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89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5岁日本少年谎报国籍,加入解放军赴朝鲜,至今仍称中国为祖国 ...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01:5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7年春节来临之际,一个日本老人对中国的访问引起了东北航校研究会的关注,该研究会的相关人员特意邀请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的馆长杨树等人一道赶赴亮马河饭店去慰问这个老人,并且赠送了《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70周年纪念封》。
--------「参考资料来源于头条百科」
双方交谈期间,这名日本老人的手机铃声忽然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房间里不断的回响,这个日本老人设置的手机铃声竟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现场的人们无不惊讶、感动。但是人们看到老人坚定的模样,也不禁释然,是啊,这个老人本来就是一名解放军的老军人,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图|砂原惠旧照


这个日本老人就是砂原惠,他15岁的时候就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且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为新中国的解放和诞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如此,新中国成立后,他还跟随部队前往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是功勋卓著。
而且,和其他绝大多数日籍解放军战士不同,砂原惠并不是由于被俘虏或者投诚感化而成为的解放军,他是化身为中国人的身份加入的人民解放军,这十分罕见。
这样的老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又和中国有着怎样的缘分和故事呢?
一、少年砂原惠
1933年,砂原惠出生于日本九州的福冈县,家族里的男子全都是日本武士,只有砂原惠的父亲并不喜欢做武士,而是专心钻研矿物分析,并沉迷其中。也因此,砂原惠的父亲在“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工作。
如果不是意外的发生,砂原惠可能并不会来中国,但是人生总是充满着各种的变数,尤其是在纷乱的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没有人知道明天又将会发生什么。

图|日本开拓团


当时的日本野心勃勃,自视为亚洲的第一强国,而且还将自己归为西方列强一类,常常侵略他国,在亚洲横行霸道,肆意的践踏他国的领土和尊严。早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占据账面优势的北洋水师败给了日本海军之后,日本就通过《马关条约》获取了大批的财富,从而使得日本从一个资源匮乏,财政拮据的小国一跃成为了当世强国,并开始公然觊觎中国。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开始不断的侵扰中国的东北地区,妄图将当时的东北变成第二个台湾,成为日本的海外领土,以弥补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窘况。但是,东北的掌权者张作霖为了护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并不买日本的账,采取强硬政策。
1928年,日本人阴谋策划了“皇姑屯事件”,将不配合的张大帅炸死在沈阳旧城外以西十华里的地方。随后不久,更是在1931年策划了“九一八事变”,日本迅速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继续谋划对中国的全面战争。

图|皇姑屯事件


砂原惠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一直在南满洲工作,等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砂原惠的父亲也来到了中国,前往当时的“伪满洲国”,开始了新的生活。而砂原惠和母亲也跟随着父亲一起来到了中国生活。
砂原惠和家人先是从日本坐船,经过了漫长的航行终于到达了中国大连,在大连稍作休整之后,父亲的公司又安排他们转路到了沈阳,最终在阜新稳定下来,开始生活。
虽然身在中国,但是年幼的砂原惠过着依然是日式的生活,家里的装修布置自然是日式风格不用说,母亲每日准备的饭菜也是家乡的风味。就连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也是日本人居多。
砂原惠平时也很难接触到中国人,只有父亲的一个徒弟是中国人。偶尔的时候,这个中国人会带着砂原惠去和当地的一些中国孩子玩耍,小孩子之间并不没有太多的“中国、东北或者日本、满洲”的概念,相互之间没有特别多敌对情绪。

图|日本侨民


应该说,这期间的砂原惠是无忧无虑的,在父母的关心呵护下一直生活的十分幸福。砂原惠从小接受的是日本教育,1945年还考上了阜新中学。但是,此时的日本已经内外交困,战败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预感到日本将要战败的砂原惠父亲并没有将他送到阜新中学,而是托人将砂原惠送往了大连,在大连第二中学学习。因为大连交通便利,还有港口,一旦战争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砂原惠的父亲希望他能够从大连顺利的返回日本。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砂原惠的父亲筹谋好了一切,却无法预料到自己的命运。就在日本战败之前的一个月,砂原惠的父亲在阜新病逝。此时的砂原惠早已经回到辽宁阜新去看望病重的父亲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比兴奋的喜讯,但是对于砂原惠来说则是一场劫难。失去了父亲的庇护,砂原惠被裹挟在时代的浪潮里,茫然无措,很快就由一个衣食无忧的幸福少年变成了一个无以为靠的难民。


二、历经磨难后加入解放军
在历史的大环境下,人如蝼蚁,人们往往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被动地负重前行,不知前方是何方。砂原惠遭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光。
由于一直生活在日本文化圈里,砂原惠并不会说中国话,这让他那一段的人生更为艰难。砂原惠茫然地看着战败后的日本侨民乱作一团,四散逃命的狼狈模样。只是,砂原惠也模糊的制定,这些都是带着原罪的日本侨民,他们居住在中国东北,本身就是一种侵犯。
“家里有钢琴有值钱东西的全部卖掉,但刚卖了钱第二天就发现满洲国的货币已经不能用了。”,多年以后,面对齐鲁网记者的专访,砂原惠如是说道。所有的侨民机构全部在一夜之间消失,人们的生活失去了秩序,侨民们变卖家产,急切地想要逃离这个本不属于他们的地方。只是,在当时的混乱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顺利的回到日本本土。
砂原惠和其母亲在父亲徒弟的建议下,准备经过葫芦岛再乘船离开,前往日本。可是让砂原惠万万没想到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等到他们一行人走到了辽宁的沟帮子一带后,却发现父亲的徒弟竟然消失不见了,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砂原惠一家不得不改变计划。
即使时隔多年以后,在东京接受齐鲁网记者采访的砂原惠也想不明白这个十分和善的父亲徒弟是怎样消失的,而且连招呼都不打一个。


“我猜应该是因为他算个亲日派被人抓走了吧。”砂原惠只能这样自我解释的对记者说道。
没办法,没有了中国人的帮助,砂原惠和母亲只能留在当地,无法返回日本。于是,母子俩在辽宁的北沟镇沟帮子滞留了下来,开始了过一天算一天的流亡生活。为了维持生活,砂原惠的母亲也放下了曾经生活优渥的架子和身段,开始给人做裁缝,赚取一点可怜的生活费,而砂原惠也离开了学堂,从一个初中生变成一个地主家的猪倌,也算能够自食其力的吃上热乎饭了。
应该说,中国人是十分的包容和大度的,砂原惠从一个日本少年变成难民,虽然极力地掩饰着身份,周围的人乡亲大多是心里清楚的,却并没有特意的去为难砂原惠一家,而是十分的包容和同情,给了砂原惠很大的帮助。
“苏家街其实有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是日本人,但并不因此对我们怎么样。”砂原惠回忆道。
砂原惠一生都记得当年流亡成为难民的地点在辽宁省北镇县六台子村的苏家街,他甚至还在2013年的时候特意回到了苏家街。看着眼前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砂原惠也不禁热泪盈眶,更让他意外的是,竟然还有一个老太太认出了他就是当年的日本伢“小三元”,这是砂原惠的绰号。
正是中国人的善良和包容让砂原惠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国家,并且始终坚持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做着贡献。
一个老人建议砂原惠至少要学会两千个汉字,这样他在中国生活就完全没有问题了,砂原惠深以为然,并且真的开始认真学习中国汉字和语言。第二年,砂原惠开始放牛,这是地主对他努力做好猪倌工作的奖励,收入也提高了一些。
为了学习好中国汉字,砂原惠在放牛之际会跑到周边的学校,趴在窗户外面偷听老师的讲课。为了协调放牛和学习之间的矛盾,砂原惠还经常从地主的家里偷出一些瓜果,分给一起放牛的小伙伴,让他们帮着照看地主家的牛。
一头牛是放,两头牛也是放,小伙伴们自然十分高兴地享受着额外的瓜果,愉快地和砂原惠达成了交易。
地主有时候也知道砂原惠的小聪明和小伎俩,但是并没有过多的计较,只要砂原惠能够帮他把牛放好,就往往是睁只眼闭只眼。

图|放牛伢


砂原惠十分的聪慧,即使是普通的放牛,他也能够钻研出一些技巧和心得。经过细心的观察,砂原惠发现地主家的牛十分喜欢舔酱缸旁边溢出来的盐,而且舔完盐后就会拼命地喝水。有时候,砂原惠找不到合适鲜嫩的放牛草地,就会在兜里揣上一些盐,等要回家的时候就让牛舔这些偷偷带出来的盐,等到牛吃完盐就将其带到河边,让牛美美的喝上一肚子的水。
这样,牛喝满一肚子水后就会使肚子显得鼓鼓的,地主看到牛吃的十分饱,也会特别高兴,甚至还奖励砂原惠能够上炕吃饭。
虽然历经磨难,但是在热心和友善的中国东北的乡亲们的帮助下,砂原惠的流亡生活也十分的温馨,简单也充实,聪明的砂原惠还熟练的掌握了中国话,仅仅通过外表和言语几乎看不出他是一个日本人了。

图|学堂


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国人并没有迎来期盼已久的和平安宁生活,而是再次陷入到内战中,人们再次经历了战火的洗劫。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砂原惠的命运再次出现了转折。
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砂原惠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且化名为张荣清。“我见过关东军,也见过国民党的中央军、共产党的八路军,体验了新旧时代的变迁。亲历了这么大的时代变动后,看到别人还没解放,就想要去解放别人”,砂原惠这样解释自己参军的本意。
砂原惠确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决定遭到了母亲的反对,母亲认为他们迟早还是能够回到日本的,但是砂原惠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最终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九团,成功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为了能够顺利的加入解放军,年仅15岁的砂原惠甚至还多报了两年的年龄。
三、砂原惠的战争岁月
砂原惠改名为张荣清,是因为他特别喜欢三国里面的张飞,所以就给自己取了张姓。加入到东北民主联军后,砂原惠的部队被整编为步兵170师,砂原惠是170师的侦察连战士。
在平津战役的时候,张荣清作为侦察连一员,奉命化妆潜入北平进行侦查。敌前侦察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和真正的战斗不同,需要个人具有高超的嗅觉和敏锐的辨别能力,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露出马脚而被敌人擒获。
砂原惠化妆成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扛着长长的插满糖葫芦的杆子悠然地走在北平城外,当时的北平由于战争的原因,很多小孩流离失所,失去的家人的保护,在街上以乞讨为生。进城后的砂原惠叫卖了几下糖葫芦后就被孩子们包围。
看着那些可怜的孩子,砂原惠心想自己此时也不过只是一个孩子罢了,但是他能够在党的关怀下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得到了升华,便在心中更加的感恩党和军队的关怀。
在孩子们的殷切目光下,砂原惠将手中的糖葫芦全都分给了这些孩子,看着那些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小孩,砂原惠感觉自己的选择十分的幸运,也足够的明智。

图|晚年砂原惠


顺利完成任务的砂原惠回到了部队,战争对人的磨练是十分迅速的,没用多久,砂原惠就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侦查员,一次次在战场上出色的完成了侦察任务。砂原惠所在的170师最终在解放军序列的划分中成为第四野战军的一部分。这就是声名赫赫的“四野”,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的第四野战军。
砂原惠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幸运的是,砂原惠虽然一直是侦察兵,但由于他的聪明和机警,使得他能够成功的从战场上幸存下来,也十分不易。
1950年,朝鲜战争忽然爆发,朝鲜半岛的局势从朝鲜人民军一开始的势如破竹到“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成功后的逆势平推,转变的十分迅速,形势很快向着十分恶劣的境地滑去。新生的共和国为了中朝友谊和保卫自己的安全,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
1950年年底,砂原惠也即将随着部队开赴朝鲜。但是,因为日本并不是战争参与国,所以四野的日本籍解放军都不能出现在战场,不能进入朝鲜。但是砂原惠从内心里将自己当做一名中国人,而且,他和那些被俘虏后思想改造或者投诚的日本籍解放军不同,他是真正的以中国人的名义加入的解放军。

图|漫画中的砂原惠


为了能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砂原惠在国籍一栏里填上了“中国”两个大字。最终,砂原惠成为唯一参加了朝鲜战争的日本人,他和他所在的连队侦探敌情,为准备新建的一座机场做准备。
多年以后,砂原惠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依然十分的自豪:四野的日籍部队到了鸭绿江边都停了,不能参战(当时怕日本军队参战引起国际问题),就我一个日本人能去参战!


四、毕生致力于中日友好
1953年,砂原惠的母亲因为严重的肺病已经快要去世了,当地政府慰问志愿军军属,去上门看望砂原惠的母亲,临终时,砂原惠的母亲一直用日语念叨着想要回家,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警觉,并向部队上报。
有一天,政委忽然将砂原惠叫去并问他是什么人,砂原惠坚定的回答道:“我是一名军人,是一名中国的军人。”政委却对他说,你是日本人吧,你受苦了,你们一家都辛苦了。终于,砂原惠也承认了自己的确是日本人的事实。但是在他的心里,他一直将自己当做中国人。


从朝鲜回来后,砂原惠被安排进了东北老航校,这里是中国空军的摇篮。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就有23名东北老航校培养出来的飞行员驾驶飞机翱翔在天安门的上空,这种经历是无上的光荣。
当时的东北老航校是以投诚的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为班底建立的,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解放军飞行员。
砂原惠在航校的政治部日科工作,主要就是负责和那些日本籍的官兵进行沟通,这也方便了砂原惠温习日语,多年的战争经历几乎使他将自己的母语都快忘掉了。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刚从朝鲜回来的砂原惠大为光火,因为那些日本籍的官兵在当时的条件下吃的非常好。
砂原惠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十分的清晰,他认为航校给日本人优厚的待遇十分的不应该,不能太过优待这些日本人。
“我刚到学校时,看到这么多日本鬼子,他们大多都是参加过侵华战争的,现在还给他们白米饭吃,我就很来气。我们在朝鲜的战士都吃的什么呀,这些日本鬼子怎么能吃的比我们还好呢?”
砂原惠甚至还为此绝食抗议了两天,他在情感上完全将自己看做了一个中国人,接受不了中国人对那些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日本人的任何优待政策。最终,还是在领导的思想工作下,砂原惠才慢慢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由于中日之间的连续谈判,中国在1955年开始遣返日本籍的解放军,砂原惠也作为日侨被遣返回日本,离开了他生活多年的心中的祖国。
虽然离开了中国,但是“心依旧是中国心”,回到日本的砂原惠几乎每年都要回中国三四次。在后来接受采访时,砂原惠已经回中国超过350次了,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惊叹的数字。用砂原惠的话说,就是“不呼吸北京的空气呀受不了”。

图|接受采访的砂原惠


砂原惠致力于中日两国的友好,在1956年到1958年间,中日双方先后在中日两国的多地举行过商品博览会,砂原惠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协会的一员,几乎都参加了。他还注册了公司从事中日之间的贸易,并且特意在7月1日党的生日这一天注册公司。
砂原惠还接着出访中国的机会,在饭桌上向时任的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振将军提出了向邀请那些原日本籍的老战士回中国看一看的建议,刘将军当即同意并着手推动了此事。
最终,2010年的时候,第一批日本籍解放军老战士应邀访华,受到了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和时任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的接见,规格十分之高,也展现了中国方面对这些老战士的尊重之情。
随行的日本籍代表团团长花园昭雄感动得无以复加,他说:“我感觉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花园昭雄当年是四野47军后勤部政治处的一名干事。

图|砂原惠(中)与战友


后来,很多记者都曾问过砂原惠是什么人,他都会回答:我是一个中国人,是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今的砂原惠已经快90岁高龄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将自己一半的骨灰葬在中国,葬在他心目中的祖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8 02:46 , Processed in 0.2290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