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8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度催泪短片:当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他们,也感染了新冠……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984

帖子

33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00:2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年初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无数人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活。

有人遭遇了生离死别,有人自己在生死关头走了一遭,大部分人的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灾难面前,守卫我们的第一道防线是医护人员。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与疫情斗争的战士。但其实,他们也非钢铁之躯。

在战疫的日子里,他们每天承担着高强度工作,不能与家人团聚。有些医生护士,在这场疫情中自己被感染,有人还失去了家人。

最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推出了一系列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疫情中感染的医务人员,讲述了他们返岗后的心路历程。

这组短片,让我们看到医护人员坚强的背后,更加真实和感性的一面。



01

距离华南海鲜市场1.5公里的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里,骨科医生伍振威和重症监护室护士周霞,是一对恩爱和睦的医护夫妻。他们2001年结婚,结婚十多年,也一起在医院工作了二十多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曾一起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又同病相“连”,先后确诊新冠肺炎。




1月22日,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成为武汉市首批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后,伍振威所在的发热二病区,62张床位不到两天全部收满。

周霞所在的重症监护室,此前就曾收治过一例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1月29日,周霞感到身体不适,她去做了个检查,CT报告显示1/3的肺都白了——她已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周霞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她有高血压,甲状腺也做过手术。但工作之余,伍振威没有太多时间去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只能抽空去病房看她一眼,嘱咐两句。

其实,当时有相关规定,双职工有一方在抗疫一线,另一方可以不用去一线工作。但伍振威还是选择留在一线的岗位上。




2020年2月11日,是伍振威生命中最灰暗的一天。

上午,他的父亲因为新冠肺炎离世,下午,他自己被确诊新冠肺炎。和父亲同一天入院的妻子周霞此时感染新冠已经14天,还住在病房里。

父亲的去世给了伍振威很大打击。父亲平时身体很好,但感染新冠仅几天,就出现了呼吸衰竭的现象。那天,周霞坚持从病房里出来,陪着伍振威一起,送了老人家最后一程。




父亲去世50天后,伍振威、周霞夫妇先后康复出院,重返工作岗位。

经历过生死后,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感情。

现在,他们都在和病毒以及病毒带来的影响搏斗。和很多生活在武汉的人们一样,正在努力重建自己的生活。




02

疫情面前,支撑下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是大众的理解,更有家人的支持。

今年大年初一,正准备回家看望老人的柯洁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所有科室负责人都不要离开武汉,病房也都要腾出来,作为隔离病房使用。

一时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有3686名医务人员临危受命,奔赴抗疫一线。柯洁在其中,被任命为隔离病房的护士长。

一线工作很辛苦,忙起来,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柯洁早上7点半到病房,有时要工作到晚上10点多才能离开,只有中午可以短暂地离开病房一下。

2月13日,经过连续18天的高强度工作,柯洁倒下了。她被确诊感染了新冠。

生病的日子里,家人是柯洁撑下去的动力,也是她最大的牵挂。

从1月底奔赴抗疫一线到4月初康复出院,两个多月的日子里,她只见过儿子一面。那次她回家取衣物,小区已经被封锁了,四岁半的儿子把小小的手从小区护栏里伸出来,握住了妈妈的手。




住院期间,懂事的儿子也常给妈妈发来视频、语音。他告诉妈妈,自己长大后也想做一名医生:“跟你在一个科室里工作,我们就再也不用分开了。”



公公婆婆发来信息告诉她,不用担心家里,他们会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学习。他们还写了一段长长的话给柯洁,鼓励她坚持下去:

“若干年后,我们回想起抗击新冠肺炎的阻击战,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家也有在战场的战士……希望你好好保重自己,保重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病人,我们在家里为你加油。”

03

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会感到恐惧。但在武汉封城前的最后时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消化内科的护士却选择了“逆行”。

今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当天,她凌晨五点出发,从老家十堰赶回了武汉。

那是她春节假期的第一天。在家里待了不到8小时后,她重返武汉,回到战场。

再往前一天,陈润下夜班后,和同乡的同事坐上了回家乡的顺风车。经过一天的奔波,她在晚上9点多才回到家。




凌晨2点,她在新闻里看到武汉封城的消息。

她辗转反侧,不断刷着手机上的新闻。想起医院近来突然增长的病人人数,但没想到,疫情发展竟会如此迅速。

“情况这么严峻,完全坐不住。”可是,想回武汉这件事,她没敢跟父母说。

凌晨5点,陈润摸着黑,准备偷偷溜出家门,没想到正好被父母撞上。父亲什么都没说,母亲立马起身,连鞋袜都没穿,拿了件外套就跟着陈润出门,在路口看着她上了车。




回到武汉没几天,1月28日,她被确诊新冠肺炎。从前照顾病人的护士,如今也成了亟待救治的病人。

陈润的病康复得格外缓慢。康复后再次复阳,等再回到医院,已经是三个多月后了。

5月20日,是她康复后第一天复工。原本熟悉的工作开始变得陌生:

推着医用推车,却找错了病房的方向;
给病人抽血,担心没法一次抽出动脉血;
不会戴N95口罩,挂绳一直往下掉……
但能感受到她第一天上班心情的轻快和对工作跃跃欲试的兴奋。

“迟早有一天,我会非常熟练地掌握它。”
是啊,这里才是她的战场。




04

“作为医生尽管很强大,也是有脆弱的一面。”

面对镜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字节跳动医务基金心理支持项目“安心计划”负责人史占彪说出了他对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理解。

在过去几个月里,他和团队成员一起,为正在或曾经在抗疫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们,提供了心理辅导和支持。

他曾遇到一位怀孕的年轻女护士。她的丈夫是一线医生,她的父亲因为新冠去世。她一边担心胎儿,一边自责没有尽到照顾父亲的责任。

她说,去年父亲节她看到一家花店,很喜欢一束花,想送给父亲。但当时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今年父亲节,她又看到店家发那束花。可是,再也送不出去了。




张向阳医生面临的,是所有新冠康复者都可能面对的问题——歧视。

她说,自己确诊后去做核酸检测,自觉地没有坐电梯。但在楼梯上,她遇到一位护士,对方远远看到是她,调头就走了。

“大家也和我说话,但都是离得远远的。”其他人的这些行为,张医生都能理解,但心里总是有个疙瘩。

在此之前,她从未跟家人、朋友们说过这种感受。那天面对心理专家,她第一次把这样的情绪发泄出来了。




“安心计划”还在持续帮助更多像张医生这样的人。

史教授说,他想告诉这些医护人员:“生活里不只有病毒,还有希望,还有未来,还有风景。”
05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何其有幸,我们拥有了这么多优秀的医生、护士。

是他们的双手,将一个又一个危重病人从死神手中拉回来;

是他们的专业和努力,抚慰了一个又一个身在病痛中的人。

他们是最懂得如何在疫情面前保护自己的人,却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最危险的地方,只为让更多人,拥有健康和安全。

他们无私、勇敢、专业,但也会脆弱和无助,也需要支持和帮助。

拍摄这组短片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由字节跳动捐资设立,基金总额4.46亿元,其中字节跳动和员工的捐款超过4.25亿元。截至目前,这个基金为3732名战疫一线医务人员提供了资助。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想谢谢那些在这场疫情中无私付出的医务人员。

过去、现在、未来,我们都不会忘记,在2020年初的冬天,有人为我们拼过命;我们也会永远记得,那些在口罩背后浸满了汗水和泪水的面庞。

谢谢你们,挺身而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17 21:21 , Processed in 0.2304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