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原名“铁花”,是中国传统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 铁画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 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历史 芜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由芜湖铁工汤鹏与芜湖画家萧云从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清代《芜湖县志》所录《铁画歌序》载:“汤天池与画家为邻,日窥其泼墨势,画师叱之。鹏发愤,因煅铁为山水嶂,寒汀孤屿,生趣宛然。”
芜湖铁画自诞生后就开始名扬四海,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参加了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并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上世纪50年代末,铁画老艺人诸炎庆和几位弟子制作的大型铁画《迎客松》、《梅山水库》和书法《沁园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会堂。
工艺流程 图片来源:大江晚报
铁画的表现工艺主要由锻铁、淬火和上漆三个环节构成,其中锻铁工艺负责“形”的塑造,可细分为整体造型、细节表现、画面层次等多个要素,对铁画的艺术风格以及意境表达至关重要;淬火和上漆工艺负责铁画“色”的表现,对铁画的格调形成和气韵表达尤为重要,两者都是构成铁画独特艺术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种分类 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黑白分明,线条刚劲挺秀,结构清晰,更显端庄醒目。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间可以点燃蜡烛,光彩照人,富于情趣。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艺术特征,纯靠手工锻打完成。它以熟铁为原料,经加热后,用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法制成。芜湖铁画既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品。 非遗传承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芜湖铁画,推动芜湖铁画行业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17年1月,芜湖市颁布施行《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条例》,成为芜湖市制定的首部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核心内容的实体法。
《条例》在“保护与传承”部分中,明文规定将对符合条件的从业者授予芜湖铁画大师称号,同时还明确“鼓励和支持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与芜湖铁画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与芜湖铁画生产企业联合建立芜湖铁画人才实训基地,培养芜湖铁画专业人才”。2017年3月,芜湖铁画专业和人才培训基地已相继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和芜湖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和开课。
2017年5月,芜湖铁画协会正式成立,作为芜湖铁画立法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服务铁画行业,规范行业管理,加强铁画技艺传承及创新、文化价值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参与芜湖铁画域名商标保护与行业标准制定,倡导行业自律,保护知识产权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未来,欢乐芜湖还将带您一起 探秘更多芜湖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