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影《八佰》没讲到的故事:尊严,只能靠自己争取

[复制链接]

366

主题

428

帖子

165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7 14:0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电影《八佰》上映,引发观众热议,但却褒贬不一。
批《八佰》的被骂汉奸,夸《八佰》的被骂成走狗。
更多的人,是为那段国破山河碎,壮士孤军浴血的过往落泪。
但重温历史,不应只为一时的感动。
了解《八佰》背后的故事,也许能更清醒地认识现在。
1、为什么在上海?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的故事。
为什么是在上海?
其实,在上海进行会战,是蒋介石的打算。
1937年8月,平津刚刚失守。
在华北,中日双方重兵相对,战争一触即发。
当时,中国国力太弱,想独自打败日军,根本不可能。
于是,老蒋就想到了“以夷制夷”的战略:借助英美的势力压制日本。
▲ 蒋介石(左)罗斯福(中)丘吉尔(右)
欧美列强的利益点根本不在华北,那里闹得再大,也不会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
而“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容易引起国际注意”(蒋介石语)。
1937年8月9日,“上海虹桥机场事件”中,两军发生小冲突。
老蒋要借此强硬起来。
他能强硬的原因还有一点,当时日军在上海仅有海军陆战队三千人。
▲ 驻守上海华界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8月13日,第九集团军87、88师(电影中的那个营就属88师)担任主攻。
这两个师号称当时的“精锐之师”,德国军事顾问亲自训练,清一色德制武器,战斗力很强。
老蒋自信能胜利,在日记写道:“惟望神圣佑我中华,使我沪战能急胜也”。
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
其中“中国之领土主权,横受日本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破坏无余”一句,英美自然也听出弦外之音,想必他们定能够帮忙主张正义。
但是,蒋想错了。
2、一寸山河一寸血
日军也正在找机会呢,一看,这正是绝佳战机,也向上海增兵。
双方不断增兵,淞沪会战越打越大。
8月下旬,日军海陆空增援到了。
战争变得空前惨烈。
在日本战列舰长门号、陆奥号的炮火下,江畔成了中国军人的巨大熔炉。
最激烈的战斗在罗店,中日反复争夺易手。
日军称之为“血肉磨坊”。
川军20军,投入战场才3小时,一个师8000多人,就全部葬身火海之下!
中国最精锐的德系坦克部队,刚上战场,就成了日军的靶子,炮火“洗地”,两个小时就被打残。
后来冯玉祥回忆道:“我们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撑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洪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中国军队几乎一天是消耗一个师,近万个从中国各地而来的年轻身躯,转眼就被炮火化为碎片。
一寸山河一寸血!
78师特务连连长对吴允周将军说,他看见两个伙夫,挑了大半担饭菜从火线上下来,便问饭菜为啥没吃完。
伙夫告诉他,早上全连抢着不够吃,到了晚上,人几乎打光了,没人吃了。
连长说完大哭,吴允周也跟着痛哭起来。
因为当时损失巨大,有老兵回忆:“有时一个师派上去,两天就打光了。新来的士兵或是壮丁,连稍息立正都不教,教会瞄准开枪就得送到前线去了。”
战壕底下全是尸体,增派的士兵就踩着战友的躯体作战。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正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但是,中国男儿的热血并没有唤起英美的同情。
3、世界战争史上奇异的一幕
英美列强,是不会为羸弱的中国而得罪日本的。
在他们眼里,实力高于一切,利益才是道理。
1937年8月20日,英、美、法三国政府提出把上海作为中立区,谁也不帮。
这一下,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打下去,失败。只能看着无数生命往火海里跳。
撤退吧,心有不甘,他还是对当时的国际社会抱有幻想。
于是,蒋在日记中写道:“上海之得失,不关最后之成败。”
淞沪会战的“政治意义”大于“战略意义”。
10月,国联决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讨论“解决中倭问题”。
蒋看到了希望,以为“使各国怒敌作经济制裁,及使英美允俄参战”。
于是,派孤军困守苏州北岸,给世界展示中国抗战之英勇决心。
10月22日,蒋介石致电全体将士,慰勉其奋勇抗战 3 个月:“于此时机表示我精神力量,以增加国际地位与友邦同情”。
这就出现了电影中“八佰壮士守四行仓库”的故事。
10月26日至30日,88师524团谢晋元带领属下420人,进入仓库这个“孤岛”,坚守四天四夜。
▲ 谢晋元(1905—1941)
为威慑敌军,谢晋元对外谎称有八百名战士,故号称“八百壮士”。
因为仓库就在英国租界旁边,旁边还有两只巨大的煤气储气罐。日本人投鼠忌器,不敢用飞机重炮,只能用步兵进攻。
于是出现了世界战争史上最奇异的一幕。
英美的记者坐在苏州河南岸,轻松地喝着咖啡,看着北岸中日士兵血拼。
▲ 图片来源: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而上海市民则给中国军队加油助威,指示日军进攻的方向。
一边天堂,一边地狱。
▲ 电影《八佰》剧照
与电影中的艺术渲染不同的是,此次战斗规模并不大。
中国军队阵亡14人;
日军阵亡数字,中方的数据是200人,而日军公布的仅1人(客观估计实际可能不到10人)。
事实上,电影中中国士兵用身体护旗的那一段,根本不可能发生。
还有影片最后八百壮士突围的一幕,非常悲壮。
可实际撤退是很有组织有战术的,伤亡共33人。
▲ 战火笼罩下的四行仓库
尽管如此,壮士们以死报国的表现,还是震动了世界。
当时,英国伦敦的媒体用的最多的词就是“英勇”“不可思议”。
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给罗斯福发电报说:很难想象,中国军队有这么顽强的抵抗力,能阻挡了日本现代化的军队。
上海市民的爱国情绪也被点燃,大街上到处是激情澎湃、志在参军的青年。
▲ 图片来源: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4、最后怎么了?
八百壮士撤离出仓库,电影落下了帷幕。但后续的故事,则更加悲壮。
因为怕炮火引爆租界的煤气罐,英国出来“调停”,要求停火。
虽然壮士们都写好了遗书,决心赴死,但最后在英国的要求下,撤到租界。
第二天,当战士们被送出租界,大街上全是激动的市民,热烈欢迎着他们。
▲ 图片来源: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
但车上的战士,满脸茫然,不知道为什么离开阵地,也不知道将来的命运如何。
不地道的英国人,怕得罪日军,缴了战士们的枪,把他们送到了胶州路兵营,即“孤军营”。
接下来,战士们在孤军营被“软禁”了起来,但也不忘操练,每天升旗。
团附谢晋元是最后一个撤离四行仓库的,经此一役,被奉为抗战英雄。但在1941年4月,却被汪伪政府收买的4个部下败类杀害。
▲ 谢晋元与麾下四位连长
不久以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与英美翻脸,接管孤军营。
剩下的333名战士被日军发往全国各地,甚至到了新几内亚做苦力,待遇悲惨,备受凌辱。
等到抗战结束,活下来的已经不到百人。
把命运寄托在外国的身上,岂不悲哉?
▲ 谢晋元和他的亲笔题辞:余一枪一弹,决与倭寇周旋到底。
四行仓库保卫战之后,满怀希望的蒋委员长,还在幻想着《九国公约》的签约国可以主持“正义”,犹豫不决,进退不定。
没想到,1937年11月5日,8万日军突然迂回包抄,在金山卫登陆,要切断中国军队的后路。
蒋这才意识到了将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急令回撤。
撤退变成了大溃逃,中国军队在逃亡中又损失十万。
军队一下士气低落,也打乱了原来的固守南京的防御计划。
结果一个月之后,日军就杀到南京......
这之后的事情每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
因为对英美的幻想,蒋在战略上优柔寡断,直接断送了30多万年轻的生命。
148个师伤亡殆尽,国军精锐部队损失惨重 ,基层官兵全部都换了一遍。
淞沪之后,再无黄埔。
▲ 图片来源:《八佰》预告片
虽然,淞沪会战失败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中国男儿牺牲的价值。
通过这次血战,中国各地军阀第一次放下自己的地域之争,为整个民族而战。
中国四万万同胞空前团结起来。
在抗日的苦难与牺牲中,国人才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国家的意识。
我们的民族显示出来的韧性和强大的凝聚力令人惊叹,就连当时日军参谋本部西村敏雄都感叹:“敌人的抵抗实在顽强,无论是被炮击还是被包围,绝不后退……”
日军头一次见识到中国人民的坚毅不屈,“三个月征服支那”的妄想破灭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图片来源:《八佰》预告片
尊严和胜利是要付出沉痛代价的。
想要唤起对方的“良心”,只有耻辱与失败。
跪着生,是死!
唯有站着抗争,才是唯一的出路!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朗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11-15 03:22 , Processed in 0.2695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