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战 HDML 1323号炮艇是英国战 时设计建造的标准型港湾防御摩 托炮艇,战时一度在澳大利亚海军 (RAN)服役,主要任务是在达尔 文港和荷属几内亚执行海岸警戒和 扫雷任务。战后,它和一批姊妹艇 被缺乏小型舰艇的英国远东舰队租 借,用于香港的防务。
这种HDML炮艇采用木质艇 身,排水量不到100吨,长22米, 宽4.83米,艇上装备柴油主机两台,总功率544马力,双轴双桨, 航速12~16节。该艇的驾驶舱舱壁 和舷窗可以嵌入装甲板,有一定防 御能力,而指挥台则设在驾驶室顶 部,是露天的,它的桅杆颇有特 色,是单桅但必要时可以改为双桅 杆——据说是为了改善其续航力低 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挂帆行驶。 该艇的武备相当充分,舰首 设有一门带装甲防盾的40毫米博福 斯机关炮,这种武器英军各舰多有 使用,俗称乒乓炮。其后部装备一 门厄利空20毫米机关炮,驾驶台两 侧则各布置有并联刘易斯式机枪两 挺。此外,在海上行动时还可以携 带6枚反潜深水炸弹。考虑到其吨 位,这种武器配置相当充分。 所以HDML艇属于一种袖珍 轻型但具有相当火力和机动性的舰 只,虽然不起眼,却可以完成多种 任务。中国国民党海军在战后曾接 收了8艘这种型号的炮艇,作为巡 防艇使用,分别命名为防一至防 八,其中防三和防八两艇于大陈防 卫作战中损毁。 对于这次出航和交战的经过, 根据澳洲海权中心的纪录是这样 的:“在1953年9月9日,ML1323号 炮艇在香港以西方向执行巡逻任务 时,于珠江口遭到一艘中国炮舰的 攻击。在这次交锋中,该艇始终为 对方不断的炮弹和子弹所覆盖,艇 长和几乎半数船员被击毙。
值得注意的是,该艇从血战中 幸存下来的船员通过紧急修理控制 住了军舰,并将这艘伤痕累累的炮 艇驶回大澳锚地。他们撤退到大屿 山的时候,才得到后方的支援。香 港英国皇家海军部队闻讯后,迅即 派出驱逐舰“康科德”号从将军澳 锚地赶去提供更进一步的增援,以 协助其阻击追敌。 在战斗中共有6名皇家海军人 员和1名香港皇家防卫部队成员被 击毙。从描述来看,双方的战斗规 模不大,但英方明显吃了亏,而事 件的经过描述得含糊不清。比如中 方是一艘什么样的军舰,为什么朝 HDML1323号开火等,都没有给出 符合逻辑的说法。 在香港英军1323号艇的存档记 录中,也有这次战斗的简短叙述, 称“1323艇在香港以西停船检查一 艘可疑船只的时候,一艘中国登陆 舰从广州方向迎面驶来。当1323艇 试图靠近登陆舰并拍摄照片时,登 陆舰命令ML1323停船。这个命令 被忽视了,并导致登陆舰开火。7 人被击毙,幸存者全部负伤。 这里面的内容让人哭笑不 得——登陆舰在海军中是典型被保 护的目标,美国人戏称为“大型慢 速靶标”的东西,怎么会有这么强 的战斗力?克莱佛的战友,当时 也在艇上的约翰·H·弗雷明上士 2002年所写《HDML1323秘话》 一书中,对此战有着更加详细的介 绍,同时对于双方交火的起因和责 任,也有春秋笔法的分析。
他是这样描述的:“出事的时 候,正是中国对香港态度颇为微妙 的时刻,在上一个月有4艘英国轮 船遭到过中国方面炮舰的攻击。我 们的船装备有一门6磅炮,而且此 后的调查声称我艇是在国际水域活 动,但是船上的最高指挥官G·梅 里曼中尉,一个南非人,却有着喜 欢挑衅中国人的名声。 炮艇穿过青州和大屿山之间向 西行进。克莱佛曾经在事件发生后 50周年召集健在的战友举行过一次 纪念活动,他们几乎都记得到达珠 江口后,当时艇上有人在不断对过 往船只拍照,因此这次出行很可能 带着海军方面的情报搜集任务。他 们在对一艘帆船进行检查的时候, 发现一艘炮舰顺流而下,朝他们驶 来,可以看到对方舰上飘扬着中国 人民海军的旗帜。尽管此时因为朝鲜战争刚刚进 入停火状态,英军方面有命令要求 避免各种冲突,但梅里曼中尉却下达 了一个“迎上去”的命令,全艇人员 都进入了战位,克莱佛进入了前方40 毫米炮的防盾后方,只要一声“站炮 位”的命令便可进入战斗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