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帮棋友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围棋
查看: 45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皖南徽州古城里的“大徽班”,财大气粗的徽商,皇帝都自愧不如

[复制链接]

870

主题

1039

帖子

37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22:2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徽州古城,也被称为歙县古城,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我也是这两年才来皖南旅行,徽派文化的魅力,让我如醉如痴。


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想吐槽的是,这里的门票要100元,但这里是一个开放性的景区,也是当地老百姓每天生活娱乐的区域,只对外地游客收费,因此验票方式全靠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匪夷所思。


古城城内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有很多人说,这个景区过于商业化,不值得一去。最佳的游玩方式是静下心来,在古城里住上几晚,体验古城的宁静之美,你会有新的发现。


我住在了徽州古城里东南角西街一号大院里的青旅,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院,后文会说。住处距离打箍井街一步之遥,狭窄的打箍井街上有一处曹氏二宅,现在是“徽班纪念馆”,大名鼎鼎的“徽班”与徽商是什么关系?


“徽班”,是以明、清时期徽商蓄养的“家班”而冠名的。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包含戏曲剧种、演艺班社和徽文化传承多种涵义。


“无徽不成镇,无街不成班”。徽商的经营文化与文化娱乐而需要徽班,而徽班得以发展壮大,也需要徽商雄厚的经济基础的支撑。因此徽班与徽商彼此互补,形成了相互依托、互利共赢的密切联系。


明人汪道昆说:“扬州聚海内上贾,诸吴盖州。”徽商“竞尚奢丽”,蓄养家班。歙人吴养春(?——1627) 为明代两淮盐商大贾。万历年间冯梦祯《快雪堂集》所记的吴徽州班,是最早诸见史料的记载。


徽商汪焘(1735——1769)妻张氏,堪称女中豪杰。“‘做事豪爽,出手大方,不让须眉”。“家蓄优伶,常演剧目遣之。”乾隆皇帝赞叹曰:“富哉商乎,朕不及也!”


巨商江春(1720-1789)曾八次接驾,三次出席千叟宴,人谓“以布衣上交天子”,袁枚称其“恩遇之隆,古未有之”。他为徽班发展和成就“京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春台班,属花部即京腔、秦腔,东南各地著名生旦艺人必延入江班,如四川魏三儿,苏州杨八官,安庆郝天秀等。


每“演出一戏(新戏),赠以千金,每年耗资三万两”。乾隆八十寿诞,曹文埴首开先河带领庆升班于六月率先进京献戏庆圣,得皇上御览赐名“徽戏”。之后,春台班与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合称四大徽班,相继进京祝寿,后留京发展,成就了国粹京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徽帮棋友会 ( 苏ICP备2022041640号-1

GMT+8, 2024-6-2 04:06 , Processed in 0.4360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