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6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改变历史、挽救国运,这个赞誉,他当之无愧,毫不为过 ...

[复制链接]

1823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7 13:2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抗日战争时期的惠通桥阻击战被历史学家们称之为:“一分钟改变抗战历史”。诚如历史学者们所言,惠通桥阻击战在远征军溃败的危急时刻,力挽狂澜,将追击的日军阻击在怒江西岸,使得日军攻入我大后方的图谋破产。
多年来,仅中央电视台就有纪实栏目中的《百年讲武》、探索发现栏目中的《揭秘中国远征军》、纪录片《滇缅公路》、百战经典栏目中的《腾冲腾冲》、经典人文地理栏目中的《远征记忆之血脉》等多次提及此战。上海电视台还拍了专题纪录片《惠通桥战役之迷》。关于此战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文章都有两个问题,一是遗漏了最关键的人,二是聚焦点在桥,忽略了创造历史的不是桥,而是人。
那么被众多纪录片和研究文章遗漏的关键之人,到底是谁呢?
一、远征军惨败
1942年4月,远征军惨败于缅甸。
面对危局,远征军的长官们立刻陷入恐惧,丢下部队纷纷逃命。撤退途中,指挥官张皇失措,丑态百出。
许多参与过指挥和作战的远征军官兵,在回忆中重复得最多的话就是:丧师辱国,罪孽深重;惨败而归,罪无可恕。


盟军在缅甸的失败,不仅仅是人员物资损失惨重,中国失去了当时唯一的国际通道,更为严峻的是,一个影响中国抗战大局和二战局势的危险突然迫近。
远征军一败涂地,日军第56师团即将顺势杀进云南。
日军第56师团号称“龙师团”,士兵主要来自日本九州北部的久米留地区。 日本素有:“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的说法,由此可见其战斗力之强悍。死不悔改的军国主义分子,时该师团野炮大队的高村武人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到:
“自昭和十七年(1942年)3月26日仰光登陆以来,随时随地击破数倍于我之顽敌,我龙兵团如此怒涛般的进击才真正表现出我等北九州男儿的精彩面貌,才能令后人脑中深深铭刻优秀勇猛的我大和民族的自豪和自信……”
在服部卓四郎所著的《大东亚战争全史》中也记载到:“第56师团(4月)20日到达乐可,然后充分发挥汽车部队的特点,以每天110多公里的速度向前突进,(4月)29日攻占腊戍。”“5月3日,该师团占领了八莫,更以师团主力攻克畹町、芒市、龙陵,5日进到怒江一线……”
二、惠通桥
此时能依靠的只有怒江天险了,而横跨怒江的正是惠通桥。

惠通桥


惠通桥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的怒江上,此段怒江东岸的“大山头”山岩如刀削,西岸腊勐的松山耸天入云,高山峡谷之间,江滩险恶,素有“天堑”之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保山通往芒市出缅甸的古驿道老渡口。
从清朝的道光年间开始,此处就开始修桥。由于地势险要,风急浪高,几修几毁,最长的一次修了24年方成。1937年,为了让惠通桥与赶修中的滇缅公路配套,将其改建为10级荷载公路桥,每次可通行10吨卡车一辆。
改建加固后的惠通桥倚悬崖修筑,呈东北——西南走向,以两条巨大的钢缆悬吊而成。桥身总长123米,桥面宽5.67米,墩高30余米。1939年2月正式开放。
惠通桥以东再无天险,并且是一溜烟的柏油公路,如果日本跨过惠通桥,即可以直趋昆明。
5月4日,在云南的美国志愿空军“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向蒋介石发去电报:“根据飞机侦察的情况,滇缅路上中国军队零零落落,溃不成军,对于日军推进,完全没有抵抗,如果再不设法挽救,日军大约十天左右就可到达昆明。”
只有炸毁惠通桥,才能阻挡日军摩托车等机械化部队向昆明方向进攻的势头。
三、日军的计划
日军的目标非常明确:
控制惠通桥,打过怒江,直捣昆明,切入中国抗战后方的心腹之地,尽量扩大战果,给蒋介石施加尽可能大的压力,迫使蒋介石政权屈服。
从缅甸到畹町的隐密走私小道上,在一帮汉奸的指引下,一千多鬼子正悄无声息地向惠通桥疾行,他们是日军第56师团第146联队的松本中佐大队。他们的任务是赶在远征军66军退过惠通桥之前夺取惠通桥,将66军关在怒江以西,与尾追的日军前后夹击消灭远征军66军,并打开进军昆明的通道。

惠通桥西岸观察的日军


金氏少佐领着146联队第二大队的一千多号人马,沿滇缅公路追击着溃不成军的远征军第66军。滇缅公路上除了溃军,沿途更有无数从缅甸逃向云南的华侨。日军派遣特务奸细混在溃逃士兵和难民中,在夜晚和关隘险要之地不断地放冷枪杀人,制造恐慌,驱赶人们一刻不停地逃跑。如果追上难民,则一律射杀。
日军56师团30余人的工兵小队,他们奉命不惜一切代价,先于中国溃兵渡过怒江,在惠通桥东岸隐蔽待机,待追击日军一到,便爆破公路,炸毁汽车,把中国军队堵在惠通桥两端,使其无法炸桥,配合追击部队夺取惠通桥。
缅甸作战部司令官饭田祥二郞命令空军:不间断地派飞机对“保山-昆明”,“保山-祥云”沿线进行轰炸,消灭中国的增援部队,并投掷了细菌弹。
同时,日军收买缅奸和汉奸装扮成乞丐和难民,沿远征军溃退路线一路向水井、沟渠和水槽里投放霍乱病菌,引发霍乱流行,造成大量人员和平民死亡。
工兵前置破路,大部队尾随追歼,轰炸后方,袭击夺桥,播撒细菌,奸细捣乱……日军用上了所有招数,目标惠通桥。
四、炸桥
5月5日凌晨,日军工兵小队混在人群中通过了惠通桥。
在惠通桥东岸,滇缅公路沿着陡峭的孩婆山绕过一个大弯,穿过孩婆山的山腰就是老鲁田,公路穿过孩婆山山腰的这一段,面江一方正好被孩婆山挡住,里面有“大山头山”夹住,如果在这里破坏公路,炸毁汽车,被损毁的车辆不能被推下悬崖,而且公路的两端都看不见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选好地形,日军工兵在山顶设了岗哨,只要他们的追击部队发起攻击,就发出信号,立即破路炸车,阻塞公路。
可是这一重要军情,中国军队却无人掌握。
5日上午8点半,中国陆军独立工兵第24营终于赶到了惠通桥头。营长张祖武立即命令进行破桥准备。
10点,一辆指挥车来到桥头,车上坐着三位高级军官:他们就是在碗畹町失守前半小时丢弃部队逃回国内的远征军参谋团团长林蔚上将,远征军参谋团参谋处处长萧毅肃中将和远征军参谋团的高级参谋、工兵总指挥马崇六少将。工兵总指挥马崇六下车给张祖武下达了一个命令:“尽量让撤退的人和车退过怒江以东,不准一个日军混过惠通桥,一旦发现日军立即炸桥。”随即开车匆匆离去。

日军炮击场面


林蔚等人刚刚离去,日军野炮第56联队第三中队来到了松山的“白璧部落”(松山附近的腊勐乡老车站)。 由于怒江孩婆山一带的峡谷蛇形升降,所以总共七十公里的距离就缩短为八公里的直线,撤退到惠通桥东岸的远征军进入了日军野炮的射程。日军立即在“白璧部落”下方突端位置布列炮阵,对准八千多米外的老鲁田处远征军的先头车辆猛烈射击。与此同时,由汉奸带路,从走私小道直袭惠通桥的日军松本中佐大队也正好杀到惠通桥头。
松山上日军野炮大队重炮齐鸣,孩婆山上远征军车翻人亡,松本大队饿狼般向惠通桥赴去。几万溃兵难民好不容易逃到怒江边,眼见功亏一篑。恐惧引发争相逃命的狂潮,溃兵难民乱成一团,人们扔下车辆争相逃命,还未过江的拚命往桥上挤。张祖武在此时刻却乱了方寸,迟迟没有下达炸桥的命令,混乱之中他没有发现正在向惠通桥冲来的松本大队,更不用说已经在孩婆山上的日军工兵小队。
惠通桥一旦落入敌手,接踵而来的必将是更大一波决堤般的溃退。如果我增援部队在途中遇到如此决堤般的溃兵难民,恐怕还未与日军接战,先就被自己的人马给冲垮了。
眼见松本大队即将追击过桥,突然,一个少校军官带着几个士兵从蜂拥东逃的溃兵难民中拼命挤过来,径直奔向守桥工兵……只见该少校举枪指向工兵们,厉声喝令:“炸桥!”
轰隆一声,惠通桥堕入怒江。
五、神兵天降

易浚华之上校戎装照


这个少校并不是传说中炸桥的“英雄”——第24工兵营营长张祖武,而是宋希濂属下营长易浚华。
易浚华,36师106团1营营长,是一位熬过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富金山血战等役,多次从十不余一的恶战中幸存下来的百战精英。
时间回到1942年5月4日。
5月4日深夜,蒋介石电令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速调祥云的36师沿滇缅公路南进阻敌。易浚华受命率106团1营率先驰援。
可由于局势紧迫、车辆奇缺,好不容易才弄到了两辆卡车,易浚华仅领兵不足两排,不顾一切地往惠通桥急驰。
10点多钟,易浚华部赶到了惠通桥东岸,日军炮兵正对着我军撤到东岸盘山公路上并在继续后撤的军民万炮齐轰。易浚华令部下在孩婆山下的公路转弯处严阵以待,自己上山察看情况。来到山顶,发现有人,以为是友军,便挥手招呼。不想对方一梭子子弹就扫了过来,易浚华一下子翻到沟里,躲过了射击。原来,易浚华遭遇的正是已通过惠通桥在孩婆山埋伏的日军工兵小队。易浚华飞奔下山,带领一个班直赴惠通桥。来到桥头,令士兵以散兵队形,持枪朝江边搜索前进,到江边构筑第一道阵地。同时,也管不了什么官职大小,部队隶属关系,严令守桥工兵即刻安放炸药炸毁桥梁。
此时,从走私小道直袭惠通桥的日军已经迫近惠通桥头,并捕捉到66军的一部。日军眼看距桥头只有几百米,大喜过望,闷头冲向惠通桥。突然一声巨响,惠通桥被炸毁。同时,易浚华部在江边布下的第一道防线中的十余名士兵同时向日军开火。一路高歌猛进的日军,眼看就要打过惠通桥,然而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桥梁被炸毁,接着又遭到了猛烈的打击。日军一时不明就里,以为东岸已有充分准备,没有继续进攻。
西岸日军的迟疑,造成了已经渡江东岸日军工兵的灭顶之灾。
藤田见惠通桥被炸,便不顾一切,开始对孩婆山段公路进行爆破,以阻滞我车辆人员后撤。这时,易浚华部开始了对藤田工兵小队的围歼。日军战史记载:藤田工兵小队曾对钵卷山(即孩婆山,现地图上标注为“松林头山”)段公路“决死爆破”成功。日军战史用到“决死”二字,就知道这队工兵被全歼了。
六、决死阻击
随后,日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强渡怒江。然而,出乎日军的意外,一直在拼命溃逃的中国军队竟然开始了猛烈的抵抗。双方激战3小时,到了下午2点,日军146联队第二大队、野炮第56联队的第一中队和第二中队的一个小队赶到并加入战斗。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和两个野炮大队加一个小队,4千步炮精锐齐聚惠通桥东岸,重炮架在松山的腊勐乡老车站,沿江岸构筑迫击炮阵地,对着惠通桥东岸猛烈轰击。

日军望远镜中的惠通桥东岸中国军队阵地


这时,日军发现对面每个阵地上根本没几个人。原来此时中国军队只有易浚华先头不到两个排的兵力,其余溃兵和第24工兵营早已逃之夭夭。于是日军重新组织火力,准备一鼓作气打过怒江,直趋保山。
但是晚了,易浚华营其余部队已经赶到,又经5个小时鏖战,日军才沿西岸移动2.9公里。当日晚,日军146联队全部到达惠通桥西岸,工兵准备好了橡皮艇。于是,5千日军精锐集中步炮全部火力,掩护金氏少佐大队长带着两个中队,开始了“壮烈渡河”。
又激战了一夜,日军终于占领了孩婆山,但易浚华营仍然占据着大山头山、老鲁田和大坪子村一带阵地。
七、肃清日军
正在此时,106团主力赶到。团长熊正诗立刻命令占领大山头山、乌木郎之线阵地。接着107团赶到并投入战斗。熊正诗指挥106团1营与日军146联队2大队争夺公路两侧的最高山顶。106团1营经浴血搏战,反复冲击,6日傍终于控制了公路两侧的最高山峰,渡过怒江的日军被限制在孩婆山的数个山头上。日军渡过怒江的第二大队的两个中队伤亡惨重,于是偷偷用3大队渡江接替了2大队。
6日上午,36师师部及108团抵达戥子铺,师长李志鹏命令对已渡过怒江的日军进行连续攻击。18时,106团1营一个连由大坪子北端进行正面攻击;3营一个连经大坪子向孩婆山敌右侧背攻击;2营在中心寨南端干沟完成攻击准备,于18时30分向孩婆山之敌后背攻击。
2营经半小时激战,前进至孩婆山第二个山头时,一群日军突然从阵地冲出,挺着刺刀赴向2营。2营与当前之敌开始了白刃肉搏。此时,日军主力潜向2营右后方突袭。2营前后受敌,战况激烈。但全体官兵奋勇迎击,虽然付出了伤亡营长以下百余官兵的代价,终将日军遏止。

高村武人回忆的日军布阵图


6日晚, 宋希濂到达惠通桥战场,立即亲自指挥战斗。
宋希濂反复观察战场态势后命令李志鹏:
将全师所有迫击炮集中起来射击,并将一些重机枪的火力点作了重新部署,8日上午发起总攻。
8日凌晨,第36师全部迫击炮一起开火,重机枪掩护攻击部队出击。
攻击部队一拥而上,与日军再次展开了面对面的白刃战,经反复奋勇冲杀。日军终于抵挡不住。
10日零时30分,一股浓烟从日军占据的孩婆山头冒起,焦臭味四处弥漫。位于对峙前沿的106团1营立即报告:“孩婆山之敌经我连日之攻击,伤亡惨重,时正举火焚尸,似有退却之模样。”
师长李志鹏闻报,令108团全面攻击,又令108团1营由孩婆山右方绕行侧面进攻,以压迫孩婆山日军于江边聚歼。
日军终于抵挡不住,逐次向江岸撤退。36师占领孩婆山,直下金塘子渡口尾追逃窜之敌。最后,除少数几十人泅水逃回,其全部被消灭,并缴获日军轻重机枪和步枪共八十余枝。

宋希濂


5月5至8日,随着36师将渡过怒江的日军肃清,其它部队则受命抢占惠通桥下游沿江据点和渡口,71军沿怒江的布防也跟着完成。战局终于稳定下来。
由此开始了两年之久的与日军隔江对峙的局面。
八、谁是英雄?
现在通常公认张祖武是炸毁惠通桥的“英雄”。
本文却说是易浚华所为,是否有依据呢?
其实当时的电报早已指明是易浚华所为,不知为何,研究学者们对此却视而不见。
此战后,工兵总指挥马崇六专门致电龙云,电文称: “适我卅六师一0六团团长熊正诗率先头易浚华营已到达东岸高地,占领阵地,猛烈还击,乃决然命工兵营张营长施爆破任务。”
马崇六是全国工兵部队总指挥官,张祖武之第24工兵营是他的直属部下。从此电报可以看到,工兵方面并没有因为军兵种的不同而掩盖易浚华的功劳,以归功于自己,而是直接承认是易浚华命令张祖武炸桥。
龙云回电:“一0六团团长熊正诗、营长易浚华,工兵二十四营营长张祖武,着各记大功一次;易、张营全体官兵,各奖一万元,共二万元,由经理处即日汇交宋总司令具领分别转发为要!”
惠通桥阻击战,授勋记功人员至少有6人,他们是:授予三等云麾勋章的林蔚、萧毅肃,记大功一次的马崇六、熊正诗,记大功一次并全营奖励一万元的张祖武。
以及被授予一等云麾勋章、陆海军甲种一等奖章、记大功一次并全营奖励一万元的易浚华。


云麾勋章是南京国民政府授予对国家建有勋绩的陆海空军人,因勋章中心刻有在云中招展的指挥旗而得名。
云麾勋章共设九等。将官颁给一至四等,校官颁给三至六等,尉官颁给四至七等,准尉及士官颁给六至九等。
孙立人取得仁安羌大捷,仅获四等云麾勋章
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中以1.76万国军对战11.6万日军,守城48昼夜。在守城的第43天,仅获三等云麾勋章。
万家岭大捷,时第51师153旅副旅长张灵甫率队三次攻占张古山主阵地,为全歼日军106师团起到重要作用,仅获四等云麾勋章。
然而惠通桥阻击战,易浚华被授予了一等云麾勋章。按理说,一个少校营长最多只能得到三等云麾勋章,可易浚华却被破格授予了将官才能得到的一等云麾勋章。可见此战功劳之大,故破格授予,以示殊荣。
易浚华的功劳到底是什么?炸掉惠通桥?
不。炸毁惠通桥是远征军惨败之余的无奈之举,炸掉自己的桥梁以阻止日军,数万没有过桥的军民沦陷敌手,无论如何也说不上光彩。
而且炸桥只能暂时延缓日军进攻的速度,并不能阻止日军渡江。想要阻止日军渡江,必须有部队打一场艰苦卓绝的阻击战。
当时,远征军的溃兵及张祖武的第24工兵营都在桥被炸后逃之夭夭。惠通桥西岸只有易浚华所部不到两个排的兵力。
日军随后就强渡怒江,易浚华率这不到两个排的兵力阻击日军三个小时之久;在全营赶到后,又阻击日军一天一夜,终于等到了36师主力的到来。
这才是惠通桥阻击战的关键。易浚华也因此功劳得到一等云麾勋章的殊荣。

易浚华军官登记表,左侧即为惠通桥之战所获勋章、奖章记录


易浚华后来在自叙中回忆: “在抗日战争时,日寇由缅甸挥军北进,指向昆明企图入我心腹之地迫我政府屈服。余斯时职为营长,仅率兵不及两排,于滇西怒江惠通桥扼险拒守,打破日寇窥昆明企图,奠定整个抗战局势,蒙政府颁奖云麾勋章及陆海空奖章各一,是余服务军旅最荣耀一次。”
易浚华自己的叙述很平淡,但字里行间我们依然能看到那一场置生死于度外的决死阻击。他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在所有人都在逃跑的那一时刻,易浚华和他手下的四五十个战士,达到了人生荣耀的顶峰。为国而战,即是英雄;舍生忘死,更是英雄。
历史学者说:“炸掉惠通桥,一分钟改变了抗战历史。”可是我要说:“改变抗战历史的,不是惠通桥,而是易浚华和他手下的士兵。”
以一人之力改变抗战历史,易浚华当之无愧。
值得一提的是,易浚华一家共有8人投身抗日战场,最小的只有15岁。易浚华自己是国民党军上校,而其长子易茂枢却是解放军的革命烈士。
作者简介:王正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9-21 22:23 , Processed in 0.2626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