优势获胜。可见,戴文龙的围棋实力,大致也有专业三段左右(当时最高为五段)的水平。后来,戴文龙一路过关斩将,还将赵之华打败,不过关键时候负于华以刚。华以刚获得了冠军,戴文龙第二、赵之华第三、朱福源第四。这应该是戴文龙的围棋生涯最好的比赛成绩了。

1974年,戴文龙还让刚刚学棋不久的杨晖五子。后来身患癌症,在杭州老家去世。

戴文龙毕竟是旧社会过来的棋手,多少身上还有些旧社会的习气。但做为棋手,也理应在围棋历史上留下一笔。


(黑)戴善全  (白)朱福源
213手   推测黑贴二子半
黑胜四子
1964年9月10日
上海市第四届运动会棋艺锦标赛决赛第一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9 12:05 , Processed in 0.2697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