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137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0部B级片大盘点,满足你对刺激的想象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302

帖子

121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10:2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天有读者评论说,希望多见点片单,敢情可能也是宅着太闷了,我们只好把压箱底的片单拿出来,给大伙解解馋——30部不该错过的B级片。
  在这30部B级片中,有名的和没名的,有血有肉的和血肉模糊的,奇葩的和过于奇葩的,可谓应有尽有。
  然而,就算在B级大海上打捞了半天,这30部仍只是沧海一粟。天晓得,这世上究竟有多少部B级电影,但至少,这30部够诸位享用一阵子了(排名不分先后)。
  ▼
  1.[畸形人] Freaks(1932)
  导演:托德·布朗宁 Tod Browning
  出品:美国
  主演:华莱士·福特Wallace Ford/丽拉·海厄姆斯LeilaHyams/奥尔加·巴古拉诺娃OlgaBaclanova

  推荐理由:畸形人的活体展示,B级电影的起源之作
  B级时刻:畸形人们拿着尖刀,向女主角逼近,嘴里叫嚣着“成为我们的一员”
  当一群人把你围在中间,边喊着“成为我们的一员”,边向你走来,如果对方是骷髅会或共济会这样的高逼格组织,那真是求之不得;可偏偏对方是缺胳膊少腿的一群怪胎,看着触目惊心,听着魂飞魄散。
  “B级老祖”托德·布朗宁的这部[畸形人],恰到好处地把握了B级片与观众间的关系,即将观众对影像的恐惧,完美地转化为影像对观众的刺激,让观众越怕,越看。

  而促成这一完美转化的手段,不是精心调度的场面,不是细致入微的化妆,更不是什么环环相扣的情节,这些都不是B级片该考虑的玩意儿。
  剑走偏锋,歪门邪道,才是“B”的真谛。而祖师爷布朗宁也很好地诠释了这点,他找了一批真的畸形人参演了本片。
  不论是长胡子的希尔顿姐妹,还是“人虫”普林斯,都切实存在。

  如此不寒而栗的设定,也成为了本片的宣传手段。效果倒是不赖,首映当天,大排长龙。可首映之后,畸形人的展览触怒了道德卫士,被删和被禁势在必行。
  于是,片方又以“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看到完整版的[畸形人]”来造势,继续大排长龙。
  作为一部三十年代的B级片,[畸形人]的影响自不必说。无论是“怪物展览”或“被怪物取代”,都被不断地发扬光大。

  [畸形人]的畸形展示影响了几乎后世所有的B级电影
  2. [铁男I:金属兽] Tetsuo(1989)
  导演:冢本晋也
  出品:日本
  主演:田口智朗/石桥莲司/六平直政/冢本晋也

  推荐理由:掀起工业金属的B级浪潮
  B级时刻:男主角身体突变,当着女友的面,露出金刚铁钻
  出自日本B级大咖冢本晋也之手的[铁男]系列,套用摇滚乐的一个类型,就是“工业金属”的范儿。
  这种工业金属的特质,不仅表现在全片对金属近乎生殖崇拜的疯狂迷恋上,也体现在其叙事节奏和摄影方面。
  尤其是,片中那段让人大呼过瘾的第一视角快进,犹如风驰电掣的金属猛兽,急速奔跑在城市之中,代表了现代工业社会中,无所适从的人之欲望。
  当然,那根被一提再提、一拜再拜的金属大话儿,自然也已成为本片的图腾,化身为B级信仰的一部分。

  全片包含着“工业之心与钢铁之魂”,以一个有机化金属生物的心理,阐述了自己的经历,而非一个人类。
  至于由人变成铁男,则是B级科幻的老套路,变形的恐惧代表深层次的认知障碍,在物种转换上的惶恐,则意味着内心的欲望得不到释放而挤压生存空间的压抑。
  所以,如果把本片乃至整个系列视为一支工业金属乐队的MV,绝对再合适不过。

  [铁男]系列坚硬的金属质地足以将观众的眼球蹭破
  3. [鼹鼠] El topo(1970)
  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
  出品:墨西哥
  主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Jodorowsky/布朗提斯·乔多罗斯基BrontisJodorowsky/阿方索·阿雷奥AlfonsoArau

  推荐理由:超现实主义、诗意风格、B级类型,三位一体
  B级时刻:每一秒钟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何许人也,智利裔墨西哥籍老不正经是也。
  顶着“午夜电影之王”的名号,佐杜洛夫斯基向来借用“公路电影”的类型壳子,做着反基督的勾当。
  早年在马歇·马叟的哑剧团里表演的经历,让他的电影经常以一种无声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
  好比这部融合了西部片类型、墨西哥文化、超现实风格与B级片元素的[鼹鼠],从头到尾,充满了各色各样无声的意象。

  动不动就鲜血染红了池塘,动不动就女主脱光了衣裳,动不动就不男不女的家伙出现,动不动十字架就倒了下来……观众也就自然不知道他要讲什么,但多数观众压根也不在乎这点,他们觉得这很“B”(B级)又很“C”(Cult),爽到不可思议。

  不过,作为一个理性的观众,还是会去分析一下影片的内容和形式。
  本片不仅在“血与肉”的处理上,不断冲击着观众的眼睛,还在服道化方面,一反B级片粗制滥造的传统,做到了精致而异域,虚幻又神秘,这也是本片的加分点。
  换言之,在通心粉西部片的基础上,本片叠加了一层迷幻电音的风韵,就像是在看[荒野大镖客]和[石榴的颜色]的叠加版,味道自然也就不同寻常了。

  超现实主义与B级风格的融合,是[鼹鼠]最大的特色
  4.[洛基恐怖秀] 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1975)
  导演:吉姆·沙曼Jim Sharman
  出品:美国/英国
  主演:蒂姆·克里TIm Curry/理查德·奥布里恩Richard O'Brien/苏珊·萨兰登Susan Sarandon

  推荐理由:集午夜电影之大成,乃影院互动之先锋
  B级时刻:开场的朱唇皓齿
  [洛基恐怖秀]是“午夜电影”的光辉代表,直到现在,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还是会有一大批本片的死忠,像完成某种仪式一样涌入影院。
  他们打扮成片中角色的模样,和大银幕上的角色对话,向空中扔米饭或是厕纸,把派对开进了影厅。

  起初,[洛基恐怖秀]是在“人畜无害”的午后档、黄昏档放映的。
  据扮演艾迪的米特·洛夫回忆,当年他曾和导演吉姆·沙曼来到一家放映[洛基恐怖秀]的影院,那里一个观众也没有。
  电影里夸张的歌舞秀,毫无逻辑的表演,虽然透着浓浓的B级片气质,但华丽的布景,和动听的歌曲,又让它散发出一种出离B级片范畴的精致。
  于是,在首映没过多久,“奇迹”便发生了。

  伴随着“午夜场”的流行和口口相授的“好评”,[洛基恐怖秀]像几百吨TNT炸药同时被引爆一样,在人群中如病毒般蔓延开来。
  在美国的大小城市里,[洛基恐怖秀]的票一度被疯抢一空,而最令人瞠目的是,自从1975年上映开始,这部电影就不曾正式下线过,史上持续放映最长的纪录仍然由它保持并刷新着。
  观看[洛基恐怖秀]也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而它的“打开方式”,也被一代又一代人继承下来。

  [洛基恐怖秀]已从一部B级电影,升华为一种B级文化
  5. [群尸玩过界] Braindead(1992)
  导演:彼得·杰克逊Petaer Jackson
  出品:新西兰
  主演:蒂莫西·贝尔米TimothyBalme/黛娜·佩纳尔瓦Diana Pe alver/伊丽莎白·莫迪Elizabeth Moody

  推荐理由:彼得大帝的血腥大餐,恶心程度超乎想象
  B级时刻:舞会过半,丧尸出笼,盛宴开场
  在彼得·杰克逊成为“彼得大帝”之前,有一段充满血和肮脏东西的黑历史,如果对这段经历不怎熟悉的观众,可以考虑欣赏他的这部[群尸玩过界]。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本片的特点,全片共用了300升假血,也就是说每一秒钟,银幕上就会有五加仑血浆喷涌而出,糊观众一脸。
  因而,本片被顺理成章地评为影史上最血的电影,几乎没有之一。

  PJ拍摄[群尸玩过界]只花了45000新西兰币,总共花费11周时间,而影片中的许多残肢道具,都由杰克逊自己操刀制作。
  所有这些都在说明一件事,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B级电影。
  相比于好莱坞或欧洲的B级片,这部挂着“新西兰B级电影”名号的作品,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那就是在浓浓的血色之外,杰克逊的恶趣味还表现在那些花花绿绿的粘稠呕吐物上。

  当丧尸们耷拉着半个脑袋晃晃悠悠地向活人挺进时,绿油油的液体从脖子处流满全身。
  紧接而来的,则是肠子满地的大屠杀。红色的血和绿色的粘液,混搭在一起,呈现出另一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视觉美感。
  当然,在这种美感的冲击下,许多观众都吐出了早饭。这正是杰克逊想要,让你吐出来,然后,他再吃进去。

  看[群尸玩过界]就像在血池里仰泳,然后自由泳、潜泳,总之就在血海中一直徜徉
  6.[太空英雌芭芭丽娜] Barbarella(1968)
  导演:罗杰·瓦迪姆Roger Vadim
  出品:法国/意大利
  主演:简·方达Jane Fonda/约翰·菲利普·劳John PhillipLaw/安妮塔·帕伦伯格AnitaPallenberg

  推荐理由:简·方达
  B级时刻:方达在失重的太空舱里,从外套开始,脱到一丝不挂,翻滚着展示她曼妙的身体
  [太空英雌芭芭丽娜]只有一个看点,那就是细细品味简·方达如何赤身裸体,搔首弄姿。
  在影片中,她从银河系的这端脱到那端,睡了一个又一个星系的男人,还在提到“性”时面红耳赤。
  如此娇羞不可方物,淫荡恬不知耻的女主角,放眼世界影史,也只有罗杰·瓦迪姆能够创造。

  说起瓦迪姆,自然想到他艳星收集癖的特点。
  比姬·巴铎、简·方达、安妮塔·艾克伯格、凯瑟琳·德纳芙……不管胖的瘦的、冷的热的,他全部收入榻上,当真是福比齐人,羡煞男人。
  不过,瓦迪姆是个有担当的真男儿,他懂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好女人自然要全世界分享。
  所以,他给巴铎拍了[上帝创造女人],给方达拍了[太空英雌芭芭丽娜]。
  他饱了艳福,我们饱了眼福,地道。

  不过,除了“小野猫”方达,作为一部B级科幻片,本片在科幻方面倒是没什么流传后世之处,反倒是在恶搞上,留些了不少经典之梗。
  比如革命成员Dildano说了一长串密码,谁料他刚说完,芭芭丽娜就重复了出来。在日后许多的恶搞片里,这段经常被借鉴。

  [太空英雌芭芭丽娜]这部电影,其实完全可以更名为“我真的很想上简·方达”
  7.[阴风阵阵] Suspiria(1977)
  导演:达里奥·阿基多Dario Argento
  出品:意大利
  主演:杰西卡·哈珀JessicaHarper/史蒂芬尼亚·卡西尼StefaniaCasini/米盖尔·波斯MiguelBosé

  推荐理由:用表现主义的打光,绘出艳丽夺目的“铅黄”
  B级时刻:数以万计的蛆虫同时出现在画面里
  铅黄电影曾经是意大利最为流行的电影类型,它往往以粗陋的制作和明艳的画风给人以独特的视觉冲击。
  达里奥·阿基多是铅黄电影的代表人物,而这部[阴风阵阵]又是他的代表之作。

  这部头一个使用斯坦尼康拍摄的意大利影片,从筹备阶段就已经体现出了“B级”的随性。
  比如阿基多请琼·贝内特来参演,居然不为别的,只因为她和自己的偶像——弗里茨·朗私交甚笃;
  又比如,阿基多一开始的剧本是为一群12岁的小女孩写的,结果他老爹萨瓦特里·阿基多(同时也是该片的制片人)在第一时间就打消了他的念头,“分级委员会会让小孩出现在这种电影里?你想都别想。”
  最后不得不将角色的年龄调整为20岁左右,但阿基多却懒得连台词也没改,剧中人的某些对话也因此显得极其幼稚。

  尽管剧情经不起推敲,血浆也刺眼得像水彩颜料,但其别出心裁的打光,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红、黄、绿三种色调的运用,融合了邪气、妖气和诡气。
  此外,阿基多设置的“不宜饭后欣赏”的爬满地板的鲜活蛆虫,便是他送给B级片爱好者的“大礼包”。

  [阴风阵阵]虽在台词上有多处欠考虑,但独特的光影效果和血浆浓度,使之成为阿基多和铅黄电影的代表作
  8. [怪形]The Thing 1982
  导演:约翰·卡朋特John Carpenter
  出品:美国
  主演:柯特·拉塞尔KurtRussell/威尔福德·布利姆雷Wilford Brimley/T·K·卡特T.K.Carter

  推荐理由:重口味包裹下的犀利思考
  B级时刻:“怪形”现身
  幽闭空间的人性猜疑,“毁人三观”的外星生物,终极智能的科幻隐喻……
  [怪形]里这些牛逼哄哄、金光闪闪的设定,若是放到比它上映时间更早的七十年代末,会理所当然地成为科幻恐怖片的圭臬,说不定还能顺带将卡朋特推上神坛。
  然而,雷德利·斯科特早在1979年就率先拍出了[异形],让以上的一切假设只能是假设。

  [怪形]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人们留下“只是比[异形]更恶心”的印象。
  尽管,[怪形]“烧”掉的美钞比[异形]还要多,还请来了欧陆的王牌配乐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加盟,出手绝对阔绰,但当[怪形]里的怪物出现在大银幕上,所有观众却只看见了大大的“B级”二字。
  也因此,当年电影上映时,卡朋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评论界的口诛笔伐倒是其次,真正令他心灰意懒的,是观众的排斥,他们对电影中血淋淋的画面和绝望的叙事语调颇为不满。

  所幸的是,很多年后,[怪形]在“口味特殊”的影迷群体那里得到了“平反”。他们惊叹于影片特技水平的高超和怪物造型的奇葩。
  事实上,[怪形]里的模型制作,一直都被视为视效制作领域的一大标杆。如今,[怪形]早已是公认的,和[异形]齐名的八十年代恐怖经典。

  [怪形]以独特而恶心的怪物造型闻名,并使之在多年之后成为B级片的经典作品
  9.[疯狂的麦克斯] Mad Max(1979)
  导演: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
  出品:澳大利亚
  主演:梅尔·吉布森MelGibson/乔安妮·塞缪尔Joanne Samuel/休·基斯-拜恩HughKeays-Byrne

  推荐理由:废土电影的前奏,末路英雄的复仇
  B级时刻:飞车党党魁被集装箱卡车撞翻、碾过
  作为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废土电影”之一,[疯狂的麦克斯]系列为这一类型的开宗立派,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想当年,导演乔治·米勒只想用电影书写一个“公路之王”的美梦,他因受到[孩子与狗]的启发,最终拍出了一鸣惊人的[疯狂的麦克斯]。

  据说在拍摄时为了节约成本,一部汽车通常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一辆警车在某场戏刚结束就会被刷上普通车辆的颜色,因而经常发生的事情是,一辆车上的油漆还没干,就立刻投入到另一场戏里去了。
  为了贯彻“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省钱方针,乔治·米勒可谓是绞尽脑汁。

  电影的片头字幕未加任何修饰;在片中,只有梅尔·吉布森穿的夹克衫和裤子是真皮材质的,其他的演员,全是披着乙烯基材料做的“劣等”外套在演戏。
  还有开场的追车戏里,那辆撞毁的卡车正是乔治·米勒自己的“私货”。
  恰是这样一部“赶工赶出来”的影片,让观众产生了“这片真酷”的评价。

  这部从题材到规模都很“B级”的澳洲电影,在美国缔造了900万美刀的票房成绩,而这还不算啥,因为它在其他国家更受欢迎,在全球狂卷了1亿多美元。
  阔别30年之久的第四部,也已经在五月的戛纳挣足了口碑。现在已经成为近年最不能忽视的佳作之一。

  [疯狂的麦克斯]不仅开启了一个系列,也创造了“废土电影”的全新B级亚类型
  10.[人咬狗] C'est arrivé près de chez vous(1992)
  导演:贝诺特·波尔沃尔德
  出品:比利时
  主演:贝诺特·波尔沃尔德/杰奎琳·波尔瓦德-帕帕拉特JacquelinePoelvoorde-Pappaert/珍妮·戴尔JennyDrye

  推荐理由:伪纪录式的无道德宣言
  B级时刻:杀手对着镜头解释杀小孩沉尸与杀成人沉尸的区别
  本片集合了所有令人不适的元素,而令人不适的原因并非它充斥了B级片传统的视觉冲击,而是在于影片本身对道德底线的挑战,或者说对道德的完全无视。
  滥杀、强奸、一本正经地解说杀人的窍门、用伪记录的方式呈现犯罪的全过程,这一切用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一个“反道德英雄”的“伟大壮举”,但在普罗大众的眼里,只是一个人渣对人间恶毒的摧残。

  如果要追根述源,本片依旧是传承[发条橙]的模式。
  只不过,当我们在看[发条橙]时,库布里克的叙事手法,告诉我们这只是虚构;但看[人咬狗]时,就大不相同了,我们会觉得这是真实的。
  这种真实感后来延续到了同类B级片中,比如那部让整个戛纳嗤之以鼻的[罗伯特超high]。
  在制作本片时,影片主创由于缺乏资金,片中的角色也大多由主创的七大姑八大姨饰演。
  更有趣的是,在拍摄令人厌恶的强奸段落时,三个“罪犯”都扭扭捏捏,觉得很不好意思,反倒是“受害者”鼓励着“强奸犯”,“来吧,没事,这只是拍戏,别怕”。(未完待续……)

  [人咬狗]的伪纪录叙事模式和挑战道德底线的故事内容,使之成为B级电影中的先锋奇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302

帖子

121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10:28:12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期B级片盘点中,我们仍继续推荐10部,这10部中,有近年出名的,也有一直以来流传甚广的,甚至还有被送上“神坛”和钉在“耻辱柱”上的,但无论评价怎样,它们都代表了B级片的独特风味。
闲话不多说,咱们继续。
11.[特罗马警报] TerrorFirmer(1999)
导演:洛伊德·考夫曼Lloyd Kaufman
出品:美国
主演:罗恩·杰里米RonJeremy/马特·斯通Matt Stone/特里·帕克Terry Park
推荐理由:特罗马风格的大杂烩
B级时刻:变态杀手把男子的■体拉得老长,好像路飞的手臂
从戏剧结构来看,本片借鉴的是1973年特吕弗的[日以作夜],只不过在特吕弗那儿,是一个作货女主演发骚,弄得整个剧组鸡飞狗跳;而到了“特罗马”这儿,就成了变态录音师发疯,杀得整个剧组血肉横飞。
在“魔鬼司令”洛伊德·考夫曼手里,自个儿公司的那点破事和自个儿公司影片的风格被结合在了一起,炖出了这道结合血、呕吐物和AV画质的大餐。
全片基本上分三个部分,先来段成人电影把你弄硬,再来点呕吐物或蛆虫让你恶心,最后再让铺天盖地的血浆使你嗨到不行。
大奶妹、自摸女、肥猪、怪物、变态杀手、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残肢、各种变形■体的呈现……整部[特罗马警报]俨然一个B级片的博物馆,你想要得到的和不想得到的B级体验,在这里应有尽有。
不过,本片倒也不是一次性的B级快餐,它有对前人的致敬,也有对后世的影响。
致敬上,围在器官周围的蛆虫,几乎就是照抄了[豚鼠:血肉之花]里的场景;至于影响,还真是想不到。
2002年,伍迪老头的[好莱坞结局]就将本片中瞎子导演的设定借了过来。只不过考夫曼的“瞎拍”情有可原,而伍迪的“瞎拍”则满满都是自我解嘲。
如果想理解到底何谓“B级片”,请看[特罗马警报](还有更刺激的图,就看诸位自己寻找了)
12. [杀妻总动员] SurviveStyle 5+(2004)
导演:关口现
出品:日本
主演:浅野忠信/桥本丽香/阿部宽
推荐理由:花样百出的日式B级小品
B级时刻:被丈夫杀害多次的妻子回到家里,拳头直接飞出,开始教训丈夫
说起日本B级电影,与欧美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并非全然是暴力和色情的展现。
也就是说,这就像欧美人和日本人制作的A片一样,前者是野兽般乱干一场,女演员如母狗般狂嚷一通,然后一■一拔,全片结束。
而日本人,喜欢搞点小情小致,前戏要充足,甚至比正片还多,当然,女演员的叫声也是柔美的、享受的、挑拨观众的。
这种显眼的区别放到B级片这块,就成了:日本B级片是有精神给养的。
简单点说,日本B级片在展现暴力、变态和色情之余,也是宣扬爱的。
但这种爱绝不是圣母般的关怀,而总是带着点畸形的味道,让在你动容与恶心之间,举步维艰,一不小心就会开始默默地自省:我到底是不是一个变态。
别担心,变态的绝不是你,是日本人。
不论是深作欣二的作品,还是园子温的电影,都在冰冷而狂乱的外衣里,揣着一颗正砰砰直跳的热乎乎的心脏。而这部[杀妻总动员],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只不过昙花一现的导演关口现,玩的花样更多,他将几段各具风味的B级故事串烧在一起,烹制出了一道美味的烧物料理。
在这些故事里,有杀妻分尸,有催眠大师,也有温馨的家庭和夫妻之爱。当这些故事以弧形叙事的方式连在一起时,也就在形式与内容上完成了大一统。
至于结尾处,“小鸟父亲”载着“自杀丈夫”,飞向天空的深处,那就更是点睛之笔,完成了对伟大的“B级之爱”的布道。
很可惜的是,导演关口现在本片之后并无续作出手,只让人唏嘘一位B级怪才消失于无形。
关口现在[杀妻总动员]里同时展示了猎奇与温情
13.[外太空计划9] Plan 9from Outer Space(1959)
导演:艾德·伍德Edward D. Wood Jr.
出品:美国
主演:格雷戈里·沃尔科特GregoryWalcott/莫娜·麦克基农Mona McKinnon/杜克·摩尔Duke Moore
推荐理由:影史上最山寨的科幻电影
B级时刻:一群菜碟出现在地球,复活了坟墓中的死人
为什么飞船驾驶舱里没有门,却有一道门帘?为什么在天空盘旋的飞碟,很像剧组中午用餐时的菜碟?为什么地对空导弹爆炸的效果,像是烟花表演?
如果你以为自己正在收看《走进科学》,那就错了,这是一档名为“走进[外太空计划9]”的节目。
当你看到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发生在一部电影中时,能想到的唯一答案,只能是艾德·伍德。
作为一名B级片老手,艾德·伍德的名声借助蒂姆·伯顿的[艾德·伍德],广为传扬。在无尽的嘲笑之中,人们更多的,是钦佩他对电影的热情。
不过,话说回来,艾德·伍德和这部[外太空计划9]真的就那么烂吗?
至少以B级片“越烂越好”的标准而言,这绝对是一部“佳作”。虽然它在IMDb上的评分只有可怜的3.9分,但在银幕下,却有一群铁杆影迷每年为之举行狂欢。
这种B级片的迷影文化现象,本身就是对[外太空计划9]的一种肯定。
纵然艾德·伍德最终潦倒而亡,[外太空计划9]也被“恶毒”地评为“烂片之首”,但如果我们能把本片全部看完,那么脑海里第一时间闪现的,则是艾德·伍德一片赤诚的声音,“cut!太完美了!”
[外太空计划9]不仅让艾德·伍德的“坏名声”更响,也翻开了属于“烂片”的新篇章
14. [活死人黎明] Dawn ofthe Dead(1978)
导演:乔治·A·罗梅罗GeorgeA. Romero
出品:美国
主演:大卫·艾默奇DavidEmge/肯·佛瑞Ken Foree/斯科特·H·雷宁格Scott H.Reiniger
推荐理由:丧尸B级片的开山鼻祖
B级时刻:主角一行人在商场与丧尸群展开攻防战
说起罗梅罗的这部[活死人黎明],当真是千尸万尸,不知从何尸说起。
在这部优点与槽点并存的电影里,最伟大之处当然是“丧尸三定律”的确立。
这一划时代的开创,打开了丧尸文化的闸门,此后,同类电影、电视剧、游戏、《求生指南》等衍生品如死后群尸,纷纷从墓地里爬了出来,冲着现实世界的活人,就涌了过来。
从此,尸横遍野,脏器满街。
而在情节设置上,片中的商场戏、天台戏和楼道戏,已然成为丧尸电影的标配。
尤其是商场一幕,活人为求生不得不铤而走险,去偷商场中心的汽车的设置,成为了竞相效仿的段落,在电脑游戏《求生之路》里,这段更是被照搬全抄,足见其刺激的程度。
至于影片的槽点嘛,自然绕不开服道化的问题,特别是化妆方面,一脸青灰“砒霜中毒”的丧尸,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当它们血淋淋地啃咬着活人的肉体时,这种粗糙与血腥的对比,反倒营造出了B级片独有的快感。
想必,这也是[活死人黎明]在当年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
如今,罗梅罗的徒子徒孙早已生生不息,再回看这部开山之作,纵然服道化简陋不堪,但仍不觉乏味。
罗梅罗的[活死人黎明]作为丧尸电影的开山鼻祖,奠定了同类电影的类型模式
15.[捉鬼敢死队]Ghostbusters(1984)
导演:伊万·雷特曼Ivan Reitman
出品:美国
主演:比尔·莫瑞BillMurray/丹·艾克罗伊德DanAykroyd/西格妮·韦弗Sigourney Weaver
推荐理由:一场见风使舵、随心所欲的捉鬼大冒险
B级时刻:“棉花糖人”大闹纽约街头
[捉鬼敢死队]是一部“有票房野心”的大片,且不提影片3000多万美元的预算,就连几位主演都是当时炙手可热的红人——从《周六夜现场》走出来的比尔·莫瑞和[异形]里的“太空女英雄”西格妮·韦弗。
但尽管它斥资巨大,尽管它还提名了1985年奥斯卡的最佳视觉效果奖,但它充斥着B级片的夸张(比如各种像少儿漫画里飞出来的鬼魂);它也有B级片的那种想象力(想一想那个巨型“米其林”);它甚至还有B级片的恶趣味(西格妮·韦弗被恶鬼上身那一段)。
而除此之外,电影的“B级气味”,还从所有人的表演里散发出来,电影的拍摄几乎是以无视剧本的状态进行的,在几乎每一场戏里,都有即兴演出,尤其是比尔·莫瑞,他的绝大多数表演都是即兴发挥的,所以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他那种“轻飘飘、神兜兜”的油腔滑调。
[捉鬼敢死队]的最初票房相当惊人,而且在隔年就进行了重映,后来随着录像带的兴起,又再度疯狂流行,所以它也算是一部不折不扣的Cult片,是许多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而[捉鬼敢死队]也为商业模式提供了一种思路,即用拍摄B级片的态度,打造一部A级大作的可能,如今的[海扁王]们,都可以算是它的后辈。
在美国曾异常火热的[捉鬼敢死队]体现了B级片精神
16. [铁幕性史]Seksmisja(1984)
导演:尤利斯·马休斯基Juliusz Machulski
出品:波兰
主演:奥格·卢卡斯泽维克兹OlgierdLukaszewicz/杰基·斯图尔Jerzy Stuhr/波热娜·施翠科瓦娜Bozena Stryjkówna
推荐理由:写实的想象,压抑的疯狂,严肃的荒唐
B级时刻:在爵士乐的伴奏下进行的蛋糕大战
波兰那命运多舛的近代史,使得他们的电影人总习惯将悲和惨作为电影的主音。
然而,这部[铁幕性史]却满是讽刺和谐谑:
两个男人参加了一个“冬眠实验”,但突然爆发的战争延长了他们的“睡眠时间”,当他们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地球上最后的两个男人,女人是这未来社会的绝对统治者。
导演尤利斯·马休斯基借题发挥,把片中针对两人的那场审判,拍得跟《倚天屠龙记》里的“屠狮大会”似的,每个发言人都在表演荒谬绝伦的一本正经,此刻,极权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们成了马休斯基揶揄的对象。
影片的尺度也很符合B级片的标准——露而不淫。那些身材高挑的年轻女人,像还未开化的夏娃,毫无羞耻之心,衣服脱了穿、穿了脱,制造了不少香艳。
而作为一部科幻片,[铁幕性史]的制作却很“实惠”,尽管简陋却不失真实。而当上述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便造就了波兰电影史上的这朵奇葩。
[铁幕性史]可谓“擦边球”打得最好的B级电影,往往蹭到了关键部位,却从不握住
17. [满清十大酷刑](1994)
导演:林庆隆
出品:中国香港
主演:吴启华/翁虹/徐锦江/黄光亮
推荐理由:风月雅致与色情暴力的完美结合
B级时刻:西霸祈丹凤与诸神云中龙在林中大战三百回合
岭上双梅含苞绽放,郁郁山谷溪水长流,一对阴阳双侠,把林间化作床头,舞枪弄■,七十二■位变幻无常,直看得人目瞪口呆。
林庆隆的那些的奇技淫巧,在[满清十大酷刑]里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
更重要的是,在本片在情色三级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血浆的份额,并将一个属于中国传统的民间伸冤故事,嵌入了百花齐放的元素,使整部片在精神方面获得了“正能量”。
这一招,也体现在同年的[九品芝麻官]里,只不过后者没有这些迷人眼目的乱花,因此更能直接穿透人心,而[满清十大酷刑]则只能沦为满是折磨刑具和血色激情的B级电影。
当然,本片B级片的属性,本身没有什么低人一等的意味,反倒以各色别具一格的香艳或畸形段落,大放异彩。
比如杨乃武与詹氏在闺房里的“四大■具”,比如小白菜和葛小大的暴血高潮,当然还有林中那一龙一凤的神功合体,都是标准的、能在香港午夜场点燃全影院的配置。
换言之,本片挠得到俗人的痒穴,但又能扯出些文绉绉的“蛋”,这一雅一俗之间,那一淫一血之中,彰显出香港B级片独树一帜的特点。
[满清十大酷刑]的无穷想象力和无厘头精神,都彰显了港式三级的文化精髓
18.[伟大的寂静] Ilgrande silenzio(1968)
导演:塞尔吉奥·考布西Sergio Corbucci
出品:意大利
主演:让·路易·特兰蒂尼昂Jean-LouisTrintignant/克劳斯·金斯基KlausKinski/弗兰克·沃尔夫Frank Wolff
推荐理由:不同于莱昂内通心粉西部片的佳作
B级时刻:男主角被群匪乱枪打死,和着鲜血,被白雪埋葬
本片是由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导演塞尔吉奥……说到这,肯定有许多不明真相的观众大呼小叫,“什么,这居然是莱昂内的片?”不是塞尔吉奥·莱昂内,而是塞尔吉奥·考布西。
考布西是谁,是活在莱昂内阴影下的人,甚至可以说,他和莱昂内互为两碗通心粉。
只不过,我们先吃到了莱昂内的这碗,而忘却了考布西的美味。
另外,莱昂内有一种名为“莫里康内”的独家酱汁,更是掩盖了考布西的风味。
但尽管如此,考布西的通心粉西部片,在质量上,并不比莱昂内差多少。而这部[伟大的寂静]就是最好的证明。
莱昂内的“东木”寡言少语,而考布西的特兰蒂尼昂直接就是个哑巴;莱昂内的反派范·克里夫邪气凛然,考布西的反派金斯基妖气四溢;莱昂内的花瓶肉弹一枚,考布西的女主则是黑珍珠一颗,更重要的是,后者裸得更多。
外加本片中由奶油堆出的茫茫雪景,制造出了一种“甜腻的寒冷”。
考布西的[伟大的寂静]证明了一件事,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不只有莱昂内而已
19. [大逃杀] バトル・ロワイアル(2000)
导演:深作欣二
出品:日本
主演:北野武/藤原龙也/山本太郎/安藤政信
推荐理由:属于学生群体的“自慰神器”
B级时刻:柴姐牡丹花开,身侧横着几个风流鬼的尸体
[大逃杀]的成功,尤其在中国的影响力,主要是靠高中生间互相借DVD而造就的。关于学生题材的本片,在学生之中有很高的人气,想想也很自然。
不过,学生观看本片与过了学生时代的人观看本片,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学生看这片,是为了看用各种武器杀死同班同学,爆头、鸠杀、腹上死,他们从中宣泄压力,实现一些在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比如杀死一个自己非常讨厌的同学;
或是为了看柴崎幸那曼妙的胴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向往,蕴含着男生们对某个早熟女生身体的渴求;
又或是为了看临死前的表白,与相携而死的浪漫,青春的恋情在开始处结束,虽然可惜,却满足了暗恋的情愫。
所以,学生喜欢看本片,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一种向往,虽然在大人看来,是一场噩梦,但对学生而言,没有成真的噩梦,都叫做“美好”,这就是中二病。
而大人看本片,只是单纯欣赏设定和暴力场面,在满足感上,当然就差了一截。
换言之,[大逃杀]作为一部“学生B级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血腥的暴力与甜美的纯爱集合在一起,构建出独具“中二”特征的观感。
再加上深作欣二和北野武这对暴力师徒的通力合作,本片得以在日式B级电影中获得了极高的人气。
当然,除去“中二气质”一说,本片在世界观与情节的设置上,都带有日式残酷校园漫画的风格,天马行空之余,不忘变态本色,血与蜜合二为一。
这样的风格延续入银幕,自然也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逃杀]的知名度靠着特殊的“B级中二病”一炮而红
20.[弯刀] Machete(2010)
导演:伊桑·曼尼奎斯Ethan Maniquis/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
出品:美国
主演:丹尼·特雷霍Danny Trejo/米歇尔·罗德里格兹Michelle Rodriguez
推荐理由:罗德里格兹正式从A回B的作品
B级时刻:“弯刀”计算好楼层高度,拉着敌人的肠子,直接一跃而下,精确无误
当一个怎么看都像是强奸犯的墨西哥人,举着大砍刀,冲向美国人时,我们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这片哪来的啊?
[弯刀]的起因,源自2007年罗德里格兹拍摄的[恐怖星球]中的那段伪预告片。
不过,这会儿,这个“伪”字看来得拿掉了。当这部预告片出现时,观众已经嗨到不行,根本不够看。
于是,在观众的要求下,以及“狐朋狗友”们的唆使下,[弯刀]从预告片杀向了正片。
如果将[弯刀]与[恐怖星球]相比,会发现前者的亮点并不比后者密集,但从B级制作的层面看,[弯刀]更像是一部B级电影。
因为,[弯刀]更“烂”。
在传统的B级片里,我们总会发现这样的一些桥段,这些桥段云里雾里,不知所谓,让人想打瞌睡,却又舍不得闭上眼睛,生怕错过突如其来的肉戏或肉绽。
在[弯刀]里,这样的段落很多,德尼罗的大多数戏份基本都属于此类。该闷的地方闷了,而该嗨的地方,[弯刀]绝不会发蔫。
比如,拉着肠子一落而下,水池里抱着浪货琳赛和“她妈”。这种闷与嗨错落有致的格局,比起[恐怖星球]全程无尿点,显然更有B级片的意味。
正宗的B级片观众一定会选择[弯刀],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B级片真的不能太“好看”。
[弯刀]证明,就算在时下的电影市场仍有B级片的活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302

帖子

121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2-10 10:28:4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30部B级片的下篇,照例仍是10部,照例依旧血浆四溅、玉体横陈,不过各位在猎奇的同时,也别忽略了它们的另一面——想象力、思辨、创新……
B级片虽“粗制滥造”、“不值一提”,但却塑造了另类繁荣的B级片文化,是电影的另一面,是另类的经典。
21. [红死病] TheMasque of the Red Death (1964)导演: 罗杰·科曼Roger Corman出品:美国/英国主演: 文森特·普莱斯Vincent Price/哈泽尔·考特HazelCourt/珍·爱舍Jane Asher
推荐理由:B级片中的[第七封印]B级时刻:伯爵掀开红死神的面具,发现对方正是一脸鲜血的自己对于“给我一堆灌木和两个临时演员,我就能拍出罗马帝国衰亡史”的罗杰·科曼来说,拍摄[红死病]也是怎么省怎么来。
为了能在英国从容“逃税”,他第一次雇佣了全英卡司,以规避一些英国《税法》中的“出血条款”。
而在影片拍摄方面,一个宫廷布景,从头到尾,被用了个遍,给人的感觉,这就像是一部室内剧。
此外,本片改编自爱伦·坡的小说《跳蛙》,小说中以最后的“人肉烧烤”而吓坏了众多读者。
但是考虑到,若要展现“火景”,势必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科曼大笔一挥,把爱伦·坡的小说改了个通透,将自己非常喜欢的[第七封印]的许多元素加了进去。
因而,这部 [红死病] 也被视为“B级版的[第七封印]”。 虽然“伯格曼”的乱入,提高了本片的逼格,但让习惯B级片模式的观众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了进来”,因而在本片上映之初,反响不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主角与死神打扑克等“高大上”的设置,显露出了更cult的意味,影片的地位也随之逐步抬高。
在这部用五周就拍完的电影里,科曼似乎有所收敛,暴力血腥的场景并不多见,似乎他真的把精力都花在模仿伯格曼上了。但也正因于此,让本片显得不同一般。
[红死病]以其对[第七封印]的B级化模仿,打造出一种特殊的风格,令人侧目
22. [钢铁苍穹] IronSky(2012)导演:季莫·沃伦索拉Timo Vuorensola出品:德国/芬兰/澳大利亚主演:戈兹·奥托G tz Otto/茱莉亚·迭泽Julia Dietze/克里斯托弗·卡比Christopher Kirby
推荐理由:集众人之财力,回B级之荣光B级时刻:月亮被炸成了苹果
大多数观众对待B级片的态度,其实是不端正的。
如果你们指望看一部[阿凡达]式的大片或是想看[2001太空漫游]的诗情文艺,那么,你就根本不应该打开这部[钢铁苍穹]。
虽然,本片讲述的是纳粹在月球建立基地,准备反攻地球的“大”故事,但话说回来,哪部B级片的故事框架不大呢?
艾德·伍德动不动就让外星人入侵地球,罗梅罗创造了另一个种族屠杀人类,本多猪四郎更是搞了一头几层楼高的蜥蜴,把我们的家园整得千疮百孔……说白了,B级片向来是“雷声大而雨点小”,就比如[钢铁苍穹],实际上仍旧是制服美女和奇思妙想的模式。
要真是拉开架子,来一场星际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就不是B级片了。
B级片嘛,就得“穷游”,听着有模有样,看着有滋有味。
[钢铁苍穹]可以说是近三年来最特殊的B级作品,其声名的传播,来自影片主创在网上筹集拍片经费的广告。
在新颖创意的吸引下,网友们纷纷慷慨解囊,终于为本片的拍摄筹到了钱。主创们也相当争气,不仅拍完全片,甚至还在德国院线上了映。
而续集我们也在去年看到了,当然资金还是在网上筹集的,当然也依旧胡搞乱扯。也许,[钢铁苍穹]的成功会开启B级电影的全新制作模式。
[钢铁苍穹]的网络集资拍片模式,势必将成为新世纪B级电影的主流制作模式
23. [夜深血红] Profondorosso(1975)导演:达里奥·阿基多Dario Argento出品:意大利主演:戴维·海明斯DavidHemmings/达里亚·尼古洛蒂DariaNicolodi/加布里埃莱·拉维亚GabrieleLavia
推荐理由:铅黄电影的心水之作,血浆浓度高出同类B级时刻:凶手的项链卡在电梯里,下降的电梯生生将他的脖子勒断若要问达里奥·阿基多是如何在B级片的世界,杀出一条铅黄色的血路,一是靠[阴风阵阵]奠定地位,二是靠[夜深血红]赢得口碑。
在西方B级片的天下,大致分为两个阵营,美国佬擅长粗制滥造,意大利人则更为考究。
阿基多的这部[夜深血红],足以体现这一点。
无论在服道化和摄影的角度,还是在叙事节奏的把控上,达里奥都是擅长制造恐怖氛围的大师。
本片中的古宅、第一视角的凶手之眼以及鲜艳而诡异的色调,都把观众带入了一个神秘而阴森的气氛里。
当然,大尺度的血腥场面,依旧是B级片的保留节目。比如项链切断脖子、刀口留下红漆般的鲜血,都是铅黄味十足的段落。
据说,本片被删去的30分钟,还有更大尺度的血浆戏,无缘得见,对粉丝而言,不啻为一大遗憾。
当然,所谓“狗改不了吃屎”,B级导演改不了乱来,阿基多的B级风骨在本片中仍是历历在目。
好比凶手总是莫名其妙地从窗口冲出,而最后的证据总是由主角突然的回忆而发现,与传统的侦探推理片相比,严谨的逻辑对铅黄恐怖片来说,只是无聊的把戏。
至于凶手的犯罪动机,阿基多压根就没写入剧本里。
[夜深血红]的气氛营造令人看了后怕,当然还有同样浓稠的鲜血和邪魅的凶手
24. [恐怖星球] PlanetTerror(2007)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Robert Rodriguez出品:美国主演:罗丝·麦高恩RoseMcGowan/弗莱迪·罗德里格兹Freddy Rodríguez/乔什·布洛林Josh Brolin
推荐理由:B级片回涌之作B级时刻:女主角按上机关枪假肢,开始大杀四方2007年,昆汀和罗德里格兹这对哥俩打造的两部[刑房],无论行头还是内核,都是原汁原味的B感十足。
只不过,在卖相方面,罗德里格兹的这部[恐怖星球]要比昆汀的[死亡证据]拥有更多亮点。
首先,在题材的选择上,罗德里格兹择取丧尸题材绝对是一步妙招。
丧尸杀戮肯定比飞车杀手要来得更血腥、更劲爆。而“墨西哥野火”让丧尸“更多、更快、更聪明”的设计,也丰富了传统丧尸B级片的老套设置;
其次,罗德里格兹下手要比昆汀更狠,他直接把自己女朋友的腿给卸了,还“呼哧”按上了一把机枪,于是,呼之欲出的性感女郎,大腿一抬,春光尽收眼底之余,还能一个劲地疯狂扫射,把丧尸群打得千疮百孔,爆头飞肢,比比皆是。
她在银幕上用下肢突突时,观众当然也就在银幕下用下半身开始“突突”,当两种“突突”合二为一,快感应运而生。
此外,在一些细节上,罗德里格兹有意模仿了传统B级片的某些特点,比如那部名为“弯刀”的预告片,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恐怖星球]本身;
比如罗德里格兹有意跳过的肉戏段落,致敬了B级电影播放时经常出现的胶片损毁状况。
如此不怀好意的自毁胶片,看得观众大骂不止,而他自个儿,则坏笑连连。
[恐怖星球]的机枪残女已成为新B级片的经典角色
25. [天外魔花] Invasion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导演:唐·希格尔Don Siegel出品:美国主演:凯文·麦卡锡KevinMcCarthy/达娜·温特DanaWynter/拉里·盖茨Larry Gates
推荐理由:开创了“怀疑一切”的模式,渲染了“人人自危”的气氛B级时刻:男主角深爱的女友被魔花取代,面无表情地要求他放弃灵魂[天外魔花]也算是B级片中的“老字号”,先后被三次翻拍(1978年、1993年、2007年),但最经典的仍是由“B级三皇”之一的唐·西格尔拍摄于1956年的这版。 从形式上来看,[天外魔花]是彻头彻尾的B级制作,粗糙的道具(像一滩烂泥的魔花)、拙劣的表演(外星人和真人的表演基本通过面瘫和没那么面瘫来区别)和滑稽的结局反转(之前死活不信的医生就因为疑似豆荚就全盘接受了),都勾勒出了那个大写的“B”。
然而,在内容上,西格尔从来不仅限于B级的粗糙,在[天外魔花]的恐惧中,埋藏着对当时政治环境的隐喻,即麦卡锡主义的侵袭。
随着互相检举与告发的愈演愈烈,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情绪达到了顶点。而这种情绪,正是[天外魔花]的灵感来源。
而在本片的影响力方面,不得不提“怀疑一切”的核心设定,这种“每个人都可能是外星人”的怀疑演化为“每个人都可能是凶手”或者“每个人都可能是幕后主使”。
换言之,类型从此发生了迁移,但大多还是B级片体系内的迁移。
此外,本片对紧张气氛的描摹,也被后世借鉴。只不过本片“前段美如画,后段烂如渣”的B级精髓,也被一并学了过去。
[天外魔花]的人性猜疑深化了B级片向来粗糙的主旨
26. [食人族] Cannibalferox(1981)导演:翁贝托·伦齐Umberto Lenzi出品:意大利主演:吉奥瓦尼·罗姆巴多·莱蒂斯GiovanniLombardo Radice/罗兰·德·赛丽Lorraine De Selle/达尼罗·马蒂Danilo Mattei
推荐理由:对人■人细致入微的描写,猎奇电影的代表B级时刻:金发女子被放在“餐桌”上,食人族开始大快朵颐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翁贝托·伦齐满腹愁绪,他打算开拓出一个B级片的新类型,让自己陷入瓶颈的事业重现血腥……哦,不,重现光明。
但要开创怎样的类型呢?软色情已经玩过了,乳摇和啪啪啪,该有的都有了;飙血的也玩过了,单纯的血如泉涌,同样也已满足不了口味越来越重的粉丝了;
紧张刺激的“警察电影”也玩过了……最后,伦齐在频临绝望之际,脑海中闪现出一道血光,“有了,那就人■人吧。”
就这样,在七十年代初期,他接连拍出了两部“食人族”电影——[食人帝国] (1980)和[食人族] (1981),一并开创了“食人族电影”的B级亚类型。
在这部“臭名昭著”的电影里,充满了无比真实的食人场景,从土著抓获白人游客,到剖开■子,取出脏■,放在嘴里,然后慢慢■■,细致入微的程度,堪比三岛由纪夫在《忧国》中对切腹的描写,只不过完全没有诗意。
本片一出,直接遭到31个国家的禁映。
虽然残忍,但结尾处“没有食人族”的结论,倒是让人想起[西线无战事],生出了几缕余味。
惨无人道的食人场景和异域的原始风光,是[食人族]独有的风格,充满了感观刺激
27. [小野猫公路历险记] Faster,Pussycat! Kill! Kill!(1965)导演:罗斯·梅尔Russ Meyer出品:美国主演:图拉·桑塔纳TuraSatana/洛蕊·威廉姆斯Lori Williams/雷·巴罗Ray Barlow
推荐理由:“肉弹”公路模式的奠基之作B级时刻:三个女郎汇集一处,六颗肉弹交相辉映若是直译本片的片名,那就是“再快点,小野猫!杀啊!杀啊!”。
有人问导演罗斯·梅尔,为什么要取这样的片名,梅尔逐字进行了解释。
快,代表的是“速度”;小野猫,代表的是“性”;杀,代表的是“暴力”。
一部充斥“速度、性和暴力”的电影,基本上就包含了一切。
这种“B级世界观”是否应该被认同,暂且不说,不过将这部电影视为“B级版的[速度与激情]”倒是恰如其分。
就内容来看,无非是以日裔大妞为首的三个大胸妹子,一路乳摇着走南闯北。
三个妹子不仅胸大,脾气也大,路见一对情侣,话不投机,把男的杀了,还绑架了女的。也不知道她们绑了个女的是为什么,既不百合,也不杀,就带着继续走南闯北。
后来到了一家农户,与老农夫的三个儿子相爱相杀。又是乳摇,又是洗澡,最后女头目被杀,被绑架的姑娘与农场主的大儿子逃之夭夭。
从类型上看,完全是“性冒险”模式,但在“性”方面,又是百分百软色情。然而,本片出自罗斯·梅尔之手,也就变得不同凡响了。
“性冒险”与“软色情”开山之作的名号纷至沓来,是否真是如此,很难说清。但至少,这片绝对算是B级片中的一只“小野猫”。
当女主的“事业线”比玛利安纳海沟还深,[小野猫公路历险记]的看点我们也就清楚了
28.[五遁忍术] 1982导演:张彻出品:中国香港主演:龙天翔/陈佩茜/罗莽/陈惠敏
推荐理由:既有邵氏电影的奇门遁甲,还有不同以往的暴力血腥B级时刻:忍者之王被几个中华好男儿硬是拦腰扯断在邵氏作品里,[五遁忍术]绝对是“B”出新高度的一部作品。
在忍术还原上,当我们看到片中的日本武士兢兢业业地在水里滑来滑去,在地里钻进钻出时,着实忍不住一肚子笑意。
更有趣的是,大中华侠义之士,就被这些雕虫小技弄得全军覆没。本片在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上,真还不及某些网友。
最突出的一点,是开场日本武士剖腹时,竟然直接用长刀开膛。
短刀呢?介错呢?大概落在日本,没带来吧。
当然,除了这些,片中还是有值得回味的东西,比如女忍者纯子,网眼里春光无限,一句“我给你吹个萧吧”当真是让人瘙痒难耐。
说白了,这些优点和缺点,一放到B级片的体系里,就全成了看点,也成就了这部邵氏B级片的精彩。
[五遁忍术]里的女忍者,实在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尤物
29.[独眼巨人博士] Dr.Cyclops(1940)导演:欧尼斯特·B·舍德萨克ErnestB.Schoedsack出品:美国主演:阿尔伯特·德克AlbertDekker/托马斯·克里Thomas Coley
推荐理由:B级怪物电影的滥觞B级时刻:独眼巨人博士举起衣衫不整的女主角,玩弄于鼓掌之间这部1940年的[独眼巨人博士]听着默默无名,实际上在B级片的历史中,地位着实不低。
首先,从类型上来说,本片可被视为B级怪物电影的滥觞。
虽然,早在1933年,[金刚]的横空出世,就奠定了此后所有怪物电影的类型格局。
但对成本高达67万美元的[金刚]来说,许多B级制作都望尘莫及。
67万要是给艾德·伍德,他没准可以捣腾出一套100部的系列电影。
所以,本片也就顺势影响了日后的绝大多数怪物B级电影,也许,说是“人形怪物”更准确一点。
[独眼巨人博士]影响了怪物B级电影后来的发展道路
30.[撒旦的面具] Lamaschera del demonio(1960)导演:马里奥·巴瓦Mario Bava出品:意大利主演:芭芭拉·斯蒂尔Barbara Steele/约翰·理查德森John Richardson/安德烈·切齐AndreaChecchi
推荐理由:奠定了B级恐怖电影的基本模式B级时刻:被残害而死去数百年的女巫在棺材里睁开了眼睛蒂姆·伯顿曾在一次采访中,公开宣称,“[撒旦的面具]是我最喜欢的恐怖电影。”
于是乎,波顿的影迷回家开始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这部尘封已久的B级经典。
但看完之后,不免大失所望,黑白的画面和单调的情节,完全戳不中现如今观众的嗨点,只能说,时过境迁,波顿眼中的经典和我们眼中的波顿,已然相去甚远。
纵然如此,也还是不能轻易抹杀“意大利老鬼”马里奥·巴瓦和这部[撒旦的面具]的功绩。
本片在意大利取得成功后,更名为[黑色星期五],开始席卷新大陆。可以说,对恐怖电影的发展,[撒旦的面具]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有的评论家认为,本片正式奠定了“恐怖电影”作为一种类型而存在。 根据果戈里的短篇小说改编的本片,将恐怖片的几大要素——巫婆、幽灵、秘密通道、凄叫的野狗、恶毒的司机甚至张牙舞爪的树枝——都以模板的样式展现了出来,以致日后的B级恐怖片里,若没有这些,你都会觉得纳闷,“老板,是不是放错碟了?
[撒旦的面具]可被视为“现代恐怖片”的奠基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2 04:45 , Processed in 0.2587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