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6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喆:我们淡出一线 井山却迎来第二高峰

[复制链接]

292

主题

368

帖子

149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4 13:0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井山君第一次对弈似乎是在2003年,三星杯后我们都参加了一个韩国的道场研究会由于年龄相仿,常常在新秀比赛中遇到,那些年我们有过不少交流对局(可惜一些棋谱没留下来)。棋艺成熟以后,井山君专注于日本头衔战,很少在世界比赛见到,但他的棋谱总是很有魅力,在多数中韩棋手都在下集体研究的套路时,他的棋不拘常型,属于会优先观看的作品。


国内棋界一直有种轻视两日制慢棋的舆论倾向,认为一盘棋想那么久是无用功,“最后一读秒就都露馅了”。但是,Al却显示在2016年有AI之前,井山君的棋几乎是人类棋手中间评分最高的。能深入思考是一种本事,觉得“这棋没啥好想的”当然是一种基于熟练的职业能力,但能在看似熟悉的局面下通过深思(往往是苦思)找到异质之处和陌生又可行的棋路,或许是更难得的素质。


现代围棋竞技规则下催发出“时间攻势”这种竞赛策略,胜负最终往往取决于强烈的用时压力下谁犯的错误更难以挽回,而非谁的构思和判断更趋近真理,于是习惯于网上超快棋训练累积迅速决断能力的棋手在竞争中逐渐占据上风。更适应某种主流的人为规定时限的棋手固然在这种赛事规则下的成绩会更好,但是否就意味着对棋的理解更高--或者简单来说--棋力更高呢?如今在Al看来似平并不见得,井山君的AI评分超过许多中韩一流好手稳居高位就是一个例证。


在比赛节奏越来越快的这些年,习惯于慢棋长考的选手相对有些无力,好在AI的出现带来了训练方式的公平。如今我们这代棋手大多已先后淡出一线,井山君的棋却迎来第二高峰,Al评分保持在第一梯队,这大概是他长期保持专注深思和擅用AI反思提高的结果。反过来想,有AI之后,“这棋没啥可想的”这种自大想法应该过时了,因为AI的许多令人意外的下法我们怎么想都无法完全想明白。承认“这局面我还是搞不懂”会带来对局中的迷茫和自信消失,对它的克服就需要更艰深的思考,而有AI作为工具,这种深思在取得成效上已经变得容易很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41

帖子

34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50
沙发
发表于 2021-12-24 14:41:11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1 13:55 , Processed in 0.2646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