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林是一战中著名的王牌飞行员,有着击落敌机22架的骄人战绩。德国战败后,忿忿不平的戈林时刻盼着德国空军东山再起,还曾担任“红男爵”麾下一个战斗机联队的指挥官。作为纳粹党的元老,戈林与希特勒的关系非常亲密。1935年,戈林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国空军总司令,如愿以偿开始大力重建德国空军。 希特勒眼光果然了得,在能力超群的戈林大刀阔斧重整之下,德国空军面貌焕然一新。在当年戈林的婚礼上,德国人上演了一场令世人瞠目的“婚礼飞行大阅兵”。1938年2月,戈林晋升为空军元帅。
1940年7月,法国战役刚刚结束,也许是为表彰这位空军元帅以往的功绩,也许是为激励他在即将展开的不列颠空战中再立新功,希特勒将戈林晋升为特别设置的军衔—“帝国元帅”,以示与其他元帅的区别,戈林毫无争议地凌驾于其他26位德军元帅之上。 除了戈林,维尔纳·冯·布洛姆贝格也是特殊的一位元帅。他在1935年就任国防军总司令,1936年成为德国第一个元帅。因对希特勒的扩张“持不同意见”,1938年被免职后就没有参与后来的战争。
这样一来,从二战爆发的1939年9月到结束的1945年5月,德国在五年多时间里晋升了25位元帅,其中陆军元帅18名,空军元帅5名,海军元帅2名。从上表可以看出,封帅最集中的一年是在1940年,晋升为三军元帅的有多达13名,超过整个战争中所封元帅总数的一半。由此可见,以法国战役为主的西线战役的确打出了德国威风,屡试不爽的闪电战促生了一批指挥高超的德军将领。
再看苏联,1935年“五大元帅”首批授衔,这五位苏联开国英雄都是战功赫赫,可谓实至名归,当然结局另说。1940年,忙于西线战事的希特勒不停授衔,苏联也授予铁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和库利克三人陆军元帅军衔。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突然觉得军事人才太少了,与德国相比,元帅的指标也太少了。于是,充满智慧的苏联独创了元帅军衔分级制:除了苏联元帅(陆军元帅)和苏联海军元帅外,又设置了“军兵种主帅”和“军兵种元帅”两个元帅军衔。 按苏联特色,军兵种元帅与陆军“大将”军衔同级,应归入将官军衔序列而不是元帅。然而,苏联把大将军衔的肩章图案也改成元帅军衔的一颗大星,这样,大将也佩戴元帅星。有点乱,姑且都称为元帅吧。
如同工资级别,苏联的元帅就这样分成三六九等:专为斯大林定制的苏联大元帅为第一级,苏联元帅和苏联海军元帅同为第二级,军兵种主帅为第三极,军兵种元帅为第四级。 不到四年的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册封“各类元帅” 30多名。其中,苏联陆军元帅分别在1943年授予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2人,1944年授予罗科索夫斯基等6人,1945年授予贝利亚。
1944年还授予了两位空军主帅,一位炮兵主帅。作为第四级的军兵种元帅就更多了,在1943-1945间,共授予9人空军元帅,2人海军元帅,3人炮兵元帅,4人装甲兵元帅,1人工程兵元帅,1人通信兵元帅。 与德国向晋升的元帅授予权杖不同,苏联向被授予元帅军衔者授予“元帅星”证章,绶带的颜色可区别军兵种,而“各类元帅”的 差别仅在“星”的直径上略有体现。 就这样,苏联元帅力压德国元帅,最终取得了苏德战争的胜利。
|